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092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docx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第五章讲述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主要内容有:

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众多的化工原料和产品中,都能见到硫和氮等元素的踪迹。

这些元素具有怎样的性质?

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和利用呢?

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研究硫和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以深化对物质间转化关系的认识。

工业上利用这些转化关系,通过控制条件等方法,遵循生态文明思想,可以获得相应的化工产品,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和谐统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

【内容要求】“2.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此标准可以看出,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分析

《硫及其化合物》讲述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本课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括硫和二氧化硫、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四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硫原子导入,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实验方法导引、化学与职业”,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探究”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2.通过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二)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研究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

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硫及其化合物各代表物性质的综合运用。

2.教学难点:

硫及其化合物各代表物性质的综合运用。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有本课知识的学习经历,但学习的知识是零星的。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要把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学要更深入更细致,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方法

启发式、类比、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七、说教学准备: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准备好实验器材。

八、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

情境导入。

1.师出示元素周期表,引导生查找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师:

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IA族。

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

与同主族的氧元素相比,硫元素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得电子能力相对较弱,而失电子能力则相对较强。

这也是我们在富含氧气的地表附近找到的含硫化合物中,硫常常为+4价或+6价,而氧为-2价的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知识。

板书课题:

硫及其化合物

环节二:

讲授新课。

(一)硫和二氧化硫

1.师出示单质硫并做实验。

生观察。

师出示问题,生探究思考:

(1)硫的物理性质。

(2)硫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式。

(3)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反馈。

3.师讲解归纳:

(1)硫的物理性质:

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存在形式:

在自然界中硫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

(3)硫的化学性质:

硫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学反应。

氧化性(硫与铁、铜、氢气、氧气的反应)

4.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应用。

(1)引入:

单质硫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硫,它是一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例如草编织物的漂白,某些商人的漂白馒头,再比如酸雨等,那二氧化硫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呢?

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2)研究二氧化硫物理性质(让学生思考了解物理性质应注意什么,观察,闻气味。

做二氧化硫的水溶性实验。

注意操作方法)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有毒。

易溶于水。

(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A、师引导学生做实验5-1。

①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分析从以上反应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硫的什么化学性质。

②师讲解归纳:

a.化学上通常把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像二氧化硫溶于水中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b.二氧化硫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硫酸。

c.二氧化硫还能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和水。

d.从以上反应可以看出,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师引导学生做实验5-2。

①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分析从以上反应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硫的什么化学性质。

②师讲解归纳: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等。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些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此外,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二)硫酸

1.师出示工业制硫酸的原理示意图。

生观察。

师出示问题,生探究思考:

工业上一般用什么来制硫酸?

2.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反馈。

3.师讲解归纳:

工业上一般以硫黄或其他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

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二氧化硫废气经回收后也可用于制备硫酸。

4.生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

(1)硫酸在水里很容易电离出氢离子,具有酸性。

浓硫酸还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等特殊的性质。

它能吸收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水分,也能将蔗糖、纸张、棉布和木材等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2)师引导学生做实验5-3浓硫酸与铜反应

①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分析从以上反应中可以看出硫酸的什么化学性质。

②师讲解:

A、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在这个反应里,浓硫酸氧化了铜,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浓硫酸是氧化剂,铜是还原剂。

B、在加热时,浓硫酸也能与木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③师归纳性质:

浓硫酸还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

(3)拓展运用:

思考与讨论

①硫酸具有酸的哪些共同的性质?

请举例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实验室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而不用浓硫酸,这是为什么?

(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师引导学生做实验5-4

(1)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分析从以上实验中可以看出什么结论。

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师讲解:

①在溶液中,SO₄²⁻可与Ba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BaSO₄沉淀。

②溶液中的CO₃²⁻也能与Ba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BaCO₃沉淀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₂。

因此在实验室里,通常将溶液先用稀盐酸酸化,以排除CO₃²⁻等可能造成的干扰,然后加入BaCl₂溶液来检验SO₄²⁻的存在。

(3)思考与讨论:

①经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得到的粗盐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硫酸盐及MgC₂l、CaCl₂等杂质。

如果按照下表所示顺序除去它们,应加入什么试剂?

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参考附录II)。

表格见教材。

②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去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

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这些离子?

③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时,除了要考虑所加试剂的种类,还要考虑哪些问题?

(四)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引入:

师出示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

师:

从图可以看出,自然界中的含硫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在人工条件下也能发生,硫酸的工业生产就是人类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而实现的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

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呢?

2.探究实践: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下图(见教材)是人们总结的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关系,请尽可能多地列举每种价态的硫元素所对应的物质,并根据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各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2)从上述转化关系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或几种,设计实验实现其转化,并填写下表(见教材)。

(3)综合考虑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及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得出结论,就你的结论和发现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3.师归纳:

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0、+4和+6,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

利用氧化剂,可将硫元素从低价态转化到高价态;利用还原剂,可将硫元素从高价态转化到低价态。

环节三:

全课总结。

九、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硫和二氧化硫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