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902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残疾儿童事迹Word格式.docx

“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学校”、“文明单位”、“平安校园”等称号。

由于特殊教育的匮乏,有特殊教育需求的适龄少年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为解决这部分孩子的受教育问题。

我校根据学校和特殊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多种有利措施保证他们都入学接受教育。

一、有一小部分肢残学生在我校跟班就读,孩子一出生就有疾病,由于家庭特别困难,放弃治疗,任疾病自由发展、恶化,后天的也是这样,一旦出现意外,也无钱治疗。

等小孩到了入学的年龄时,由于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只能依当地情况到就近的公立或私立学校跟班就读。

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困难可想而知。

我校肢体残疾、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小儿麻痹等的学生有10名,都是跟班就读。

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学校给予特别的关爱,如上下楼梯有同学搀扶,活动课上有专门的活动项目。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尊严不受到丝毫的伤害。

其中四

(1)班的一名半聋同学由最初的不太会说话到目前能讲出比较流利的普通话,这不能不说是在这样的普通场所中一例成功的特殊教育。

我校残疾儿童的辍学率为零。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呵护和帮助下他们健康成长。

二、由于家庭文化的差异和不足,导致大部分家庭教育缺失,知法、守法意识淡薄,亲人或家庭成员走上犯罪道路、正在服刑的家庭占相当大的比例,我们在学校收发室中经常接到来自服刑地的信件。

学校高度重视,专门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经过班主

任老师深入细致摸底和专访调查,对这样的家庭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

首先端正学生对生活的态度,让他们树立信心,乐观面对生活。

通过自己和大家的努力,走上一条健康的生活道路。

其次,将法律知识和亲情带回家。

通过学生在家的努力,把一种切实的亲情、关爱带给他们。

让服刑改造的家庭成员通过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和家人团聚,再创幸福的家庭。

三、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我校占了一部分比例,本来家庭就困难、文化程度很低,父母亲的离异、使家庭更加贫困。

孩子无人照顾,或者暂时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监护人常年外出打工,孩子处于二次留守状态,生活起居难以保证,最起码的吃、穿、住都存在较大的困难,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患上自闭症,有的产生仇恨情绪,报复社会和别人。

学校充分考虑这些后,全部免除学生的作业本费、校服费等一切费用,并发动党员同志进行帮扶活动,送温暖活动,解决生活之所需,精神之所需。

树立信念,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一个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总之,我们对随班就读的残疾生、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予特殊的关爱。

在我校这个普通学校里接受一种常规的教育,以保证这些本来就需要特别关爱的孩子享受到特殊的教育,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同享一片蓝天、同享温暖阳光。

在学校全体师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呵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二:

古今中外成功残疾人事迹

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

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1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贝多芬谱写《命运交响曲》;

3民间艺人阿炳奏响《二泉映月》;

4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史记》;

5美国连任三届的总统、二次大战英雄罗斯福从小患小儿麻痹症;

6高位截瘫的张海迪自学成才;

7孙膑受膑刑,著《孙膑兵法》;

8埃及第一任教育部长、大作家塔哈·

侯赛因是盲人。

篇三:

残疾人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残疾人最美家庭

人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信念而精彩。

纵观古今中外,英雄豪杰,名人逸士,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之所以能够为世人景仰,都是因为他们秉承着自己的信念,并且坚定不移。

身体力行,弘扬家庭美德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

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

他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他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阿不拉江,1977年9月2日出生在火箭农场五连,父亲卡迪尔在农五连上班,母亲在林业队上班,家中他是老三,当时他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开开心心。

然而,生命的历程中,有阳光相伴,也有阴云密布,有一帆风顺,也有步履坎坷,有欢声笑语,也有以泪洗面。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

1980年12月阿不拉江满3岁,因一场高烧,连续几天不退,不幸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左腿活动功能丧失,留下了残疾,这个不幸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这个本该幸福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不幸。

但是家人的忧虑总让他挥之不去,他们总认为阿不拉江已是残疾人了,以后对社会没有多大用了,对家庭是一个包袱,在生命的十字路口,阿不拉江苦闷过,彷徨过、绝望过,但他没有因自己的身体残疾而沉沦下去,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勇敢地向命运挑战,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以坚忍不拔的恒心与病魔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随着年龄的增长,阿不拉江的求知欲望逐渐增强,他7岁在离家约10公里的火箭农场三分场小学上学,由于左腿不便,每天双手拿着拐杖,托起下身一步一步艰难前行到校学习,雨天路烂难行,同班四、五十名同学轮换背他上学,这个温暖的班集体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与帮助,他百感交集,不辜负老师和同学的希望,以中上成绩完成了小学学业。

读初中和高中在离家约15公里的火箭中学读书。

在初中,他立志向同学学习,再苦再累都忍受。

一次学校开展校外集体活动,在附近的棉花地里,棉田坑坑洼洼的,棉苗很刺脚,董亚新不甘示弱,心想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能做到,于是手握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在棉田坝里艰难行走,双脚被棉苗划起了条条痕迹,汗水湿透了衣背,他仍坚持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捡了100多斤棉花,交棉花时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让他学会做生活的强者,并鼓励他总要擅长一行,尽最大努力照顾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的教诲给了他最大的支持,激发了他求知的欲望,他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上学,出人头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做到。

他认为:

“没有过不去的山,没有迈不过的坎儿,我虽然残疾了,也一定要比别人强。

”就这样,从那时起,不管刮风下雨,他始终坚持上学,用别人双倍的努力读完了初中和高中,还有1998年考上了新疆塔里木大学。

20XX年7月毕业于阿克苏塔里木大学。

刚毕业的他有着美好的愿望,希望找工作,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

毕业以后,多次参加招聘会,跟他一起毕业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但因为他肢体残疾,找不到

合适的工作,一直在家待业。

后来他想自己创业,就向父亲借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靠拉人维持自己的生活

20XX年结婚,妻子是个孝顺的女儿,还是一个爱家的妻子。

20XX年的春天,他们女儿的出世给家里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同时使他们多了一份更大的责任,他和妻子下定决心,孩子由他们自己来照顾,尽量不给双方年迈的母亲再添麻烦,孩子一天天长大,现已四岁,虽然要他们自己照顾孩子很辛苦,但是他们照顾过程的每分每秒都非常快乐充实。

结婚之初,他们俩收入都不高,他的母亲和岳母又都没有收入,生活压力很大,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随着国家的优惠政策给他们解决低保,他们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刚结婚时没钱买房,他们老人一起住,夏天热,冬天冷,他妻子送来没有说一句埋怨的话。

但是他们很满足,如今的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美满。

后来,火箭农场出了优惠政策,让他看到发展的希望。

在20XX年,他贷款了2万元钱,在火箭农场友好东路十路口开了一家照相馆。

起初没有生意,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但他有信心,一定要将他的梦想坚持下去,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后来生意渐渐好转,不但收回了所有投入成本,还略有利润,得到了回报,他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

尝到甜头的阿不拉加.卡德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将照相馆生意一直走下去。

阿不拉加.卡德和妻子靠着自己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

忠厚实在的他们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记得20XX年12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路面堆积着白雪且很滑,他看到路边等候车的老人,他便用曾今拉人赚钱的三轮车将老人免费的送到了家。

这位老人只是他这样免费送的众多人之一,周围的人都称他为雷锋。

邻居们总是想照顾一下他的照相馆,每逢拍照复印都去他那里,但阿不拉加.卡德从来都不向邻居们收钱。

邻居们经常问他不收钱怎么生活,他总是说,是火箭农场小额贷款给我提供了致富的平台,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邻居们帮助了他。

他说现在这样无私的帮助他人,只是回馈团场领导和各族职工群众对他的关爱,将爱心传递下去。

还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邻居帕塔木汗因病突然抽搐,子女不在身边。

本因工作了一天,疲惫的阿布拉加〃卡德已经休息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他唤醒。

阿布拉加〃卡德知道情况后,立即将帕塔木汗送到了地区医院。

不仅如此,他还资助帕塔木汗的儿子上大学,从不求回报。

帕塔木汗一家对阿布拉加〃卡德感恩戴德。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阿不拉加.卡德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还将延续和发生的感人故事,彰显的是超越民族的无疆大爱,汇聚了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有理想、有目标,才能有未来。

阿不拉加.卡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艰苦创业,他默默的

传递着民族间的大爱,实现自己的小梦想,助推强国梦!

阿不拉江有福的,老天没能给她一个健康的身体,却给了她一个最好的妻子,妻子常说,自从嫁给他,自己从没受半点委屈,更未红过脸。

“能嫁给一个你这样心痛我的男人,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我们是老天配好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相依为命,白头到老”。

锦绣社区买克日啊依

篇四:

残疾人事迹材料

立足本职,奉献残疾人事业

****残联专职委员****

各位领导、残疾人朋友:

大家好,我叫我,今年33岁,是****龙虎山社区卫生监督员兼****街道办事处残联专职委员。

有机会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残疾人工作心得,分享助残服务经验,我倍感荣幸。

这是政府和社会对我从事残疾人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为我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创建了更加全程的平台。

我出身于偏远乡村,婴儿时意外致残,少年丧母,中途辍学,所有的不幸并没有使我丧失生活的信心,我当过民办教师,打过工,开办过小食堂,在工厂工作过。

20XX年,县政府与残联开发了公益岗位,给我在县城社区安排了卫生协管员的岗位,我有了固定的工作和服务场所,也给我施展才能和奉献的机会。

担任街道办残联专职委员后,我为残疾人服务的劲头更足,渠道更多,经验更丰富。

一、不失时机宣传,广泛争取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是我重点宣传的内容,我对残疾人宣传,让所有和我一样的残疾人自强自力,依法维权;

我向社会宣传,争取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

我向群众宣传,让群众关注残疾人,善待残疾人,共同给残疾人就业机会,给残疾人劳动机会。

每年助残日,

我都积极参与全县的助残宣传活动和实际行动。

就在刚刚过支的20XX年助残日,我还主动参加了上街宣传活动,在县残联的宣传专栏、网站上发布宣传提纲,上街散发宣传资料。

我的参与,总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播党的好政策,宣传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特别优惠,能够更好地增加宣传效果,赢得群众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二、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沟通平台。

政府与残疾人需要联系,需要沟通,需要互相理解。

我自身有残疾,是残疾人的代表,作为残联的专职委员,我也代表政府。

这个优势是普通残疾人和普通政府职员所没有的。

我熟悉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政策,也了解残疾人的愿望和需求,理解残疾人的苦衷,这就让我成为残疾人与政府联系的天然桥梁。

由于历史的原因,****为了安置残疾人就业,曾经审批了一些营运的人力三轮车和机动三轮车,在县城从事城区非主街道客运。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三轮车退出客运市场成为历史的必然。

然而残疾人由于就业自身缺陷和就业渠道狭窄等原因,让他们放弃特别困难。

为了减轻政府负担,规范客运市场,我主动担任起疏导工作。

我用自己参加社区工作之前也蹬过三轮车的经历取得了三轮车主的信任,我讲政策,讲道理,前后对比,与整个城市面貌对照,把道理讲透,人情讲足。

县客运办认为最难沟通的8名车主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