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757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

长丰猎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

第九章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

第一节制冷装置检修

一、技术参数与维修数据

空调制冷装置技术参数见表9-1,维修数据见表9-2,润滑剂与密封剂见表9-3。

表9-1空调制冷装置技术参数

项目

规格

项目

规格

空调压缩机

型号

气缸数和排出量/mL

压缩机油/mL

10PAl5斜盘式

10缸155.3

ND-OIL8:

80士20,

150土20*

高压侧

OFF(关)

ON(开)

3.2土O.2

2.6±O.2

发动冷却水温度开关/℃

OFF(关)

ON(开)

115士3

108

保护设备

双重压力开关/MPa

低压侧

OFF(关)

 

O.2士O.02

O.22

结冰预防/℃

OFF(关)

ON(开)

3

4

ON(开)

制冷剂和数量/g

R134a:

600~650,

1000~1050*

注:

*表示装备双空调机的车辆。

表9-2维修数据

项目

标准数值

备注

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开关(切断空调机用)/℃

114~118

怠速/(r·min-1)

700±50

增高怠速/(r·min-1)

900士100

增高怠速电磁阀连接器端子之间的电阻值/Ω

约40

温度调节旋钮的电阻值/Ω

(装备双空调机的车辆)

MAX.COOL(冷气最足)时

MAX.HOT(暖风最足)时

(装备双空调机和后暖风的车辆)

MAX.COOL(冷风最足)时

MAX.HOT(暖风最足)时

O~4

3000

O~4

2400

连接器端子3~9之间

连接器端子3~9之间

连接器端子3~4之间

连接器端子5~6之间

电阻器(后冷却器用)的电阻值/Ω

约O.8

约2.98

约4.57

连接器端子2~3之间

连接器端子3~4之间

连接器端子1~3之间

轴起动力矩/N·m

4.9

离合器间隙/mm

O.35~O.65

表9-3润滑剂与密封剂

项目

所规定的润滑剂,密封剂和胶粘剂

数量

制冷剂管道的各连接部分

ND-0IL8

按需要

压缩机制冷机组润滑剂

80mL,150mL*

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开关的螺纹部分

3M螺母锁定用零件编号4171或同等品种

干性密封剂

注:

*:

装备双空调机的车辆。

二、故障诊断

更换或维修空调机零部件之前,应先确定故障是否因制冷剂的充入、空气流动或压缩机等引起。

排除故障后,应检查整个系统性能是否良好(参见电路图9-1和图9-2)。

故障诊断流程:

图9-1单空调机系统

图9-2双空调机系统

三、系统检查

1.空调机控制器的检查(图9-3)

满足检查条件:

点火开关接通,空调开关(oN),温度控制杆(MAX,COOL),鼓风机开关(HI)。

脱开放大器,按表9-4检查电气配线侧的连接器。

表9-4空调机控制器连接器的检查

端子

信号

条件

电压

1

空调机输出

压缩机变为运转(ON)状态的全部条件都良好

系统电压

3

空调机开关:

A/C

空调开关:

A/C位置

系统电压

4

进气口温度传感器+

点火开关、鼓风机开关和空调开关:

ON

5.5V

5

空调开关:

ECONO或A/C

空调开关位于ECONO或A/C位置

系统电压

6

控制杆位置开关

任何时候

OV

7

空调机控制器接地

任何时候

OV

8

空调热敏开关-

前蒸发器出口的空气温度为3℃时,在连接器端子⑧~⑩之间

3.6V

9

进气口温度传感器-

前蒸发器进口的空气温度为25℃时,在连接器端子④~⑨之间

1.5V

10

空调热敏开关+

点火开关、鼓风机开关和空调开关:

ON

5.5V

2.后冷却器放大器的检查(图9-4)

满足检查条件:

点火开关接通,空调开关(ON),温度控制杆(MAX,COOL),鼓风机开关(HI)。

脱开后冷却器放大器,按表9-5检查配线侧连接器。

图9-3检查空调机控制器

图9-4后冷却器放大器的检查

表9-5后冷却器放大器连接器的检查

端子

信号

条件

电压

1

空调热敏开关+

任何时候

5.5V

2

电磁阀

压缩机:

ON

OV

3

后鼓风机开关

后鼓风机开关:

ON

系统电压

4

后暖风控制部件

后蒸发器的出口温度为3℃时,在连接器端子④~⑤之间

1.9V

5

空调热敏开关-

任何时候

OV

6

前空调开关

前空调开关:

ON

系统电压

7

GND

任何时候

OV

3.通过观察窗检查制冷剂加注量(图9-5)

(1)起动发动机,按下空调开关按钮,起动压缩机,将鼓风机开关置于高位,并将温度控制杆移动到冷气最足位置。

发动机运转数分钟后,检查观察窗。

图9-5观察窗位置

(2)若观察窗清洁明亮,电磁离合器接合,此时压缩机排出管呈热态及压缩机吸人管呈冷态,则表示系统内制冷剂已充满。

(3)若观察窗清洁明亮,电磁离合器接合,而压缩机的吸入管与排出管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温度差,则表明系统内制冷剂因消耗而变得不足。

(4)若观察窗呈现泡沫或气泡,则系统内制冷剂不足,应补充制冷剂。

4.储液干燥器的检查

使空调系统工作,用手触摸储液干燥器出口和进口处,检查管道的温度。

若进、出口存在温度差,则储液干燥器阻塞,应更换储液干燥器。

5.空调热敏开关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空调热敏开关和进气温度传感器位置见图9-6。

试验时,脱开蒸发器壳体上传感器的连接器,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若阻值在特性曲线值的10%以内,则传感器功能正常。

若传感器正常,而空调机控制器失灵,则应更换。

图9-6空调热敏开关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a)空调热敏开关和进气温度传感器位置;(b)特性曲线

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开关的检测(图9-7)

将水温开关浸入油中,用煤气炉等加热使油温上升,当油温达到标准值114~118℃时,检查开关连接器之间应不导通。

图9-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开关的检测

四、电磁离合器

1.电磁离合器的分解与装配(图9-8)

(1)离合器轮毂的分解。

把压缩机夹紧在台虎钳上,如果用手不能把离合器轮毂拉出,则可拧人一个8mm直径的全螺纹螺栓,将离合器轮毂顶起,将其拆下。

图9-8电磁离合器的分解与装配

1-离合器轮毂;2-垫片;3-弹簧卡环;4-转子部件;5-弹簧卡环;6-接地线接头;7-离合器线圈;8-贯穿螺栓;9-前壳体;10-毡圈;11-毡圈座;12-弹簧卡环;13-轴密封件;14-O形圈

(2)用橡胶榔头轻轻敲转子,将其拆下。

把压缩机的后壳体夹紧在台虎钳上,然后拆下贯穿螺栓。

注意若不先夹住后壳体就拆下贯穿螺栓,则后壳体为分离状态,压缩机油会漏出。

(3)用螺丝起子从前壳体拆下毡圈。

(4)用螺丝起子从前壳体上拆下轴密封件。

(5)检查离合器轮毂和转子的表面是否拉毛或烧蓝。

检查密封表面是否有裂纹、拉毛、擦伤和变形,检查前壳体是否有裂纹,检查压缩机轴是否拉毛。

(6)离合器的安装。

①轴密封件的安装,用规定的压缩机油(ND—OIL8)润滑密封件,把轴密封件固定到前壳体上,使中央环的凸出部分位于轴密封件侧,用21mm套筒安装轴密封件。

②前壳体安装,在轴上涂规定的压缩机油(ND—OIL8),注意不要损伤轴密封件的唇部。

③把螺栓装到轴上,然后测量轴的起动力矩(4.9N·m)。

从轴上拆下螺栓。

④离合器线圈必须与压缩机壳体上销子对准。

2.电磁离合器的测试与间隙调整(图9-9)

图9-9电磁离合器的测试与间隙调整

(a)调整移动量;(b)检查离合器动作情况

(1)将电磁离合器连接到蓄电池上,离合器毂将被吸引并紧紧地贴在转子上,用垫片调整离合器毂的移动量,应为O.35~O.60mm。

(2)将压缩机侧连接器接到蓄电池的正极电缆,蓄电池负极电缆接地。

若听到电磁离合器动作声(咔哒声),则表示其正常。

五、系统性能测试

1.加注润滑油

润滑油太少会使压缩机润滑不良而引起故障,但润滑油太多将会提高排出空气的温度。

出厂前,10PAl5型压缩机被充入80mL(装双空调机车辆为150mL)的制冷剂润滑油。

当空调机运转工作时,润滑油由制冷剂带入系统。

部分润滑油将被分离出,留在系统中的各种零件上。

向空调系统补充的润滑油为压缩机油ND—OIL8。

当更换空调部件时,必须补充润滑油,数量见表9-6。

表9-6润滑油补充量单位:

mL

部件名称

单空调机

双空调机

压缩机

40

30

蒸发管

40

60

低压软管

10

10

低压管

10

10

储液干燥器

10

10

2.空调系统性能试验(见图9-10)

将试验车辆开到不受阳光直射的场所,关闭管道压力测试装置高压阀和低压阀,把充注软管(蓝)接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低压阀,而把充注软管(红)接到高压阀。

把快接接头(低压用)装到充注软管(蓝)和低压辅助阀上,把快接接头(高压用)装到充注软管(红)和高压辅助阀上。

而高压辅助阀位于储液干燥器上,低压辅助阀位于压缩机上。

起动发动机,调整空调机:

空调开关置A/C—ON位置,方式选择为脸部位置,温度控制在最冷位置,空气选择为再循环位置,鼓风机开关HI位。

接合空调离合器,将发动机转速调至1000r/min,关闭所有车门、车窗,预热发动机,将温度表放在空调机出风口的左侧面中央位置,运转发动机20min,注意排出的空气温度。

单空调机特性温度见表9-7,双空调机特性温度见表9-8。

图9-10空调系统性能试验

表9-7单空调机特性温度

车库环境温度/℃

21

26.7

32.2

37.8

43.3

排出空气温度/℃

3.O~6.O

3.O~7.O

3.5~7.5

4.O~8.O

4.5~8.5

压缩机排出压力/MPa

O.96~1.4

1.03~1.47

1.11~1.56

1.24~1.74

1.3~2.9

压缩机吸入压力/MPa

O.1~O.22

O.1~O.23

O.11~O.24

O.14~O.26

O.16~O.27

表9-8双空调机特性温度

车库环境温度/℃

21

26.7

32.2

37.8

43.3

排出空气温度/℃

2.O~8.O

3.O~9.0

4.O~10.O

7.O~14.O

12.O~18.0

2.O~9.O

3.O~10.O

4.O~11.O

7.O~15.O

12.O~19.O

压缩机排出压力/MPa

1.O~1.5

1.O~1.5

1.1~1.57

1.4~1.86

1.7~2.1

压缩机吸入压力/MPa

O.11~O.25

O.11~O.25

O.14~O.28

O.21~O.32

O.23~O.34

3.增高怠速电磁阀的检查

从增高怠速电磁阀上拆下真空软管见图9-11,拆下增高怠速电磁阀连接器,将真空泵接到连接器A上见图9-12,对增高怠速电磁阀的连接器两端子问加上蓄电池电压和不加电压的状态下,检查真空泵作用下的气流状况见表9-9。

测量增高怠速电磁阀连接器两端子间的电阻,其值应为40Ω。

图9-11拆下真空软管

图9-12检查真空泵

(a)连接管接头;(b)检查气流状况

表9-9检查真空泵作用下的气流状况

蓄电池电压

管接头B

真空状态

蓄电池电压

管接头B

真空状态

加上电压

放开

从管接头B漏出真空

不加电压

放开

用手指遮没*

保持真空

用手指遮没**

持真空

注:

在*的情况下手指能感觉到有负压,**的情况下手指感觉不到有负压

检查怠速。

检查条件:

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为80~90℃,各灯具、附件都关闭,变速杆置空挡,转向盘处于中间位置。

检查怠速是否在标准值650~750r/min范围内。

将空调开关置于ON位置,在空调运转时检查怠速是否在标准值800~1000r/min范围内。

如果不在标准值范围内,应进行调整。

4.前蒸发器的拆装(图9-13)

拆卸前与安装后应排出和加注制冷剂。

检查蒸发器散热片部分有无损伤,检查泄放软管有无损伤或阻塞,检查绝热件有无剥落或裂缝。

图9-13前蒸发器

1-高压管和低压软管的连接;2-泄放软管;3-限位块;4-杂物箱;5-扬声器装饰件;6-下架;7-脚部吹风管道;8-前冷却器组件;9-空调控制器组件

5.后冷却器组件、后冷却器放大器和电阻器的拆装(图9-14)

拆卸前和安装后应拆下和安装后车顶导轨装潢、后立柱装潢。

检查蒸发器散热片有无损伤、泄放软管有无损伤或阻塞、绝热片有无剥落或裂缝。

图9-14后冷却器组件、后冷却器放大器和电阻器的拆装

1-高、低压管;2-罩;3-滤清器;4-后冷却器放大器;5-后冷却器放大器托架;6-电阻器;7-管道;8-后冷却组件;9-后冷却器主继电器

6.鼓风机电机部件的检查(图9-15)

在连接器端子间加上蓄电池电压时,检查电机旋转有无异常响声。

图9-15鼓风机电机部件的检查

7.电磁阀的检查(图9-16)

在电磁阀连接器端子1上加蓄电池电压,端子2接地,若能听到电磁阀动作声,则表示其正常。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连接器各端子间的电阻,若测量值符合标准值,则表示其良好。

图9-16电磁阀和电阻器的检查

(a)电磁阀的检查;(b)电阻器的检查

8.冷凝器及其风扇的检修(图9-17)

(1)拆卸前和安装后应排出和加注制冷剂,拆下和安装散热器护栅。

图9-17冷凝器及其风扇

1-发动机罩锁扣托架部件的安装螺栓;2-发动机罩支承杆;3-机油冷却器的安装螺栓;4-机油冷却器托架;5-托架;6-冷凝器的安装螺栓;7-高压管A;8-储液干燥器托架;9-储液干燥器;10-冷凝器风扇电机部件;11-风扇;12-电机;13-罩盖;14-高压软管的连接;15-高压软管托架;16-冷凝器;17-前灯侧密封件;18-车架侧密封件;19-下侧密封件

(2)冷凝器风扇电机的检查见图9-18。

对连接器端子2加上蓄电池电压,使连接器端子1接地,检查冷凝器风扇电机运转情况,应运转。

图9-18冷凝器风扇电机的检查

9.压缩机、张紧轮的拆装(9-19)

拆卸前应拆下蓄电池、蓄电池托盘。

安装后应调整压缩机的驱动皮带,安装蓄电池和蓄电池托盘。

图9-19压缩机及张紧轮

1-空调机用V形皮带;2-高压、低压连接;3-O形圈;4-压缩机;5-压缩机托架;6-张紧轮安装螺母;7-张紧轮;8-张紧轮托架

第二节暖风装置

一、技术参数与维修数据

暖风装置技术参数见表9-10,维修数据见表9-11。

表9-10暖风装置技术参数

项目

规格

项目

规格

类型

三向全流空气混合系统

空气混合系统

性能

4652

1628.2

表9-11维修数据

项目

标准数值

备注

温度调节旋钮的电阻值(装备双空调机的车辆)/Q

冷气最足(MAX.C00L)时

暖气最足(MAX.HOT)时

O~4

2400

连接器端子3~4之间

连接器端子5~6之间

电阻器(鼓风机电机用)的电阻值/Q

1.76士7%

O.95士7%

连接器端子2~4之间

连接器端子1~2之间

电阻器(后暖风用)的电阻值/Q

 

O.33±7%

4.3±7%

1.2±7%

连接器端子2~3之间

连接器端子2~3之间

连接器端子1~2之间

二、主要部件的维修

1.暖风控制部件

(1)暖风控制部件的拆装见图9-20。

暖风控制部件钢索夹的拆卸见图9-21,将螺丝起了插入图示位置,向A和B方向推钢索夹的爪并将其拆下。

图9-20暖风控制部件

1-限位块;2-空气选择控制钢索的接头(鼓风机壳体侧);3-温度控制钢索的接头(暖风装置侧);4-仪表板下罩盖;5-下部冷气管道A和脚部吹风管道(左);6-方式选择控制钢索的接头(暖风装置侧);7-中央板;8-暖风控制部件;9-仪表前盖;10-调节手柄;11-鼓风机开关;12-空调开关;13-钢索夹;14-温度控制钢索;15-方式选择控制钢索;16-空气选择控制钢索

图9-21暖风控制部件钢索夹的拆卸

(2)鼓风机开关和空调开关的检查见图9-22。

使用电路试验器检查鼓风机开关和空调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见表9-12和表9-13。

图9-22鼓风机开关和空调开关的检查

(a)鼓风机开关;(b)空调开关

表9-12鼓风机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表9-13空调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3)控制钢索的安装见图9-23。

图9-23控制钢索的安装

(a)方式选择控制钢索;(b)温度控制钢索;(c)空气选择控制钢索

①将方式选择杆移到图9-23(a)位置,在方式选择风挡杆沿箭头所指方向被向内压的状态下,把方式选择控制钢索的内钢丝连接到方式选择杆的尾端,然后用钢索夹固紧外钢丝。

②将温度控制杆移动到最右侧(HOT位置)(见图9-23(b)),在空气混合风挡杆沿箭头所指方向被完全向下压到底的状态下,把温度控制钢索的内钢丝连接到空气混合风挡杆的尾端。

然后用钢索夹固紧外钢丝。

③将空气选择控制杆移动到图9-23(c)位置,在空气选择控制杆沿箭头所指方向被向内压下时,把空气选择控制钢索的内钢丝连接到空气选择杆的尾端,再用钢索夹固紧外钢丝。

2.后鼓风机开关

(1)后鼓风机开关的拆装见图9-24。

图9-24后鼓风机开关

1-后鼓风机主开关(落地操纵箱侧);2-后暖风控制部件;3-后暖风温度控制钢索的接头

(2)后鼓风机开关的检查见图9-25。

①用万用表检查开关在打开和关闭时,后鼓风机开关(落地操纵箱侧)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长轴距车型后鼓风机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见表9-14,短轴距车型后鼓风机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见表9-15。

图9-25后鼓风机开关的检查

(a)后鼓风机主开关;(b)后鼓风机开关

表9-14长轴距车型后鼓风机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表9-15短轴距车型后鼓风机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②用万用表操作后鼓风机开关和后鼓风机主开关(后暖风部件侧),检查连接器各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单空调的车辆见表9-16;双空调的车辆见表9-17。

表9-16单空调的车辆后鼓风机开关连接器各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表9-17双空调的车辆后鼓风机开关连接器各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3.暖风装置

(1)暖风装置的拆装见图9-26。

拆卸前和安装后应排出和加注冷却液,拆下和安装仪表板。

拆卸后应检查风挡和杆系机构的动作状况,检查暖风芯是否阻塞和漏水。

图9-26暖风装置

1-冷却水软管连接(装有暖风的车辆);2-脚部吹风管道(右);3-脚部吹风管道(左);4-下部冷气管道;5-蒸发器安装螺栓和螺母;6-连接管道(不装空调的车辆);7-中央管道部件;8-中央加强板;9-暖风装置;10-脚部分流管道;11-暖风芯

(2)鼓风机的拆装见图9-27。

图9-27鼓风机

1-泄放软管(装有空调的车辆);2-液体管道和吸入软管的连接(装有空调的车辆);3-杂物箱;4-扬声器装饰件;5-扬声器;6-下架;10-连接管道(不装空调的车辆);11-鼓风机部件;12-电阻器;13-鼓风机电机部件;14-鼓风机壳体部件

(3)鼓风机的检查见图9-28。

图9-28鼓风机的检查

(a)电机部件的检查;(b)电阻器的检查

①检查鼓风机电机的转子轴是否弯曲或变形。

将鼓风机电机的连接器直接连接到蓄电池上,检查鼓风机电机的运转是否平稳。

然后把正负极反接,检查鼓风机电机逆转是否平稳。

②检查风扇、鼓风机壳体有无损伤,检查内侧/外侧空气选择风挡的动作状况以及有无损伤。

⑧用万用表测量连接器各端子间的电阻,其标准值为:

端子2、4之间为1.82~2.10Ω,端子1、2之间为O.81~1.10Ω,端子2、3之间为0.31~0.0.35Ω。

若测量值与标准相符,表示其状态良好。

4.后暖风

(1)后暖风的拆装见图9-29。

(2)后暖风风扇电机的检查见图9-30。

在风扇电机连接器端子间加上蓄电池电压,检查电机转动有无异常响声。

(3)后暖风温度控制钢索的安装见图9-31。

将后暖风温度控制杆移动到最右侧位置,在空气混合风挡杆沿箭头所指方向完全被向下压到底时,把后暖风温度控制钢索的内钢丝连接到空气混合风挡杆的尾端,然后用钢索卡固紧外钢丝。

图9-29后暖风

1-冷却水软管的连接;2-罩盖;3-后暖风温度控制钢索的接头(单空调车辆);4-后暖风装置;5-密封垫片

图9-30后暖风风扇电机的检查

图9-31后暖风温度控制钢索

(4)后暖风的分解与装配见图9-32。

(5)后空气混合风挡电机部件、控制开关和电阻器的拆装见图9-33。

(6)后空气混合风挡电机部件的检查见图9-34。

检查温度调节旋钮是否正常。

发动机预热运转后,检查当温度调节旋钮调节到MAXCOOL(冷气最足)位置时,风挡电机的连接杆是否位于A位置;当把温度调节旋钮调到MAXHOT(暖风最足)位置时,风挡电机的连接杆是否位于B位置。

图9-32后暖风的分解与装配

1-板;2-空气导向罩;3-后暖风罩;4-后暖风风扇电机部件;5-后暖风风扇;6-后暖风风扇电机;7-后空气混合风挡电机部件(双空调车辆);8-控制开关部件(双空调车辆);9-电阻器;10-电源继电器(短轴距车型);11-后暖风芯;12-后暖风壳体

图9-33后空气混合风挡电机部件、控制开关和电阻器

1-罩盖;2-空气导向罩;3-连接杆安装螺钉;4-后空气混合风挡电机部件;5-控制开关;6-电阻器

图9-34后空气混合风挡电机部件的检查

(7)控制开关的检查见图9-35。

用万用表及操作开关,检查位置A、B之间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见表9-18。

表9-18检查控制开关连接器端子间的导通情况

(8)电阻器的检查见图9-36。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连接器各端子之间的电阻是否符合标准:

端子2、3之间为4.O~4.6Ω,端子1、2之间为1.12~1.28Ω。

图9-35控制开关的检查

图9-36电阻器的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