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960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9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docx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00分,9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

1.在田字格中工整地写出拼音代表的汉字和词语中错别字的改正字。

(2分)

qiè而不舍xiǎn为人知鞠躬尽粹妇儒皆知

2.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极点。

C.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3.根据上下文,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

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

4.下列说法与课丈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分)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诗集《烙印》等。

B.《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1957年与李政道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自《萧红全集》,作者萧红,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5.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5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A)的斗士。

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恭敬地产生敬佩之情(B)。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2分)

A:

B:

(2)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1分)

 

(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

6.依据所给信息填空。

(2分)

作家使用笔名,是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

老舍就是现代著名作家的笔名。

老舍下笔有真情真性真气,因而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经典形象,例如出自《____》的虎妞(车行老板的女儿)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7.综合运用。

(5分)

七年级

(2)班开展以“走进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请你为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1分)

 

【在线交流】假如邓稼先还健在,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和邓稼先在网上进行交流,你会如何设计?

(2分)

 

【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2分)

例:

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

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4分)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日: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日: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肃造次应日:

“临时施宜。

”蒙日: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日:

“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过蒙屯下()

(2)遂往诣蒙()

(3)越席就之()(4)权悉以兵并蒙()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分)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11.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2分)

12.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3~16题。

(10分)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

“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3.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

(每件不超过8字)(3分)

(1)。

(2)。

(3)。

14.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

为什么说“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2分)

15.“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特点?

(2分)

16.“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

“高”在哪里?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16分)

中国不亡,有我!

齐邦媛

卢沟桥开战后,整整一年间,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个中国,从南京来到重庆。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送我去沙坪坝的南开中学上学。

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发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伸出侵略的魔爪。

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通过游行呼吁自强,号召爱国抗日。

校长张伯苓先生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重庆觅

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学生。

卢淘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

南开中学在抗战

最困难的岁月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张校长创业立世金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星“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

他长得很高,有一百八十几公分,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

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

张校长幼年时跟随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亲读书。

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

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奋发图强,为国雪耻。

后来,他被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目睹了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本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

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

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一九〇四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誓为教育中国的子弟献身。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岁,竟克服种种困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

回国后,他创设了南开大学。

后来,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了南开。

之后,南开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

自他从事教育到一九五一年逝世为止,张校长一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鼓励“中国不亡,有我!

”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

为了庆贺他七+岁之成就,胡适和十一位美国学者合撰《另有表现的中国》-书,书名意指借由南开精神看到在政治军事动乱不宁的年代,尚有另一个中国在日益进步,充满了高瞻远瞩的理想。

张校长高大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

在沙坪坝那些年,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拄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不饱。

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住校,在他想,这些孩子都是父母托给他的,必须好好照顾。

他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

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

(节选自《巨流河》,有删改)

17.根据时间顺序梳理张伯苓校长主要的办学经历。

(4分)

①→从美国回国后,创设南开大学→②→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

18.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

(2分)

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19.文中说“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温暖”的理解。

(4分)

20.“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

”这部分文字照应了文中哪个句子?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21.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章标题《中国不亡,有我!

》的内涵。

(4分)

三、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何谓“名人”?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认为,名人并不是那些声名显赫之辈,也不是那些位尊权重之流,更不是那些万众簇拥之星。

真正的名人是具有仁慈的胸怀、坚毅的品格,以精神的力量为人类做出贡献,为人类增添勇气,为人类指明方向的人。

请以“名人的魅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立意自定;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锲鲜瘁孺

2.C解析:

斗牛,斗和牛均为星宿名,借指天空。

3.D解析:

所填句子要注意与横线前的句子句式一致。

4.D解析:

司马光为北宋人。

5.

(1)(A)勇往直前(或“一往无前”)(B)肃然起敬

(2)她看不见这世界的景色,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3)示例:

有一个探索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6.舒庆春骆驼祥子

7.【板报设计】示例:

①“‘两弹’元勋”邓稼先②中国飞天梦的实现历程③探索与发现

【在线交流】示例:

①邓爷爷,您好!

请您说说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②邓爷爷,当您在科技攻关上遇到困难时,您一般采取哪些方法克服困难?

【写墓志铭】示例:

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

身已死,心仍在。

邓稼先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8.

(1)经过

(2)拜访(3)走近(4)全,都

9.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10.

(1)(您)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

(2)我不知道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11.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干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

12.勤奋好学;勇而有谋略,识军计。

【参考译文】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应当去陆口,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

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

“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思想来对待,您应当去拜访他。

”(鲁肃)就去拜访吕蒙。

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吕蒙问鲁肃:

“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夕卜情况呢?

”鲁肃轻率地回答:

“到(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

”吕蒙说:

“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备好应急方案呢?

”于是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

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座席,来到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

“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鲁肃就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当时吕蒙屯军与成当、宋定、徐顾非常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他们的子侄都还很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兵力全都给吕蒙。

可是吕蒙坚决地辞让,说这三位将军勤劳国事,为国家战死,他们的子侄虽然年纪小,(但)不可废了学业。

(吕蒙)接连上书三次,孙权才同意这一做法。

吕蒙就又为(这些孩子)挑选老师来辅导他们,他为国家、朋友的操心通常都是这个样子。

13.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参加游行示威

14.“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或“不说”

不一样。

15.义正词严,声震天地,蔑视敌人,英勇无畏。

16.“巨”在一切为国为民上;“高”在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上。

17.①一九〇四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②一九三六年,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

18.“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张伯苓看着国帜三易,国力衰微时内心的无奈、痛心和悲愤,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强烈的爱与责任感。

19.在艰难的求学生活中.张校长对“我们”的照顾细致周到;无论国家、民族处于何种境地,张校长和他的故事总是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坚信中国不会亡。

20.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岁月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21.示例:

这是张伯苓演讲了半个世纪的主题,是他教育救国理想的体现;这也是张伯苓和他的学生坚信“中国不亡”,努力创造“另一个中国”的南开精神;这更是南开精神对我们后人永恒不灭的激励。

22.【写作提示】古今中外的名人,要写出有深度的内容就必须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选择那些打动自己心灵的东西来写。

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体现名人的魅力。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①透过名人的表面,透过星光灿烂的光环,深入挖掘名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②除了介绍名人事迹外,还可对有关名人的社会现象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突出名人的形象。

③要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

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折射名人的精神力量,形成与名人在精神世界的沟通和对话。

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00分,9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辔头(pèi)机杼(zhù)浊流(zhuó)积淀(diàn)

B.字帖(tiè)军帖(tiě)族系(xì)浆液(yè)

C.气魄(pò)九曲(qǔ)澎湃(pài)巅峰(diān)

D.姊妹(zǐ)镐头(gǎo)宝藏(zàng)奔驰(b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摇蓝鸽子懊悔麻雀

B.蚱蜢屏嶂紫藤赚钱

C.逼狭崎岖曲调凄历

D.哽咽污秽啜泣阻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B.啊!

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C.(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都德。

作者以儿童视角来表现沦陷区人民的爱国情感这一主题。

C.《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端木蕻良。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D.《木兰诗》选自唐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叙事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5.按要求填空。

(3分)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且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

(3)《春夜洛城闻笛>中写李白思乡念亲的句子是:

,。

6.综合性学习。

(7分)

班级开展以“黄河之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古之黄河】我们可以从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中了解古代的黄河。

你还能从哪些诗句中了解古代的黄河?

请写出两句。

(2分)

【近之黄河】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中黄河的理解。

(3分)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

“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诗中写道:

“啊!

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3月12日,地处黄河人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

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保护黄河的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12分)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

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我总是祓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

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

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

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谰语()亘古()

8.“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一词有何表达作用?

(3分)

9.选段中列举了大量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有什么作用?

(3分)

10.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16分)

集中营的课堂

程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

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

“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

”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伏,投进了集中营。

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

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

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

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

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

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

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

“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

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

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

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

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

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

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

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

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入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

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

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

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

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被抓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