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823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6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1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集课时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A组·根底达标练]

1.以下关于体液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

C.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

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故细胞内液含量多于细胞外液,A、B正确;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局部,血液不是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C错误;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属于外界环境,其中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D正确.

答案:

C

2.以下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表示正确的选项是(  )

解析:

在人体内,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A错误;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但淋巴受毛细淋巴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能回流到组织液中,只能单向流动,D错误;淋巴通过循环流入左、右锁骨下静脉,也是单向的,B错误.

答案:

C

3.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D.①③

解析:

毛细血管壁细胞外的液体是血浆和组织液,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外的液体是淋巴和组织液.

答案:

C

4.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

A.纤维素B.尿素

C.激素D.维生素

解析:

血浆为血液的一种组成成分,血浆中有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还有对细胞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因此B、C、D选项中的物质在血浆中都存在;纤维素作为一种植物多糖,属于大分子物质,人体血浆中不会存在纤维素,A正确.

答案:

A

5.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会(  )

 

D.稳定在3~4

解析:

人体剧烈运动时组织细胞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内的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反响,形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无论是在剧烈运动时还是在安静时,血浆的pH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发生剧烈变化.

答案:

C

6.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

C.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

、HPO

反响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解析: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当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时,血浆蛋白会渗入组织液,进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D错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为Na+和Cl-,B错误.

答案:

C

7.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输到(  )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解析:

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通过三条途径:

一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大量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二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一局部水和二氧化碳;还有一局部水、无机盐、尿素等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答案:

D

8.(2021·枣庄一中高二月考)打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解析:

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病变细胞.

答案:

C

9.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用字母与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____________,原因是图中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等离子.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A与B相比,A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地说,由A、B、C组成的________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

解析:

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人大量饮用酸性物质后,并不会引起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因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蛋白质含量很少.由A、B、C组成的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答案:

(1)如下图:

(2)不会 B HCO

 (3)组织液 (4)大分子蛋白质

(5)内环境 海洋

10.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的物质交换.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

D________;E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

(5)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高等动物体内的血浆(A)、组织液(B)和淋巴(C)等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另外,组织液还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淋巴经左右锁骨下静脉可汇入血浆.

(2)D吸收营养物质,应为消化系统;E排出代谢废物,应为泌尿系统.(3)(4)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Na+、Cl-、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需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而体内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需经过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答案:

(1)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2)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3)消化 循环 (4)循环 泌尿 (5)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

[B组·能力提升练]

11.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

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可渗出毛细血管形成组织液,组织液的某些成分也可透过毛细血管壁回流形成血浆,C、D正确;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使血浆中氧气浓度大于组织液,所以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氧气浓度不同,A错误;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通常维持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了组织液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

答案:

A

12.如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模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红细胞.以下与该图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③和⑤中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处的O2到达④内参与生理活动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

C.③和⑤可以相互转变

D.③中不可能出现淋巴细胞

解析:

图中③是血浆,⑤是组织液,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错误;②处的O2到达④内需要穿过红细胞膜(1层膜),毛细血管壁(2层膜)、细胞膜(1层膜)进入④,参与生理活动要进入线粒体(2层膜),至|少共穿过6层生物膜,B错误;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变,C正确;淋巴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流入血浆,因此③中可出现淋巴细胞,D错误.

答案:

C

13.(2021·威海一中测试)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局部示意图,①②③④均表示液体,③中含较多的K+,④中含较多的Na+.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①②③④共同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②与④之间应添加一个箭头,方向朝上

C.③的渗透压约为770kPa,

D.④与③相比,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解析:

③中含较多的K+,故③是细胞内液,那么①是组织液;④含较多的Na+,故④是血浆,②是淋巴.①②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A错误;②淋巴与④血浆间存在单向的物质交换,最|终应该有一个从②到④的箭头,方向朝下,B错误;血浆渗透压正常情况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正确;④血浆与③细胞内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于细胞内液,D错误.

答案:

C

1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147

10

140

25

--

47

A.②为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④比①量多,在生命活动中④比①更重要

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两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D项错误.

答案:

D

15.请以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为患者输液治疗时盐水(NaCl溶液)的浓度.请完善以下相关实验.

(1)实验材料:

略.

(2)方法步骤

①取7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7,分别参加2mL浓度为0.3%、0.5%、0.7%、0.9%、1.1%、1.3%、1.5%的________,并各参加2滴抗凝剂(如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已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7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7支试管中混合液各一滴,滴于7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期结果及分析:

以0.9%的NaCl溶液实验组为例:

①如果红细胞在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盐水的浓度应该大于0.9%.

②如果红细胞在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盐水的浓度应该等于0.9%.

③如果红细胞在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盐水的浓度应该小于0.9%.

解析: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输液时盐水的浓度,自变量是NaCl溶液的浓度,所以应参加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因变量应为红细胞的形态变化.(3)根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分组讨论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

答案:

(2)①NaCl溶液 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①吸水涨破 ②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失水皱缩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A组·根底达标练]

1.体温过低和过高对人体都有影响,主要是影响(  )

A.汗液的蒸发     B.热量的散失

C.酶的活性D.身体的活动

解析:

温度和pH对内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答案:

C

2.以下关于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对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解释,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  )

A.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体液调节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

坎农提供了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答案:

B

3.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解析:

有些稳态的调节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如血浆pH的稳态,同样其调节中枢也不在大脑;稳态的形成有些是局部体液的调节,不一定有多种器官和系统参与.

答案:

B

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  )

A.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

B.人体能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C.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

D.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血浆pH、细胞外液渗透压和温度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其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遗传物质在细胞内,其维持相对稳定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

B

5.以下不属于稳态失调的实例的是(  )

A.尿毒症B.高原反响

C.糖尿病D.红绿色盲

解析:

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不是由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而尿毒症、高原反响、糖尿病均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答案:

D

6.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

C.因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而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着差异

D.化验结果会有误差,应当把误差考虑在内

解析: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相对稳定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答案:

D

7.(2021·安庆检测)以下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维持生物体pH的稳定

B.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患病

解析:

如果血液的成分稳定,但其他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人也可能患病.

答案:

D

8.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解析:

一定范围内,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会维持pH根本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盐酸和NaOH加得过多,pH会明显下降和上升.

答案:

D

9.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

(3)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解析:

(1)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

(2)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在构建模型时要注意,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但可携带O2.

答案:

(1)血浆和组织液 

(2)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3)如图

10.在正常情况下,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答复以下问题:

(1)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某病人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200mL,预计此病人的内环境的渗透压将________,细胞将________.

(3)血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也能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给一个健康男子静脉推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100mL,请在图中绘出你预测的血糖含量变化的大致情况.

(4)对于人体来说,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血浆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呼吸不畅,O2供给缺乏,易导致无氧呼吸加强,产生的乳酸会引起血浆pH下降,同时CO2排出不畅也会使血浆pH下降.

(2)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已远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此时细胞将失水皱缩.(3)注射初期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暂时升高,但之后会恢复.(4)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酶活性正常的必要条件之一.

答案:

(1)缓冲物质(缓冲对) 降低 O2缺乏时,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2)升高 失水皱缩 (3)如下图 (4)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酶活性发挥正常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B组·能力提升练]

11.以下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局部的是(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CO2O2平衡

A.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只要与两者有关的平衡,都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局部.

答案:

D

12.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机体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不断把终产物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解析:

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红骨髓不断造出新的血细胞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

答案:

D

13.如下图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以下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细胞进行的无氧呼吸增强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响

解析:

初进高原,由于空气稀薄,人体细胞得不到足够的O2,故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了一定量的乳酸,故A~B段呈上升趋势;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H2O和CO2,CO2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使乳酸的浓度下降,表现为曲线中的B~C段.

答案:

A

14.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参加血浆,乙内参加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解析:

解答此题需先明确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然后再逐项分析."等量〞是为了排除数量多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为了控制无关变量,A正确;"摇匀〞是为了让参与反响的物质混合均匀,有利于反响充分进行,B正确;甲试管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乙试管是空白对照,不含缓冲物质,因此各自参加盐酸或NaOH溶液后,甲试管中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pH变化明显,C正确;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pH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不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

D

 

15.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探究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假设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步骤

步骤

A组

B组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

等量缓冲溶液

等量血浆

?

等量缓冲溶液

等量血浆

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

?

预测结果

?

?

结论

?

?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

(3)预测结果

A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是一个实验设计题,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那么、单一变量原那么和等量原那么.对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到位,把现象与结论一起总结出来.

答案:

(1)等量蒸馏水 

(2)等量的乳酸 (3)1号试管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1号试管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A组·根底达标练]

1.(2021·南京月考)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解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其特点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后,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为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当在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给予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由受刺激点S向两端未受刺激部位传导;电流流动方向是从正电荷部位到负电荷部位,所以膜外的电流流动方向为从未受刺激部位流向受刺激部位,膜内的电流流动方向从受刺激部位到未受刺激部位.C正确.

答案:

C

2.以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如下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刺激图中②点,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是①②③④⑤⑥

B.当⑤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

C.刺激图中④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