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736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docx

因数与倍数教案培训资料

《倍数和因数》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科书的内容由“倍数、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合数、质数”组成。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和倍数;知道质数、合数,并能判断一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

2、知道2、3、5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感悟自然数之间丰富而奇妙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问题的需要、收集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合数和质数的意义;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会确定能否被2、3、5整除数和正确进行分解质因数。

难点:

质数与合数的辨析,质数与奇数及合数与偶数是两组易混的概念;分解质因数与分解因数的联系与差异;一个合数的质因数与因数的确定。

关键: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观察、联想、实验等来进行。

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进行数学活动的条件,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和联想,去理解概念和发现规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中去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和问题答案。

因此,本单元教学教师的有效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注意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数学学习本应该是充满好奇和情趣的活动,因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是具有挑战性的,同时数学学习需要进行积极地思考。

2、注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这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要注意以下方面:

(1)明确教学任务,避免进行与教学任务无关的活动;

(2)充分借用学生已有的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经验(数学的或生活的),如第122页例1和第132页例1的教学;(3)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如第126页例1教学就应引导学生从双数、单数的概念进行思考;(4)组织学生实验活动要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数学思维活动相结合。

3、注意加强数学实验等数学活动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教学活动应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为主要手段,本单元教科书内容的编写注意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要动手而且要动脑,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逐步学会将问题进行归纳,从而发现数学规律。

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进行数学实验时,开始有可能目的性不明确,教师应加以引导,注意数学实验活动不是学生进行盲目的错误尝试,而是有目的的探究活动。

倍数、因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127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乘法关系的进一步理解,理解倍数、因数的概念,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二)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的数学学得好吗?

老师来考考你。

你认识这些数吗?

(板书:

0,1,2,3,4,5……)学生读出这些数。

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数吗?

(自然数。

在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联系。

今天,我们在非零自然数中来找一找。

(板书:

非零自然数)什么是非零自然数呢?

(就是不包含0的自然数,也就是1,2,3,4……)(教师擦去“0”)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现在给你们36个士兵,要求每排人数一样多,有哪些排列形式?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思考反馈:

排成4排,每排9人。

4×9=36,或36÷4=9。

(板书两个算式)

4,9,36这3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和9相乘就得到36或36能被4和9整除。

我们可以这样说:

4和9都是36的因数;也可以说:

36是4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

(板书)大家说一遍。

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

我们直接用36=()×()的形式来表示。

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6的因数包括哪些?

(1,2,3,4,6,9,12,18,36。

36最小的因数是谁,最大的因数是谁?

(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把书翻到第125页,填一填。

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找到36的因数的?

(看哪些数相乘能得到36,这些数就是36的因数。

反过来,36就是这些数的……(倍数。

我们根据12×3=36填空:

12的()倍是36,()是12的倍数。

(12的3倍是36,36是12的倍数。

36还是哪些数的倍数?

(36还是1,2,3,4,6,9,18,36的倍数。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36是它所有因数的倍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A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你能举个例吗?

(6是3的倍数,3是6的因数等。

2、教学例2。

下面我们来看,怎么找一个数的倍数。

(出示:

在6,30,55中,哪些数是6的倍数?

)你能判断吗?

①、6是6的倍数。

因为6=6×1。

②、30是6的倍数。

因为30÷6=5,30能被6整除。

(师出示:

整除)

③、55不是6的倍数。

因为55不能被6整除。

我们刚才是如何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6的倍数的?

(看这个数能不能被6整除。

你能在1~100的自然数里,找出7的所有倍数吗?

(7的倍数有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8。

7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7的最小倍数是7。

那8的最小倍数呢?

(8的最小倍数是8。

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就是它自己。

我们能找到一个数的最大倍数吗?

(找不到。

所以一个数的倍数有无限个。

3、小结。

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倍数和因数是两个非零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跟我们以前学的一个知识联系非常大——那就是整除。

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对于倍数和因数,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吗?

三、课堂活动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家人团聚。

(示范:

先请1个学生上来,说出自己的学号。

下面的学生中,谁的学号和他的学号有倍数或因数关系的,就跟他是一家人,请站起来,并说出自己的学号和这个同学的学号的关系。

2、完成书上第127页的课堂活动。

(1)第1题,先跟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多,然后请几个同学说。

(2)第2题,先独立判断,然后引起争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3)第3题,独立完成,看谁写得多。

教师最后总结一下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倍数和因数。

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五、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1、3、4题。

 

2,5的倍数特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9~130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奇数和偶数,知道2,5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和圈数、涂色、走迷宫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探索2,5的倍数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2,5的倍数的特征与它们的个位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生活中的自然数:

全校学生人数、班级人数、邮政编码、工资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谈话引入。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信息与数有关,例如全校学生人数是1876人,全年级有265人,本地区的邮政编码是400700……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课前所搜集到的生活中的自然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5,1,40,22,18,25,265,1395,1876,310016,400700,7220……

如果现在我们把黑板上的人数、邮政编码、工资都看成一个数,你们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哪些数是2的倍数?

哪些数是5的倍数?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例1)

要研究2的倍数特征,就先找一些2的倍数来观察。

请说说,2的倍数有哪些?

(2,4,6,8,10……)2的倍数说不完,说明2的倍数有无数个。

观察2,4,6,8,10……它们是2的倍数,也就是能被2整除的数。

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

(偶数)偶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双数。

偶数是几的倍数?

偶数能被几整除?

0是不是偶数呢?

你是怎么想的呢?

(0能被2整除,0是偶数。

偶数有一个好朋友,知道是什么数吗?

(奇数)怎样的数是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单数。

试一试:

哪些数是偶数?

哪些数是奇数?

16,21,34,5870,879,299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关键是看什么?

(看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否则就是奇数。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试一试”中的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0,2,4,6,8)个位上是1,3,5,7,9不行吗?

请任意写一个个位上是单数的数,验证一下你们的结论。

看来2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2,4,6或8。

(板书:

2的倍数特征是:

个位上是0,2,4,6或8)

3、探索5的倍数特征。

(教学例2)

5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是5。

你还能说出5的倍数有哪些吗?

把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是0或5。

是不是任何自然数,只要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或5?

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5的倍数验证一下。

小结:

不管是几位数,5的倍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或5。

(板书:

5的倍数特征是:

个位上是0或5)

试一试(第130页):

下面哪些数含有因数5,它们是5的倍数吗?

51,220,35,39

三、课堂活动

1、(第130页)第1题:

涂色找规律。

按要求完成后,观察到同时涂上红色和蓝色的格子里的数是10的倍数,也就是同时能被2和5整除的数。

那么2和5共同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

(个位上是0)

2、(第130页)第2题:

怎样才能走出迷宫?

3、猜一猜: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

对不对?

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你怎样学会的?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1,2,3题。

 

3的倍数特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133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七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3的倍数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3的倍数特征与它各位上的数字和有关。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可用纽扣、棋子代替),第132页课堂活动中的6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游戏:

听数打手势。

(判断能被2,5整除的数)

出示:

这个数若能被2整除,则出示左手2个手指;若能被5整除,则出示右手5个手指;若能同时被2,5整除,则出示两只手。

145,160,72,375,820,964,6000

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看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可以根据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

2、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生可能认为是看个位)谁能举例找一个数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3的倍数有没有特征呢?

如果有,是什么特征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特征。

(板书课题:

3的倍数特征)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找规律。

(教学例3)

将一些小圆片放在图中(第131页)表示成一个一位数或两位数。

再填表,判断所组成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师示范:

用3个小圆片摆成数12,并示范完成表格中的第1列。

让学生拿出小圆片,同桌合作将它们摆在书上的数位图中,(圆片可重叠摆放)并填表。

比一比:

在规定的时间内摆一摆、填一填,看哪组完成得最好,合作得最好。

用3个圆片还能摆成哪些数?

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

想一想:

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3的倍数与圆片个数有什么联系?

(1)圆片个数是3的倍数,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

(2)圆片的个数等于所组成的数的各数位上数字之和;

(3)3的倍数中各数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

小结:

组成的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圆片个数,圆片个数是3的倍数时,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

一个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试一试。

学生翻开书第132页,在方格中把3的倍数做上记号。

算一算:

在表中任取一个3的倍数,把它的个位上数字与十位上数字相加,和是3的倍数吗?

教师:

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验证一下,是不是所有3的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能被3整除。

3、概括3的倍数特征。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摆一摆的实验和试一试的验证,用自己的话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概括:

一个数,如果各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

4、练习。

出示开课时的游戏中的数:

145,160,72,375,820,964,6000

哪些是3的倍数?

四、课堂活动

1、第133页课堂活动。

2、在下面每个数中的□里填上1个数字,使这个数有因数3。

各有几种填法?

□7,4□,2□4,456□

3、快速说出下面哪些数有因数2,哪些数有因数3,哪些数有因数5。

185、775、91、120、186、732、4335

五、课堂总结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你怎样学会的?

六、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4,5,6题。

 

合数、质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5~139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2理解质因数的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了解短除法。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

【教学难点】

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前面我们学习了因数,大家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吗?

请大家把书翻到135页,写出例1中每个数的所有因数。

学生独立完成。

你填对了吗?

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①、它们都有因数1。

②、每个数的最大因数都是它本身。

③、这些数的因数个数不一样。

如果我们根据因数的个数分一下类,可以分成这样几类:

1个因数,2个因数,2个以上因数。

(板书)我们来看一下,书上这些数分别该属于哪一类?

生汇报,师板书。

观察一下,只有1个因数的数是1。

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数只有1个因数?

(没有)

有2个因数的数都比较特别……

(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本身。

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2个因数,叫做质数。

(板书:

质数)

除了黑板上写的这些,还有其他的质数吗?

学生举例。

教师板书,最后写一个省略号。

教师(指着黑板上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

这些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

(板书:

合数)

除了黑板上写的这些,还有其他的合数吗?

学生举例。

教师板书,最后写一个省略号。

谁能来把黑板上的质数和合数分别用一个圈圈起来?

两个孩子上来圈。

师引导,要圈上省略号。

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请孩子们观察黑板上写的这些质数和合数,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①、2是最小的质数。

②、4是最小的合数。

③、质数要少些,合数要多些。

你知道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吗?

那你现在能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吗?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是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就是合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看它的因数的个数。

我们来试一试,看看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完成书上第136页最上面的“试一试”。

2、教学例2。

你能把42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

试一试。

生在作业本上写。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42=6×7,6=2×3,所以42=2×3×7。

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叫短除法(板书:

短除法)。

先写42,然后依次用质数做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师在黑板上具体介绍短除法的格式和用法,并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一写。

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最后都把42写成了2,3,7相乘的形式。

2,3,7是42的因数,并且都是质数,就叫做42的质因数。

(板书:

质因数)

像刚才这样,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板书:

分解质因数)

你能用短除法将8,30分解质因数吗?

学生练习,最后集体订正。

二、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第137页的课堂活动。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

划去的数都是合数,剩下的数都是质数。

要求学生能尽量记住这些质数。

三、课堂练习

1、判断。

(1)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两个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3)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5)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2、猜一猜。

一组号码由8个数组成,这8个数字依次是:

(1)最小的质数。

()

(2)质数中最小的奇数。

()

(3)10以内的合数中,最大的偶数。

()

(4)最小的合数。

()

(5)合数中最小的奇数。

()

(6)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

()

(7)10以内最大的质数。

()

(8)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

()

(这组号码是:

23849172)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结合板书说说自己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