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762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docx

中电投采制化理论试题+答案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燃煤采制化技能竞赛(采制化试卷)(A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单位:

姓名:

准考证号:

……………………………..装…………………………..订…………………………..线…………………………………………………………线…………………………………………………………

得分

1、判断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正确者填“√”号,错误者填“×”号)

(×)1.影响制样精密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缩分前煤样的均匀性和煤样量。

(√)2.煤中全水分指煤中游离水,即以机械附着方式与煤结合的水,它并不是煤中存在的全部水分。

(×)3.定质量缩分是指保留的试样质量一定、并与被缩分煤样质量有关的缩分方法。

(×)4.煤质检测质量控制的核心问题是精密度控制和正确度控制。

其中精密度的统计检验常用t检验法,正确度的统计检验常用F检验法。

(√)5.不要在静止的、高度超过3m的大煤堆上直接采取商品煤样。

(×)6.煤灰熔融性特征温度与测定时炉内气氛有关,同一样品弱还原性条件下测定值要高于氧化性气氛下的测定值。

(√)7.对于不易清扫的密封式破碎机如锤式破碎机,只用于处理单一品种的大量煤样时,处理每个煤样之前可用采取的煤样“冲洗”机器内部,弃除“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

(×)8.动力用煤常用的煤炭产品品种有原煤、混煤、贫煤和褐煤。

(×)9.根据国家标准,当采样单元煤量增加时,其总样最小质量应相应增加。

(√)10.使用滴定管必须掌握下列三种滴液方法:

①逐滴连续滴加;②只加一滴;③使液滴悬而不落。

(√)11.GB475—2008中规定:

对于粒度大于150mm的大块物料(煤或矸石)质量分数超过5%,采样时遇到大块物料不应故意推开,应采入子样中。

(×)12.测定煤中全硫的库仑滴定法不适用于测定煤灰中的硫。

(√)13.使煤样混合均匀的方法之一是将煤样多次(3次以上)通过二分器或多容器缩分器,且每次将分开煤样合并。

(×)14.挥发分、固定碳和硫铁矿为煤中可燃成分,但不是煤中的固有组成。

(×)15.DL/T747规定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应可靠,外在水分不大于7%条件下应能保持工作能力并连续使用。

(×)16.测定煤灰熔融性时,要控制升温速度,在900℃以前为15~20℃/min,900℃以后为5±1℃/min,若升温太快,会造成结果偏高。

(√)17.批是指需要进行整体性质测定的一个独立煤量。

采样单元是指从一批煤中采取一个总样所代表的煤量,一批煤可以是一个采样单元,也可以是许多个采样单元。

(√)18.(1+4)的硫酸是指1体积相对密度为1.84的硫酸与4体积水混合成的硫酸溶液。

(√)19.根据国家标准,火车顶部人工采样时每车不论车皮容量大小至少应采取1个子样。

(×)20.试验员用已经过标定的库仑测硫仪进行煤样的全硫测定,完成10个样品的测定后,插入一煤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测定值落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之外,此时试验员应立即查找原因,重新标定测硫仪,然后接着完成以后样品的试验。

(√)21.制备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时,破碎到粒度小于0.2mm之前的所有干燥过程不要求与大气达到湿度平衡。

(×)22.集团公司燃料管理规定,全水分煤样既可单独采取,也可在共用煤样制备过程中分取。

含水量较高的煤种可单独取样,煤堆和船舶可单独采取全水分煤样。

(√)23.质量基采样的初级子样质量与煤流流量无关,而时间基采样的初级子样质量与煤流流量有关。

(√)24.煤的哈氏可磨性系数反映了煤在机械力作用下磨制成粉的难易程度。

可磨性系数越高,越容易磨碎。

(√)25.分层随机采样是在质量基采样和时间基采样划分的质量或时间间隔内随机采取一个子样。

它不是以相等的时间或质量间隔采取子样,而是在先划分的时间或质量间隔内以随机时间或质量采取子样。

分层随机采样中,两个分属于不同的时间或质量间隔的子样很可能非常靠近,因此初级采样器的卸煤箱应该至少能容纳两个子样。

(√)26.二等量热标准苯甲酸的燃烧热,随燃烧产物的最终温度而改变,温度越高,燃烧热越低。

(√)27.根据国家标准对机械化采样方法规定,对初级子样未经破碎可以缩分。

(√)28.测量值有效数字的位数是根据测定方法和选用仪器的灵敏度确定的。

(×)29.煤样缩分所使用的堆锥四分法和抽取全水分煤样所使用的九点法在堆锥后所摊成的圆饼体的厚度都要求不大于煤样标称最大粒度的2.5~3倍。

(×)30.焦渣特征为“不熔融粘结”的特征描述为:

用手指轻压即成小块,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银白色金属光泽。

(√)31.集团公司燃料管理规定,存查煤样应使用带磨砂口塞的广口瓶等密封性容器存储,要求温度适宜,严禁暴露在阳光处。

(×)32.20.00mL,0.1mol/L硫酸溶液滴定到化学计量点,需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0.00mL。

(×)33.随机采样是指按相同的时间、空间或质量间隔采取子样,但第一个子样在第一间隔内随机采样,其余子样按选定的间隔采取。

(×)34.某自动量热仪在标定热容量过程中,控制内筒进水的装置失灵,使得进入内筒的水量减少很多。

则此次标定结果偏高。

(√)35.根据国家标准,初级采样器的性能应经试验证明无实质性偏倚地收集子样,其中全水分最大允许偏倚可选取0.20%~0.30%之间值。

(×)36.煤中的氧元素与煤的变质程度密切相关,而煤中的氢元素则与煤的变质程度无明显联系。

(√)37.根据国家标准,由于技术和安全的原因,在船上不直接采取仲裁煤样和进出口煤样,一般也不直接采取其它商品煤样,而应在装卸煤过程中于皮带输送机煤流中或在其它装卸工具如汽车上采样。

(×)38.电力行业规定,煤粉细度的测定人工筛分10min,取下筛子,刷筛底一次,再筛分5min。

(√)39.当全水分煤样过湿,水分从煤中渗出来或沾到容器上时,应将容器和煤样一起进行空气干燥。

(√)40.一般情况,一般分析试样测定的挥发分(Vd)不低于其浮煤样挥发分(Vd)。

一般分析试样灰分越大,其差值也越大。

得分

2、选择题(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0.5分,多选题1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一)单选题

1.如果煤的制样和化验方差为0.20,某一批次煤采样精密度为±2.0%,子样数目为70个,那么当采样精密度为±1.8%时,所需采取的子样数目至少为B。

A.133个B.92个C.104个D.163个

2.对于流速和负荷不均匀的移动煤流,机械化采样可采到最有代表性的煤样的采样方式为:

_D_。

A.时间基系统采样B.质量基系统采样

C.时间基分层随机采样D.质量基分层随机采样

3.GB475-2008基本采样方案规定,原煤Ad为18%时的采样精密度为D。

A.±2.0%B.±1.0%C.±1.5%D.±1.8%

4.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和干基全硫的代表符号是C。

A.Qnet,d和SarB.Qd和SadC.Qnet,ar和St,d

5.横过皮带采样器的采样切割器应以均匀的速度(各点速度差不大于B)通过煤流。

A.5%B.10%C.15%D.20%

6.落煤流采样器的采样切割器应以均匀的速度通过煤流,任一点的切割速度变化不超过预定基准速度的A。

A.5%B.10%C.15%D.20%

7.对某原煤进行筛分试验首先用100mm的筛子筛分,筛下物用50mm的筛子筛分,依次类推,结果如下:

筛孔尺寸(mm)

100

50

25

筛上物质量占总量的分数(%)

0.6

1.4

3.5

则该原煤标称最大粒度为B。

A.100mmB.50mmC.25mmD.150mm

8.对采样偏倚不产生影响的是C。

A.采样工具B.子样的位置C.子样数D.子样质量

9.煤样的Mt=5.8%,Mad=1.78%,Ad=22.15%,Var=30.00%,其Vdaf应为A。

A.40.91%B.42.13%C.39.13%D.41.67%

10.按照DL/T747-2010规定,对机械采制样装置整机全水分损失不应超过C。

A.0.5%B.0.6%C.0.7%D.0.8%

11.条带截取法是将煤样充分混合后,顺着一个方向随机铺成一长度至少为宽度

B倍的长带。

A.6B.10C.18D.20

12.某原煤煤堆400t,欲采取商品煤样,至少应采取的子样数C:

A.20个B.24个C.30个D.18个

13.测定煤中全硫的艾士卡法使用了分析化学中的B。

A.酸碱滴定法B.重量分析法C.仪器分析法D.沉淀滴定法

14.量热仪中螺旋桨式的搅拌器,在内外筒温度和室温一致时连续搅拌10min所产生的热量不应超过D。

A.60JB.80JC.100JD.120J

15.库仑定硫仪使用的热电偶材质是C。

A.镍铬—镍硅B.镍铬—考铜C.铂铑10—铂D.镍铬—康铜

16.煤的挥发分是C。

A.煤中挥发性有机物B.煤样燃烧时释放的挥发性成分

C.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的质量损失

D.煤中固有的挥发性物质

17.依据下列实测全硫的结果,试计算其平均值的置信范围是C(准确到

小数点后两位)。

St,ad(%)1.881.891.901.881.861.841.891.87(t0.05,7=2.365)

A.1.88±0.03B.1.88±0.01C.1.88±0.02D.1.88±0.04

18.绝热式量热仪的自动控温装置的灵敏度应能使点火前和终点后内筒温度保持稳定:

5min内温度变化平均不超过C。

A.0.0010K/minB.0.0020K/minC.0.0005K/minD.0.0015K/min

19.煤的灰分是A。

A.煤在规定条件下燃烧后的残渣B.煤中矿物质

C.采煤时混入煤中的顶底板

D.煤中黄铁矿和石灰石高温氧化分解的产物

20.GB/T219-2008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规定,使用通气法产生弱还原气氛时,流经灰锥的气体线速度不低于Bmm/min.

A.350B.400C.450D.500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

1.精密度用偏差来衡量,它是由C决定的;正确度则用偏倚来衡量,它是由B决定的。

A.过失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极差

2.在使用新型热量计时,需确定其热容量的有效工作范围,是以BD来绘制温升与热容量的关系图。

A.△t(t0-tj)为纵坐标B.△t(tn–t0)为横坐标

C.热容量为横坐标D.热容量为纵坐标

3.出现ABCE情况时,应对制样程序和设备进行精密度核验和偏倚试验。

A.煤的不均匀性增大时B.新的缩分机和制样系统投入使用时

C.对制样精密度产生怀疑时D.更换制样人员时

E.首次采用或改变制样程序时

4.发生以下情况时,热量计的热容量应该重新标定:

___ACDEF。

A.更换了测温元件B.更换了氧弹的电极柱

C.改变了内筒水的计量方式。

D.热量计经过了较大搬动

E.标定热容量和测定发热量时内筒温度相差超过5K。

F.热容量标定已经超过3个月,但室温变化只有4K。

5.影响煤的不均匀性的因素有ABCD。

A.矿物质的分布状态B.煤炭粒度分布

C.偏析作用D.是否经过加工处理

6.开氏法测定煤中氮,消化煤样的催化剂组成包括:

ABD。

A.硫酸钠B.硫酸汞C.硝酸银D.硒粉E.锌粉

7.测定哈氏可磨性指数时,所用到的标准筛有以下几种:

BEG

A.0.02mmB.0.071mmC.0.73mmD.1.65mmE.1.25mm

F.0.091mmG.0.63mmH.9.5mm

8.样本的函数,称为统计量,在数据统计中常用的统计量有样本的均值X和

ADF。

A.标准差B.最大允许偏倚C.极差D.相对标准偏差F.方差

9.以下关于采样器和缩分器的要求,正确的是___BD__:

A、横过皮带采样器的有效开口尺寸至少应为被采样煤标称最大的3倍,其切取煤流速度没有任何限制。

B、切割式缩分器(即落流切割缩分器)至少开口尺寸应为被缩分煤样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切割速度按

计算,但最大不超过1.5m/s;

C、机械螺杆采样器的螺筒直径应不小于被采样煤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头部必须有破碎装置。

D、落流采样器的开口尺寸至少应为被采样煤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切割速度不大于1.5m/s;

10.二节炉和三节炉法测定煤中碳氢时燃烧气体中的干扰物质有:

ABCF

A.SO2B.SO3C.CO2D.N2E.Cl2

F.NO2GNOH.H2O

得分

3、填空题(本大题共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国家标准GB475-2008要求的制样和化验总方差目标值为0.05

,该标准规定的制样程序可使以灰分或水分表示的制样和化验方差VPT达到0.2以下。

2.全水分煤样缩分后总样最小质量,约为一般煤样的20%,但不能少于

0.65kg。

3.缩分时各次切割样质量应均匀,为此,供入缩分器的煤流应均匀,切割器开口应固定。

供料方式应使煤流的粒度离析减到最小。

4.将煤样铺成均匀的薄层、在环境温度下进行空气干燥时,煤层厚度不能超过煤样标称最大粒度的1.5倍或表面负荷为1

(哪个厚用哪个)。

5.人工采样要求子样绝对最小质量按公式

计算,但最少为0.5kg。

6.移动煤流中最理想的采样方法是停皮带采样法,但由于操作及设备安全性问题,该方法只在偏倚试验时作为参比方法使用。

7.集团公司规章制度规定:

机械采样必须自动随机布点,采用全断面(或一定高度)煤柱作为一个子样,严禁小范围选点、无故弃点和人工操作选点。

8.在测定全水分前,首先检查容器密封情况,将其表面擦净,用工业天平称准到总质量的0.1%,并与容器标签所注明的总质量进行核对。

当质量减少量不超过1%,并且能确定煤样在运送过程无损失时,应进行水分损失补正。

9.计算恒容低位发热量需要知道煤样中水分和氢含量。

原则上计算恒压低位发热量还需知道煤样中氧和氮含量。

10.自动控温的恒温式热量计外筒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外筒水温变化应控制在

0.1K之内;静态式外筒,盛满水后其热容量应不小于热量计热容量的

5倍。

11.发热量测定完毕收集到的洗液中主要的酸性物质是硫酸和硝酸。

氢氧化钡滴定法中,需煮沸洗液(3~4)min,以驱除溶液中的二氧化碳。

稍冷,以酚酞为指示剂,趁热用氢氧化钡标准溶液滴定洗液,形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钡。

记下所用的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

准确加入20mL碳酸钠标准溶液,使硝酸钡转化成碳酸钡。

过滤,洗涤三角瓶和沉淀。

用盐酸标准溶液返滴定碳酸钠。

12.在库仑测硫仪燃烧管出口处充填洗净干燥的玻璃纤维棉,在距出口端约(80~100)mm处充填厚度约3mm的硅酸铝棉。

13.标定硫酸标准溶液通常采用基准物质碳酸钠;标定NaOH标准溶液通常采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

14.高温燃烧中和法测定全硫,规定氯含量高于0.02%的煤或用氯化锌减灰的精煤应进行氯的校正,否则结果偏高。

15.煤灰中的酸性组分是指硅、铝、钛等的氧化物,碱性组分是指钾、钠、铁、钙、镁等的氧化物,通常碱性组分含量越高,煤的灰熔融温度越低。

16.集团公司规章制度规定:

燃料管理部门每月从存查样中抽查复测一定数量的煤样,复测分析干基灰分、干基全硫、干基高位发热量等指标。

当抽查结果出现异常时,对异常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进行整改。

得分

4、计算与问答题(本大题5小题,共22分)

1.某检测中心收到客户委托的原煤样24kg,标称最大粒度大于13mm。

请简述如何制备13mm全水分试样、3mm方孔筛存查煤样和一般分析试样?

【4分】

【答案】

①将24kg原煤样全部通过13mm破碎机,用二分器法、棋盘法或条带法取不少于3kg的13mm全水分煤样;【2分】

②将所有剩余煤样通过3mm破碎机,用二分器缩分1次得到2份样,1份样制备不少于700g的3mm方孔筛存查煤样;【0.5分】

③另1份样继续用二分器缩分得到不少于700g的煤样,将此煤样全部破碎通过3mm圆孔筛,用二分器缩分若干次,得到不少于100g的3mm圆孔筛煤样。

【0.5分】

④将此煤样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在小于40度空气干燥箱干燥至具备制粉条件,然后制粉样、磁铁吸取铁屑,空气中放置至空气干燥状态并装瓶,得到一般分析煤样。

【1分】

2.根据国标GB475、GB/T19494和GB/T18666规定和采样工作实践,采样报告(记录)应至少包含哪些信息?

【4分】

【答案】

答:

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①委托人信息;②批煤信息(如品种、批量等);③采样方案:

P、m、n、ma;④采样方法:

子样分布、采样工具;⑤总样信息:

粒度、质量;⑥采样人员;⑦天气情况、日期和时间;⑧异常情况。

【每要点0.5分】

3.请写出国标冷却校正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下图为冷却校正图解示意图,请用该图解释国标冷却校正公式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

【4分】

解:

①国标公式

---当△/△1′40″≤1.20时,

=△/△1′40″-0.10;当△/△1′40″>1.20时,

=△/△1′40″;V0---在点火时内、外筒温差的影响下造成的内筒降温速率,K/min(开/分);Vn---在终点时内、外筒温差的影响下造成的内筒降温速率,K/min(开/分);n---主期内分钟数。

【2分】

②在图中,由冷却校正的定义可知S1和S3的代数和为冷却校正值,即C=S1+S3;而国标公式

,所以国标公式准确的前提是S2+S4=0,即通过实验数据确定一个恰当的a值,使得S2、S4的面积相等,也就是应根据燃料发热量的大小,适当调节内外筒的温差(一般内筒水温应低于室温),以使S2和S4相互抵消,从而获得准确的冷却校正结果;【1分】

使用该公式的条件,除了适当调节内外筒的温差外,还有:

在实验过程中,外筒温度tj应保持恒定(一般变化不得超过0.15K),如图所示为一直线。

实验室环境温度与外筒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5K,这是国标公式中冷却速率使用`推算法取代实测法的前提。

(1分)

4.某沿江南方电厂用海轮运输煤炭进厂,该海轮有4个仓共运输筛选煤20000吨,干基灰分

约为21.00%~25.00%,煤炭粒度为25mm,该电厂以一个仓为一个采样单元,按GB/T19494制定的专用采样方案进行采样,请问该船煤的预期采样精密度是多少?

为了核对该船煤采样精密度,电厂再增加6个采样单元煤量即第二船30000吨煤,对每一采样单元进行双倍子样数双份采样法采样,得到10对双份试样,分别制样和化验,其干基灰分

试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试验结果核对第一船煤的采样精密度。

【5分】

批号

,%

批号

,%

A

B

A

B

1

21.45

22.13

6

23.08

24.42

2

24.46

23.31

7

23.50

24.02

3

22.30

22.93

8

21.14

21.78

4

21.98

21.10

9

22.78

22.23

5

22.55

21.10

10

22.84

23.90

【答案】

解:

①根据筛选煤和干基灰分情况,采样单元精密度

,批煤采样精密度

【1分】

②计算统计量:

【3分】

根据以上核对试验结果,在95%概率下,批煤最佳采样精密度为±0.67%,且精密度落在(0.47%-1.17%)范围内。

原预期采样精密度PL为?

0.8%(Ad),说明制订的采样方案能达到预期采样精密度的要求。

【1分】

5.中电投某电厂从澳大利亚进口一船3.5万吨筛选煤,质检报告为

=7.58%,

=17.82%,最高内在水分MHC=19.17%,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21.35MJ/kg。

电厂收到煤炭后,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验收,检测报告为

=14.36MJ/kg,

=8.11%,

=23.9%,

=18.35%,

=4.36%,请依据国标GB/T18666,判断供需双方验收的发热量指标是否符合允许差要求。

【5分】

解:

由题意,知

得分

5、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18分)

1.锤式破碎机水分损失检验【8分】

【案例】某实验室按如下方法进行破碎机水分损失检验:

从一批接近破碎机水分保证值得煤中采取多个全水分专用煤样,将每个煤样破碎至标称最大粒度13mm,混合均匀,然后用二分器缩分成两份重量在20~30kg的煤样。

其中一份通过破碎机破碎,收集全部破碎后煤样并用九点法缩分出全水分试样(A);另一份用九点缩分出全水分试样作为参比试样(B)。

两样构成一试样对。

共进行10对以上试验,测定各对试样全水分。

将试样A和参比试样B水分平均值比较,进行水分损失评定。

先进行了一组10次试验,根据国标规定需补做10次作为第二组,数据已足够,如下表所示:

表破碎机水分损失试验数据

编号

试样B

Mt(%)

试样A

Mt(%)

差值d=A-B

编号

试验B

Mt(%)

试样A

Mt(%)

差值d=A-B

第第一组

1

16.7

16.0

-0.7

第二组

11

16.5

16.1

-0.4

2

14.3

13.9

-0.4

12

13.9

13.5

-0.4

3

16.3

16.1

-0.2

13

13.6

13.3

-0.3

4

8.3

8.2

-0.1

14

8.0

8.0

0

5

17.0

16.0

-1.0

15

14.5

14.0

-0.5

6

8.8

8.5

-0.3

16

16.6

15.9

-0.7

7

16.2

15.8

-0.4

17

14.70

14.70

0

8

16.2

16.0

-0.2

18

13.5

13.1

-0.4

9

16.9

16.2

-0.7

19

13.2

12.9

-0.3

10

14.2

14.2

0

20

8.9

8.8

-0.1

如最大允许偏倚(水分损失)B=-0.4%,请按国标相关规定按下列要求,判断该破碎机是否具有实质性水分损失。

(注意已进行差值独立性检验。

(有关统计检验临界值,科克伦最大方差检验临界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