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9068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最新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2017—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卷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能得分。

2.选择题(前17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填涂,注意看清题号。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遒劲(qiú)舟舸(gě)颓圮(pǐ)青荇(xìng)

B.浮藻(zǎo)追溯(shuò)记载(zài)戮力(lù)

C.玉玦(jué)桀骜(jiéào)殒身(yǔn)巷道(hàng)

D.峥嵘(zhēng)忤视(wǔ)刀俎(zǔ)喋血(dié)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斑斓荆棘徘徊短小精悍

B.万户候惆怅奖掖中流砥柱

C.雕琢斐然携手耳孺目染

D.遏制彷徨谦逊英雄气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

掠夺

②贪于财货,好美姬好:

喜欢

③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

购买

④君安与项伯有故故:

交情

⑤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

准备

⑥荆轲知太子不忍忍:

狠心

⑦此亡秦之续耳续:

后继者

⑧顾计不知所出耳顾:

考虑

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没有

A.①③④⑦⑨B.②④⑥⑧⑦C.①②⑥⑦⑨D.③⑤⑥⑦⑧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

B.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C.丹不忍以己之私    箕踞以骂

D.行李之往来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5.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敢以烦执事         ⑥大王来何操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④/③⑥/②⑤  

C.①⑤/③⑥/②/④    D.①④/③/⑥/②/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拔剑撞而破之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觉醒,民主气氛的日益密集,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B.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交通是否便利,通讯是否畅通,对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D.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并循环利用,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2分)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夏日的正午,一朵朵荷花正在怒放,加上绿色荷叶的映衬,真是风华正茂,令人心旷神怡。

9.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A.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般 身体弯得像弓一样 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B.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廋 身体弯得像弓一样 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C.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 身体像弓一样的弯 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D.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般 身体像弓一样的弯 面色惨得像死人一样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13、14两题。

(4分)

红叶

沙白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枫叶

余光中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

霜齿一咬,

噢,那样轻轻

就咬出一掌血来。

 

10.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

B.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11.把余光中和沙白的诗作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树叶经霜后,变成了血红的色彩这一自然现象。

B.两首诗都借助于景物描写,或抒发感情,或寄寓人生哲理。

C.两首诗都含有相同的寓意:

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和严峻的考验之后,才能走向成熟。

D.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不同的地方,《红叶》押了韵,韵脚的韵母是an,《枫叶》没有押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名字不仅是单纯的指称符号,它还具有丰富的意蕴。

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一个时代的姓名也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从而形成姓名的鲜明时代特色。

周代之前的姓名资料主要来自甲骨文,但甲骨文中有些被学者认为是人名的文字,也可以解释为族名、姓氏、职官名甚至神名,一时难作定论,因此对周之前的取名风尚暂且悬而不论,让我们从周代谈起。

周代人的姓名,也正如周代文学如《诗经》一样,洋溢着一派质朴、随意、清新、犷野之风,与后世相比,周代姓名并不咬文嚼字,刻意雕饰,但却自有一种纯真天然之美。

周人常常根据人的身体特征来进行命名。

春秋时期的晋成公,堂堂一国之君,名字叫黑臀,这肯定是由于晋成公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特别明显的缘故。

以胎记命名的名字,在春秋时还有黑背、黑肩、黑肱等,可见春秋时的人们取名并不避粗鄙。

因身体特征而取名当然不仅限于胎记,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叫李耳,字聃,据后人考证可能就是因为老子的耳朵没有耳轮而得名。

郑国有叫游眅的,“眅”的意思是眼睛的眼白较大。

眼白太大在今天人看来也许是个缺陷,但周代人却可能以此为美。

不仅新生儿的身体特征可被用作进行命名的依据,孩子出生时发生的一些令人注意的事件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而也可据以取名。

春秋时郑庄公名字叫寤生,意思是倒着出生的。

不是像通常那样头先出来,而是先出脚,生孩子脚先出来可能导致难产,为了纪念其诞生的艰难,庄公的父母就给他取名为寤生。

春秋时人们认为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必要过于讲究。

像牛、马、羊、彘等畜牲之名,春秋时人都取以为名,孔子有个学生就叫司马牛。

蝎子乃毒物,令人闻之色变,但春秋时却有不少人的名字取自蝎,齐有公孙虿,郑亦有公孙虿。

虿即蝎。

《左传·桓公六年》载鲁桓公夫人生了太子,即后来的庄公,请教申取名之法。

申道:

“名有五:

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杜预对这五种取名方法的解释是:

信即根据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义即选择表示美德的字眼命名;象是根据孩子身体的某些特征命名;假是借用各种事物的名称命名;类是选择与父亲有关的字眼命名。

上面提到的郑武公之子“寤生”当属于“以名生为信”;“黑臀”“游眅”之类则属于“以类命为象”;“公孙虿”“赵盾”等名字则显然是“取于物为假”;鲁桓公的太子与他的生日是同一天,因而名之曰“同”,杜预认为这就是“取于父为类”;至于“以德命为义”,如周文王名昌,寓希望周族昌盛繁荣之义。

申列举的五种取名途径中,至少信、象、类三类都涉及到孩子诞生时的一些具有特征性的现象,也就是说,周人强调取名应能体现被命名者的特征,侧重于名实之关联,同时,由于周代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因此其命名亦必重视姓名的分类功能,这也就决定了周人在命名时必定要着眼于姓名的语言学和社会学属性,而对姓名的美学属性则未加在意。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名字不仅仅具有指称功能,还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B.甲骨文中有些文字被认为是人名,但又存在其他理解,因此作者对周之前的取名风尚悬而不论。

C.周人常常根据人身体上的胎记或某个身体器官比较明显的特点来取名,这些名字都很粗鄙。

D.郑庄公诞生非常艰难,他的父母认为这是一件有标志意义的事,并以此为他取名“寤生”。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春秋时期,人们认为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必要讲究,所以不仅会以畜牲为名,还会以毒物为名。

B.周人可以根据出生情况或身体特征命名,也可以用美德字眼或借用事物名称命名,还可以选择与父亲有关的字命名。

C.鲁庄公取名为“同”揭示了其与鲁桓公的关系,即儿子与父亲的生日是同一天,杜预认为这就是“取于父为类”。

D.周人在命名时重视姓名的社会学属性而不在意姓名的美学属性,这与其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有很大的关联。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分析周代人的姓名,可以发现质朴、随意、清新、犷野是周代人姓名的特色,崇尚纯真天然是周代的审美风尚。

B.周代时,郑国人游眅以“眅”为名,老子以“聃”为字,这说明在当时人们有以身体缺陷为美的风尚。

C.《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的取名方式应为“假”,而按照秦伯“以乱易整,不武”的解释,烛之武的取名方式应为“义”。

D.周人虽然强调取名应能体现被命名者的特征,但是在周代的实际社会生活中还是有人取名并没有注重名实之间的关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19分)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上亭长,廷中吏无所不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岁竟,此二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徭成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

“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吕公曰: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吕公曰: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

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并之。

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

西过高阳。

郦食其为监门,曰:

“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乃求见说沛公。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

郦生不拜,长揖,曰:

“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延上坐。

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

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南攻颍阳,屠之。

因张良遂略韩地

辕。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B.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C.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D.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里,先秦时的一种居民组织,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里的长官称里长、里正和里尹。

B.亭长,秦官名,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

亭长属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的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C.箕帚妾,持箕帚的奴婢。

古时妻妾往往亲自持箕执帚洒扫居室,因此“箕帚妾”常被借作妻妾之谦称。

D.踞床,伸开腿坐在床上,是对人非常不礼貌的姿势。

长揖,古时的一种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写到高祖刘邦是母亲刘媪梦中与神相遇交合而生,他酒醉后身上常有龙出现,这些为封建帝王的生平营造了神秘色彩,但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B.刘邦常常向王媪、武负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每次都要喝几倍于常人的酒。

到了年底,刘邦赖账不还,王媪、武负两家不得不放弃讨债。

C.刘邦在咸阳服役时,有幸看到秦始皇出巡,他感叹“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说明了刘邦有远大的志向。

D.刘邦对郦食其态度前倨后恭,后来虚心采纳了郦食其诛秦的策略,并能重用他,虽首战不利,最终还是大败了秦军。

1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3分)

(2)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3分)

(3)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分)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分)

四、古代诗歌鉴赏(7分)

1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文后题目。

(7分)

阮郎归·初夏

苏 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阮郎归·初夏》“阮郎归”是______________“初夏”是。

(2分)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3).赏析画横线句“琼珠碎却圆”的妙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默写(6分)

20.按要求不写句子(6分)

(1)在《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了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从描写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壮美秋景过渡到回想过去的不平凡的岁月,抒发革命者的壮志豪情的两句是,。

(3)《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渴望“爆发”,他警示人们:

,。

六、现代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7分)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21.选出对第一段判断错误的一项()(2分)

A.“街市依旧太平”,是指街市之上依旧像过去那样平和、安定。

B.“不算什么”写出了反动派草菅人命的凶残本性。

C.“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本质是不同的,但作者对他们都给予愤恨之情。

D.“总觉得很寥寥”,是极言意义很少,但并不是说没有。

22.选出对第二段判断错误的一项()(2分)

A.“当然”在这里是“一定会”的意思,表明作者相信烈士的死难一定会影响生者。

B.“浸渍”,形象地写出影响之深。

C.“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应泛指一切革命者,即“真的猛士”。

D.“倘能如此”中的“此”应指代“托体同山阿”。

23.简要分析文段的划线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14分)

为自己减刑

余秋雨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

“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

“嘿,我出来了!

”我一听是他,便问:

“外语学好了吗?

”他说:

“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

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

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的招呼,爱理不理的售票,不时抬手看看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

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

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做棋谱和外语,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呢!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仇恨、担惊受怕。

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做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

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定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

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琅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

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呢?

2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本文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展开联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构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深刻的主题,使人受到启迪。

B.人进了监狱不要紧,只要能学习一种技能,就会有被减刑的可能。

C.要想为自己减刑,除了自己的争取之外,还得依靠外界的帮助。

D.禁锢思想的监狱比禁锢肉体的监狱更能束缚人。

E.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语言朴实而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25.为什么说“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呢?

请简要回答。

(3分)

答:

26..文中叙述“象棋的故事”和列举售票员的例子,分别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

(4分)

答:

27.本文取材既有现实生活又有文学作品,这些材料表现了什么中心?

(3分)

答:

七、语言运用(6分)

28.用人和纳谏是否得当往往决定着政治斗争的成败。

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将下面这副对联的上下联补充完整。

(2分)

上联:

霸王,鸿门放刘邦痛失天下

下联:

沛公,乌江围项羽喜得江山

29.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句的格式,续写第三、四句。

(4分)

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人和事),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人和事),往往会出人意料的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精彩,让我们彻底改变对这些地方(或人和事)的看法。

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或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抄袭套作。

 

2017—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22分,每小题2分)

1.B(追溯(sù)记载(zǎi)

2.A(B万户侯,C耳濡目染,D英雄气概)

3.C

4.D(D.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副词,表语气,还是/指示代词,那。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

C.介词,表原因,因为/连词,表修饰。

5.A(①⑤省略句。

③⑥宾语前置句。

②④被动句。

6.解析:

选B B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7.解析:

选C A项,搭配不当,“密集”应改为“浓厚”;B项,句式杂糅,“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应改为“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这是毋庸置疑的”;D项,缺宾语,应在“较小”后加“的印刷方式”。

8.解析:

选AA项,“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B项,“不容分说”指不容人分辩解释。

望文生义。

C项,“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感情色彩误用。

D项,“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

用于人不用于物。

9.解析:

选C 三个分句要保持结构一致。

10.D强加寓意,其实此诗只是抒写悲秋的情怀。

11.C《枫叶》并无此寓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9分,每小题3分)

12.解析:

选C 原文为“取名并不避粗鄙”,部分名字并不粗鄙。

13.解析:

选A 原文为“没有必要过于讲究”。

14.解析:

选B 强加因果。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19分)

15.解析:

选C 依据人物及官职断句即可。

16.解析:

选B 级别低于县一级,相当于乡长。

17.解析:

选B “高祖每沽留饮,酒雠数倍”理解有误,且王媪、武负两家把记账的简札折断,放弃向高祖讨账,原因是王媪、武负看到刘邦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18.答案:

(1)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交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关键词:

“善”“家”)

(2)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

(关键词:

“相”“自爱”)

(3)(关键词:

“为”“何…为”)

(4)(关键词:

“所以”“非常”)

四、古代诗歌鉴赏(7分)

19.

(1)(2分)长短句(或诗余、曲子词等)

(2)(2分)D(“境界开阔”的说法不妥。

(3)(3分)要点:

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水花溅在荷叶上碎而复圆、水珠圆润晶莹的情景,(1分)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五、名句默写(6分)

20.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

(1)风萧萧兮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