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95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

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玻璃陶瓷又称微晶玻璃。

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玻璃陶瓷象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

所以,玻璃陶瓷比玻璃韧性强。

本论文的题目是新型玻璃陶瓷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并探讨了其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此次实验的制备过程是:

确定实验方案—计算配比—称量—配料—混料—压制—烘干—烧结—性能检测。

配方:

SiO255.1Wt%、CaO19.8Wt%、Al2O38.3Wt%、Fe2O30.1Wt%、Na2CO34.6Wt%、ZnO3.5Wt%、BaCO31.8Wt%、碎玻璃6.8Wt%。

实验结果为:

得出新型玻璃陶瓷砖的性能研究。

关键词:

微晶玻璃、煤矸石、制备、结构、性能

 

Abstract

Glass-ceramic,alsoknownasglass-ceramics.Glass-ceramicmicro-andweoftenlookverydifferentfromtheglass.Ithasdoubleglassandceramicproperties,thegeneralarrangementofatomswithintheglassisnottherule,whichisoneofthereasonsforfragileglass.Asceramicsandglass-ceramic,ascomposedbythelens,thatis,itsatomicarrangementisregular.Therefore,theglass-ceramicceramicismoretoughnessthanglass.

Thisthesisisthepreparationofnewglassandceramictileproperties,andtoexploreitscomposi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structureandproperties.Thepreparationprocessoftheexperimentare:

determiningpilotprogram-theratiocalculation-Weighing-ingredients-mixing-repression-drying-Sintering-PerformanceTesting.

Formula:

SiO252.4Wt%,CaO18.8Wt%,Al2O38.3Wt%,Fe2O30.1Wt%,Na2CO34.0Wt%,ZnO3.0Wt%,BaCO31.6Wt%,brokenglass6.8Wt%,polyvinylalcohol5.0Wt%.

Theresultisthatgettingthepreparationofnewglassandceramictileproperties.

Keywords:

glass,coalgangue,preparation,structure,performance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玻璃陶瓷概述1

1.2玻璃陶瓷发展历史3

1.3玻璃陶瓷的分类4

1.3.1高力学性能的玻璃陶瓷材料4

1.3.2高温性能优良的玻璃陶瓷材料5

1.3.3生物玻璃陶瓷材料5

1.4玻璃陶瓷的制造工艺5

1.4.1熔体和玻璃体的诱导析晶理论5

1.4.2晶核的形成5

1.4.3分相机理6

1.4.4生产工艺7

1.5微晶玻璃的应用7

1.5.1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7

1.5.2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7

1.5.3光学材料上的应用7

1.5.4化学化工材料上的应用8

1.5.5其他材料上的应用8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9

2.1实验材料9

2.2实验器械10

2.3实验方案10

2.3.1计算配比10

2.3.2称量11

2.3.3配料混料11

2.3.4压制11

2.3.5烘干11

2.3.6烧结12

2.4样品性能测试12

2.4.1密度12

2.4.2吸水率13

2.4.3抗压强度13

2.5X射线物相分析13

2.5.1X射线物相分析的理论依据13

2.5.2X射线衍射仪的型号、衍射条件14

第三章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15

3.1温度对烧结产物的影响15

3.1.1温度对烧结产物密度的影响15

3.1.2温度对烧结产物吸水率的影响16

3.1.3温度对烧结产物抗压强度的影响16

3.1.4讨论17

3.2组成成分对烧结产物的影响18

3.2.1SiO2的增加对烧结产物的影响18

3.2.2Al2O3的增加对烧结产物的影响18

3.2.3CaO的增加对烧结产物的影响18

3.2.4碎玻璃的增加对烧结产物的影响19

3.2.5讨论19

3.3XRD实验分析20

3.4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22

第四章结论23

参考文献24

致谢26

 

第一章绪论

微晶玻璃的是材料科学上的一项最新发展,其发展历史还不到60年,早在1953年,人们偶然发现硅酸锂玻璃中的内部成核和晶体生长。

通过一直以来的研究与发展,这种新型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作为建筑材料,其性能集玻璃、陶瓷、石材的优点于一身;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在光、电、生、化、微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国防尖端技术、机械制造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煤矸石微晶玻璃同样具有微晶玻璃所具有的优异性质,一般应用于建筑材料如微晶玻璃装饰板,而微晶玻璃装饰板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高档装饰材料,具有色泽美观、华丽超群的优点,天然石材和陶瓷面砖的理想替代品,其性能均优于天然大理石,花岗岩,是未来高档装饰材料的首选材料[2]。

还可以用于制造各种耐磨、耐蚀、耐热冲击的工业零件、管道、容器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次论文着重研究新型玻璃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而实验部分是建立在掺加煤矸石为主的工业废渣的原料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具备的条件下的制备方法,以此来制备煤矸石玻璃陶瓷砖。

1.1玻璃陶瓷概述

玻璃陶瓷,又名微晶玻璃,是将加有成核剂的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经热处理工艺后所得的微晶体和玻璃体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

玻璃陶瓷兼有玻璃和陶瓷的优点,具有许多常规材料难以达到的优异性能。

它采用一种与普通玻璃相近的制造工艺,但其特性却与玻璃迥然不同。

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从热力学观点出发,它是一种亚稳态。

与结晶态相比,它具有较高的内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结晶态。

从动力学观点出发,玻璃熔体在冷却过程中,粘度的快速增加抑制了晶核的形成和长大,使玻璃体来不及转变为结晶体[3]。

玻璃陶瓷就是人们充分利用玻璃在热力学上的有利条件,而又克服了它在动力学上的不利条件而获得的新型材料。

玻璃陶瓷的制造通常采用普通玻璃的造工艺,再经过特殊的热处理而制成。

首先,在有利于成核的温度下,产生大量晶核(成核阶段避免析晶);然后,再缓慢加热到有利于晶体成长的温度下保温,使晶核适当长大;最后,冷却处理。

在微晶玻璃生产过程中,为了形成晶核和加速析晶,一般是在其组分中引入适当的晶核剂(成核剂)。

当玻璃的化学组成适宜时,可以不使用晶核剂,而是通过热处理使玻璃发生液相分离,从而促进玻璃的微晶化。

微晶玻璃中微晶体的大小一般可从10纳米到几微米,晶体数量可高达50%~90%[4]。

因此,微晶玻璃具有高机械强度、低电导性、良好的可加工性、耐化学腐蚀等优良性能。

玻璃陶瓷一问世,就以其组成广泛、品种繁多而著称。

这不仅由于微晶玻璃的组成有很大的选择范围,而且即使组成相同,而采用不同的晶核剂或者不同的热处理制度,所制成的玻璃陶瓷在性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玻璃陶瓷是材料科学上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技术材料、光学电学材料、装饰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工业、建筑业及生活等各个领域。

因此,微晶玻璃被科学家们称为21世纪的新型建筑材料。

玻璃陶瓷是基础玻璃经控制晶化行为而制得的微晶体和玻璃相均匀分布的材料。

因其可用矿石、工业尾矿、冶金矿渣、粉煤灰等作为主要生产原料,且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本身无放射性污染,故又被称为环保材料或绿色材料[5]。

玻璃陶瓷作为一种独立系统的复合材料,具有与玻璃、陶瓷不同的特点。

微晶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在于,在成分上含有微量晶核剂,其制品大部分是晶体,而不像玻璃是无定形或非晶体;在制造工艺上与普通玻璃的区别在于,继熔制与成形以后必须经历晶化工序,并且控制过冷玻璃液体的成核速度和晶体生长速度,使其迅速晶化,制取最大可能数目的微小晶体,以期形成玻璃陶瓷所需的种种特性[6]。

微晶玻璃与陶瓷材料区别在于,它的晶相大部分从一个均匀玻璃相中通过晶体生长而产生,而不像陶瓷材料的结晶物质是在制备陶瓷组分时引入。

玻璃陶瓷是由结晶相和玻璃相组成的,微晶玻璃中的结晶相是多晶结构,晶体细小,比一般结晶材料的晶体要小得多,通常不超过2μm。

在晶体之间分布着残余的玻璃相,它把数量巨大、粒度细微的晶体结合起来。

结晶相的数量一般分为50-90%,玻璃相的数量从10%高达50%。

微晶玻璃中结晶相、玻璃相分布的状态,随它们的比例而变化[7]。

微晶玻璃的品种很多,若按微晶化原理可分为光敏微晶玻璃和热敏微晶玻璃;若按外观可分为透明微晶玻璃和不透明微晶玻璃;若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技术微晶玻璃和矿渣微晶玻璃;若按性能可分为耐高温、耐热冲击、高硬耐磨、高强度、易机械加工、易化学蚀刻、耐腐蚀、低膨胀、零膨胀、低介电损失、强介电性等各种微晶玻璃;若按基础玻璃组成可分为硅酸盐、铝硅酸盐、硼硅酸盐、硼酸盐及磷酸盐等类;若按所含氧化物的特点可分为含Li2O、Na2O、MgO、B2O3、BaO、PbO或无碱、无硅氧晶相等微晶玻璃[8]。

1.2玻璃陶瓷发展历史

由玻璃制备多晶材料的思想可追溯到十八世纪,法国学者家ReneDeReaumur于1739年进行了初步探索。

但微晶玻璃材料的研制成功并实现工业化则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由美国康宁公司发明了光敏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的性能即决定于组成相的固有属性,又决定于形成的微观组织形态。

能够形成微晶玻璃的硅酸盐从结构上大致分为三类:

架状硅酸盐、片状硅酸盐、片状硅酸盐及链状硅酸盐,每种均有其特定的组成及结构和性能特点。

微晶玻璃从五十年代末诞生到目前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研究重点是架状硅酸盐微晶玻璃,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聚合度,热膨胀系数低是这类材料的突出特点。

这一时期广泛研究了多种有效的成核剂,获得了高度结晶化且具有细小晶粒(<100nm)的透明材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Li2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

第二阶段(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具有较低聚合度和稳定性的片状和链状硅酸盐微晶玻璃得到了广泛研究,开发了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具有易切削性的多种微晶玻璃材料。

如片状氟金云母型微晶玻璃,其商品己在航天飞机的部件、微波窗口、电真空等多方面获得应用。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复杂结构及多相微晶玻璃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在有针对性的材料开发研究、系统的性能研究方面也更为深入。

特别在生物材料、电磁材料、超导材料、核废料处理等方面,极大地扩展了微晶玻璃的应用领域。

在这一阶段,特别是九十年代,对微晶玻璃制备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开发了新的工艺,如溶胶一凝胶法、烧结法等。

微晶玻璃具有许多宝贵的性能:

膨胀系数可调(例如可制成零膨胀系数玻璃)、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优良、介电损耗小、介电常数低、耐磨、耐腐蚀、热稳定性好及使用温度高等,因而它作为结构材料、技术材料、光学和电学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等广泛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工业建筑及生活等各个领域。

作为建筑材料,其性能集玻璃、陶瓷、石材的优点于一身;作为功能祠料和结构材料,在光、电、生、化、磁等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国防尖端技术、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玻璃陶瓷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陶瓷材料,它是通过控制玻璃体析晶而获得的多晶陶瓷材料,它兼有玻璃、陶瓷的优点,有常规材料难以达到的物理性能。

与玻璃比较,玻璃陶瓷的力学、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与传统陶瓷相比,玻璃陶瓷的结构、性能容易控制,可以运用成熟的玻璃生产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玻璃陶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获得广泛应用,被专家誉为21世纪的新型陶瓷材料[9]。

玻璃陶瓷比其原始玻璃和传统的陶瓷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特别是可切削玻璃陶瓷(glass-ceramic)能使用通常的金属加工方法进行切削,成为材料工艺上一个突出的进展,在机械、生物医学和电子等领域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1.3玻璃陶瓷的分类

1.3.1高力学性能的玻璃陶瓷材料

氮氧玻璃陶瓷是8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型高强材料,其特点是以氮替代玻璃结构中的部分氧离子,替代度可达50%左右。

由于Si-N的高键强及致密的结构,使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硬度及软化温度都显著提高[10]。

  复合材料是提高玻璃陶瓷力学性能的又一有效途径。

可以将具有不同于玻璃陶瓷基体的纤维或晶须与之复合,也可以用金属等其它材料与之复合,还可以将玻璃陶瓷的纤维或小球体复合到其它基体中。

  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也可用控制结构来改善性能,实践表明,采用温度梯度、热挤压等方法使晶体定向生长,也能大幅度提高力学性能。

如以CaO-P2O5为基的玻璃陶瓷中析出定向微晶,其抗折强度可达650MPa,而且断裂韧性也显著提高[11]。

1.3.2高温性能优良的玻璃陶瓷材料

当玻璃陶瓷中析出莫来石、尖晶石、ZrO2、铯榴石等耐高温的晶体,而且它们的含量较高时,材料可以耐很高的温度。

如铯榴石在玻璃陶瓷中,不仅析出了这种耐高温微晶,而且还析出了一些莫来石晶体。

此类玻璃陶瓷的制备困难,现采用烧结法、复合材料法等新工艺制备这类材料。

1.3.3生物玻璃陶瓷材料

生物玻璃陶瓷的玻璃组成中引人CaO、P2O5等,通过热处理析出磷灰石晶体,因此,具有优良的生物相溶性与生物活化性。

组成中的其它组成可析出其它类型的晶体,使材料具有其它性能,如硅灰石型玻璃陶瓷具有高的强度、钙长石和透灰石型玻璃陶瓷都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而云母型具有可切削性,可用于人工骨和齿科修复[12]。

功能玻璃陶瓷材料是通过控制析出晶体的特性,使其具有压电、铁电、半导、电光等各种特性的材料,但易出现功能晶体析出量不够,出现性能产生“稀释”效应,因此,如何提高功能晶体的晶化率和使材料尽可能为单一相是材料学科专家研究的前沿课题。

1.4玻璃陶瓷的制造工艺

1.4.1熔体和玻璃体的诱导析晶理论

微晶玻璃是通过玻璃晶化而制得的微晶体和玻璃相均匀分布的材料。

玻璃的结晶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步骤:

首先形成晶核(核化),然后是晶体长大(晶化)。

因此,其结晶能力取决于上述两个因素,即晶核形成速度(单位体积内单位时间所形成的晶核数目)和结晶生长速度(单位时间内成长的晶体长度)[13]。

1.4.2晶核的形成

成核过程可分为均匀成核和非均匀成核。

均匀成核是指在宏观均匀的母相中,在没有外来物参与下,与相界、结构缺陷等无关的成核过程。

非均匀成核是指依靠相界、晶界或基质的结构缺陷等不均匀部位而成核的过程。

在微晶玻璃的生产中,晶核生成过程一般属于非均匀成核。

处于过冷状态的玻璃熔体,由于热运动引起组成上和结构上的起伏,一部分转变成新(晶)相,导致体积自由焓减少。

但在新相产生的同时,又将在新生相和液相之间形成新的界面,引起界面自由能增加,对成核造成势垒。

在非均匀成核情况下,由成核剂或二液相提供的界面使界面能降低,从而使不均匀处形成临界核心所需要的功较小,也就是晶核在熔体和杂质(或二液相)界面上形成时所增加的表面能比在熔体中形成时所增加的小。

那么,杂质的存在便有利于晶核的形成。

在非均匀成核中,晶核的化学组成可能和沉积在它上面的晶体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在玻璃熔体中总是存在局部组份不均或不溶性杂质,因此非均匀成核比均匀成核的可能性大得多。

在均匀成核中,最初的微小晶种的组成和在它上面生长的晶体的组成是相同的[14]。

1.4.3分相机理

一般情况下,晶相从预先存在的成核剂粒子表面形成并长大,分相往往是第一步。

玻璃分相有两个理论:

一种是亚稳区微分相成核和生长机理,另一种是不稳分相机理。

通常以成核剂和生长机理形成的新相成液滴状,大小和间隔杂乱,彼此分立,与母相的界限清晰;而不稳分相形成的新相呈丝状,间距和尺寸比较规则,彼此有高度的连通性,而且新相与母相界限模糊[15]。

Uhlmann就玻璃分相对细晶的影响总结为下面四点:

液相分离为成核提供了一种驱动力;液相分离所产生的界面为晶相的成核提供了有利成核位;即使有很大的过冷度,液相分离后的一相也较母相有更高的原子迁移率;液相分离使作为晶核剂引入的组分富集于一相中,然后晶核剂从液相状变为晶相,起晶核剂的作用。

James把玻璃分相对析晶的影响归纳为两个主要因素:

组成与界面。

分相后的每一相在组成上与母相有所不同。

由于成分的变化,必然引起对成分敏感的成核热力学势垒和动力学势垒的改变,最终影响成核速度[16]。

其次,分相所产生的界面使非均匀成核势垒降低。

另外,少量组份在界面上富集也改变了局部成核势垒、扩散速度及界面能,这些都有利于成核速度的提高[17]。

1.4.4生产工艺

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过程,随着产品种类的不同,具体的工艺制度也各有特点。

各种微晶玻璃共同的生产工艺流程是:

配合料制备—玻璃熔融—成型—加工—结晶化处理—再加工

基于本次课题试验为制备玻璃陶瓷砖,所以制备方面要省去玻璃熔融过程,直接采取压制成型进入烧结的阶段。

1.5微晶玻璃的应用

1.5.1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微晶玻璃装饰板正好弥补了天然大理石、花岗岩的缺陷,是非常理想的装饰材料,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因此市场需求量、需求潜力很大。

微晶玻璃具有的各种性能使它在建筑方面有着极其广发的应用。

微晶玻璃的耐磨性、安全耐热震性、不燃性等方面均优于天然石材的理化性能[18]。

而美丽的色调,华丽的装饰效果,无与伦比的耐磨、耐腐蚀性能更使它适合于建筑材料。

该产品性能卓越、成本低廉、加工容易、附加值高,所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前景非常好。

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尾矿、矿渣,大部分有待于开发利用,因此,用工业尾矿,废渣制备建筑用微晶玻璃对我国工业具有重要意义与积极影响[19]。

1.5.2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利用微晶玻璃机械强度高、耐磨、耐高温、抗热震、热膨胀性可调等力学和热学性能,制造出各种满足机械力学要求的材料。

微晶玻璃好的机械性能连同它能获得极其光滑的表面的能力使它可以用于特殊用途的轴承。

1.5.3光学材料上的应用

近几年,出现了用锂系微晶玻璃材料制造光纤街头,它与传统使用的氧化锆材料相比,热膨胀系数和硬度与石英光纤玻璃更为匹配,更易于高精度加工,环境稳定性优良。

1.5.4化学化工材料上的应用

微晶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好,对王水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只有轻微的侵蚀。

微晶玻璃几乎不被腐蚀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化工上。

1.5.5其他材料上的应用

泡沫微晶玻璃作为结构材料、热绝缘材料和纤维复合增韧微晶玻璃都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核工业方面,微晶玻璃被用于制造原子反应堆控制棒上的材料、反应堆密封剂、核废料储存材料等方面[20]。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材料包括:

SiO2、Al2O3、CaO、Fe2O3、Na2CO3、ZnO、BaCO3、碎玻璃、煤矸石(25%,已换算为SiO2、Al2O3、CaO等成分)。

粘合剂:

聚乙烯醇(浓度5%)。

表2.1实验制备玻璃陶瓷化学组成(wt%)

成分

SiO2

Al2O3

CaO

Fe2O3

Na2CO3

ZnO

BaCO3

碎玻璃

百分比

55.1

8.3

19.8

0.1

4.6

3.5

1.8

6.8

表中为原始配合比

SiO2

 

衍射强度

 

衍射角

图2.1煤矸石的衍射图

通过观察图2.1进行分析,并运用Jade5.0软件分析衍射图,由特征衍射峰判断出来煤矸石中含有SiO2、钙长石等物质。

图中主要的衍射峰的成分为SiO2,其他不太明显的衍射峰之间互相重合,涵盖了钙长石的成分。

2.2实验器械

高温烧结炉、试样样品模具、XRD衍射仪(DX-2700)、电子天平(型号:

FA2104N)、电子恒温水浴锅(型号:

DZKW-4)。

2.3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流程:

图2.2实验方案流程图

2.3.1计算配比

在第1阶段,原始配比如表2.1所示,制取3组共9块试样,分别以750℃、850℃、950℃三个实验温度下烧结并且保温2小时,以此确定最佳的实验烧结温度。

在第2阶段,由于要对原料组成进行单一变量的研究,所以存在某一变量的改变,但其他的含量与原始配比保持一致的实验。

经过第一阶段的实验,确定了在850℃条件下,烧结的成品外观与性能最佳,所以接下来的成分配料因素决定玻璃陶瓷的性能等实验便决定在85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

实验的变量因素为:

SiO2、Al2O3、CaO、碎玻璃。

变量为增加2%的掺入量,其他成分含量保持不变,每组仍旧三个试样。

2.3.2称量

按照计算的配比依次称取相应的药品。

2.3.3配料混料

称取煤矸石35g,倒入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粉末。

再称取SiO226.4g,倒入玛瑙研钵中,一边研磨一边与之前的煤矸石粉末混合。

依次称取Al2O35.6g、CaO21g、Fe2O30.14g、Na2CO35.6g、ZnO5.2g、BaCO32.24g、碎玻璃11.2g加入到研钵中研磨混合。

原料研磨成粉末,确保充分混合后,加入到事先干燥好的大烧杯中,粘合剂需单独配制(浓度5%),称取聚乙烯醇加入到水温为85℃-90℃的烧杯中(烧杯在水浴锅中加热)搅拌,待冷却至室温时倒入已经配好装有原料的烧杯中,玻璃棒搅拌。

2.3.4压制

原料混合后,倒入定制好的模具中,用千斤顶施加20MPa,压制成试样,每个试样重量为12.9g-13.0g之间,压制后的厚度大约为6mm。

图2.3压制成型的试样

2.3.5烘干

烘干箱中烘干12小时。

2.3.6烧结

仪器:

高温烧结炉

步骤:

启动设备,设定烧结温度,按动绿色按钮开始烧结,至所需温度(850℃)停止设备即可,自然冷却至室温。

烧结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2.4烧结温度变化曲线

2.4样品性能测试

根据烧结样品测试样品的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

2.4.1密度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根据测量烧结后的试样的质量,除以烧结产物的体积,得出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

ρ=m/V(式2.4.1)

(m:

烧结后砖的质量;V:

烧结产物的体积)

2.4.2吸水率

吸水率:

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

通过以单位体积吸收水分体积的比例作为吸水率。

实验过程为称量一定体积的水,记录下此时体积V1,用镊子夹住烧结试样浸入量筒中,待1分钟后取出试样,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