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77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docx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

药用植物遗传与育种

杂交

杂交育种:

不同类型或基因型品种杂交,将不同亲本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后代进行多代选择,培育和比较鉴定,获得纯合基因型新品种或不育系的育种途径。

杂交方式:

单交;复交:

双交

三交

四交

聚合杂交

多父本杂交

回交

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原则:

1、明确亲本的遗传基础及遗传规律

2、选用具有明确育种目标形状的亲本

3、选用优良性状多的品种资源

4、选用当地推广品种

5、建立配套品种群的资源

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原则

1、组合数的确定

2、正反交父母本的选配

①只做正交②正反交配组决定父母本

3、亲本配组的要求

①根据亲本优缺点互补原则选配亲本

②根据地理和生态差别来选配亲本

③根据遗传距离来选配亲本

④杂交亲本应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⑤应重视所选亲本的纯化和加工

简要描述系谱法是如何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处理的

系谱法:

从杂交分离世代开始选择优良组合单株,对该单株进行控制自交,并采集自交的种子,下一年按株系种植。

以后各世代都是在优良株系内继续选择优良单株控制自交留种,再种成株系,直至选育出优良纯合稳定的株系后升级到品系比较试验。

1、杂交当代

按杂交组合采收杂交种子,并对各个杂交组合种子分别标号,分别入库贮藏,待下一代分别播种

2、杂种第一代(F1)

将采收的杂交种子分别按杂交组合播种成株系,由于用于杂交的亲本通常为纯合亲本,F1各植株形状相对一致,同时隐性优良性状也不表现,因此,F1一般不进行单株选择,只是对有严重缺点的组合进行淘汰及对入选的组合进行混合采种、3、杂种第二代(F2)

将F1收获的种子按组合顺序排列播种,获得F2的植株群体,并设对照区

4、杂种第三代(F3)

将F2选留的优良单株的种子分别播种成小区,田间按顺序排列

5、杂种第四代(F4)及其以后世代

F3选留的每一单株种子分别播种一小区

杂种优势

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诸方面优于其双亲的现象

杂交育种与杂交优势间的区别与联系

杂交优势是“先纯后杂”,需每年进行F1的制种供应

②杂交育种是“先杂后纯”,从当代植株上获得种子

回交育种

对综合性状优良但有个别缺点的亲本与有目标性状的亲本通过杂交实现基因转入,再从后代中选择带有转入目标基因的植株与被改良的品种反复回交实现品种改良的一种育种方法

回交育种的特点

1、增强杂种后代的轮回亲本性状及个体比率

2、回交后代的基因型向着轮回亲本方向纯合

3、目标金银的严格选用级强化选择

优点:

①回交可以对杂种群体性状发育进行较大程度的控制,使其向着育种目标发展,提高育种工作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②回交的选择时针对需要转移的性状,只要这个性状能得到表现和鉴定,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进行回交

③回交有利于打破目标基因与不利基因的连锁,增加基因重组频率,从而可提高优良重组类型出现的机率

④回交育成新品种仅是对原有品种个别缺点的改进,其在形态特点、丰产性能、适应范围以及所需要的栽培条件等性状上与原品种相似,育成的新品种往往只需较短时间与轮回亲本比较鉴定,达到育种要求即可推广利用

缺点:

①回交通常仅能改进轮回亲本的个别缺点,育成品种在其他形状上难以获得重大改进

②被转移的性状在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和便于鉴定识别时,才易于获得较好的效果;③回交每世代都需进行杂交,工作量很大。

回交后代是如何选择的

1、若转移的目标性状是显性基因控制的,容易在杂种后代中识别,从F1和每次回交子代中,可以直接选择到具有该性状的个体,与轮回亲本回交,在选择,再回交,直到育出改良的品种

2、若被转移的目标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的,则需要将F1及每次回交子代分别自交一次,通过自交将转移的隐性基因性状表现出来,采取轮回亲本回交、再自交、再选择、再回交的程序,最终育成改良的优良新品种

回交次数是否可以无限次,为什么?

回交次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远缘杂交

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个体间的杂交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

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交

混合授粉

重复授粉

利用桥梁亲本

用柱头分泌物或花药提取物处理柱头

花柱短截和柱头移植法

子房内授粉

立体受粉和胚珠试管受精

理化因素刺激法。

雄性不育系育种的三系配套

雄性不育系、雄性保持系、雄性恢复系

自交不亲和的两种类型

配子体自交不亲和、孢子体自交不亲和

胚二倍体胚乳三倍体

回交的概念轮回亲本受体亲本

染色体组芽变的特点

遗传三大定律的特点

 

数量遗传与质量遗传的区别

 

什么是品种按照基因型和表现型分为哪几类

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需要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创造出来的某种植物的群体

 

选择育种其使用范围选择育种与引种的区别

 

选择育种的育种方法

填空

遗传学:

以基因为中心,研究基因的传递、结构、组织、表达、变异等问题

育种学:

是各类植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植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遗传基础:

DNA

简并:

每个特定的氨基酸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

性状:

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表现型:

遗传学上,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性状表现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测交法:

被测个体与隐性纯合体的杂交

共显性:

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致死基因:

使生物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

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

品种:

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动植物群体

种质:

是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控制生物本身遗传和变异的内在因子,即凡是携带遗传物质的载体都可称为种质

种质资源:

是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栽培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又称为遗传资源

选择育种:

是指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的天然或人工群体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通过单株选择或混合选择,选出优良的自然变异类型或个体,经后裔鉴定,选优去劣而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

就是药用植物人工迁移的过程,即从外地或外国引入本地区所没有的药用植物,使它在新地区生长发育,以增加本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

简单引种:

植物原分布区与引种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小,或其本身的适应性强,不需要特殊处理及选育过程,只要通过一定的栽培措施就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即不改变植物原来的遗传性就能适应新环境的引种就是简单引种,亦称归化。

驯化:

植物原分布区与引种地之间自然环境差异较大,或其本身的适应性弱,引种后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

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它的遗传性,使之适应新环境而能正常生长,这种引种叫驯化引种

有性杂交育种:

通过人工定向有性杂交的手段使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杂交亲本间实现交换和优良性状重组,再从分离的后代群体中经过人工选择,选留符合育种目标的重组个体,进一步筛选出具有重组优良性状稳定的品种全过程

近缘杂交:

一般指同一种内的两个稳定的品种杂交

远缘杂交:

亲缘关系较远,遗传性差异较大的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物种杂交,包括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间的杂交。

其所产生的后代称远缘杂种

杂种优势:

是指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雄性不育系:

在两性花植物中,雌性器官发育和功能正常但雄性器官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性

添加杂交:

在多亲杂交中每杂交一次,添入一个亲本的杂交方式

合成杂交:

参加杂交的四个亲本,先是两个亲本进行成对杂交获得单交种,两个单交种间再进行杂交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雌雄二性的配子都具有正常的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自交不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征

基因突变:

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基因突变频率:

一定的基因在一个世代中或其他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发生突变的频率。

基因突变率:

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

性细胞的突变频率高于体细胞

诱变育种:

人为采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导生物发生遗传变异,然后按照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和鉴定,进而培育新品种或新种质的育种方法

染色体组:

一个物种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套基本染色体。

或是一个正常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目

单倍体:

由未受精的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

整倍体:

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体或细胞。

(1)这个生物细胞或个体,所有的染色体组都一样,这就是同源多倍体。

(2)可能有的细胞或个体,它的染色体组成是不同的,这样的染色体,我们称之为异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

同一物种通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

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

 

遗传三定律:

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连锁遗传规律

数量性状的特点:

性状连续变异

染色体组成:

着丝点、染色体臂、次缢痕、随体、端粒

着丝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按照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染色体分为: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V)、近中着丝粒染色体(L)、近端着丝粒染色体(I)、端着丝粒染色体(棒状)、粒状染色体(颗粒状)

药用植物的育种目标最重要的是:

优质、稳产

同型纯合类:

纯系品种、自交系

同型杂合类:

杂交种品种、营养系品种、无融合品种

异型纯合类:

杂交合成群体、多系品种

异型杂合类:

自由授粉品种、综合品种

种质资源的类别,按来源分:

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的收集范围:

野生近缘种、地理生态型、随机变异类型、栽培品种

种质资源的收集途径:

调查收集(最有效)、种质交换征集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植保存和储藏保存

选择育种的方式:

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本身有利性状的加强;人工选择促进经济性状的发展

选择育种的方法,归纳起来最基本的方法:

单株选择、混合选择

选择的实质:

造成有差别的生殖力,定向改变品种的遗传组成

选择的作用基础(人工选择的前提)

生物既能遗传又能变异的特性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

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对生产最有效)、超标优势(更切合实际)、杂种优势指数(客观评价)

自交系选择方法:

系谱选择法、轮回选择法

配合力高低是选择杂交亲本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测定方法:

同一亲配测法(顶交法)、轮配法

雄性不育性遗传类型: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遗传类型:

配子体不亲和性、孢子体不亲和性

染色体结构变异: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倒位容易产生新品种

鉴别倒位的依据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的十字形联会现象

倒位分别为:

臂间倒位(后期I桥)、臂内倒位(后期II桥)

缺失圈重复圈

缺失杂合体?

缺失纯合体

芽变的特点:

多样性、多效性、稳定性、嵌合性、局限性、重演性

芽变选种总的目标是:

优中选优

生物技术育种包括:

细胞和组织培养、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

原生质体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获得大量而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生长力旺盛的植物组织、细胞都可以作为原生质体培养的材料:

植物幼嫩的叶、茎尖、萌发种子的胚轴和子叶等

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非姐妹染色体片段之间的交换

回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越来越趋于轮回亲本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是保护物种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可以为进一步的种质资源评价奠定物质基础

基因突变特点:

重演性、可逆性、多方向性、复等位基因、平行性、有害和有利性

基因突变的产生:

自发突变、诱发突变

突变的分子机制:

碱基替换、移码突变

突变的修复:

光修复、暗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

原生质体分离:

酶解法最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分离出植物的原生质体

品种审定的机构:

国家和省级(先省后国),要两年实验

申报程序《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暂行办法》

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简答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1)质量性状是间断的,不连续的;

(2)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质量性状一般只受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的控制

 

染色体数目特征:

1)恒定性

2)体细胞中成双、性细胞中成单

3)不同物种染色体数目差异大

有丝分裂的意义:

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减数分裂的意义:

1)减数分裂是保证染色体数目稳定的重要机制,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倍增,一减一增,维持了原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染色体树木的恒定是物种性状遗传稳定的来源

2)减数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各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后期被纺锤体随机拉向两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

3)减数分裂前期,发生在非姐妹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打破了性状受基因连锁的控制,使得在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获得重组的机会

 

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1)生产经营的特殊性

2)产量质量的双重性

3)产品收获部位的多样性

4)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

5)熟性的特殊性

6)育种的复杂性

自交的遗传效应

(1)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基因的分离及等位基因的纯合

(2)杂合体通过自交使隐性有害基因得以表现

(3)杂合体通过自交后代群体分离出多种纯合基因型

自交在育种上的意义

(1)连续自交培育自交系,利用杂种优势。

(2)加速品种纯合稳定,选育出稳定的品种。

选择育种的特点:

(1)选择优株,简便有效。

(2)连续选优,品种不断改进。

(3)实现多个纯系品种的分离。

(4)积累变异,加强变异。

(5)不能创造新品种。

引种驯化的意义

1)可以变无为有,增加药用植物资源

2)可以扩大药用植物栽培区域,增加本地品种类型

3)可以提高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4)可以发掘新药源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

1)与原产地比较,植株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

2)能够以常规可行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生产

3)药用植物的质量没有降低

4)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

5)引种后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亲本的选择与选配

(1)亲本选择:

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2)亲本选配:

是从入选的亲本中选用哪些亲本,以何种方式组配杂交组合,即决定父母本和多系杂交时进入杂交亲本的先后顺序

(3)亲本的选择原则

①明确亲本的遗传基础及遗传规律

②选用具有明确育种目标性状的亲本

③选用优良性状多的品种资源作亲本

④选用当地推广品种作亲本

⑤建立配套品种群资源

(4)亲本配组的要求

①根据亲本优缺点互补原则选配亲本

②根据地理和生态差别来选配亲本

③根据遗传距离选择亲本

④重视所选亲本的纯化和加工

⑤选用遗传力和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亲本

 

杂交方式:

两亲杂交、回交、多系杂交

杂交步骤

1)制定杂交计划

2)杂交亲本的确定及培育

3)选配适宜的亲本授粉杂交技术

4)杂交后代处理

 

近缘杂交特点:

1)杂交不存在亲和性障碍

2)自花授粉植物为主要应用途径

3)良种可自主繁育

回交:

(1)轮回亲本的选用

①轮回亲本是回交育种预改良的品种,是目前正在推广的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丰产性能好的品种

②轮回亲本是具有1-2个缺点需改良的品种

(2)非轮回亲本的选用

①突出的优良目标性状

②非轮回亲本所带的目标性状要有很强的遗传力

③综合经济性状不需要考虑

(3)回交育种的应用

给优良品种转移抗性基因

为杂种优势利用转育一些特殊性状

改善杂交材料的性状

克服远缘杂交不实

(4)回交的意义:

1)对于定型品种的个别缺点进行改良

2)回交是使转育目标性状的品种,迅速恢复原优良综合性状及品种纯度最有效的办法

远缘杂交特点

1)不亲和

2)明显优势

3)亲本选择选配难度大

4)后代不结实性

5)远缘杂种后代异常分离。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交

(2)混合授粉

(3)重复授粉

(4)利用桥梁亲本

(5)用柱头分泌物或花药提取物处理柱头

(6)花柱短截和柱头移植法

(7)子房内授粉

(8)离体受粉和胚珠试管受精

(9)理化因素刺激法

克服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方法

(1)胚培养和保姆法

(2)杂种染色体加倍

(3)回交

(4)自由受粉

(5)嫁接蒙导法

(6)延长杂种生育期

(7)改善发芽和生长条件

远缘杂交在育种上的重要作用

(1)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2)创造新物种、新类型;

(3)改变现有品种性状、提高和改进品质

(4)创造雄性不育的新类型

(5)诱导单倍体

(6)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

 

优良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优良自交系应具备

(1)基因型纯合,表现型整齐一致

(2)配合力高

(3)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优良

 

杂交组合的确定

(1)双亲本身生产力很大,以高产者作母本

(2)双亲经济性状差异大时,以优良性状多者为母本,一般用当地丰产品种育成的自交系作母本,而以需要引入特殊性状的外地品种的自交系作父本

(3)选繁殖力强的自交系作母本,开花期长、花期较早、花粉量大的作父本

(4)父本应具有产生大量花粉的能力

(5)选择具有苗期隐性性状的自交系作母本,以便在苗期间苗时淘汰非杂交株

 

雄性不育系三系配套

雄性不育系(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恢复系)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种一代的重要意义?

(1)扩大了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

(2)大大降低种子的生产成本。

(3)提高了杂种种子的纯度。

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高度的花期系内株间交配和自交不亲和性,而且非常稳定,不因环境条件、株龄等因素而变动

(2)蕾期授粉有较高的亲和指数,以降低生产自交不亲和系原种的成本

(3)自交多代后生活力衰退不显著

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

蕾期授粉、盐水喷雾法、钢丝刷授粉法、化学药剂处理法

 

诱变育种的特点:

1)诱发变异的性质和方向不能有效控制

2)常限于个别基因的表型效应

3)诱变后代的有益变异较少

4)诱变对改良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诱变育种的方法?

物理诱变(辐射)

化学诱变

与倍性育种的区别?

诱变育种是人为采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导生物发生遗传变异,然后按照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和鉴定,进而培育新品种或新种质的育种方法

倍性育种是染色体组数整倍变化,基因不发生变异

同源三倍体的联会和解离的特点

(1)联会配对不紧密,为局部联会

(2)“提早解离”和不联会现象

(3)同源染色体不均衡分离

原生质体融合方法

化学方法:

PEG(聚乙二醇)

物理方法:

电融合法

原生质体的融合方式:

对称融合、不对称融合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最常用的是3、4

①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②随机扩增片段的多态性(RAPD)

③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④简单重复序列(SSR)

 

一般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染色体数目多

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G1:

DNA合成前期

S:

DNA复制

G2:

蛋白质合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细线期:

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清

偶线期:

出现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二价体

粗线期:

出现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重组

双线期:

联会解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在粗线期的交叉互换是使不同二价体的不同部位出现数目不等的交叉——交叉现象的出现是进入双线期的一个明显标志

终变期:

鉴定染色体数目的好时机

基因相当于染色体上的一点——位点;一个位点可以分成好多个基本单位——座位;一个座位指一个核苷酸对;其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即发生突变——突变是基因内不同座位的改变

 

三联体密码:

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有三个连续的碱基组成的密码子构成

基因间相互作用分为:

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

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

完全显现、不完全显性、共显现、致死基因、复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

互补作用(9:

7)积加作用(9:

6:

1)重叠作用(15:

1)显性上位作用(12:

3:

1)隐性上位作用(9:

3:

4)抑制基因(13:

3)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外界环境条件与形状表现

 

良种繁育的目的:

大量繁殖优良种子、种苗,保持品种的饿纯度和种性

实生苗:

直接由种子繁殖的苗木

三体和三倍体的区别:

1)三体是非整倍体,是一种超倍体,染色体组数2n+1

2)三倍体为整倍体,染色体组数3X

重组率

交换值=重新组合的配子数/总配子数(重组率+双交换值)

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交换。

基因间距离越近,交换值越小,连锁强度越大

遗传、变异、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

1)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选择的作用基础

2)变异是选择的基础,为选择提供材料

3)遗传是变异和选择的保证,使有益的变异沿着预定的方向遗传与发展

4)如果变异不能遗传,选择也不起作用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目标意义和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