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031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Word格式.docx

  3.“认识图形”的复习。

  本学期主要学生的活动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这些图形。

  4.“认识钟表”的复习。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知道整时。

复习中,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5.“用数学”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通过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挖掘出形象图以外的资源。

如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

如果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了几辆汽车。

题目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说明“又开来了6辆”。

使学生知道,画面上所画出的开来的汽车并没有画全,要解决“现在有几辆车”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汽车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又开来了6辆”这个信息。

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六、复习措施 

1、针对学生单元复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以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复习。

2、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和综合性,让优等生吃饱,更要促使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达到本学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3、注意精讲多练,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以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4、采用集体复习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学困生,将补缺补差的工作落到实处。

5、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指导家长为孩子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计算。

  2、整理10以内的加法、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3、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计算。

  难点:

整理10以内的加法、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师:

出示复习第一题(左边一题)学生观察图。

问:

谁来说说图的意思?

  生:

个别说,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生:

独立列出算式。

集体订正,问:

你是怎样想的?

  2、师:

出示复习第一题(右边一题)

  学生观察图。

  3、师:

什么情况我们要用加法算?

什么情况我们要用减法算?

  4、生:

说说生活中用加法、减法算的实际问题。

生自由说一说。

  二、整理加法、减法表。

  1、整理加法表。

  师课前先准备把10以内的加法制成卡片,发给学生。

  师:

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搭房好吗?

说说你准备怎么搭房。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学生进行有序的对加法算式整理。

  师问:

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横着看,斜着看呢?

小组讨论,观察,发现加法表里的排列规律?

  2、整理减法表。

  师导入:

现在我们一起帮信鸽送信,好吗?

师:

我们要象反搭房子一样有序地进行送信。

说说你准备怎么送信。

  小组讨论。

学生进行有序的对减法算式整理。

小组讨论,观察,发现减法表里的排列规律。

  三、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学到了些什么?

第二课时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数10以内各数的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加减法,体会进位制的概念。

  2、以多种练习形式使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加减法计算练习,提高计算的技能,重视学生的思考、分析、交流能力。

能又快又对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细心算一算。

  7+1= 

8—2= 

8—6= 

10—5=

  2+8= 

4+5= 

10—7= 

1+9=

  7—6= 

3+4= 

1+5= 

8—2=

  4+0= 

5+5= 

9—3= 

7—4=

  6+4= 

0+5= 

6—2= 

8—0=

  8—1= 

2+3= 

2+5= 

7+2=

  9—6= 

8-8= 

6+4= 

9—5=

  二、看图写数。

☆☆()◎◎◎◎()☆☆()◎◎◎◎◎()三、填空。

  1、

  

(1)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4在()的后面,在()的前面。

  (3)1后面连续两个数是()和()。

  2、☆☆☆☆☆☆☆☆☆

  一共有()颗☆;

给左边第8颗☆涂色;

把右面第6颗☆圈起来。

  3、在3、5、7、4、2、0、9、8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比2大比8小的数有()个。

  4、在○里填上“>

”、“ 

<

/SPAN>

”或“=”

  9○62+7○89○5+55+4○3+7

  0○107-2○88○4+310-2○3+5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98-()=3 

()-2=5

  ()+10=109-()=0 

()+5=9

  3+()=97+()=10—24+()=8+1

  6、接着画一画。

△○□△○□△○□△○

  7、比一比、填一填。

(略)

  四、哪条路近?

近的打“√”。

四、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图略)

  五、找一找(略)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 

()

  六、看图列式。

  七、思考题。

  有10个小朋友排成一列做操,小红的前面有4个人。

她的后面有()个人。

第三课时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加减法的计算以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一、计算:

  8+2=4+5=7-3=7+2=4+3=

  9-7=3+5=2+2=9-5=9-6=

  10-7=10-7=6-5=8-6=6-4=

  2+3=2+5=7-0=0+5=7-7=

  二、画一画。

  

(1)画○和△同样多。

(2)画☆比○多2个。

  △△△△○○○○

  (3)按规律画一画。

  △▲▲△●●○●●○●●

  三、在里填上"

﹥"

、"

﹤"

或"

="

  9 

○ 

83 

72 

62 

2

  3+3 

3-38-8 

6-65+5 

2-2

  四、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05= 

()+2 

() 

()=8

  () 

+6=97=9-()()-() 

=6

  五、用适当的数字填空:

 1、填数:

  4328

  3() 

()() 

12 

  ()()()()

  34456255

  934445 

  1 

()()() 

六、按顺序填上合适的数。

  1、填数。

()23()()6()8

  2、 

10()()7()5()()()2

  3、把下面的卡片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①⑦⑤②⑧⑥⑨④③

  七、比多比少,比大比少。

  ○○○○○○○○○△△△△

 ....

  △△△△○○○○○○○

  ()比()多()()比()少()

  ()比()少()()比()多()

  ()>()()<()

  ()<()()>()

  八、找朋友。

  .4+6 

.3+7

  .10-2 

.4+4

  .3+4 

.7-1

  .9-3 

.9-2

  九、看图填算式:

  ●●○○○●●○○○○○

  ●●○○○●●○○○○

  □+□=□□-□=□

  □-□=□□+□=□

  十、在○里填上"

+"

-"

  1○9=106○2=85○4=15○2=78○0=88○8=0

  2○7=97○2=59○8=1

第四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简单的数据,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2.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一、基本练习

  1.分一分,数一数。

(出示图片:

羽毛球、毽子、排球各若干个)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后进行交流,如哪种体育用品最多,哪种最少等。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交流情况。

  2.认一认,数一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后进行交流,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统计并评价学生交流情况。

  3.数一数,填一填。

正方形、三角形、圆、五角星各若干个)

(1)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2)思考并回答:

哪种图形最多,哪种图形最少?

五角星比正方形多几个?

三角形比五角星少几个?

  4.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统计一星期里数学课、语文课、英语课、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各有几节?

一周内哪门功课节数最多?

哪门功课节数最少?

一周内数学课和美术课一共有几节?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上学情况,步行的有多少人,乘车的有多少人?

  5.分一分,画一画,填一填。

  出示图片:

桃子、苹果、梨、西瓜各若干个。

  

(1)学生先看图并独立完成统计表的填写。

  

(2)()最多,()最少。

(3)桃和梨一共有()个。

(4)西瓜、梨和苹果一共有()个。

(5)苹果和梨一共有()个。

  二、拓展题

  1.找规律画图。

  

(1)△〇、△〇、△〇、

  

(2)□○、□○、□○、

  (3)△△□、△△□、

  学生在横线上画完后统计三种图形各有几个。

  回答:

三角形比圆(),圆比正方形(),正方形比三角形()。

()最多,()最少。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 

+5<

910-□ 

>

73+ 

5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交流想法,教师及时评价。

  3.在○里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

  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思考,应该先填哪个数。

第五课时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写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2.进一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用小棒表示11~20各数,会用计数器表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棒2捆

  一、复习数位和数的组成

  1.教师在黑板上摆出11根、16根小棒,提问:

老师摆了几根小棒?

你怎么知道的?

有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的?

在计数器上怎么拨珠?

(学生动手在学具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指名学生来拨珠)

  教师说明:

左边都摆了10根一捆的小棒,就是1个十,所以左边一位是“十位”,右边分别摆了1根和6根,也就是几个“一”,所以右边对着的一位就是“个位”。

明确:

这就是数位表中的两个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摆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摆的数表示几个十。

  2.提问:

现在你能快速地在计数器上拨出14和19吗?

再和同桌说说它们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提问:

我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你能把它们写出来吗?

  学生在自己本子上写数,然后介绍怎样写的。

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写数时先在左边写十位上的1,再写个位的1,两个数字要靠近一些。

(再请几位学生说说15、18、20是怎样写的。

  二、基本练习

  1、按顺序填数。

4、 

6、、10、、。

  19、17、15、、11、、。

  2、看图写数 

()()()3.在计数器上画出算珠。

4.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十。

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17是()位数,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5.

(1)18接近10还是20?

13呢?

(2)13后面第5个数是()。

  (3)比15大又比20小的数有()。

  (4)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1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6)18和16中间的数是()。

  6.在多的后面打√。

 ()

  在少的后面打√。

  三、拓展题

  1.找规律写数。

  

(1)1、3、5、7、()、()、()、()、()、()、

  

(2)2、4、6、8、()()、()、()、()、()

  (3)0、5、()、()、()

  (4)18、15、1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

  2.16、12、8、14、20、10

  一共有()个数,两位数是(),从右往左数,14排在第(),12排在第()。

这些数中,比11大的数有(),大于8小于12的数是()。

 3.猜猜她们的年龄。

  小红说她今年的年龄是由2个十组成的。

小丽说她的年龄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小芳说她在她们三人中排行老二。

小红今年()岁,小丽今年()岁,小芳今年可能()岁。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指导学生课内完成相应的作业。

第六课时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认识数位,能正确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用刚学的统计和11~20各数的认识这些知识来进行一些练习。

比比谁学得最好。

  二、综合练习

  

(一)填空

  1.看图写数。

  学生看图独立写数,然后集体核对,并指名学生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2.填空

  

(1)1个十和6个一组成(),2个十是()。

  

(2)1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4)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7,这个数是()。

  (5)19后面一个数是(),18前面一个数是()。

  (6)10和12中间的数是()。

  (7)比14多1的数是(),比20少1的数是()。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并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3.在〇里填上“>

”、“>

”或“=”。

  10+3〇1415-5〇1020〇10+1012-2〇10+3

  18-8〇147+2〇613〇19-916-10〇3+3

  学生独立思考并填写,然后交流思考过程,教师及时评价。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183+()=13 

()-2=10

  ()-10=56+()=16 

()+4=14

  5.在〇里填上“+”或“-”。

  10〇7=178〇2=616〇6=1020〇0=20

  学生明白题意后独立思考并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二)选择,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画“√”。

  1.下面和18最接近的数是几?

  10 

20() 

19()

  2.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多2,这个数是几?

  13 

20 

14()

  3.第一组栽了11棵树,第二组和第一组栽的差不多,第二组栽了多少棵?

17棵() 

10棵() 

2棵()

  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选择,然后请学生说说想法,教师及时评价。

 (三)计算

  1.3+8=6+7=16-4=5+7=6+5=

  7+9=10-4=6+2=4+7=10+9=

  8-3=4+9=7+9=2+9=3+9=

  8+10=5+9=8+5=6+9=8+8=

  2.4+3+2=10-6-2=10+3-3=17-7+5=

  8-7+3=4+5-6=19-10-0=14-4+1=

  5+2+10=9-5+4=20-10-5=18-8+9=

  (四)看图列式计算(图略)

  学生看图列式计算,然后说说根据图意所编的数学问题,教师及时评价。

  (五)根据调查的数据完成统计表

  下面是小红调查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情况。

  篮球□□□□□□跑步□□□□跳绳□□□□□□□□

  1.请你认真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回答问题。

  

(1)喜欢哪一项体育活动的同学多?

喜欢哪一项体育活动的同学少?

  

(2)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人?

(3)小红一共调查了多少个同学?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统计。

第七课时

  1、知道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能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在认钟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初步总结认识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方法;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一、认识钟面

  1、钟面上有()个数,长针是(),短针是()。

  2、下面的钟面上少了什么,你能帮它补充完整吗?

  二、认识整时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时()时()时()时

  大约()时大约()时大约()时

  2、连一连

  3、在钟面上按下面的时间画出时针或分针。

  11时 

5时大约10时

  4、智慧屋

  根据已知的时间,想一想第四个钟面上的时间,并画出时针和分针。

  三、数一数

  2、

(1)把上面的物体分一分、

(2)如果照样子在右边再画一

  …..数一数。

个物体,应该画什么?

  .. 

在□里面“√”。

第八课时

  1、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的组成、加与减等知识进行综合实际运用。

  2、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一、口算练习

  9+19+103+710+92+84+6

  5+55+410+53+109+108+10

  9+79+69+52+89+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