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951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docx

宪法知识竞赛题库

宪法知识竞赛参考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宪法》序言提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A)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A.毛泽东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邓小平理论

2.《宪法》序言提到“平等团结互助(C)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A.开放B.共享C.和谐D.统一

3.《宪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C)的原则。

A.民主制B.议会制C.民主集中制D.选举制

4.《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归(C)所有。

A.个人B.集体C.国家D.国家和集体

5.《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A)或者()并给予补偿。

①征收②征用③收缴④使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C)、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①道德教育②思想教育③文化教育④科学教育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D)、()、()的活动。

①破坏社会秩序②损害公民身体健康③妨碍社会公德④妨碍国家教育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B),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①保守国家秘密②保护生态环境③爱护公共财产④尊重社会公德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C)

A.1954年12月4日B.1978年1月17日

C.1982年12月4日D.1999年1月17日

10.根据2018年宪法修正案,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B)。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1.将“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写入宪法的是(D)。

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2004年宪法修正案D.2018年宪法修正案

12.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是(C)。

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

13.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表述,正确的是(A)。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把“私营经济”写入宪法

B.1993年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

C.1999年宪法修正案把“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

D.2018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

14.在我国,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机关是(B)。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A)机关。

A.行政B.司法

C.立法D.行政、司法、立法

16.在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的是(A)。

A.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派出所              D.街道办事处

17.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B)。

A.监察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

C.法律检察机关D.纪律检察机关

18.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__,为中华民族____。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C)

A.谋幸福谋未来B.谋生活谋复兴

C.谋幸福谋复兴D.谋生活谋未来

1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____。

(C)

A.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B.为人民谋幸福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为人类谋和平

20.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两个没有变”的重大判断,具体是指____。

(C)

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③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

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____。

(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

22.________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D)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2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四化”是指____。

(A)

①新型工业化 ②信息化   ③城镇化

④农业现代化 ⑤军队机械化⑥科技现代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24.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

(B)

A.伟大斗争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伟大梦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和____之间的矛盾。

(D)

A.美好生活需要 相对落后生产

B.精神文化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幸福生活需要 物质文化相对落实

D.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26.____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B)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人民为中心

C.宪法至上D.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2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____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A.两步走  B.三步走

C.四步走  D.五步走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后,以下哪些年份全国人大对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过修正?

(ABCD)

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4年

2.以下哪些属于201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的内容?

(AB)

A.增加: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增加: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增加: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惠共赢开放战略

D.增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

3.根据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国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ABC)

A.鼓励B.支持C.引导D.提倡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ABC)。

A.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B.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C.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D.选举中央军委副主席

5.下面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职权的是(AB)

A.发布特赦令

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

C.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D.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ABC)。

A.自治区B.自治州

C.自治县D.民族乡

7.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AD)。

A.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B.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C.报省或自治区人大批准后生效

D.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权利。

(ACD)

A.申诉B.上诉C.控告D.检举

9.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D)

A.国家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B.国家应当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他人侵犯

C.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保护和限制属于法律保留的事项

D.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11.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包括(ABCD)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2.宪法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宪法是根本法,这主要表现在(BCD)

A.宪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

B.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C.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一般法律

D.宪法的修改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

1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侵犯公民住宅的行为?

(AB)

A.非法侵入公民住宅B.非法搜查公民住宅

C.非法买卖公民住宅D.非法出租公民住宅

14.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包括下列哪些权利?

(ABCD)

A.申诉权B.批评、建议权

C.检举权D.控告权

三、填空题

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年颁布的。

(1954)

2.我国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12月4日)

3.2018年国家宪法日是我国第届国家宪法日。

(5)

4.我国2018年宪法修正案共作出条修改。

(21)

5.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宪法一共有条宪法修正案条文。

(52)

6.我国最近一次修宪通过的具体时间是。

(2018.3.11)

7.现行宪法在内容结构上包括序言共有个部分组成。

(5)

8.我国宪法宣誓誓词共有个字。

(75)

9.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的是年宪法修正案。

(2018)

10.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

1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

12.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部宪法。

(四)

13.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规定。

(1993)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5.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五分之一)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国务院实行负责制。

(总理)

18.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19.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负责制。

(主席)

20.省、直辖市的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人民政府)

21.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两届)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机关。

(法律监督)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曲》)

24.我国现行宪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和。

(谷穗齿轮)

25.《宪法》第一章第四条中提到“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区域自治、自治权)

四、判断题

1.2018年3月1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改。

(×)

2.《宪法》序言中提到“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完成了。

”(×)

3.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经彻底消失。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制国。

(×)

6.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7.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

8.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9.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

10.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12.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

1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

14.国家只负责照顾残疾人的日常生活。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

16.《宪法》序言提到,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

17.农村中的生产、供销、金融、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

18.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

19.只有自治区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

20.《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

21.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生态环境。

(√)

22.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23.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任命机关组织。

(√)

25.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修改为: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26.2018年宪法修正案把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

(√)

27.2018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

28.2018年6月23日召开的吴中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苏州市吴中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决议》。

(×)

29.宪法宣誓仪式一般以集体宣誓的形式进行。

(×)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

当的决定。

(√)

32.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通过。

(×)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34.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3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特殊情况下可以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

3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有权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

3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

(√)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和游行示威的自由。

(×)

40.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可以为他们翻译,但不是必须。

(×)

4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四十。

(×)

4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

(√)

4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党、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

4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九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

4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

4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

4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

4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5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

 

五、其他

1.事件:

2018年3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

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2.2018年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

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3.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4.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分别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规范法器,用于宪法宣誓活动。

6.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通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得到落实。

7.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8.《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9.我国宪法宣誓誓词内容:

“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10.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宪法的发展、修改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宪法,后来有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现行宪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过五次修改,采用的都是修正案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