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073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脊轩志》知识点梳理答案版Word格式.docx

(14)迨诸父异爨(等到伯、叔分家时。

迨:

及,等待。

爨,起灶做饭)

(15)墙往往而是(到处,处处)

(16)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庖,厨房)

(17)鸡栖于厅(休息)

(18)始为篱,已为墙(然后)

(19)凡再变矣(凡,总共;

再,两次)

(20)家有老妪(老年妇女)

(21)先妣抚之甚厚(已逝世的母亲)

(22)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23)某所,而母立于兹(所,地方;

兹,这里)

(24)呱呱而泣 (形容婴儿的哭声)

(25)久不见若影(你、你的)

(26)何竟日默默在此,(整)

(27)大类女郎也 (像)

(28)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去,离去;

阖,通“合”,关闭。

(29)顷之 (一会儿)

(30)令人长号不自禁(长声号哭)

(31)余扃牖而居 (关闭,窗户)

(32)殆有神护者(恐怕,大概)

(33)或凭几学书(或,有时;

几,小桌子;

书,写字)

(34)且何谓阁子也(且,那么)

(35)其制稍异于前 (形式,样式)

(36)今已亭亭如盖矣(高高耸立,像伞一样)

 

二、通假字

以当南日:

“当”通“挡”,抵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的。

以手阖门:

通“合”,关闭。

三、古今异义词

 1、室仅方丈古义:

一丈见方今义:

寺院的主持

 2、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古义:

到处今义:

每每,常常

 3、先大母婢也古义:

去世的今义:

指“在前面”与“后”相对

4、吾妻来归古义:

女子出嫁今义:

返回

5、凡再变矣古义:

两次今义: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乳,喂奶)

执此以朝(朝,上朝)

垣墙周庭:

(垣墙,筑起围墙)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下,向下,上,从上面)

东犬西吠(西,向西)

前辟四窗(前,从前面)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

六、一词多义

1、每:

①每移案:

每当。

②妪每谓予曰:

常常。

2、过:

①日过午已昏:

偏过

②大母过余曰:

探望,拜访。

③从轩前过:

走过,经过。

3、为:

①始为篱,已为墙:

②轩东故尝为厨:

是。

③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作。

④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

4、置:

①顾视无可置者:

安放

②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

5、先: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

②先大母婢也去世的

6、归:

①吾妻来归:

旧时指女子出嫁

    ②吾妻归宁:

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省亲

七、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妪,先大母婢也。

介词结构后置句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

省略句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小鸟)不去

使(之)不上漏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宾语前置句

令人长号不自禁

被动句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八、重点语句翻译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

项脊轩共四次遭遇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庇佑吧。

九、名句填空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B)

①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②桂影班驳(错杂)③先妣抚(抚摸)之甚惜

④妪每(每次)谓余曰⑤风移影动,姗姗(美好的样子)可爱

⑥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⑦其制(形式、制式)稍异于前

⑧或凭几学书(学写字)⑨旧时栏楯(横的叫栏,纵的叫楯)

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之意思)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B.②⑤⑥⑦⑧⑩

C.③④⑤⑧⑨D.①③⑥⑦⑨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B.墙往往而是(到处)

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 

 

D.大类女郎也(太像)

3、C【清闲烦闷,无事可做】

4、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执此以朝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4、C【A:

每次∕常常;

B:

才∕起初;

C: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D:

环顾∕只是】

5、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

C.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5、A【A:

等到;

书籍∕写字;

经过∕看望:

后来,接着∕已经】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先妣”(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6、C【束发指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20岁才是】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7、D【“临川先生”指北宋王安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