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714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docx

动物解剖与生理实验指导书

 

动物解剖与生理

实验指导书

 

实验实训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养方法………………4

实验实训二牛活体触摸………………………………………7

实验实训三全身骨骼的观察…………………………………9

实验实训四消化系统各器官形态构造的观察及小肠、肝的组织学

构造观察…………………………………………………………10

实验实训五呼吸器官形态构造及肺脏组织学构造的观察…13

实验实训六泌尿器官形态构造及组织学构造观察…………16

实验实训七生殖器官的观察…………………………………17

实验实训八心脏的构造及血细胞的观察……………………18

实验实训九淋巴结和脾组织构造的观察……………………20

实验实训十家禽内脏器官观察………………………………21

实验实训十一家畜生理常数的测定…………………………23

实验实训十二畜禽内脏系统器官观察………………………24

 

实验实训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养方法(技能)

一、目的要求:

了解显微镜的一般构造和保养方法,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材料用具:

显微镜兔小肠组织切片

三、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一般构造生物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但其构造均分以下两大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直接与实验台接触。

(2)镜体——又称镜柱,在斜型显微镜的镜体内有细调节器的齿轮,叫齿轮箱。

(3)镜臂——中部稍弯,握持移动显微镜用。

(4)镜筒——为接目镜与转换器之间的金属筒,可聚光。

镜筒上端装有目镜。

(5)抽筒——有些显微镜在镜筒内装有抽筒,上有刻度,上提抽筒时,可扩大倍数。

(6)活动关节——可使镜臂倾斜。

(7)粗调节器——旋转它,可使目镜与标本间距离迅速拉开或接近。

(8)细调节器——旋转一周,可使镜筒升降0.1mm。

(9)载物台——为放组织标本的平台,分圆形和长方形两种,载物台中央都有一个圆形的通光口孔。

(10)推动器——可前后、左右移动标本。

(11)压夹——可固定组织标本。

(12)转换器——位于镜筒下部,上装放大各种倍数的物镜,可转换物镜用。

(13)集光器升降螺旋——可使集光器升降以调节光线之强弱。

2、光学部分

(1)接目镜(简称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目镜上的数字是表示放大倍数的,有5╳、8╳、10╳、15╳、16╳及25╳等。

(2)接物镜(简称物镜)是显微镜最贵重的光学部分。

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可分为低倍、高低和油镜三种。

低倍镜---有8、10、20~25倍。

高倍镜---有40、45倍。

油镜------在镜头上一般有一红色、黄色或黑色横线作标志,一般为一百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称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目镜是10倍,物镜是45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5=450倍。

(3)反光镜

镜有两面,一面为平面,一面为凹面。

有的无反光镜,直接安有灯泡做光源。

(4)集光器位于载物台下,内装有虹彩(光圈),虹彩是由许多重叠的铜片组成,旁边有一条扁柄,左右移动可以使虹彩的开孔扩大或缩小,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搬动显微镜时,必需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如右图)。

2、将镜轻放于实验台上,并避免阳光直射。

3、先用低倍镜对光,直至获清晰明亮、均匀一致的视野为止。

反光镜应用方法:

(1)平行光线(如阳光)原则上用平面镜,但若因此映入外界景物(如窗格、树叶)妨碍观察时,可改用凹面镜。

(2)点状光线(如灯光)原则上用凹面镜,因其可聚集光线,增加亮度。

除日光灯外,一般电灯光下看镜时,应在集光器下插入蓝玻璃滤光片,以吸收黄色光线部分。

4、于载物台上,将欲观察的组织细胞对准圆孔正中央,用推进器或压夹固定,注意标本若有盖玻片者,一定使盖玻片一面朝上。

5、粗调节器,使镜筒徐徐向下,此时应将头偏向一侧注视接物镜下降程度,以妨标本片互相碰撞,特别当转换高倍镜或油镜观察时更要小心。

原则上使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缩到最小

6、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身体坐端正,胸部挺直,用左眼自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同时转动粗调节器,时镜筒上升至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物象,再微微转动细调节器,调整焦点,直到物象达到最清晰程度为止。

如果需要观察细胞的微细结构时,再转换高倍接物镜至镜筒下面,并转动细调节器,以期获得清晰的物象。

但有些显微镜在转换高倍镜前,必须先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向上,然后再转动粗调节器,使物镜下降至接近标本时,进行观察。

组织学标本多半在高倍镜下即可辨认。

如需采用油镜观察时,应先用高倍镜检查,把欲观察处,置于视野中央,然后移开高倍镜把香柏油(或檀香油)滴于标本上,转换油镜,使油镜头与标本上油滴接触,轻轻转动粗调节器,直至获得最清晰的物象为止

7、调节光线时,可扩大或缩小虹彩(光圈)的开孔,也可使集光器上升或下降。

有的还可直接调节灯光的强弱。

(三)显微镜的保养方法

1、显微镜使用后,取下组织标本,将转换器稍微旋转,使物镜叉开(呈八字形),并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稍微下移,然后用绸布包好,装入显微镜箱内。

2、不论目镜或物镜,若有灰尘,严禁用口吹或手抹。

应用擦镜纸擦净。

3、勿用暴力转动粗、细调节器,并保持该部齿轮之清洁。

4、显微镜勿置于日光下或靠近热源处。

5、活动关节,不要任意弯曲,以妨机件由于磨损而失灵。

6、显微镜的部件,不应随意拆下,箱内所装之附件,也不应随便取出,以免损坏或丢失。

7、使用过程中,切勿将酒精或其它药品污染显微镜。

显微镜一定要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不能使其受潮,否则会使透镜发霉或机械部分生锈,特别在多雨季节更注意。

最好用精制的显微镜专用柜子保存。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一组一小时;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熟记显微镜的各部结构,并根据体会写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备注;此内容为技能项目,考核办法、时间与地点:

教师认真讲解示范操作,黑板上写出评分标准,逐人考核,在教学实习时进行,(详细见技能考核方案)。

实验实训二牛活体触摸(技能)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接近牛的方法。

2、掌握牛的常用骨性标志、肌沟、全身骨骼及四肢关节在体表的投影位置。

二、材料用具:

健康牛和马、保定绳

三、实验内容:

(一)家畜的接近

应先以温和的呼声,向家畜发出欲要接近的信号,然后再从其前侧方慢慢接近,接近家畜后可用手轻轻抚摩家畜的颈侧,待其安静后,再进行体表触摸。

为了确保安全,可对实习家畜作恰当保定后,再触摸畜体。

(二)活体触摸

主要触摸以下内容:

1、体表可以摸到的骨性标志

2、颈静脉沟、髂肋肌沟、股二头肌沟等

3、全身骨骼及四肢关节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一组一小时;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绘图,在牛体上标触能摸到的骨性标志、肌沟及关节

备注:

此内容为技能项目,考核办法、时间与地点:

教师认真讲解示范操作,黑板上写出评分标准,逐人考核,在教学实习时进行(详细见技能考核方案)

实验实训三全身骨骼的观察(实验)

一、目的要求:

1、认识长骨的一般构造。

2、认识关节的一般构造。

3、认识家畜全身骨骼的组成:

掌握前、后肢各关节的组成及脊柱、胸廓核骨盆的构造。

二、材料用具:

新鲜长骨纵剖面标本、小牛(或羊或猪)的髋关节或膝关节标本、牛、马整体骨骼标本。

三、实验内容:

(一)观察长骨的构造取家畜新鲜长骨纵剖面标本,对照教材上的插图,分别观察骨膜、骨质和骨髓的构造。

(二)观察关节的构造取小牛(或羊或猪)的髋关节或膝关节,纵行切除半个关节囊,露出关节腔。

再对照教材上的插图,观察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三)牛整体骨骼的观察用牛整体骨骼标本,对照教材上的插图和挂图,按照头部骨骼、躯干骨骼、前肢骨骼和后肢骨骼的。

顺序进行观察,注意以下内容:

1、全身各骨的名称、形态特点及位置关系

2、前、后肢各关节及脊柱、胸廓和骨盆的组成

3、对牛和马的骨骼形态、数目进行比较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绘牛的四肢骨骼图,并标出各骨名称

实验实训四消化系统各器官形态构造

的观察及小肠、肝的组织学构造观察(实验)

一、目的要求:

1、准确识别单室胃动物和多室胃动物各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

2、认识小肠和肝的组织学构造。

二、材料用具:

牛(羊)猪消化系统各器官标本、录像机、录像带、模型解剖器械、显微镜、小肠、肝、胰、胃的组织切片。

三、实验内容:

先放消化系统录像,而后结合标本识别各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名称。

(一)猪的消化器官

1、胃横位于腹腔前部,前邻膈,右邻肝,左邻脾,后上方为胰;前方有门接食管,右侧有幽门接十二指肠,表面被网膜覆盖;切开胃脏刮掉黏液层,可见到明显的四部分,区分无腺部、门腺部、胃底腺区、幽门腺区;在门附近找到胃憩室。

2、小肠细而长,长度为体表的15倍,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半部结肠的背侧,小部分位于骨盆腔前口和腹腔的后底壁。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其起始端约60cm的一段(肠系膜较短,约5~6cm)为十二指肠,在距幽门2.5~5cm处右胆管的开口,再向后10~12cm处有胰管的开口。

十二指肠后的小肠为空肠和回肠,15~20cm长的系膜季吊。

系膜根位于胃的后方腰下部,并与大肠系膜相混接。

该处有较大的淋巴结。

小肠淋巴结数目较多而清楚,最后一个淋巴结较长,可深入盲肠部。

切开回盲部的盲肠,可看到突入盲肠的回盲口。

3、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段。

其中盲结肠以回盲口为分界,盲肠位于右髂部,盲端朝向后下方,表面有纵带和肠带;结肠位于腹腔左侧,胃的后方,在系膜内盘曲成圆锥状,锥底向上,锥尖朝向前下方靠近腹腔底壁,注意分辨向心曲(内径粗大)、离心曲(内径细小)。

向后接直肠。

4、肝在胃前膈后找到红褐色的肝脏,有深切迹将其分为左外叶、左内叶、右内叶、右外叶及尾状叶。

脏面有肝门,肝门腹侧面可看到胆囊。

(二)牛(羊)的消化器官

1、口腔牛唇短厚、上唇无

毛与鼻孔间形成鼻唇镜。

羊的

上唇中间有明显的纵沟。

牛羊

颊黏膜均有尖端向后的角质乳

头,上颌无切齿、由角质化的

切板所代替。

2、胃牛羊均有四个胃,其

中瘤胃最大,而网胃(牛)、

瓣胃(羊)最小。

仔细分辨瘤

胃、网胃、瓣胃、皱胃4个胃

的形态、结构、找出前沟、后

沟、左、右纵沟,切开瘤胃辩

识相应的肉柱、瘤胃岛、瘤胃

房、后背盲囊、后腹盲囊、瘤胃隐窝、瘤胃网口、食管沟、网瓣胃口、网胃黏膜形成的皱褶,继续切开瓣胃、皱胃,辩识各级瓣叶、瓣胃沟及皱胃黏膜皱褶褐黏膜分区。

3、小肠全部位于右侧腹腔。

4、大肠以回盲口为界,探察盲肠和结肠。

其中盲肠位于腹腔右半部的上1/3处。

结肠盘曲成圆盘状,区分初绊、旋绊(向心回、离心回)、终绊,最后接直肠。

5、肝和胰肝的分叶不明显、有胆囊,完全位于右季肋部;胰呈长板状。

(三)空肠的组织构造

1、先用低倍镜观察肠壁的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

浆膜层四层形态结构。

2、高倍镜依次观察肠绒毛、绒毛表层的单层柱状

上皮,上皮之间的杯状细胞及绒毛毛细血管和中央

乳窦管。

上皮下陷入结缔组织为基础的固有膜,膜内有腺

体和孤立淋巴结,并注意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淋巴管和神经丛。

肌层:

内环,外纵两层的平滑肌。

(四)肝脏的组织构造

用低倍镜观察肝的组织切片,找到横切的肝小叶。

换高倍镜观察肝小叶,注意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成放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以及细胞索中的窦状隙。

细胞索的细胞多为多角形,细胞核圆形、染色较淡、胞质丰富。

在小叶边缘的结缔组织中找到小叶

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

三者同在的部位称汇管区。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1、绘出牛(羊)、猪的胃、肠和肝的模式图并分别注明各部构造名称。

2、绘出低倍镜下小肠和肝的一般构造图。

 

实验实训五呼吸器官形态构造及肺脏组织学构造的观察(实验)

一、目的要求:

1、确认家畜呼吸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确定喉和肺的体表投影;确认呼吸式;准确测定呼吸频率。

2、掌握肺通气部和肺呼吸部的织结构。

二、材料用具:

家畜头矢状切面标本、头横断面标本、从喉至肺的离体呼吸器官标本显示肺与胸膜腔位置关系的新鲜标本、显微镜、肺脏组织切片。

三、实验内容:

(一)呼吸器官的观察

1、鼻、咽的观察用头部标本观察鼻

中隔、鼻甲骨、鼻道、鼻黏膜各区、

额窦、上颌窦。

2、喉、气管和支气管的观察用离

体呼吸器官标本观察喉软骨、喉黏膜、

喉口、气管软骨环、气管黏膜、支气

管、支气管黏膜。

3、肺的观察用离体标本和胸腔新

鲜标本观察肺的颜色、位置关系,肺

的三面和三缘,心压迹、心切迹、肺

门,触摸肺的质地,分辨肺的分叶和肺小

叶。

4、纵隔、胸膜和胸膜腔的观察用胸腔新

鲜标本观察纵隔、各区胸膜及胸膜腔。

(二)喉、肺体表投影的确定

1、喉投影区确定在活体牛(马)的下颌间隙后方触摸喉部。

2、肺投影区确定在胸壁两侧确定肺后缘线、肺背缘线和左心切迹,用粉笔画出肺投

影区的轮廓。

(三)家畜呼吸式的观察

在活体牛(马)肋间隙和腹部外下方夹上带旗毛夹,在活体稍原远处仔细观察两处小旗的摇动情况,判定实习动物的呼吸式。

(四)呼吸频率的测定数出活牛(马)胸腹部小旗在2min内的摇动次数,求出平均1min的呼吸次数。

(五)肺通气部观察用低倍镜观察肺内支气管、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注意各个管壁的层次结构和管腔特征。

(六)肺呼吸部观察用高倍镜观察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注意各部形态特征和肺泡膈、肺泡壁与毛细血管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1、绘出家畜肺分叶模式图和胸膜腔模式图

2、绘出低倍镜下肺组织结构图

 

实验实训六泌尿器官形态构造及组织学构造观察(实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家畜泌尿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确定肾在活体体表的投影区域。

2、掌握肾单位和集合管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加深理解尿的生成过程。

二、材料用具:

家畜肾浸制标本、连有尿道的整套泌尿系统标本(包括雄性和雌性)新鲜的腹腔和盆腔标本、显微镜、肾脏;膀胱等组织切片。

三、实验内容:

(一)泌尿器官的观察

1、用浸制标本观察肾纤维膜、肾门、肾窦、皮质、髓质、肾乳头、肾盏、集收管或肾盂。

2、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观察用整套泌尿系统离体标本观察输尿管(注意起止端)、膀胱顶、膀胱体、膀胱颈、膀胱外膜、膀胱黏膜、公畜骨盆部尿道和阴茎部尿道、尿道外口、母畜尿道外口、尿道憩室。

1、膀胱在腹腔和盆腔中位置关系观察

用新鲜的腹腔和盆腔剖开标本观察肾与躯干骨的关系,肾与肝、胃的关系,观察

空虚膀胱背侧和腹侧相邻器官的关系。

(二)肾在活畜体表的投影

(三)肾小体观察用高倍镜观察神效球毛细血管、肾小囊脏层(注意脏层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相贴关系)、肾小囊腔、肾小囊壁层。

(四)肾小管和集合管观察用高倍镜观察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注意各段管壁的上皮细胞形状、管腔和管径的区别)。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1、绘出牛泌尿系统模式图

2、高倍镜下绘出肾小体的构造图

 

实验实训七生殖器官的观察(实验)

一、目的要求:

认识公、母畜生殖系统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材料用具:

显示有公、母生殖系统各器官位置关系的尸体标本;牛、羊、猪(公、母)生殖器官的离体标本。

三、实验内容:

用公、母畜生殖器官的新鲜标本,先观察各器官的外形和位置,然后解剖。

(一)公畜生殖器官注意观察阴囊、睾丸、附睾、精索和输精管的形态、结构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结合理论知识了解其结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二)母畜生殖器官注意观察卵巢、子宫的形态、结构、位置及各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注重结合书本知识掌握各种母畜之间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别,尤其是子宫和卵巢间的差别而带来的生理上的差异,便于生产里的适宜应用。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绘公、母畜生殖器官模式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实训八心脏的构造及血细胞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心脏的形态结构,了解心搏动地活动规律及血液在心血管中的运行特点,并根据此描述血液在全身循环运输的原理、大小循环的概念、心音、血压、脉搏的产生机制。

2、确区分血液中的各类细胞的形态、构造。

二、材料用具:

猪(牛)心脏、固定夹、纱布、缝合线、滤纸、显微镜、血液涂片(鸡或鸭、牛、猪或马)、柏木油、擦镜纸、二甲苯、二氯化钙。

三、实验内容:

(一)解剖心脏

1、心包注意心包的壁层(纤维层)和紧贴心脏的心外膜之间构成心包腔,腔内有少量滑液。

2、剥去心包,观察心脏的外形、冠状沟、

室间沟、心房、心室及连接在心脏上的各

类血管,并指出各自的名称及血流方向

3、沿右侧做纵切,切开右心房和右心室、

右心室口。

①观察右心房和前、后腔静脉

入口,用直尺量心房肌的厚度(记录。

②观察右心室和肺动脉口的瓣膜,右心室

壁的厚度(测量记录)、乳头肌、腱索

③观察右房室瓣,注意腱索附着点

(二)用高倍镜(或用油镜)观察血涂片,注意各种血细胞的形态、构造,区别鸡血和哺乳动物血液的不同点。

(三)1、红细胞数量多、无核、红色、扁圆形,中央染色淡,但鸡血红细胞内则有大细胞核。

2、嗜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淡红色微细颗粒,胞核有2~5个分叶。

3、嗜酸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深红色大而圆的颗粒,核通常有2~3个分叶。

4、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粗细不等的蓝紫色颗粒,核分叶不明显。

5、淋巴细胞①小淋巴细胞:

细胞形态小,核呈椭圆形或豆形,染成蓝色,细胞质较少,染成浅蓝色②中或大淋巴细胞:

细胞较大,细胞质较多,核的周围有亮晕

6、单核细胞细胞较淋巴细胞大,细胞质亦较多,细胞核呈肾形或马蹄形。

7、血小板体形较小,形态不规则,内含紫色颗粒,无核,常凝集成团。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1、绘图说明心脏的内部结构

2、绘出各种血细胞的形态、构造图

 

实验实训九淋巴结和脾组织构造的观察(实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淋巴结和脾的组织构造。

二、材料用具:

淋巴结和脾组织切片、显微镜。

三、实验内容:

(一)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淋巴结的下列构造:

整个淋巴结外面,包着一层被膜。

注意由血管、淋巴管出入的地方,即为淋巴

结门。

淋巴结的外周染色较深部分,是皮质部,内

有球形小体,叫淋巴小结,小结中央染色较淡,

叫生发中心。

淋巴小结周围的空隙是皮质淋巴

窦。

皮质以内染色较浅的部分,是髓质部,内有

许多不规则的淋巴组织,叫髓索。

分布于髓质

之间的小块,叫小梁.髓索与小梁之间稀疏的

部分,叫髓质淋巴窦。

(一)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脾的下列

构造:

脾外面的被膜及被膜伸入脾内的小梁。

在切片上可见到许多呈球形的脾小结及通过脾小结的中央动脉。

脾小结之间,有带红色的淋巴组织,叫红髓,内有血窦。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在低倍镜下绘淋巴结和脾的组织构造图。

 

实验实训十家禽内脏器官观察(实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家禽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各个器官的形态构造及位置关系;学习禽体解剖的基本技能。

二、材料用具:

公鸡、母鸡和四月龄鸡、解剖刀、剪、骨钳、镊、解剖板、细胶管(0.5cm)棉线绳、脸盆和毛刷。

三、实验内容:

(一)将禽切颈(不可断头)放血致死,置于解剖板上,用水将全身羽毛刷湿。

(二)将禽仰卧,由喙腹侧开始,沿颈、胸、腹正中直至泄殖孔附近将皮肤剪开。

向两侧剥皮至翼根和腹股沟部。

(三)自胸骨后端至泄殖腔剪开腹壁再从此切口沿胸骨两侧剪断胸肋骨至锁骨,小心的剪断心、肝与胸骨间的系膜,将胸骨翻向前方。

(四)由喉口插入细胶管,慢慢吹气并用棉线绳结扎气管,观察各气囊的位置与形状,然后剪除胸骨。

(五)内脏器官的观察

1、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观察观察喙、腭

裂、舌、食管、鸡嗉囊、腺胃和肌胃并注

意腺胃乳头、类角质膜、胃黏膜、肌层和

外膜以及幽门;确认十二指肠绊、肝、胰

、空肠、回肠、两条盲肠、直肠和泄殖腔

并注意区别粪道、泻殖道和肛道,注意腔

上囊和盲肠扁桃体的所在位置;注意脾脏

的位置、形态。

2、呼吸系统各器官的观察观察鼻孔、

喉口、气管黏膜、鸣管、支气管和肺,注

意肺的颜色、位置。

3、泌尿系统各器官的观察观察左右两

肾和左右输尿管,注意肾位置、颜色和分

叶。

4、生殖系统各器官的观察观察公禽的睾丸、输精管,注意其位置、颜色,注

意输精管的起止端。

观察母禽的卵巢和输卵管,注意卵巢的形态和各期卵泡,输卵

管五段的区分及各部黏膜面,输卵管伞、腹腔口及输卵管与泄殖腔的连通关系。

(六)心和坐骨神经观察观察心和心包,注意其位置及心腔结构;翻开股二头肌,观察坐骨神经,注意位置关系及该神经的颜色和粗细均匀情况。

四、教学组织:

学生分两组;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

1、绘出禽消化系统简图

2、绘出母禽生殖系统简图

 

实验实训十一家畜生理常数的测定(技能)

一、目的要求:

掌握心音、胃肠音的听取;脉搏检查;呼吸、频率和体温测定。

二、材料用具:

牛、羊、保定绳、听诊器、温度计。

三、实验内容:

(一)将牛、马牵入六柱栏内,保定确实。

(二)牛的瘤胃主要位于腹腔左侧,前界与第7~8肋间相对,后界达骨盆腔前口。

听诊点一般在左髂部。

可听到“沙沙音”,记录每分钟的次数;网胃对应于6~8肋间,稍偏左侧;瓣胃在右侧与7~11肋间相对应,第三胃注射点,在9~10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的交点上,针刺方向为对侧肘突;皱胃位于剑状软骨部,约与8~12肋骨相对;右侧腹部可听到小肠蠕动音,音似流水音。

(三)家畜呼吸式的观察在活体牛(马)肋间隙和腹部外下方夹上带旗毛夹,在活体稍原远处仔细观察两处小旗的摇动情况,判定实习动物的呼吸式。

(四)呼吸频率的测定数出活牛(马)胸腹部小旗在2min内的摇动次数,求出平均1min的呼吸次数。

(六)使动物左前肢前踏半步,暴露左侧胸壁,确定心脏在左侧胸壁的投影位置:

肩关节水平线下,2~6肋间的肘窝处。

用听诊器听诊心音、并分辨一、二心音大小、高低等

四、教学组织:

教师认真讲解操作规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基本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别指导。

五、作业学生熟练记忆三项家畜生理常数备注;此内容为技能项目,考核办法、时间与地点:

教师认真讲解示范操作,黑板上写出评分标准,逐人考核,在教学实习时进行,(详细见技能考核方案)。

 

实验实训十二畜禽内脏系统器官观察(技能)

一、目的要求:

正确指出反刍动物的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