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7221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

第10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

透镜从认识

知识精要

1、透镜:

透镜一般是由玻璃等透光材料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凸透镜:

中间,边缘的透镜。

凹透镜:

中间,边缘的透镜。

2、透镜的结构

主光轴:

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主光轴一般用虚线表示。

光心:

主光轴上特殊的点,经过这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一般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4、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

;;。

(2)凹透镜

;;。

典例分析

✓例1.1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做成的一种光学器件,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透镜。

  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解答】凸;凹;凸透镜;欧透镜

✓例1.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B.通过凹透镜的两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

C.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

D.通过凸透镜的两束光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解答】D

解:

A、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凸透镜的焦点,故A错误;

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聚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一定变得比折射前发散,会出现三种情况:

①还是会聚光束,能相交一点,但是会聚程度明显减弱;②变成平行光线,这是折射前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是一种特殊情况;③变成发散光束,这种情况下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能力很强,故B错误;

C、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越强,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故C错误;

D、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两条光线只是比原来更会聚,而不一定相交,故D正确。

故选:

D。

✓例1.3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

则这个玻璃体(  )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没有任何作用

D.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解答】A

解:

玻璃体被中空(中间是空气)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平行光经过玻璃体后,会变得发散。

故选:

A。

✓练1.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B.C.D.

【解答】C

解:

由图知,C中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AB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D凸透镜厚度是相同的,故C正确。

故选:

C。

✓练1.2如图所示是一副远视(老花)眼镜,分析图中看到的像可知它的镜片是(  )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凹面镜

【解答】B

解:

从图象可以看出,物体通过镜片所成的像是放大的,且物像同侧,所以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练1.3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解答】A

解:

两束光通过甲后折射光线变的发散了,所以甲是凹透镜;

通过乙后折射光线变的会聚了,所以乙是凸透镜。

故选:

A。

✓练1.4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解答】A

解:

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故A正确;

B.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也对其它方向射来的光线同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

C.凹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而不是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故C错误;

D.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聚于焦点,故D错误。

故选:

A。

✓练1.5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

A.B.C.D.

【解答】B

解:

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因为B瓶的玻璃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

故选:

B。

✓练1.6炎炎夏日,停在露天停车场的汽车内有一瓶矿泉水,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  透镜,会使光线  。

如右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后将会  。

(后两空选填“会聚”“发散”或“平行射出”)

【解答】凸;会聚;会聚

✓例2F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出射光线。

【解答】

✓练2.1完成下列关于透镜的光路:

【解答】

✓练2.2完成下列关于透镜的光路:

✓拓1请作出图中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解答】

✓拓2根据如图所示光的传播路径,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透镜类型。

23.

【解答】

✓拓3有一点光源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F重合,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

(1)点光源S的位置。

(2)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答】

凸透镜成像

知识精要

1、凸透镜成像实验:

(1)原理:

光的折射

(2)实验仪器:

光俱座

(3)实验要求:

把蜡烛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4)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应用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算焦距

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

不成像

探照灯

u

\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典例分析

✓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中使用的照相机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C.如果使蜡烛向右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缩小的像

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会出现清晰的像

【解答】D解:

A、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u<v,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故A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使蜡烛向左移动,物体远离透镜,像要靠近透镜,所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使蜡烛向右移动,物体靠近透镜,像要远离透镜,所以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放大的像,故C错误;

D、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如果此时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光屏上将会出现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

D。

✓练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此时在凸透镜前再放置一块凸透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则可以(  )

A.将蜡烛适当右移,光屏上会成放大的像B.将蜡烛适当左移,光屏上会成缩小的像

C.将光屏适当左移,光屏上会成放大的像D.将光屏适当右移,光屏上会成缩小的像

【解答】A

解:

由图可知,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在凸透镜前再放置一块凸透镜,由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则像会成在光屏的前方,即像距变小了,需要减小物距,应将蜡烛适当右移;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故选:

A。

✓练1.2用如图所示自拍杆给自己拍照,与直接拿手机相比,用自拍杆拍照(  )

A.增大了物距像变大B.增大了物距像变小

C.增大了像距像变大D.增大了像距像变小

【解答】B

解: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练1.3小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在光屏上像是放大的

B.当蜡烛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C.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会变短,蜡烛在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

D.当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

【解答】C

解:

A、由图可知物距:

35cm>2f,像距:

f<20cm<2f。

故有10cm<f<17.5cm,故A错误;

B、当蜡烛向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一倍焦距,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B错误;

C、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向上移动,故C正确;

D、当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

C。

✓练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

【解答】B

解:

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故选:

B。

✓练1.5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解答】A解:

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说明像太大了,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要减小像的大小,同时增大物距,减小像距。

也就是增大人和照相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和胶片的距离。

也可以说是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故A正确。

故选:

A。

✓练1.6当用照相机拍完全身照后又要拍半身照,此时应该(  )

A.照相机离人远些,镜头缩进一些B.照相机离人近些,镜头伸出一些

C.照相机离人近些,镜头缩进一些D.照相机离人远些,镜头伸出一些

【解答】B

解:

当用照相机拍完全身照后又要拍半身照,此时的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即照相机离人近些,镜头伸出一些。

故选:

B。

✓例2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B.将蜡烛放在15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C.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逐渐移动到光屏上方

D.将蜡烛放在35cm刻度线处,移走光屏,可透过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

【解答】B

✓练2.1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像,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20cm处时,移动光屏能找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B

解:

距离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30cm=2f,则f=15cm。

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20cm处时,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

B。

✓练2.2小志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发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6cmB.10cmC.25cmD.15cm

【解答】A

解:

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距凸透镜20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所以f<v=20cm<2f,即10cm<f<20cm,比较知: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

故选:

D。

✓练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与该透镜的距离小于25厘米,则物体与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20厘米B.25厘米C.30厘米D.40厘米

【解答】D

解:

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像距v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而二倍焦距2f=2×15cm=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大于30cm,故D正确。

故选:

D。

✓练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换,在光屏上不能观察到像

C.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D.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解答】C

解:

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为20.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0.0cm,故A错误;

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换,物距与像距仍均等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所以仍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时,物距为40.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u=50cm﹣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

C。

✓练2.5小红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去观察植物标本,则标本离凸透镜的距离应该是(  )

A.小于10cmB.大于10cm,但小于20cm

C.大于20cmD.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

【解答】A解: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满足u<f,因为f=10cm,所以放大镜与标本间的距离应是小于10cm。

故选:

A。

✓例3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吴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所示。

(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应调整光屏、凸透镜或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若实验时,他发现光屏上承接蜡烛的像偏上,位置如图2所示,应该将蜡烛向  调节,让像移动到光屏中间。

(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解答】:

(1)同一高度上;上;

(2)放大;实;幻灯机;(3)完整的像;

解:

(1)应调整光屏、凸透镜或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要使像向下移动,可以使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处于f和2f之间,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在光屏上成像,所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完整的像;

✓练3.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

(3)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在光屏上能成倒立、  的实像;

(4)小明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蜡烛清晰的像,应使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5)乙图中,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l1,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l2,通过实验可知,l1  l2(选填“<”“=”或“>”)。

【解答】:

(1)10.0;

(2)同一高度上;

(2)缩小;(4)远离;(5)靠近;>

解:

(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f=60.0cm﹣50.0cm=10.0cm;

(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要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光屏上已经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某同学将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和透镜之间,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像延迟会聚了,要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

(5)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l1,物距变大了,像距变小,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l2,由前面解答可知,原来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2f,f<v<2f,所以可知物距的变化范围大于像距的变化范围,则蜡烛移动的距离要大于光屏移动的距离,即l1>l2。

故答案为:

(1)10.0;

(2)同一高度上;

(2)缩小;(4)远离;(5)靠近;>。

✓练3.2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镜面垂直于阳光,在凸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白纸与透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乙所示的图像,可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  cm。

(2)如果实验中固定好该凸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

(3)小明将蜡烛如图丙中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观察到如图丁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填符号)。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长度逐渐变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将  (填“上移”或“下移”)。

(5)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实像。

【解答】:

(1)10;

(2)将蜡烛置于焦点处;(3)DACB;(4)上;(5)13.0

解:

(1)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s=10cm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4min,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即为焦距f=10cm。

(2)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这说明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则可能将蜡烛置于焦点处了。

(3)由图可知,当前物距超过2倍焦距,成D所示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C所示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A所示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B所示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DACB。

(4)凸透镜成实像时,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可知,烛焰下移像将上移,光屏上的像位置将随之上移;

(5)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时,物距为40.0cm,像距为13.0cm,根据折射光路可逆性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使物距达到13.0cm刻度线时,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实像。

故答案为:

(1)10;

(2)将蜡烛置于焦点处;(3)DACB;(4)上;(5)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