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9301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docx

优选中考生物真题Word版附答案2

2019年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题

一、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19·北京中考)控制物质进出人体肝脏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2019·北京中考)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藻类,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

B.通过神经进行调节

C.自己制造有机营养

D.能够排出代谢废物

3.(2019·北京中考)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

D.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

4.(2019·北京中考)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

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

5.(2019·北京中考)裂叶山楂是比较耐旱的植物,观察发现其叶片的气孔只分布在下表皮,该特点利于降低(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储藏作用

D.光合作用

6.(2019·北京中考)下列关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

C.两试管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D.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乙试管中液体变蓝

7.(2019·北京中考)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C.动脉瓣朝心室方向开

D.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结构如下:

8.(2019·北京中考)我国倡导无偿献血。

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9.(2019·北京中考)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10.(2019·北京中考)北京电视台在国内最早推出手语节目,方便听障人士了解时事新闻。

他们观看节目时,图象信息成像于(  )

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视网膜

11.(2019·北京中考)若人体血糖长期较高,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12.(2019·北京中考)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

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

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20条+X

B.20条+Y

C.20对+XX

D.21条+X

13.(2019·北京中考)我国实施计划免疫,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控制传染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疫苗相当于抗原

B.预防接种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

C.预防接种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

D.按种一次即可终身具有免疫能力

14.(2019·北京中考)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

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捕食无关

15.(2019·北京中考)下列相关食物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真空包装粽子

B.常温保存熟食

C.灭菌保存牛奶

D.冷藏运输荔枝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2019·北京中考)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负重屈肘能锻炼上肢力量。

据图1所示,该运动中肱二头肌牵拉桡骨绕_______活动。

肱二头肌收缩所需要的能量是由肌肉细胞通过_______释放的。

(2)运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会造成骨骼肌损伤。

损伤后修复过程如图2.骨骼肌纤维细胞表面附着的卫星细胞会转化为成肌细胞。

成肌细胞可通过①②_______过程增加数量,再经过③④_______过程发育成骨骼肌纤维细胞。

若干骨骼肌纤维细胞集合成束形成_______,完成修复。

(3)骨骼肌修复是有一定限度的,为减少损伤发生,可采取的科学运动方式有_______(多选)。

a.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b.运动中做好保护措施

c.长时间超负荷地运动  d.运动后做好拉伸放松

17.(2019·北京中考)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了萝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萝卜是十字花科植物。

如图为其花的结构,经过传粉和_______作用后,_______(填图中序号)会发育成为果实,内有种子。

(2)萝卜的种子又称为莱菔子,古代医学典籍《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

莱菔子中的药用成分黄酮具有抗氧化等作用。

同学们对三个品种的萝卜种子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萝卜品种

青萝卜

白萝卜

红萝卜

种子中黄铜含量(%)

0.375

0.334

0.456

据表可知,为获得较高的黄酮含量,应选_______的种子作为主要的入药品种。

(3)萝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变态根,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和膳食纤维。

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角度分析,变态根中有机物是_______而来的。

同学们用萝卜根制作泡菜应用了_______技术。

18.(2019·北京中考)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

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1)食物中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

(2)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如图为其结构示意图。

图中①具有_______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②_______形成原尿。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3)显微观察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图a、b、c所示。

其中a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用高脂饲料饲喂的健康小鼠,12周后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白蛋白。

据此判断,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肾单位中的_______受损,通透性增大。

(5)研究表明,长期高脂饮食还会引起高血压和肥胖等症状。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为25~30g。

据此提出一条健康饮食的措施:

_______。

【分析】

(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解:

(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①肾小球滤过到②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3)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图a、b、c所示。

其中a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增大了其吸收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4)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受损,通透性增大。

(5)适当、适量摄取油脂,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多吃水果蔬菜。

故答案为:

(1)小肠

(2)滤过(过滤);肾小囊(3)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增大了其吸收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意思正确即可得分)(4)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5)适当、适量摄取油脂,多吃水果蔬菜

19.(2019·北京中考)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为了培育可以连续开花(花期较长)的月季新品种,生物小组进行了系列实验。

(1)同学们以单季花月季(花期较短)为亲代进行杂交,获得子代种子若干。

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

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_______。

②比较_______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

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_______。

④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

b.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

(2)同学们将已萌发的种子培育至开花,观察植株花期长短的性状,结果如下:

单季花和连续开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结果可知,连续开花为_______性状。

花期长短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

_______。

20.(2019·北京中考)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在金黄的芦苇荡,一对丹顶鹤扇动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

丹顶鹤体态优美、行止有节、鹤鸣悠扬,被人们誉为“仙鹤”。

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和芦苇塘等湿地。

它的喙、颈和足都很长,能够捕食湿地中的鱼、虾、昆虫和软体动物,也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

丹顶鹤春夏季在东北地区繁殖,就地取材筑巢产卵,雌雄轮流孵卵。

约一个月后,雏鸟破壳而出,跟随双亲学习觅食、飞翔等生存技能。

幼鹤长到一岁左右就离开双亲独立生活。

丹项鹤秋冬季节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大量减少,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为保护丹顶鹤,我国不仅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而且在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机构迁地保护,进行了相关研究和种群复壮工作。

丹顶鹤幼体容易感染血孢子虫。

血孢子虫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血细胞内快速繁殖,导致个体患病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北京动物园研究人员将一岁以内的丹顶鹤幼体移至防蚊大棚饲养。

持续监测发现,采取该预防措施后,幼鹤未检测到血孢子虫感染。

该措施已用于幼鹤野外放归前的阶段饲养。

目前北京动物园已有6只丹顶鹤成功放归野外。

截止2018年,由各地保护机构放归的16只丹顶鹤中,已有9只成功在野外存活,并有多只在野外繁殖了后代。

(1)丹顶鹤属于_______纲(类)动物,其适应栖息环境的形态特征有_______。

(2)保护丹顶鹤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_______。

(3)将幼鹤移至防蚊大棚饲养,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

研究人员定期取幼鹤血液制成玻片标本,借助_______观察,监测其是否感染血孢子虫。

(4)野外放归前,研究人员要先对丹顶鹤进行一段时间的野化训练。

结合文中信息,你认为需要进行的训练有_______。

2019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解析

一、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19·北京中考)控制物质进出人体肝脏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解答】解: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B符合题意;C、细胞质可以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它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2019·北京中考)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藻类,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

B.通过神经进行调节

C.自己制造有机营养

D.能够排出代谢废物

【解答】解:

A、衣藻是单细胞植物,生活在水中,有鞭毛,可在水中自由活动,A正确;B、衣藻是单细胞植物,没有神经,B错误;C、衣藻细胞内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营养,生活方式是自养,C正确;D、单细胞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衣藻能够排出代谢废物,D正确。

故选:

B。

3.(2019·北京中考)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

D.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

【解答】解:

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错误;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正确;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能量的传递,并没有形成物质循环,错误;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正确;

故选:

C。

4.(2019·北京中考)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

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

【解答】解:

A、实验的唯一变量是不同品种的砂生槐,其它条件均应相同,因此这个实验的方案中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A正确;B、砂生槐的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肉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越强,二氧化碳的吸收越快,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D、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乙品种砂生槐吸收二氧化碳最高,因此乙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D错误。

故选:

D。

5.(2019·北京中考)裂叶山楂是比较耐旱的植物,观察发现其叶片的气孔只分布在下表皮,该特点利于降低(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储藏作用

D.光合作用

【解答】解:

大多数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

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

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

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裂叶山楂是比较耐旱的植物,观察发现其叶片的气孔只分布在下表皮,该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

故选:

A。

6.(2019·北京中考)下列关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

C.两试管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D.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乙试管中液体变蓝

【解答】解:

A、口腔内有唾液腺,其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食物中部分淀粉,A正确;B、淀粉与唾液充分混合均匀,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B正确C、“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应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反应一段时间,使淀粉能够充分的被唾液淀粉酶分解,C正确D、乙号试管遇碘没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完全分解成了麦芽糖。

D错误

故选:

D。

7.(2019·北京中考)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C.动脉瓣朝心室方向开

D.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结构如下:

【解答】解:

A、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A正确;B、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为血液循环提供的动力就大;左心室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B正确;C、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C错误;D、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D正确。

故选:

C。

8.(2019·北京中考)我国倡导无偿献血。

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解答】解: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所以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故C符合题意。

故选:

C。

9.(2019·北京中考)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解答】解:

AB、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富有弹性,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AB正确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肺泡内的氧所减少,C错误;D、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气体从肺内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D正确;

故选:

C。

10.(2019·北京中考)北京电视台在国内最早推出手语节目,方便听障人士了解时事新闻。

他们观看节目时,图象信息成像于(  )

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视网膜

【解答】解:

A、角膜有折射作用。

A错误;B、晶状体的曲度的变化可以看远近不同的物体,调节焦距。

B错误;C、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

C错误;D、物体的图象投影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分布着许多对光敏感的感光细胞,从而形成物像。

D正确。

故选:

D。

11.(2019·北京中考)若人体血糖长期较高,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解答】解: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常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等症状,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故选:

B。

12.(2019·北京中考)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

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

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20条+X

B.20条+Y

C.20对+XX

D.21条+X

【解答】解:

“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0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0条+Y染色体的精子。

雌性则只产一种含20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

因此,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条+X。

故选:

A。

13.(2019·北京中考)我国实施计划免疫,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控制传染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疫苗相当于抗原

B.预防接种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

C.预防接种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

D.按种一次即可终身具有免疫能力

【解答】解:

A、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因此疫苗相当于抗原,正确;B、预防接种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正确;C、预防接种属于特异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正确;D、并不是所有的疫苗都具有终身免疫能力,错误;

故选:

D。

14.(2019·北京中考)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

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捕食无关

【解答】解:

A、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A正确B、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属于先天性行为,B正确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大大有益于它的生存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蝙蝠的捕食对夜蛾发生复杂飞行模式的变异进行了选择,D错误

故选:

D。

15.(2019·北京中考)下列相关食物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真空包装粽子

B.常温保存熟食

C.灭菌保存牛奶

D.冷藏运输荔枝

【解答】解:

A、真空包装粽子是利用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A正确;B、常温保存熟食,温度适宜,微生物大量生长和繁殖,导致食物腐败变质,B错误;C、牛奶是利用高温消毒来杀菌来延长牛奶的保质期,C正确D、冷藏运输荔枝,是利用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正确。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2019·北京中考)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负重屈肘能锻炼上肢力量。

据图1所示,该运动中肱二头肌牵拉桡骨绕_______活动。

肱二头肌收缩所需要的能量是由肌肉细胞通过_______释放的。

(2)运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会造成骨骼肌损伤。

损伤后修复过程如图2.骨骼肌纤维细胞表面附着的卫星细胞会转化为成肌细胞。

成肌细胞可通过①②_______过程增加数量,再经过③④_______过程发育成骨骼肌纤维细胞。

若干骨骼肌纤维细胞集合成束形成_______,完成修复。

(3)骨骼肌修复是有一定限度的,为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