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764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docx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

水泥土墙施工工法

一.工艺流程:

开挖沟槽→放桩位→复验桩位→钻机就位→预搅下沉→制备浆液→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

二.施工技术方法:

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放线定位。

用经纬仪和钢尺,在轴线定位的基础上,定出深层搅拌桩的位置,放出白灰线。

(2)挖掘沟槽。

根据围护的实际宽度,利用200型挖土机挖出深1.5m与围护宽度相当的沟槽。

(3)利用经纬仪和钢尺放出围护内外边线,并用铁丝固定。

2.施工工艺

(1)定位。

钻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整平。

利用经纬仪检查钻机垂直度。

(2)预拌下沉。

根据电机的电表控制下沉速度,通常为0.38~0.75m/min。

如下沉速度太慢,可输入少量清水以利钻进。

(3)压浆前,先制备水泥浆,并放入集料斗中。

(4)钻头下到桩底标高时,即行喷浆搅拌提升,边喷边搅拌;提升速度为0.3~0.5m/min。

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重复上下搅拌,两根桩之间的搭接在20cm左右。

(5)每次成桩后,必须及时用灰浆泵注清水,对注浆管和喷浆头进行清洗。

(6)移位。

根据钻机上的刻度,每次移位50cm。

3.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

(1)注浆连续,并应使转速、钻速、提升速度及供水保持均匀。

(2)对有抱钻和冒浆的地块土层,在钻进时可注入一定的清水,以提高转速和降低钻速。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及水灰比进行施工,不得任意缩小或增大。

(4)为准确控制钻进速度,应先在机上作深度标志,以利施工中的观测记录。

由施工员进行复查无误后,方可喷浆搅拌和重复喷浆。

当出现钻机跳动、摇晃等非正常现象时,应停机检查。

钻进深度不得小于设计深度。

(5)搅拌过程中不得中途无故停机。

如发现停电堵塞等现象,应及时提出检查,排除障碍后,再进入停浆面以下1m喷浆搅拌,以保证桩的连续。

(6)必须有专人实测送浆量,每根桩实测一次,如发现喷浆量不足,应复喷复搅。

(7)如遇地下障碍等影响施工的因素,应及时与设计及建设方联系,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8)记录员必须按照记录表中的内容认真填写,每根桩记录一次,严禁弄虚作假现象。

(9)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员应在现场随时检查,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发现问题及时和有关方面协商解决。

先进行2~3m试打桩,待试车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10)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5%,搭接不得小于20cm。

三.范例水泥土围护墙的设计、计算:

1.设计参数:

(1)基坑围护采用3.2m宽、8m深的深层搅拌桩,采用格栅式结构,局部基坑深8.5m,采用深层搅拌+五排土钉支护。

(2)地下车库围护结构采用3.2m宽、7.5m深的深层搅拌桩,采用格栅式结构。

(3)本工程采用双头止水深层搅拌桩,横向间距为500mm,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为12%,水灰比0.5。

(4)盖梁为20cm厚混凝土,钢筋网为单层双向Φ12@200。

(5)超过24h的施工冷缝采用二喷三搅的施工工艺。

(6)在成桩15d后水泥土强度达到50%时方可开挖。

2.水泥土围护墙设计验算方法:

(1)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当坑外地表面为水平面,基坑围护墙背为竖直面时,由土体本身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eak和由地表面均布荷载作用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eaq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eak——计算点处由土体本身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kPa),当eak<0时,一般取eak=0;

eaqk——计算点处由地表面均布荷载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kPa);

γi——计算点以上各层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取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下土层取浮重度;

hi——计算点以上各层土的厚度(m);

qk——坑外地表面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应按实际情况取值,通常可按20kN/m2试算;

ka——计算点处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取

φk——计算点处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o),一般情况下按直剪固快试验的峰值平均值确定;

ck——计算点处土的粘聚力标准值(kPa),一般情况下按直剪固快试验的峰值确定。

被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当坑内地表面为水平面,基坑围护墙面为竖直面时,由土体本身产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epk,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epk——计算点处由土体本身产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kPa);

kp,kph——计算点处土的被动土压力系数,取:

式中,δ为计算点处地基土与围护墙面的摩擦角(o)。

取δ=(2/3~3/4)φk,且δ≤20°;无坑内降水措施时,取δ=0。

由土体本身产生的静止土压力强度标准值和由地表面均布荷载作用产生的静止土压力强度标准的计算方法:

当坑外地表面为水平面,基坑围护墙背为竖直面时,由土体本身产生的静止土压力强度标准值e0k和由地表面均布荷载作用产生的静止土压力强度标准值eoq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e0k——计算点处由于土体本身产生的静止土压力强度标准值(kPa);

e0qk——计算点处由地表面均布荷载产生的静止土压力强度标准值(kPa);

k0——计算点处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宜由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条件时,也可采用经验公

式k0=1–sinφ’k计算;

φ’k——计算点处土的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0),宜由慢剪或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确定。

水泥土围护和板式支护基坑,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基坑开挖后地基土的抗渗流(或抗管涌)稳定性时,应满足下式:

式中:

γo——结构重要性系数,按2.0.4条和10.1.7条规定执行,一般可取1.0;

γs——渗流作用分项系数,取1.05;

γRS——渗流抗力分项系数,取2.0;

i——坑内渗流出口平均水力坡降,取

B——基坑围护墙防渗帷幕墙的厚度(m);

h1,h2——分别为坑外和坑内计算地下水位距围护墙防渗帷幕墙底面的深度(m);

Gs——坑底标高处地基土的比重;

e——坑底标高处地基土的天然孔隙比。

地基土中埋藏有承压含水层,需验算基坑开挖后坑内地基土抗承压水头的稳定性时,应满足下式:

式中:

γy——承压水作用分项系数,取1.05;

γRy——承压水抗力分项系数,取1.0;

pwyk——承压水压力标准值(kPa),由工程勘察试验确定;

pczk——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覆盖土层的自重标准值(kN/m2),地下水位以下按饱和重度计算。

水泥土围护和板式支护基坑,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基坑开挖后坑内基土抗隆起的稳定性时,应满足下式(图1)

式中:

γG——土体自重分项系数,取1.0;

γ1——坑外地表至围护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kN/m3),按土层厚度的加权平均取用;

γ2——坑内开挖面以下至围护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kN/m3),按土层厚度的加权平均值取用;

h0——围坑开挖深度(m);

D——围护墙在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入土深度(m);

γQ——坑外地表分布荷载分项系数,取1.0;

γRL——隆起抗力分项系数,取2.0;

Nq,Nc——地基土的承载力系数,根据围护墙底的基土特征,按下式计算:

Ck,φk——分别为围护墙底以下地基土粘聚力标准值(kPa)和内摩擦角标准值(o),一般情况下按直剪固快试验的峰值平均值确定。

水泥土围护、板式支护和放坡开挖基坑,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算基坑开挖后墙体或边坡与地基整体滑动稳定性时,一般按通过墙底或坡底的圆弧滑动面计算。

当墙底或坡底以下有软弱夹层时,尚应按实际可能发生的非圆弧滑动面验算。

当按总应力法确定地基土抗剪强度并采用简单条分法验算圆弧滑动面上的整体滑动稳定性时,应满足下式(图2):

式中γGQ——综合分项系数,取1.0;

γRZ——圆弧滑动抗力分项系数,最小值取1.3,由试算确定;

qki——第i条分的地表均布荷载的标准值(kN/m2),以及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荷载标准值;

bi——第i条分的分条宽度(m);

Wki——第i条分的自重标准值(kN),无渗流作用时,坑内地下水位以上部分采用围护墙体重度或基土天然重度计算,坑内地下水位以下部分采用浮重度计算;有渗流作用时,应考虑渗流力作用,计算上式左边(滑动力矩)时,坑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至坑内地下水位以上部分采用饱和重度计算;计算上式或右边(抗滑动力矩)时,均采用浮重度计算;

αi——第i条分的弧线中点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Cki,φki——分别为第i条分的滑动面上地基土的粘聚力标准值(kPa)和内摩擦角标准值(°);

Li——第i条分的弧长(m),Li=bi/cosαio

图2-1-9-1坑内地基士抗隆起稳定计算图式

图2-1-9-2圆弧滑动稳定计算图式

水泥土围护墙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抗倾覆稳定性时,应满足下式:

式中γl——侧压力分项系数,取1.1;

MEk——坑外土体侧压力对墙底前趾的倾覆力矩标准值(kN·m);

γQ——地表分布荷载分项系数,取1.0;

MEqk——坑外墙后地表面分布荷载所产生的侧压力对墙底前趾的倾覆力矩标准值(kN·m);

γRQ——倾覆抗力分项系数,取1.05;

MGk——水泥土围护墙(包括水泥土搅拌桩墙体和格栅内地基土)的自重对墙底前趾的稳定力矩标准值(kN·m);

Mpk——坑内墙前被动侧压力对墙底前趾的稳定力矩标准值(kN·m)。

水泥土围护墙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沿墙底面的抗滑动稳定性时,应满足下式:

式中:

Ek——坑外侧压力标准值(kN);

Eqk——坑外墙后地表分布荷载作用所产生的侧压力标准值(kN);

γRH——滑移抗力分系数,取1.1;

Gk——水泥土围护墙结构的自重标准值(kN);

C0k,φ0k——分别为水泥土围护墙墙底地基士的粘聚力标准值(kPa)和内摩擦角标准值(°);

B——水泥土围护墙的墙体宽度(m);

Epk——坑内墙前被动侧压力标准值(kN)。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水泥土围护墙体正截面承截力时,应分别满足下式:

式中∑Gdi——计算截面以上至墙顶面全部竖向荷载设计值(kN),自重作用分项系数取1.2;墙顶分布荷载分项系数取1.0;

A——计算截面处围护墙中水泥土墙体部分的断面面积(m2);

Md——计算截面以上至墙顶面的坑外土体自重和地表分布荷载产生的侧压力,对计算断面处的最大弯矩的设计值(kN·m);坑外土体自重产生的侧压力作用分项系数取1.1,地表分布荷载产生的侧压力作用分项系数取1.0;

WZ——计算截面处围护墙中水泥土墙体部分的截面抵抗矩(m3);

qud——水泥土加固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MPa),一般取设计龄期时加固体的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的1/3。

(11)水泥土围护墙可按如下经验公式估算墙顶位移:

式中:

δ——墙顶位移估算值(cm);

ξ——影响系数,可根据地基士条件等因素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一般取0.1~0.2,开挖深度较小且土质条件较好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L——基坑边长(m);

H0——基坑开挖深度(m);

D——水泥土围护墙体插入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入土深度(m);

B——水泥土围护墙体宽度(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