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05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七年级期中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现象的是

A.蜘蛛结网B.大雁南飞C.桃花盛开D.潮涨潮落

【答案】D

【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蜘蛛、大雁、桃花都属于生物,所以蜘蛛结网、大雁南飞、桃花盛开都属于生物现象,潮起潮落属于自然现象。

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

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考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B.水C.温度D.湿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

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A.生物的生长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进行呼吸D.生物的发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

考点:

生物的特征。

5.实验结果表明霉菌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其中的影响因素“温度”属于

A.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

C.非生态因素D.以上都是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的概念、内涵、环境因素的种类方面来切入.

解:

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故此题选B。

6.一台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分别为5倍与10倍,物镜分别为10倍和45倍,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为

A.15倍和55倍B.50倍和450倍

C.5倍和45倍D.100倍和225倍

【答案】B

..................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7.下列关于生物体能从小长大的原因叙述最全面的是

A.细胞的分裂和体积的增大B.细胞的数目增多

C.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D.营养状况的好坏

【答案】A

【解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所以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8.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③②④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先是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是②作出假设,接着是④制定计划,故A错;然后是⑤实施计划,故C错;继而是⑥得出结论,故D错;最后是③表达交流,故此题选:

B。

考点: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9.对制成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A.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B.直接将碘液滴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

C.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同侧吸引

D.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在载玻片上,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所以要把制成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最准确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故选D.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10.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顺序正确的是

A.a→c→d→bB.a→b→c→dC.c→d→a→bD.a→d→b→c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如图可知,此细胞有细胞壁,因此是植物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因此外观上细胞核变大即图中的a,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即c过程;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即d过程,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即b过程,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c→d→b。

考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11.明明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看到一个番茄细胞的大部分图像,他想将此细胞调到视野的正中央,以便更好地观察。

则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

【答案】C

1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开始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A.清水B.稀碘液C.生理盐水D.蒸馏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3.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

A.pB.qC.bD.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将字母“p”写好,旋转180°后得到的是字母“d”。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14.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较弱,应使用

A.大光圈或用平面镜B.大光圈或用凹面镜

C.小光圈或用平面镜D.小光圈或用凹面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

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较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

因此若光线太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15.下列有关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操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盖上盖玻片

②将生物材料放入水滴中

③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步骤,可概括为:

擦→滴→取→展→盖→染→吸等几步。

擦--擦净载玻片

滴--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

取--取样品

展--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

盖--盖上盖玻片

染--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

吸--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染液。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16.为了验证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明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

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

A.甲向B侧,乙向A侧B.甲向A侧,乙向A侧

C.甲向A侧,乙向B侧D.甲向B侧,乙向B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中去,所以甲中的草履虫向A侧移动;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中去,乙中的草履虫向B侧移动。

考点:

观察草履虫

17.俗语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从细胞结构上看,这主要取决于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在生物的细胞结构中,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决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细胞结构看主要决定于细胞的细胞核。

考点: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18.下列结构可称作组织的是

A.肝脏B.血液C.心脏D.皮肤

【答案】B

【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由这八个系统就构成了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肝脏、心脏、皮肤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

19.动植物细胞在基本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不具有

A.细胞壁、染色体、液泡B.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C.叶绿体、染色体、液泡D.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此外,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是人体具有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在结构层次上,二者的区别就是植物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动物有系统。

考点:

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区别

二、判断题

21.只有动物才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

(_____)

【答案】错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是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考点:

生物的特征。

22.生物体能适应各种环境,并影响环境。

(______)

【答案】错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

如沙漠植物:

沙棘的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的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成绿色等。

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

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例如:

将鲫鱼放到海水中,不久鲫鱼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3.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_____)

【答案】对

【解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24.袁隆平认为,通过人工杂交技术培育高产水稻是不可能的。

(_____)

【答案】错

【解析】试题分析:

袁隆平通过实践证明通过人工杂交技术培育高产水稻是可能的,并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考点:

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25.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_____)

【答案】对

【解析】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即反射的光线要透过观察的材料进入人眼才能看清物像;若不透明,光线就不能通过观察的材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成像,就看不清物像了,根据需要,有的观察的材料还需要染色,便于观察。

26.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_____)

【答案】对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应该重新收集、查阅资料,必要时修改假设;也可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或重复进行实验,减少偶然因素影响等,因此,在生物学研究中,当实验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27.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为了看的更清楚,必须把一只眼睛闭上。

(_______)

【答案】对

【解析】试题分析: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

考点:

使用显微镜观察。

28.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壁。

(_____)

【答案】错

【解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结构,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只有绿色植物才具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就不含叶绿体。

29.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结构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_____)

【答案】错

【解析】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数量不变,细胞的结构会发生变化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30.单细胞生物只是一个细胞,它是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

(______)

【答案】错

【解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三、连线题

31.将下列结构与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答案】

(1)E

(2)A(3)B(4)C(5)D

【解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里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动力车间,能分解有机物,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32.将下列生物现象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答案】

(1)E

(2)D(3)C(4)B(5)A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牛吃草是摄取营养;

(2)向日葵向着太阳属于应激性;(3)植物的开花结果是生物的繁殖现象;(4)人体的排汗是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5)小虎长成大老虎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

四、综合分析题

33.一天,明明想了解番茄的结构层次,就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他将番茄用开水烫过后,从表面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请你告诉明明:

表皮属于______组织,它具有保护作用;表皮以内的果肉属于_______,它具有贮藏营养的作用;果肉的一些筋络属于______组织。

因此说番茄的食用部分是一个________。

【答案】

(1).保护

(2).营养(3).输导(4).果实

【解析】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番茄的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番茄的果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糖类和水等属于营养组织,果肉内的筋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筋络是输导组织;所以番茄的食用部分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34.如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植物细胞示意图是________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__________。

(任写一项)

(2)图中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里面含有_________物质。

(3)吃西瓜时,我们会感到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图中[ ]_________内含有溶解着糖分的___________。

【答案】

(1).甲

(2).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细胞核(4).遗传(5).⑤液泡(6).细胞液

【解析】

(1)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此外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上述甲图中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应属于植物细胞,乙图中只有细膜、细胞核、细胞质,应为动物细胞;

(2)图中各结构名称为: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其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3)植物细胞具有的液泡,里面的液体叫做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西瓜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大量的糖分,因此我们吃起来会感到甘甜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