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881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docx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

危房改造工作经验材料

  篇一: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上洞街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2011年,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洞街乡位于桑植县西南边陲,辖11个行政村。

2011年末,全乡总户数2512户,总人口万人,总面积53平方公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

现有劳动力万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2011年,按照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乡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0户,131人。

其中低保户12户,47人,残疾家庭1户6人,其他贫困户17户,78人。

上级补助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万元,动工率为100%,竣工率100%。

此次改造之后我乡全乡共有危房户182户,总人口804人,危房390间,其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户6人;农村低保户38户152人;一般困难户141户651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

我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信用和包村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

同时,制定印发《上洞街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通过广泛宣传,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30户建房对象参加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

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

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

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类型。

  四是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建房标准按照县里统一的要求,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

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在民政所和各包村干部的努力下,11月10日前将建房户全部验收,并且,11月15日前将建房款全部发放到建房对象手中。

  六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

按照上级精神,我乡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数据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

  准确。

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按照现在的改造速度,坚持5---10年将有效解决农村的危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是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拓宽乡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美化环境、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居住观念。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乡农村住房从建房面积、质量、美观等方面都比较滞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建房观念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农村建房的积极性,农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参照生态文明家园图纸和标准建造房屋。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发展经济、投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情。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院子村建房对象,低保户张扬生,全家3口人,夫妇俩都是60多岁的残疾人,儿子30多岁了还未成家,也是一个智力偏下的半残疾人,居住在一间半用木板夹的简易的D级危房中,自己修房子又没有资金,我们就找他的兄弟做工作,要他带头负责组织资金将房子按时修好。

  上洞街村危房改造户向科金是一个孤儿,没有房屋住,建房没有资金,他就给街坊邻居打零工,有了一点钱就买建筑材料,村组干部和本村的村民看他非常勤奋,十分感动,纷纷资助他:

组长提来了年猪的猪头,村民也自发的你提一块腊肉,我凑几个人工,他帮五十元,一百元,我们乡政府用2010年和2011年两年的建房指标共17000元将三间平房修好了,虽然用的时间久点,但是房子还是漂漂亮亮的立了起来,他逢人便说:

“不是共产党,我这房子要修到我老才修的完啊!

”。

老百姓变富裕了,老百姓的心和干部更贴近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

有的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加上本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少。

许多需要改造的危房得不到资金支持,从而难以启动改造。

  桑植县上洞街乡民政所

  2011年11月16日

  篇二:

十个全覆盖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坚定目标全力以赴

  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目标任务

  (***)

  2015年,是*****县“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攻坚之年,在明确“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后,我县积极协调部署,广泛动员推进,全力以赴攻坚,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及时总结经验,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积累更多的办法,现将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效

  我县“十个全覆盖”工程共涉及126个行政村、8个林场,涉及农户万户。

2015年总体目标任务是:

完成87个村(场)的建设任务,计划改造危房170户,硬化街巷公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6处,改造农村电网公里,安装“户户通”4500户,恢复(新建)村小22所,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46所,建设便民连锁超县22个,为91个行政村配送文化活动器材,农村养老保险每人每月提高5元,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足额发放。

同时,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依托,为进一步扩大“十个全覆盖”工作实效,打造品质更优、环境更美的幸福乡村,大力开展了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并按照覆盖要素全、建设标准高的

  要求重点打造“十个全覆盖”示范村8个、重点村8个。

  

(一)示范引领效果明显。

为使群众深刻体会到“十个全覆盖”工程惠民、利民的成效,了解工程本质,增加对工程的认可和支持,我县按照覆盖标准更高、覆盖要素更全的要求重点打造了8个示范村、8个重点村。

通过示范引领,全县所有村屯以示范村建设标准为榜样,相互学、相互比,形成群干共建,争当示范的浓厚氛围。

为做好示范建设,我县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并在政策上对列入示范村建设的村屯给予一定倾斜。

在组织人事上,选派农村工作干的好、农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主抓示范村建设,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村进行挂职锻炼,明确1名处级领导和2至3个科局进行包扶,在规划设计上,在工程推进上要求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科学实施。

  

(二)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以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农民生活更加便利。

两年来,总投入亿元。

危房改造方面累计改造危房488户;实施饮水安全工程132处,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硬化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公里,消除了无电户,万户农村用电质量大幅提高;安装“户户通”万户,并实现了信息网络全覆盖,恢复(新建)村小38所,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67所,建设便民连锁超县52个,配送中心1个,各村均配有文化活动器材,农村养老保险每人每月提高了10元,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100元高龄津贴。

  -2-

  (三)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总投入

  亿元,大力开展了以清垃圾堆、清柴草堆、清垃圾堆和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洁化“三清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其中,围墙、大门及房屋立面改造5200余户,修建路边沟25000延长米,铺装步道板31662延长米、绘制文化墙3100延长米;新建设广场10处,34066平方米,新建、维修村部6所,3108平方米;新安置路灯578盏,村庄绿化投入1050万元,栽植各类树木万棵;修建垃圾填埋场15个,安放垃圾箱311个。

环境改变人,环境塑造人,通过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改造家园、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有所提高,在“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各家自觉清理了“三堆”,修整了庭院,使庭院环境得到了美化。

  (四)群干关系日益和谐。

“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能提升农牧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它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刻体现党对农民群众的关怀,解决百姓困难的实际行动,是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桥梁、纽带。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县始终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出发,通过向群众讲透政策,讲清机遇,把政策知情权、方案选择权、工程监督权交给群众,努力做到思路由群众酝酿、办法由群众提出、建设以群众为主,充分发挥了群众主体作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群干关系日益和谐。

  -3-

  二、经验做法

  一是注重考察调研。

为全面做好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先后多次组织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党政考察团,带领乡镇、科局有关干部,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赤峰、通辽、兴安盟等地考察学习“十个全覆盖”工作,个别乡镇又先后组织当地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调研、实地观摩,认真学习考察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转变了观念、拓展了视野、创新了思维、增强了干劲、提振了士气,为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注重规划设计。

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保护文化、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群众参与、专家论证等方式,结合实际制定了既保持原有风格、又突出本土特点的总体实施方案。

同时,我县组织规划、住建、林业等部门,对全县126个行政村、8个林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结合土地整合利用、产业布局和村庄布局,逐村逐户编制规划,做到“一村一规划”,确保各村工程建设有章可循、特点突出。

  三是注重组织推动。

成立了十个专项推进工作组,由各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具体负责各项工程推进工作。

同时,制定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包扶、科局包村的工作机制,县委、人大、政协的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包扶村,指导示范村打造和村屯环境整治工作,定期听取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4-

  四是注重群众意见。

组织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开展宣传引导,为农户讲解“十个全覆盖”工作是党和政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通过广大干部的努力,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并就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与农民共同探讨,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农民自筹和出工出劳上形成了明确的实施方案。

  五是注重资金筹措。

建立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投工投劳等多元筹资机制。

一方面发动本地企业和在外创业发展的成功人士进行垫资、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将生态移民、金融扶贫、财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十个全覆盖”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并就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与农民共同探讨,充分发挥群众建设主体的作用。

  六是注重舆论宣传。

组织各新闻媒体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既宣传上级政策精神,也宣传示范村屯和其他旗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打造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浓厚的舆论氛围。

同时,要求各乡镇、办事处注重文化打造,重点加强文化墙、图板、宣传栏及文化活动室展板建设。

  七是注重督促检查。

县委、政府督查室每半月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一次督查,通过“听、看、评”的方式,全面掌握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并提出督查建议,督促各责任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和时限推进各项工作。

要求民房改造、街道修建、绿化建设、广场建设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各乡镇指定专-5-

  篇三: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2009年,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公开公正、分批实施”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桥镇位于XX区东北部,辖15个行政村、1个街道。

2009年末,全镇总户数8816户,总人口万人,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2009年全镇财政收入3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

现有劳动力万人,贫困人口1800人,因灾返贫人口700人。

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年产水稻万吨,小麦万吨,油菜万吨。

全镇现有村级道路50公里,其中砂石路20公里,水泥路5公里,柏油路13公里,镇道李三路和合六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2009年我镇按照《国家危房鉴定标准》调查统计,全镇现有农村危房786户,约占全镇农户总数的%。

其中,需要拆除重新建设的一级危房413户,占全镇农户数的%;需对局部构件进行更换维修的二级危房286户,占全镇农户数的%;需要更换个别构件或轻微维修的三级危房87户,占全镇农户数的%。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2009年,按照市、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10户,涉及油坊、金桥两村。

其中五保户6户,低保户4户。

上级补助资金10万元,群众自筹万元,动工率为100%,已完工10户,占任务数的100%。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

我镇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镇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财政、民政、国土、建设、扶贫、残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

同时,制定印发《东桥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通过广泛宣传,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

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

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镇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

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补助类型。

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居住房屋

  极度危险、家庭极为困难农户的房屋先行改造建设。

  四是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镇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东桥特色,对建房的设计式样、颜色、施工标准和质量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

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中国论文联盟整理)保规范运作。

试点村实施危房改造以来,共改造农村危房户10户,共投入资金万元。

其中国家投入10万元,农户自筹万元。

为加强对危房改造资金管理,我镇严格按照《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建立了严格的报帐制度和公示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确保危改资金安全高效安全运行。

  七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

为方便查询,我镇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数据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准确。

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包括房屋报建审批资料、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房屋竣工验收表格等)工作。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按照现在的改造速度,坚持2—3年将有效解决农村的危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是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拓宽镇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美化环境、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居住观念。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镇农村住房从建房面积、质量、美观等方面都比较滞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建房观念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农村建房的积极性,农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参照生态文明家园图纸和标准建造房屋。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发展经济、投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情。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老百姓变富裕了,老百姓的心和干部更贴近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

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上本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二是由于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大,镇级财政配套资金压力大。

  三是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群众居住的危房虽然得到了改造或新建,但集中建房危改点的水、电、路、广播电视、农村消防、群众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因投入不足而跟不上发展需要。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危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强化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扶助贫困人口的重要项目来抓紧抓好。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选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使真正的贫困家庭受益。

  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搞好规划,本着因地制宜、群众自愿、先急后缓、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着重先解决极度危险、极度贫困的农村危房户,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解决全镇农村危房户改造。

  四是整合资源,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

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帮扶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不断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

  五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是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以缓解群众自筹资金压力和完善配套设施。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积极引导危改户发展新产业,尽快脱贫致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