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9800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docx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题号1~2526272829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元谋人、北京人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故事B.史书记载C.学者推论D.考古发掘

2.某班同学进行主题研究,根据提供的三个关键词可以判断,

的生活

横线上应填入

A.山顶洞人B.半坡人

关键词1:

黄河流域

关键词2:

种植粟

C.河姆渡人D.良渚人

关键词3:

半地穴式房屋

3.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19世纪B.公元前20世纪

C.公元前21世纪D.公元21世纪

4.下列我国先秦历史朝代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B.西周→东周→商→夏

C.西周→东周→夏→商D.夏→商→西周→东周

5.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BCD

6.人们常将湖北称作荆楚大地,山东称作齐鲁大地,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7.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

药、天文历法等。

这说明甲骨文

A.年代最早B.内容丰富C.影响深远D.造字成熟

8.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成语中,源于春秋战国历史的有

①退避三舍②纸上谈兵③卧薪尝胆④草木皆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李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

空白处应填入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B.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C.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D.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0.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怨恨不满)。

”这主要与他实行的哪项改革措施有关

A.允许土地买卖B.确立县制

C.改革户籍制度D.奖励军功

11.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历史人物是

A.大禹B.李冰C.商鞅D.秦始皇

12.观察右侧《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A.秦、齐、燕、楚

B.晋、齐、秦、燕

C.齐、燕、楚、秦

D.燕、齐、楚、秦

13.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

14.史书记载:

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

(放弃)

以利民”。

该材料说明了汉文帝

A.注重以农为本B.废除严刑峻法

C.提倡节俭治国D.减免徭役赋税

15.《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

“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

值。

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两千多年”。

其中的“核心价值”指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

16.下列物产中,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包括

①石榴②丝绸③香料④水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7.以下事件中,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D.班超长期经营西域

2

18.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

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

A.秦汉B.西汉东汉C.汉三国D.三国西晋

19.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

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

A.外戚宦官专权B.道教开始兴起

C.王莽夺权改制D.黄巾起义爆发

20.右图是我国发行的纪念蔡伦的邮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这套邮票中

的一张。

人们纪念蔡伦,是因为他

A.造出了千里船B.发明了造纸术

C.改进了造纸术D.创编了五禽戏

21.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祖冲之B.华佗C.郦道元D.张仲景

22.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交战双方的统帅分别是

A.曹操和袁绍B.刘备和孙权C.曹操和刘备D.曹丕和袁术

23.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是

①西汉②孙吴③西晋④东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4.右图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摹本局部),有“天下第

一行书”之称。

该作品是

A.《水经注》

B.《洛神赋图》

C.《兰亭集序》

D.《张猛龙碑》

25.《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其作者是

A.刘徽B.贾思勰C.顾恺之D.锺繇

3

二、综合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计50分)

26.(14分)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人物推动和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传说人物——炎帝和黄帝

材料一传.说.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创造发明,如:

炎帝种植五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黄帝建造宫室、挖掘水井、发明指南车等。

有史所载的炎黄祭拜,最早在战国时期秦灵公三

年(公元前422年)。

此后,炎黄祭拜的传统得以延续,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材料一中的“传说”二字能否删去,说明你的理由。

(2分)

(2)请结合炎黄的历史地位,谈一谈人们祭拜他们的原因。

(2分)

群星闪耀——诸子百家

(3)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

请将各学派的派别、代表人物和主张进行连

线。

(8分)

派别代表人物主张

墨家老子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法家孔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墨子“仁者爱人”

儒家韩非子“兼爱”“非攻”

时势英雄——张骞

材料二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示意图

4

(4)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结合材料二,写一写张骞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后人学习(一

点即可)。

(2分)

【示例】张骞出使西域历时13年,坚持不懈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7.(12分)2017年9月17日至11月30日,“秦汉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展出。

材料一展览解说词节选

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王嬴政以赫赫雄师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

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恢弘序幕。

秦朝立百官之职,通过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汉朝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

等领域改革创新,取得巨大成就。

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使秦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至

关重要的开创与变革时期。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

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5分)

①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开创与变革时期。

()

②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

③秦朝采取多种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④汉朝照搬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没有变化。

()

⑤汉武帝实行了盐铁专卖政策。

()

材料二展览中的部分文物

展览入口处的秦始皇兵马俑秦铜诏铁权西汉金缕玉衣

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墓,

潼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馆藏秦城区,甘肃省博物馆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2)请你说明“秦汉文明”展选择将秦始皇兵马俑放在展览入口处的原因。

(2分)

5

(3)秦铜诏铁权是秦统一度量衡的证物,请具体指出它是度、量、衡三者中的哪一个?

(1分)简述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意义。

(2分)

(4)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此玉衣的主人是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

共用玉片2160块、金丝约700克,体现了西汉时期诸侯王强大的实力。

针对王国对中央的

威胁,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2分)

28.(12分)历史学习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其中学会阅读至关重要。

阅读文本结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

①②

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

③④

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

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

⑤⑥

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1)以上文字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

请将语句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

的横线上。

(6分)

周王分封的“对象”是:

周王分封的“依据”是:

受封者的“权利”体现在:

受封者的“义务”是:

分封的“目的”在于:

(2)这段文字有助于我们理解下列哪个历史问题()(1分)

A.周天子与诸侯国的关系B.早期国家是如何诞生的C.周王如何加强皇权

6

解读历史信息

材料一材料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

乎?

”⋯⋯

——《史记?

陈涉世家》

(3)看材料应先看“出处”,材料一出自《史记》,它的作者是史学家;

再看内容,材料记录的历史事件是;结合所学可知,此事件发生的背景

是。

(3分)

(4)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场战役的形势图?

写出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

(2分)

29.(1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魏晋南北朝时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探究1: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3分)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