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8071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docx

古今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比较

 

古今汉语数词及其用法比较

摘要:

在汉语中数词似乎是比较简单的词类,用法也比较单一化,正因如此,数词及其用法常常被我们忽视,而数词却是词汇系统中独立的词类之一,在遣词造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数词及其用法做出简要的比较,主要从古今汉语数词的系统构成、句法功能、数次活用等三方面谈谈它们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

数词;表示方法;语法意义;活用

分类号:

H03

 

古今汉语数词及其用法比较

一、引言

数词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类词,在各个学科中也常常涉及到,它看似简单却也隐含着各种复杂的问题,比较古今汉语数词用法的差异也是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古今汉语数词的发展。

数词和量词如影随形,它们的联系密切,这是不言而喻的,谈到数词的用法因此必然也会涉及到量词的用法,在汉语的发展历程上量词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稀少到丰富的过程,物量词在先秦文献资料中也不丰富,但汉代以后也就丰富起来了。

动量词的出现则更晚,甲骨文乃至整个先秦文献都还没有真正的动量词,真正的动量词也是在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因而数词及其用法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复杂。

在此之前,不乏学者对数词的研究,但多数学者对数词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古代汉语或者现代汉语数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方面的研究,并未对古今汉语数词作出系统比较,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比较古今汉语数词及其用法。

二、古今汉语数词系统的差异

(一)基数词比较

基数词是表示数目的多少,可分为个位数(一至九)和十位数(十、百、千、万),也称为系数词和位数词,若系数词在前位数词在后,两者表示相乘,如“七十”表示七乘以十;若位数词在前系数词在后,两者表示相加,如“十七”表示十加七。

在古代汉语中,整数和尾数可以加“有”(又)如: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问道《庄子·天运》;整数是一百、一千、一万时,多不用一,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小石潭记》;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智度论》。

关于零数,现代汉语中另有一种说法,就是零位,例如“三百零六”、“一百零八”。

在古代整数和尾数之间多不用“零”如:

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荆楚岁时记》;至于孝平,郡国百三,县邑百三,县邑千四百八十七《后汉书郡国志序》;初入元,百六阳九《汉书律历志》。

另外,在先秦还有几个特殊的基数词,“半”《说文》:

“物中分也,从八,从牛。

牛为物大可以分也。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孙子·军争》;种稻、麻,畒用二斗大半斗《睡虎地秦墓竹简》,“大半”约表示三分之二。

“特”《说文》:

“特,穙特牛父也。

”则“特”为牛属。

《广雅·释诂三》:

“特,独也。

”由“独”或“一牛”再引申,“特”有“一”义,变成了先秦的一个特殊的基数词,而完全丢掉了原来的“牛、猪”义,它可以其它牲畜名词结合:

子为我具特羊之乡《国语·晋语》。

若杀则特豚《仪礼·士冠礼》。

“特羊”即一羊,“特豚,一豚也”。

“乘”《集韵》:

“乘,车也。

”先秦多以四匹马拉车,故《管子·乘马》云:

“一乘者,四马也。

”于是,便以“乘”表示“四”。

陈文子有马十乘《论语·公冶长》,“十乘,四十匹也。

1、倍数的比较

在现代汉语中倍数是由基数加“倍”组成,例如:

一倍、十倍、百倍。

有时也用“百分之几百”表示,例如:

百分之两百就相当于两倍。

在古代汉语中倍数的表示方法比现代汉语复杂,当然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倍数的方法也可以用数词或数词加“倍”表示。

例如: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孙子·谋攻》;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撰为尽,利市三倍《易·说对》。

在古汉语中也有用专门的一个字表示倍数,“倍”表示的是一倍,省去了“一”字,如:

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孟子·公孙丑上》;“倍”有时也可以用“重”字代替,如: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墨子·非攻》。

“蓰”表示五倍,什表示十倍、百表示百倍、千表示千倍、万表示万倍。

例如“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其中什百、千万都是表示倍数。

而在现代汉语中多以双音节词为主,找不到可以用一个字表示倍数的。

古代汉语中用两个数相乘表示倍数,这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别,现代汉语的两个数连用通常表示约数、概数。

例如: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三五”表示阴历十五,即前面的数词表示倍数,后面的数词表示一倍的基数。

二八年华,这里并不是28岁,而是两个八相加表示16岁。

2.分数的比较

在现代汉语中,分数可以用“几成”、“几分之几”等固定格式表示,如七成就是百分之七十,或者十分之七。

也有用特定的词语表示分数,如,一半,表示二分之一。

在古代汉语中,分数的表达有多种,种类比现代汉语复杂。

A、分母+分+名词+之+分子如:

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汉书·律历志》。

这种格式比较少见。

B、分母+名词+之+分子如: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左传·隐公元年》。

“三”作分母时,多写作“参”。

C、分母+分+之+分子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孙子·谋攻》。

分数的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只是比较少见。

D、分母+之+分子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辛者,不过十之一二矣。

《治平篇》。

E、分母+分子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没岁大决,勾者十三四,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

《狱中杂记》。

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

《甘蕏疏序》这种格式的分母一般是“十”(也可以写作什),这种分数较为多见。

F、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论语·颜渊》。

未出现的分母限于是“十”的。

3.概数、约数的比较

概数也称约数,是与定数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表示大概、略约的数目,因此也有人称为虚数。

在现代汉语中用“来、多、把、左右、上下”放在数词后或数量短语的后头,也有用“近、约”放在数词后或数量短语的前头。

例如:

十来斤、五十左右、近十个。

也可以用两个相邻的基数连用,例如:

一两个、三四条、三五斤。

现代汉语中也有用定数来表示概数,用“三”既可以表示数量多,如:

“三人成虎”、“三令五申”、“一问三不知”也可以表示数量少,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人成虎”。

“五”是整数,又是“十”的一半,有表示数量多的意思,与“三”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经常连用,如:

“三年五载”、“三番五次”,“五”也有表示多而杂的意思,如:

“五彩缤纷”、“五花八门”。

“六”也有表示“多数、全部、所有、都“的意思,如“六亲不认”指“一切亲戚”,“七情六欲”指“人的各种情欲”。

在古代汉语中概数、约数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A、连用相近的基数表示约数,如: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捕蛇者说》。

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史记·滑稽列传补》这种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B、用副词“将、几、近、约、可”加在数词前如: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上》;适见其铸此,而已近五百岁矣《后汉书·方术列传》;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论及贮疏》;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且、几、将”表示接近某数,相当于“接近”。

“可”表示略约。

C、数词后用“许、所、余、几、若干、若而”等词表示约数如: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阿房宫赋》;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左传·襄十二年》D、用定数三、九和部分整数等表示概数。

如: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墨子·公输》。

“九”是虚数,表示“多次”的意思。

百计营谋不能脱《聊斋·促织》,“百计”表示很多计谋。

(二)序数词的比较

序数表示次序的先后,现代汉语中表示序数一般是在基数前加前缀“第”或“初”组成的,例如:

第一、第五、初一、初五;有时也省略“第”,如“三车间”、“二奶”有时可用“甲、乙、丙、丁”或“子、丑、寅、卯”等表示序数,这对古代汉语有所继承。

在上古代汉语中表示序数的方法常常直接用基数词,这是因为序数词在先秦中还不甚鲜明,如: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这里的“一”、“二”、“三”均表示“第一”、“第二”、“第三”。

“二”有时用“再”表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这里的“一、再、三”表示“第一、第二、第三”。

表示次序的又可以不用任何数词,而用“上、中、下、首、次”等作标志,这是较为特殊的序数表示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

故上兵发谋,其次发交,其次发兵,下政功城。

《孙子·谋攻》;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史记·萧相国世家》;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齐策一》“上、中、下”是奖赏的三个等级。

此外,用“首、冠、甲、最”表示第一,用“殿”表示最末,如:

挂林山水甲天下;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首《战国策·齐策六》;孟子反不伐,奔而殿《论语·雍也》。

关于计年月的序数词,大体是基数词后加“年、月”,而无“第”字。

第一年则称“元年”,第一个月则称“正月”,有的用“孟、仲、季”三个字与“春、夏、秋、冬”组合,成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等依次代表十二个月。

“孟、伯、仲、叔、季”也常用于表兄弟排行次序,如: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

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左传·文公十八年》。

比较古今汉语数词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知道,现代汉语的大部分数词的用法是继承了古代汉语数词的用法,而古代汉语中那些用法非常特别或者在古代文献中用的很少的数词就渐渐退出了人们的交际舞台,现代汉语数词比古代汉语的数词更单纯化。

三、古今汉语数词句法功能的差异

(一)数词表示物量比较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例如:

十个苹果、三位老师,用数量短语修饰名词时,数量短语作定语,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

而在古代汉语中,缺少量词,表示物量的方法不一定要用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在作定语的时候,单用数词也可以表示。

例如: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时不仅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修饰名词,这时也可以不用量词。

如: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年》;齐为术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

这种把数词放在名词后的用法,计数的意味更明显,在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数名短语中间不能加量词,例如:

两姐妹、三兄弟、四小龙、五壮士,这些组合在语义上是强调它是一个整体,其中一些名词表示集体或表示成对的,也不适合用量词,这与古代汉语因缺少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加名词又有区别。

序数词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不加量词,如:

第二车间、第三食堂、第一牧场。

还有一些特殊的复音词,如“俩”、“仨”分别是“两个”、“三个”的合音,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不需要再加量词,如“俩姐妹”、“仨人”。

在古代汉语中数词表示年龄时,可以不用量词和名词,仅用数词,这种方法主要是做状语。

例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样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留。

当数量短语的数目是“一”且用作定语时,数词可以省去;数词成对使用时,可以省去,这种省去的数词是“一”。

例如:

晋人败秦师于崤,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也有保留,如“只言片语”

上古时代并不是没有量词,而是缺少量词,也有少数量词和数词搭配组成数量短语,数量短语放在名词后面对事物进行陈述,例如: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夕?

《诗经·魏风·伐檀》;冉子与之粟五秉《论语·雍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

数量短语也可以放在名词前面做定语,例如:

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这种表示方法先秦较少,汉代以后较多,在描写性很强是时候,数量短语与名词之间用“之”字把二者隔开,例如:

百亩之田,勿夺其食,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此亦必千乘之家,其大率也《史记·货殖列传》。

(二)数词表示动量比较

汉语里的动量词产生较晚,在动量词产生之前,一般是数词直接加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

例如:

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当动作的次数需要强调时,数词置于动词后面作状语,例如: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这种用法是把动词前作状语的数词移到动词后,并用结构助词“者”字隔开,作谓语,目的在于强调动作的行为数量。

也有把数词放在动词后作补语,如:

其始,太医以亡命聚之,税赋其二《捕蛇者说》;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这些数词在句中作补语。

战国晚期,出现了表示空间的动量词和数词结合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到两汉以后,动量词增多,数词加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数量的用法也渐渐增多,数词和动量词的组合有两种位置:

一种是处在动词或者动宾短语的后面作谓语和补语,例如:

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宋人围之数匝《庄子·秋水》。

一种是处在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九度附书向洛阳《天边行》;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当数词为“一”的情况下,动词前面表示动量的数量短语,数词可以省略,如:

从前但觉寸进,不见特然之效《朱子语类》。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和动量词的组合可以作补语或状语,如“看了一眼”、“一把拉住”,但是动量短语作状语的情况很少,一般都是作补语,这也是古今汉语句法的重要差别之一。

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两次时,有一个专用的词“再”,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再”相当于“二”,但是二者的意义和用法有区别:

“再”表示动作行为的概念,表示动量,“二”是用于人或事物的概念,表示物量;“再”是同一动作进行两次,“二”表示两个人或事物。

“再”与“两”的意义也相近,但有区别,“两”所指的事物在某方面具有成双成对的属性,如荷塘的两岸,车的两轮,用作定语,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再”不表示成双成对,一般不作定语。

“再”和“两”都可用作状语,但所表示的意义很不相同,“两”一般指施行或遭受的同一行为事件的双方,如: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两视”表示同时看两处,“两听”表示同时听两方的话。

作状语的“再”指动作的次数,表示同一行为进行两次或同一事件发生两次,如: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再”跟“复”的意思相近,都表示同一动作行为不止一次,但二者也有区别:

“复”着眼于行为事件的反复,其次数不限于两次,“再”只表示行为数量的两次,如: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弃面《战国策·赵策四》;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左传·僖公五年》古汉语中“再”所表达的概念现代汉语一般用“两次”、“两回”、“两遍”等短语的形式来表示,现代汉语中的“再”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复”,而古代汉语的“复”已经不用于现代汉语口语,一般只用于文言文较浓的场合。

(三)数词的其它语法功能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零”可以作为词缀,如,零增长、零消费、零污染、零起点等,这些词中“零”的意义已经泛化,他表达的是“无、没有、不”等否定意义,它作为一个前缀附着在某些双音节的名词性或动词性语素前,构成新的名词。

“零”的这一“类化”意义非常明显,还起到了标志词性(名词)的作用。

它的造词能力非常旺盛,几乎可以随时用它来衍生新词,这种数词作为词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四、古今汉语数词活用的比较

在古代汉语中,数词还可以活用作动词,它指的是表示数目的基数词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临时用作动词,数词变化后,可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

例如:

法后王,统礼仪,一制度《荀子·儒效》;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荀子·王制》。

两个“一”都用作动词,“一制度”就是“统一制度”的意思,“一”带宾语;“不一”就是“不统一”,“一”没有带宾语。

基数词活用为动词后表示的意义,与基数词的原有词义相比,意义的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在数目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动词化意义,如:

内无苛匿,诸侯不二《国语·晋语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二”就是生二心,“百”、“千”就是“一百次地做”、“一千次地做”。

二是在上古汉语中,单纯表示单位的名量词很少,动量词尚未产生,要表示人和物的单位量和动作变化的单位量,常常把数词放在名词或动词前,既表示数又表示量,有的数词用作动词后,在兼表数和单位量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动词意义。

例如: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诗经·鄘风》;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韩非子·十过》。

“四之”用四匹马驾车,“四”作为名量词“四匹”之意。

“三之”意思是“把尸身剁成三段”(也把三看作“虚数”)“三”带有动量“三次”或“多次”意。

三是有些数词活用为动词后就具有了动词的意义,便不再包含数量意义,例如:

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左传·成公八年》“二三”是“反复无常”的意思;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二三”活用为动词“改变”。

“贰”的本义是“副”,引申为表数目的词后,在上古经常用作动词。

如:

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诗经·大雅》;既而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这三例中的“贰”依次是“生疑”、“两属”、“背离”的意思。

这种“贰”往往用在特殊场合,与“二”的用法有很大差别,譬如以上“贰”都不能写成“二”,而在现代汉语中“贰”是“二”的大写,虽然用的场合较少,但“贰”几乎可以与“二”划等号。

在古典文献中数词常常活用为动词,也有活用为形容词的,例如:

余观乎巴陵盛壮在洞庭一湖。

“一”是“全、满”的意思,数词用作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一”是“专一”的意思,也是数词用作形容词。

数词还可以用作名词,作主语和宾语,例如:

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数词“一”位于主语的位置,活用为名词,意思是“一座山”。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数词“一”处于宾语的位置上,意思是“一体”,也活用为名词。

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数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但可以用作副词,如:

一清二白、四平八稳,这也是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活用也不是全然没有的,例如:

他讲话总是空空洞洞,没有一点创见,偏偏还要罗列一二三四,让人觉着八股调十足。

画面孔这事很有趣,每位先生的面孔都有好多“事情”。

画上这位的一二三四,再凭想象添上五六七八。

不到几天,每位先生都画遍了,唯独没画上女讲师。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总得说出个一二三来吧。

人齐了,开个会。

场长一二三信口讲一通。

重点提到农场的队伍并不纯洁,情况复杂,要注意阶级斗争。

(宋元《墨面》)前例中的数词“一二三四”和“五六七八”活用为名词,含蓄地指代相关事物,数词已失去表数功能。

后例中前一个“一二三”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头绪、办法、缘由;后一个“一二三”活用为副词,同样不是实指数目,而是指代所讲的内容。

在现代网络用语和口语中“二”字活用较为普遍,数词的意义相对淡化,而且明显带有贬义色彩:

1、表示傻头傻脑、愚笨糊涂。

如:

二百五、二愣子。

2、表示懒惰、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如:

二流子、二混子。

3、表示言语行为不正常。

如:

二话、二脸皮、二郎腿。

“二”有时在人们的口语中已经将它用作为形容词,如“说一个人好二”,“二”字相当于“傻、笨、缺乏常识”的意思。

五、结语

数词的表示方法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数词的语义语法相对其它的词类来说也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把握。

不过,对数词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以古代汉语中较为复杂的数词的表示方法和用法为基础,探讨其与现代汉语中的数词有哪些差别。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文只是浅尝辄止对古今汉语的数词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把握,其中还有许多有待考证和商榷的地方,期待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2007年6月第4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4-17

[2]王力.汉语史稿[M].2004年3月第2版.北京:

中华书局社,2008年:

288-301

[3]易孟醇.先秦语法[M].2005年6月第1版.湖南: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2-392

[4]蒋骥骋.古代汉语[M].2011年8月第1版.湖南:

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320-327

[5]侯云龙.古汉语知识[M].2005年5月第1版.北京:

知音出版社,2003年:

98-106

[6]许嘉璐.古代汉语[M].1992年6月第1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154-156

[7]胡妍.古今汉语数词意义的比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年第2期

[8]蒋仁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类型学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J].2008年第6期

[9]戴昭铭.现代汉语数词研究.黑龙江优秀硕士论文[J].2002年5月

[10]邓应章.也谈现代汉语数词.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