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9914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

第一排摆6个圆,第二排摆4个圆.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学生经过思考以后,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1)两排一共有多少个圆?

6+4=10.

  

(2)第一排比第二排多几个或第二排比第一排少几个?

6-4=2.

  (3)第一排去掉几个和第二排同样多或第二排再添上几个和第一排同样多?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7.

  

(1)有红花9朵,黄花6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2)有红花9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几朵?

  1.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从哪句话知道红花多,还是黄花多?

  生:

(1)题从问话“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第

(2)题从第2个已知条件“黄花比红花少3朵”都能知道红花比黄花多,黄花比红花少.

  2.解答第

(1)题.

  

(1)让学生用红花和黄花摆出条件和问题,教师出示意图:

  ②分析:

这道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这道题要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这个问题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呢?

分析这个问题,可以知道黄花少,红花多,要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必须知道黄花有几朵,还要知道红花有几朵.

既然红花的朵数多,我们应该把红花的朵数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边摆边说.(学生操作完,请一名学生叙述)

黄花比红花少,红花多.红花的朵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黄花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从红花的朵数里去掉跟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朵数.

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减法计算.

  ③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

  9-6=3(朵)

  口答:

黄花比红花少3朵.

  3.解答第

(2)题.

  ①让学生把刚才摆的第

(1)题图,改变成第

(2)题图.(事先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条代表问题放到6朵红花下面)教师先出示有9朵红花的图.

  ②分析

(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黄花有多少朵?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黄花少,红花多.

红花的朵数多,我们就可以把红花的朵数怎么办?

把红花的朵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朵数,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朵数.(让每位同学边摆边说)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把红花的朵数分两部分,并让学生指一指哪一部分是同样多的朵数,哪一部分是黄花比红花少的朵数,哪一部分是所求的黄花的朵数.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完成示意图,把图中各部分标出.

从红花的朵数里去掉红花比黄花多的,得到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也就是黄花的朵数.

  9-3=6(朵)

黄花有6朵.

  4.分组讨论.

刚才我们解答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相同点:

  ①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都是有红花9朵.

  ②两道题都是已知黄花比红花少,也就是红花多.红花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黄花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

  ③都是用减法计算.

  不同点:

  ①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第

(1)题知道有黄花6朵,第

(2)题知道黄花比红花少3朵.

  ②要求的问题不同,第

(1)题的问题是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2)题的问题是求黄花有几朵?

也就是第

(1)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第

(2)题的所求问题.第

(1)题的所求问题是第

(2)题的一个已知条件.

  ③虽然都是用减法计算,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第

(1)题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要从红花的朵数里去掉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黄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朵数.第

(2)题求有多少朵黄花,要从红花朵数里去掉比黄花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的朵数.

  ④所列算式不同,结果不同.

  第

(1)题:

9-3=6(朵)

  第

(2)题:

9-6=3(朵)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第105页“做一做”.

  

(1)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教师提示,学生思考.

(1)题求象比熊少几只怎样想?

(2)题求象有几只怎样想?

  (3)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做在书上,及时订正.

  2.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仿例7编题后解答.

  3.课堂作业.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种应用题的对比,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清楚题里的数量关系,找到那个较大的数,再做进一步分析,最后解答.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讲授两种应用题的对比,重点是在正确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复习时,教师说明摆的要求,发挥学生思维水平,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便于与后面教学联系.通过操作,使学生对相比较的两个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获得初步表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里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

“从哪句话知道红花多,还是黄花多?

”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最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应用题的异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虽然两道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应用题)分析

一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大致有两个:

一、简单解决问题结构的认知。

解决问题的结构,一般分为已知信息(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孩子找出已知信息,明确所求问题,利用已知信息解决问题。

因此,在日常的练习中,可以让孩子多说说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这样可以培养数学语言描述的能力,也能促进细心读题的习惯。

一年级的解决问题,通常只有两个已知信息。

二、简单加、减法解决问题。

 

一年级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大致分为两类:

1、两个数量之和及其逆运算问题;

一般有“求和”和“求剩余”两类。

求两部分的和用加法;

已知两部分之和与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这两类属于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求和就是把部分合并成整体;

求其中一部分,就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用整体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

我们很难把这些抽象的道理给孩子讲懂,但我们可以在具体的例题中,在实际生活中,去渗透这些思想,只有真正理解了什么情况下用加法,什么情况下用减法,才能在以后学了乘除法后,不至于乱用方法,才能真正学会解决问题,才能有良好的数学思维。

为了贴近学生语言,通常用部分与总数来描述,

例如:

看图列式

(1) 

★★★ 

★★★★

信息:

左边有3个★ 

右边有4个★ 

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

问:

用什么方法算?

答:

加法。

为什么?

因为要把两部分和起来,求总数。

(2)★★★ 

7个★

一共有7个★,左边有3个★。

右边有多少个★?

减法。

因为已知总数,用总数减去左边的就等于右边的数量。

注:

孩子在描述时,意思到了就行,不求十分精准。

这类解决问题,归纳下来,可以小结为:

已知两部分,求总数用加法,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2、比较两个数量之差的关系问题。

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将在下学期中重点学习,但在本学期也出现过,这里仅作初步介绍。

(1)首先要理解同样多。

▲ 

○ 

两种图形或物体,正好1个对1个(一一对应),就说它们同样多。

(2)训练三句话

①○对▲来说,○比▲少;

②▲对○来说,▲比○多;

③▲和○个数相差2个。

(3)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为什么用减法算。

指出▲和○同样多的部分,有4个,剩下的就是▲比○多的部分。

理解:

求▲比○多几个,就是从▲的总个数中,去掉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多出来的部分,所以用减法。

像这样的,“求两个数量相比较后相差多少”的问题,解题思路是:

大数-小数=相差数。

同样的,这类问题也有变化的类型,例如:

已知大数和相差数,求小数;

已知小数和相差数,求大数。

但现在不作要求,以后的学习中再作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