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768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docx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

《地籍测量与房产地测绘》课程标准

《地籍测量与房地产测绘》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地籍测量与房地产测绘

2.课程类别:

选修

3.课程编码:

4.学时:

40

5.适用专业:

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地理信息方向)

(二)课程性质

地籍测量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它是为了满足地籍管理中确定宗地的权属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和面积计算工作。

地籍测量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地籍图,因此地籍图测绘在地籍测量乃至地籍管理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调查、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土地界址点测定、地籍图绘制和土地面积计算等。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设置的依据:

依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课程标准制定及实施工作的通知》院发【2009】65号文件及附件(课程标准模版),按照岗位职能的要求,适当考虑工程单位近期的能力结构和技能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编写制定出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生产实践,在理论教学上掌握必需够用为度,着力实践环节的组织和利用,达到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具体说,以工程实际中正在使用的常规作业程序所需的基础理论为主,适当包括一些近期发展起来的新理论新技术,按照专业实践的需要去组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把注意力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即放在专业的应用上来,并在实践环节中形成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具有使用相关手册,图表、规程、工具书来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或预期学习成果

(一)总目标

学习课程使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掌握地籍测量与房地产测绘的基本技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地籍测量与房地产测绘的基础知识。

 

⑵、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等级、权属调查的内容及土地统计方法。

 

⑶、熟练掌握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图测绘、变更地籍调查测量方法。

 

⑷、熟练掌握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方法,熟悉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⑸、掌握房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调查方法和内容。

 

⑹、熟悉房产控制测量、房产图绘制、面积计算、变更测量。

 

⑺、熟悉数字地籍成图软件。

 

2.能力目标

⑴、使学生具有地籍测量与房地产测绘仪器的使用和检验及校正能力。

 

⑵、了解地籍测量与房地产测绘的应用及发展动向。

 

⑶、能正确选用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进行地籍测量与房地产测绘工作。

 

⑷、通过学习,获取地籍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

3.素质目标

⑴、培养学生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

 

⑵、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内容标准

项目一:

土地基本信息调查

知识内容要求

能力与素质要求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土地等级调查;

3.土地权属调查;

4.土地统计;

1.了解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容及方法流程;

2.掌握土地等级、性状的调查;

3.熟悉土地权属确认流程及地籍调查单元的划分和草图绘制

4.会土地统计及面积量算的具体实施方法;

项目二:

地籍调查测量

知识内容要求

技能与态度要求

1.地籍控制测量

2.地籍图测绘

3.数字地籍图陈测量

4.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5.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

1.了解国家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统

2.会地籍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

3.熟悉测绘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现状图的测绘方法和内容

4.会界址点及地籍要素测量

5.会测量变更界址

6.掌握界址恢复鉴定的方法

7.熟悉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的外业、内业工作

项目三: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知识内容要求

技能与态度要求

1.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基础

2.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结构

3.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方法

4.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能熟练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一种常用软件

2.掌握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结构

3.熟悉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方法

4.对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熟练

项目四:

 房产调查管理 

知识内容要求

技能与态度要求

1.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

2.房产调查

3.房屋用地调查

4.房屋调查

1.了解我国的房地产登记制度

2.知道房地产产籍管理方式

3.熟悉物权及商品房销售流程

4.知道房产调查、房屋用地调查、房屋调查的内容、采用的方法及工作流程。

 项目五:

 房产测量

知识内容要求

技能与态度要求

1.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2.房产图测绘

3.房产勘丈计算及面积分摊

4.房产变更测量

5.数字地籍成图软件应用

1.会房产的平面控制测量及房产图绘制

2.能进行房产勘丈计算及面积分摊计算

3.熟悉房产变更测量方法及测量内容及工作流程

4.会数字地籍成图软件应用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

(1)采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并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将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场情景,贴近生产现场,最大程度地鼓舞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的内含。

(4)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二)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建筑工程测量任务为引领,以涉及的知识、技能为课程主线,采用分层渐进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境模拟来组织教学,掌握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道建筑工程测量能力的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要通过自行编制测量方案、观看测量视频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路勘测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三)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以过程控制为主,结合期末考评,根据在课堂、作业、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等环节中的表现(如认真程度、积极程度、协作程度等优良品质)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1.传统一次性期末考试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合理有效的考核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革传统的以目标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加大过程性评价比重,目标评价采用期末一次性目标评价和每个工作任务完成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过程评价和阶段性目标评价以考核职业技能为主,目标评价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过程性评价可占到70%以上的比重。

3.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

4.突出该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

5.本课程是一门技能型课程,对仪器的安置、使用、应用等专业技能项目,可采取技能竞赛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6.根据各工作任务达成的要求和结果,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7.注重评价的多样性,结合出勤、课堂提问、作业、平时测验、技能训练过程、工作质量及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8.能力评价以学生在实践中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四)教学资源

除了文字教材,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加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感官刺激方式来吸引学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动态演示,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观察边动手,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刻,教学交互性极强,教学过程容易控制,教与学结合紧密,能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此应做到: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五、附录

(一)编制依据

依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课程标准制定及实施工作的通知》院发文件及附件(课程标准模版),按照岗位职能的要求,适当考虑工程单位近期的能力结构和技能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编写制定出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二)编制人员

本标准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系测量教研室全体教师研讨制订,杨文华老师编写。

不足之处希望参阅者提出建议,以便修改和完善。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