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0641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向来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难点,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呢?

下边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诗经》两首一、词语

 

氓()蚩蚩愆期将子无怒垝垣()尔卜尔筮咎言()动辄得咎()载笑载言()下载()一年半载()刊载()于嗟鸠兮桑葚犹可说也其黄而陨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罔极靡有朝矣咥笑夙兴夜寐隰则有泮玁狁不遑靡盬孔疚骙骙小人所腓象弭鱼服雨雪霏霏山盟海誓

 

二、成语

 

1.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2.山盟海誓:

誓词恳切可信。

三、文学知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采集了从西周早期到春秋

 

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

 

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绝大多数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

 

1

 

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

赋、

 

比、兴。

 

3.《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创始了中国诗歌的优异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

 

光芒起点。

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

 

并称“风骚”。

 

离骚

 

1.文学知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期间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家,“楚辞”的创办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怀诗。

《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所有作品的总称。

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归纳《诗经》,用“骚”来归纳《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泉。

 

2.字音字形

 

修姱妒忌()謇忳郁悒侘傺溘死与世长辞鸷鸟方圜攘

 

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岌岌杂糅(不要写成“杂揉”)

 

昭质可惩()处罚()

 

孔雀东南飞

 

1.文学知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异的民间叙事诗。

它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后代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成为继《诗经》《楚辞》以后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

 

2.字音字形

 

箜篌怀忿槌床哽咽绣腰襦葳蕤鄙俗蹑丝履玳瑁流纨戊戌明月珰盘石拊掌郡丞思索对症下药时来运转白鹄婀娜戍守金镂鞍赍钱蟠龙琉璃晻晻日暝摧藏蹑履欣然徘徊踟

 

躇(踟蹰)迟疑踯躅诗三首

 

1.字词

 

芙蓉大方青青子衿()矜持贵宾(也作“佳宾”)阡()陌羁鸟樊()笼守拙、蠢笨()黯然失色()咄咄怪事()

 

2.文学知识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

 

诗的选辑。

并不是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落和悲伤,

 

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有名家、军事家、文学家。

 

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创始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

 

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应了社会的混乱和民生的疾

 

苦,一方面表现了一致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拥有“大方凄凉”的独到

 

3

 

风格。

这类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陶渊明,东晋有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创始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境地。

他亦有“隐逸诗人”之称。

 

兰亭集序

 

1.字词

 

符契修禊事癸丑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触系之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世殊事异骋怀邀请

 

2.成语

 

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

高大陡峭的山岭。

 

放浪形骸:

放浪,放纵;形骸,人的形体。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仪

 

的约束。

 

游目骋怀:

游目,远眺;骋怀,松开胸襟,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

 

宽阔气度。

 

事过境迁:

状况变了,思想感情也跟着起了变化。

 

感触系之:

感,感想;慨,叹息;系,联络。

有所感想,叹息不已。

 

2.文学知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出身士族豪门,是东晋家王导的从子。

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从前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信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文言知识】

 

4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以内(通“晤”)

 

趣舍万殊(通“取”。

教材说明为:

趣,趋,趋势,取向。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2)一

 

其致一也(一致,一致)

 

悟言一室以内(数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同样)

 

3.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群贤毕至(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老年)

 

况修短随化(寿命的长(短))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同样)

 

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5

 

(3)动词的使动用法。

 

因此游目骋怀(使……纵展;使……驰)

 

因此兴怀(使……盛行)

 

二、文言虚词

 

1.以

 

(1)介词,把。

引认为流觞曲水

 

(2)介词,因为。

犹不可以不以之兴怀

 

(3)连词,用来。

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地方。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介词,对或在。

暂得于己

 

(3)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当其欣于所遇

 

(4)介词,到。

终期于尽

 

3.为

 

(1)动词,作为,看作。

引认为流觞曲水

 

(2)动词,成为。

已为遗迹

 

4.之

 

(1)构造助词,的。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

 

弦之盛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记。

仰观宇宙之大

 

(3)助词,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

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

 

 

6

 

(4)动词,到,往。

及其所之既倦(所之:

所喜欢的事物)

 

(5)代词,它。

感触系之矣/犹不可以不以之兴怀

 

5.所

 

组成所字构造,相当于名词短语。

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

 

(3)悟言(于)一室以内(省略介词“于”)

 

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2)不可以喻之于怀(不可以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四、翻译: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译:

仰头看到宇宙的广大无边,低头看到地上万物的众多。

 

7

 

(2)及其所之既倦(译:

等到(关于)所喜欢或所获得的事物已经厌

 

倦。

 

(3)全文

 

赤壁赋

 

词语

 

窈窕:

指女子步行迟缓的样子。

少焉:

不多一会儿。

酾酒:

 

酒。

 

冯虚:

冯,通“凭”,腾空之意。

愀然:

忧虑的样子。

 

舳舻横槊赋诗麋鹿扁舟徘徊斗牛扣舷桂棹幽壑江渚

 

扁舟

 

相属蜉蝣肴核狼籍(也作狼藉,默写为“狼籍”)相与枕藉嫠

 

 

2.成语

 

不停如缕:

像细线同样连着,将断未断。

形容音乐细微绵长或声

 

音轻微或状况紧急。

 

取之无禁,用之不断:

竭,尽、完。

拿不尽,用不完。

形容极其

 

丰富。

 

沧海一粟(sù):

海洋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特别微小。

 

(火中取栗lì:

比喻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卖力,自己却一

 

无所得。

现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承受损失。

 

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正直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束的样子。

 

遗世独立:

离开社会,单独生活,不跟他人来往。

 

8

 

杯盘狼籍:

形容宴饮后桌上纷乱的样子。

 

3.文学知识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眉隐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员(此外有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

 

修、王安石、曾巩)。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词坛豪迈派的代表(还有南宋辛弃疾)。

是北宋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将。

词作代表《念

 

奴娇.赤壁怀古》,散文有前后《赤壁赋》等。

“苏辛”是苏轼和辛弃疾的合称。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接、环绕)

 

4.杯盘狼籍(籍,也写作“藉”,纷乱)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

 

泣,使……呜咽)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9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水而东也(下、东:

名作动,攻克,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捕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

意动用法以……为

 

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

白茫茫的水汽)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浩大渺远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农历的每个月十五日)

 

望佳人兮天一方(动词瞭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10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久)

 

而卒莫消长也(增加)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记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11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别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现在何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是”要译成“这”)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其余要点字词

 

七月既望(农历每个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盖)

 

纵一苇之所如(纵:

任,如:

往)

 

凌万顷之茫然(超出)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

广阔,辽远;冯虚:

腾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久的样子)倚歌而和之(倚:

循,依;和:

唱和)

 

余音袅袅,不停如缕(袅袅:

形容声音委婉悠久,缕:

细丝)正

 

襟危坐(正直)

 

方其破荆州(方,当)固一世之雄也(原来)

 

12

 

哀吾生之须臾(片晌)

 

知不行乎骤得(骤:

忽然;骤得轻易获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

竟,连……都

 

……;一瞬:

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共享受)

 

四、要点句子翻译

 

1.举匏樽以相属。

翻译:

举起酒杯来相互劝酒。

(以,表修饰连

 

词)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

像蜉蝣同样寄生在天地之间,微小得像海洋中的一颗谷粒。

 

3.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

同神仙一同游览,与明

 

月一同长存。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可以以一瞬。

 

翻译:

假如从那改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辰在改动),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断止。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翻译:

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即是音乐,

 

眼睛看到的即是图画。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

这是大自然无量无尽的宝藏,我和你能够共共享受。

游褒禅山记

 

1.词语:

 

13

 

庐冢谬其传窈然瑰丽褒禅山卒葬之有碑仆道措手不及

 

疲倦阴暗昏惑

 

前仆(pū)后继:

前面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去。

形容斗争的英

 

勇壮烈。

 

前赴(fù)后继:

前面的人上去,后边的人就跟上去。

 

容奋勇行进,连续不断。

 

2.文学知识

 

王安石:

北宋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称王荆公,卒谥文。

临川人。

两次任宰相,依赖神宗推行变法,被列

 

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

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里。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舍:

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号。

 

3.有泉侧出。

侧:

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可以穷也。

深:

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可以穷也。

穷: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情景。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

动词用作名词,抵达的人。

 

14

 

8.火尚足以明也。

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

形容词作动词,尽兴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弄错,使……错。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

名词作动词,说理解。

 

三、要点实词虚词(扩展)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可以及,何也副词,竟,居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可以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由,可译为“因

 

15

 

为”“是因为“是因为”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出,赛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体”的意思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讳疾忌医动词,掩盖

 

 

1.至于推翻,理固宜然代词,这样,这样

 

2.吴广认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1.用作代词,能够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能够作指示代词(这,

 

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可以穷也。

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2.用作副词

 

(1)增强婉商语气,相当于“可”“仍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16

 

吾其还也。

(我们仍是回去吧)

 

(2)增强揣摩语气,相当于“唯恐、也许、大体、可能”。

贤人之因此为圣,愚人之因此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增强反问语气,相当于“莫非”“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可以至者,能够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增强叹息语气,相当于“多么”“真是”。

其可怪也与?

 

注:

还能够表希望、祈使等语气。

 

3.用作助词,无实义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此外:

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襟,何其衰也!

(多么衰败啊!

 

四、要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

(莫非……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因此学者不可以够不沉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

 

……的缘由。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构造常常放在动词后边,表示地址,时间,比较等

 

意义。

如:

 

1.先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7

 

3.请辞于军。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具告以事。

 

(三)定语后置

 

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

“利”“强”作为中心语“帮凶”“筋

 

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想找个能够派去答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

 

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目词“一双”作为“白

 

璧”的定语,后置。

 

到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刮目相见]比喻另眼对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

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快速。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提拔(xié)]比喻在事业上培植后代。

[姑不具论]姑且不

 

作阐述。

具,陈说。

 

[主旨既乖]主旨既然错误。

乖,错误。

[搪塞]这儿指学习不仔细。

 

[砥砺(lì)]磨炼。

[裨(bì)]有利。

 

[营营]形容辛苦劳苦。

[商议(cuō)]指共同学习,相互研究议论。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研究。

 

[商议(què)]商议。

[店肆(sì)]商铺。

 

[义不容辞]自己应尽的责任,不可以推辞给他人。

贷,推辞。

 

18

 

(比较:

冒然。

注意不写“冒然”。

 

[赤诚相见]指以诚待人,坦率无私。

开诚,敞开胸襟,显示诚心。

 

[规行矩步]比喻行为符合规矩,毫无苟且。

也比喻故步自封,不

 

知变通。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