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8510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docx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训练05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试题

专题训练(五)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文化常识◇

1.[2018·梧州改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

“月亮”常代表思念,“梅花”有高洁之意。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五庄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各自偷吃了一个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咽下肚,不知是啥滋味,于是央求悟空再去给他摘。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地名(籍贯)式、表字式。

2.[2018·无锡改编]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罗刹捶着胸膛骂道:

“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

气杀我也!

”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假扮牛魔王,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C.《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作品集《文山集》以其号来命名。

D.“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欲报之于陛下”中的“陛下”是对皇帝的谦称。

3.[2018·咸宁]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河落日圆”“饮于河渭”“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几句诗文中的“河”指的是“黄河”。

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父亲指的就是曹操。

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会》,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

D.《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4.[2018·黄冈改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

“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5.[2018·张家界改编]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

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B.《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

《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身旁。

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

苏轼、陆游、范仲淹。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6.[2018·潍坊改编]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

B.“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

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C.“射者中,弈者胜。

”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不同。

D.“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7.[2018·岳阳]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

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8.[2018·南京改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9.[2018·益阳样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和插茱萸等习俗。

C.《水浒传》中的林冲,武艺高强,勇而有谋,循规蹈矩,“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讲的是他的故事。

D.高尔基的《童年》讲述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即广义的新闻,是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

B.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

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现代作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名著阅读◇

《水浒传》

一、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立梁山泊之主。

吴用便道:

“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其馀众弟兄各依旧位。

”宋江道:

“向者晁天王遗言:

‘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拣是谁,便为梁山泊之主。

’今日卢员外生擒此贼,赴山祭献晁兄,报仇雪恨,正当为尊,不必多说。

”卢俊义道:

“小弟德薄才疏,怎敢承当此位!

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宋江道:

“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

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

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弟兄不弃,暂居尊位;员外出身豪杰之子,又无至恶之名,虽然有些凶险,累蒙天祐,以免此祸。

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降。

尊兄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

他时归顺朝廷,建功立业,官爵升迁,能使弟兄们尽生光彩。

宋江主张已定,休得推托。

”卢俊义谦拜于地下,说道:

“兄长枉自多谈,卢某宁死,实难从命。

”吴用劝道:

“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

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

”原来吴用已把眼视众人,故出此语。

只见黑旋风李逵大叫道:

“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让你一步。

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做甚鸟!

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火!

”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也发作叫道:

“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朝廷诰命的,也只是让哥哥,他如何肯从别人?

”刘唐便道:

“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

今日却要让别人!

”鲁智深大叫道:

“若还兄长推让别人,洒家们各自都散!

1.这段文字是写众好汉议立梁山之主,主要通过语言描写人物,就本段的内容,简要概述人物的个性特征。

宋江:

 

吴用:

 

卢俊义:

 

武松:

 

2.“他时归顺朝廷,建功立业,官爵升迁,能使弟兄们尽生光彩”集中体现了宋江怎样的思想?

3.结合《水浒传》全篇,比较李逵和鲁智深性格的异同。

《西游记》

二、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忽一日,开炉取丹。

那A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

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

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大王无影无形。

  [乙]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A。

A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抡剑砍,A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这两段文字节选自    (人名)创作的《    》(作品)。

选段中的A所指的人物是 。

 

2.本名著中,与人物A有关的故事还有    (写出一个即可)。

文中的“裙钗”指的是    。

她因何“为子怀仇恨A”?

 

 

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

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2018·徐州]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

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

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乙]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

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

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

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

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

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

“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    、    。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格列佛游记》

四、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我到达后三天,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来到了这个岛的东北海岸。

在离海岸约半里路的海面上,我发现了一样东西,看上去像是一只翻了的小船。

我脱下鞋袜,涉水走了两三百码,发现那东西被潮水冲得越来越近了,接着我非常清楚地看见那就是一艘小船,我猜测那大概是什么暴风雨把它从一艘大船上吹落下来的。

我马上回到城里,请皇帝陛下将他舰队损失后剩下的其中二十艘最大的军舰,以及三千名水手全都借给我。

这支舰队绕道而行,我则抄最近的一条路回到原先发现小船的地方。

我看到潮水把小船推得离岸更近了。

水手们全都带着绳索,我事先都已将它们结结实实地拧到了一起。

当军舰到了的时候,我立即脱掉衣服,涉水向前,走到离小船不到一百码的地方后,就只好泅水向前了。

游到小船旁边,水手们将绳索的一头扔给我,我将它在小船前部的一个小孔里扣住,另一头缚到一艘军舰上。

可是我发现我做的这一切都不管用,因为我的脚够不到水底,没有办法工作。

没有办法,我只好游到小船的后面去,用一只手尽可能地把小船朝前推。

潮水帮了我的大忙,我一直向前游去,直到双脚可以探着水底,这时下巴刚好露出水面。

休息两三分钟后,我又推了一阵,一直到海水只够着我胳肢窝的地方。

最艰巨的工作总算完成了,我又拿出放在一艘军舰中的另外一些绳索,将它们一头系着小船,另一头系在供我调遣的九艘军舰上。

这时是顺风,水手们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一直到我们离岸不足四十码的地方。

潮水退后,我把小船弄出水,多亏有两千人用绳索和机器帮忙,我才得以将它底朝天地翻了过来,这时才发现船稍稍受了点损伤。

我不想把我修理船时遇到的困难讲给读者了,总之我是花了十天工夫做了几把桨,然后把小船划进了不来夫斯古的皇家港口。

我到那儿的时候,只见人山人海,大家见这么庞大的一艘船,都万分惊奇。

我对皇帝说,上天赐了我这艘船真是我的好运,它可以载着我到别的地方去,我说不定再从那里就可以回到祖国了。

我请求皇帝下令供给我材料以便我把小船修好,又请他发给我离境许可证。

他先是好心地劝了我一阵,接着倒也欣然批准了。

1.联系前后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结合选文并联系前后文内容,分析此时两个国家的国王对格列佛的态度。

3.结合全书谈一谈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怎样的人。

 

《朝花夕拾》

五、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

“生于太荒”呵!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以上情节出自《    》中的《      》,作者是    。

文中画线句子“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

 

2.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

根据选文,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3.从《朝花夕拾》一书看,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回顾了关于长妈妈的几件事,尤其是帮“我”买《山海经》一事,让“我”对其产生了空前的敬意,以至多年后依然怀念着这个没有文化的保姆。

B.鲁迅在《父亲的病》一文中描述了陈莲河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C.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中也有可以勉力效仿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枕扇”“老莱娱亲”等,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但“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果模仿则有性命之忧。

D.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骆驼祥子》

六、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甲]这样计划好,他的眼亮得像个老鹰的眼,发着光向四外扫射,看见个座儿,他飞也似跑过去,还没讲好价钱便脱了大棉袄。

跑起来,腿确是不似先前了,可是一股热气支撑着全身,他拼了命!

祥子到底是祥子,祥子拼命跑,还是没有别人的份儿。

见一辆,他开一辆,好像发了狂。

汗痛快的往外流。

跑完一趟,他觉得身上轻了许多,腿又有了那种弹力,还想再跑,像名马没有跑足,立定之后还踢腾着蹄儿那样。

他一直跑到夜里一点才收车。

回到厂里,除了车份,他还落下九毛多钱。

  [乙]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

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

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

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

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

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

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

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

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1.甲段中加点的“这样计划好”是指祥子在什么情况下设计的什么样的“计划”?

 

2.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甲段和乙段中祥子的性格特点。

甲段中的祥子:

 

 

乙段中的祥子:

 

 

3.依据选段乙中的画线句,结合小说中祥子的命运,简要分析《骆驼祥子》主题的深刻性。

 

《童年》

七、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

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

”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

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母亲从桌子旁站起来,慢慢地走到窗口,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1.这一情节出自    (国家)的    写的《童年》,这段文字真实地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      ,批判了小市民的      。

 

2.请在选文的第1语段的两个比喻中任选其一,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作揣摩分析。

 

3.请从整体上对这段文字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揣摩分析。

 

《繁星·春水》

八、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问题。

(一)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上面的文段选自    (作家)的      (作品),这部作品受泰戈尔的    的影响。

 

2.这部作品的主题主要有      、       、        和        。

 

3.第二首小诗的写作特色以及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简·爱》

九、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①“现在他背朝着我,”我想,“他 A 又专心看着;我轻轻地走,也许可以溜掉,不让他发现。

”我踩着小径边上的草丛走,免得沙砾的沙沙声坏了我的事。

 

②……我不想在这样一个时刻单独跟 A 一起在幽暗的果园里散步;可是我又找不出一个理由让我提出要离开他。

…… 

③但是那个夜晚变得怎样了呢?

月亮还没有落下,我们就已经完全在阴影里了;虽然我和我的主人离得很近,我却几乎看不见他的脸。

七叶树在折腾着,呻吟着,是什么使它这么痛苦呢?

狂风在月桂树的小径上呼啸,急速地从我们头上吹过。

1.以上选文选自    国的       写的《     》,选文A处的人物指     。

 

2.先根据前两个语段分析“我”对A的心态,然后说说最后一个语段的描写及其表达作用。

 

《鲁滨孙漂流记》

十、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问题。

  [甲]首先,我让他知道,他的名字应该叫“星期五”,因为我在星期五救了他的命,而我这样叫他,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

我教给他说“主人”,然后让他知道,这就算作我的名字。

我又教他说“是”和“不是”,并且使他知道它们的意义。

我拿了一个瓦罐,盛了一些羊奶给他,让他当面看着我喝,看着我把面包浸在羊奶里。

然后又给了他一块儿面包,叫他照着我的样子吃。

  [乙]由于缺乏适当的工具,一切工作进行得特别吃力。

我花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把我的小木栅或围墙建筑好。

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

何况筑完围墙,又有什么其他工作可做呢?

至少我一时还没有想到要做其他什么事情,无非是在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而已。

这是我每天多多少少都要做的一件事。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所处的境遇和环境,并把每天的经历用笔详细地记录下来。

我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以使自己知足安命。

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

祸与害:

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

唯我独存,孤苦伶仃,困苦万状。

我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人可以交谈,也没有人能解救我。

福与利:

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上帝既然以其神力救我一命,也必然会救我脱离目前的困境。

小岛虽荒凉,但我尚有粮食,不至饿死。

1.上面两个选段选自    (国籍)    (作家)的    (作品)。

文段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

 

2.选文中“我”是如何改变“星期五”的?

 

3.从“我”所列的“账单”,你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

 

《安徒生童话》

十一、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所有的市民像潮水似的从城门口向外奔去,要看看这个巫婆被火烧死。

一匹又老又瘦的马拖着一辆囚车,她就坐在里面。

人们已经给她穿上了一件粗布的丧服。

她可爱的头发在她美丽的头上蓬松地飘着;她的两颊像死一样没有血色;嘴唇在微微地颤动,手指在忙着编织绿色的荨麻。

她就是在死亡的路途上也不中断她已经开始了的工作。

她的脚旁放着10件披甲,现在她正在完成第11件。

众人都在笑骂她。

大家都向她拥过去,要把她手中的东西撕成碎片。

这时有11只白天鹅飞来了,落到车上,围着她站着,拍着宽大的翅膀。

众人于是惊恐地退到两边。

这时刽子手紧紧地抓住她的手。

她急忙把这11件衣服抛向天鹅,马上11个美丽的王子就出现了,可是最年幼的那位王子还留着一只天鹅的翅膀作为手臂,因为他的那件披甲还缺少一只袖子——她还没有完全织好。

“现在我可以开口讲话了!

”她说,“我是无罪的!

众人看见这件事情,就不禁在她面前弯下腰来,好像是在一位圣徒面前一样。

可是她倒到她哥哥们的怀里,失掉了知觉,因为激动、焦虑、痛楚都一齐涌到她心上来了。

1.这段选文出自安徒生童话《    》,书中的女主人公是        。

 

2.选文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

展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3.联系整部作品,谈谈这个童话故事带给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伊索寓言》

十二、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更大的肉。

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

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

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乙]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

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

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1.这两段文字出自《      》,各自的寓意是什么?

 

 

2.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这本名著的艺术特色。

 

3.下列对《伊索寓言》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的作者相传是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伊索。

B.《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

其中《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守株待兔》《狼和小羊》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C.《号兵》是说人们更痛恨那些怂恿他人作恶的人。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