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0171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解比例

教学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

10和9:

15 

2:

80和5:

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

3:

9=( 

):

15

师:

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因为3:

9=1/3,想( 

15=1/3(5比15等于1/3);

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

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

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

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

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

学生读题。

1:

10是谁与谁的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

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

10。

题中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条件?

(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是320米。

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

还有几个项不知道?

(知道其中的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

(在板书下面加上“未知项”三个字)

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怎样根据这个比例中的三项来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我们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

可以写成一个比例,谁来说说看?

板书:

解:

设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X:

320=1:

10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这个比例改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

谁上来做做?

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

这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等式。

对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不但把比例改写成了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我们知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同学们会解方程吗?

把这个方程解出来。

在全班学生独立解答的同时,抽一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呀?

(32)对了,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32米。

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

(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

(解比例)

出示比例的意义。

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

可以怎样检验呢?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检验。

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

我们先来总结总结:

(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现在同学们会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吗?

3、巩固例2练习

(1)出示练习题p37第8题

(2)学生独立完成,二名学生板演讲解分析

(3)小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

(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数X)

4、这个比例你能解答吗?

出示例3:

1.5/2.5=6/X

(1)谈话引导学生理解例3,这个比例形式上与例2有什么不同?

(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

(3)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4)同学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完成例3

5、指导学生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完成p35“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解决问题:

练习六第9、1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什么叫解比例?

怎样解比例?

(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五、布置作业

p37第7题、p38第10题

板书设计

模型高度:

原塔高度=1:

10

未知项(x)320米

解:

设这座模型高x米。

10X=320x1

X=320÷

X=32

答:

这座模型高32米。

教学反思:

首先复习旧知引出一个问题:

15,学生会从已有的经验入手思考解决方法。

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比例的意义,更有学生想到了方程:

15=3÷

9。

这样很自然的进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解比例。

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提前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预习,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掌握的很扎实,所以对授课内容比较了解,教学组织和实施都比较顺利。

遗憾的是,虽然扶放结合的课堂效果很好,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对例2的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直接板演并讲述思路,然后教师从旁点拨,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加大教学密度的可能,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