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125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一个点)讲述:

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

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

(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

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

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

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

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

课件演示:

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

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

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

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

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

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

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

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同桌合作。

(2)第2题:

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

各组棱互相平行;

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

正方体

个数

特征

特征

6

相对的面相等

都相等,是正方形

12

平行的棱相等

都相等

8

第三单元第2节

总第14节

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题)。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教具、课件。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

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

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

正方体)

1、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

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

(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

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

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

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

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

请学生讨论:

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

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

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

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五、课后作业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年级

第三单元第3节

总第15节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24页例1、2,25~26页第1、2、3、4、6、7题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

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0.7×

0.4+0.7×

0.4+0.5×

0.5+0.7×

0.5=0.28+0.28+0.2+0.2+0.35+0.35=1.66(m2)

方法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0.4×

2+0.5×

2+0.7×

0.5×

2=0.7+0.56+0.4=1.66(m2)

方法三:

(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

2

(0.7×

0.5)×

2=0.83×

2=1.66(m2)

(5)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找什么?

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掌握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

宽+长×

高+宽×

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

边长×

第三单元第4节

总第16节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25页第5题、教材第26页第9、10题

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通过练习、操作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

能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正确的判断。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试着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

(出示课件)

1.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2.一个棱长和为180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是计算出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需要计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积之和,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了。

1.教材25页第5题

(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上下面不贴”说明什么?

(说明只需要计算4个面的面积,上下两个面不计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5)集体交流反馈。

10×

12×

2+6×

2=240+144=384(cm2)

(10×

12+6×

12)×

2=(120+72)×

2=384(cm2)

答: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第8题图片及文字:

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3)提问“鱼缸的上面没有盖”说明什么?

(说明只需计算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

(4)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5=9×

5=45(dm2)

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10题。

提问: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

=240+144

=384(cm2)

=(120+72)×

=384(cm2)

5

=9×

=45(dm2)

第三单元第5节

总第17节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

怎样求?

3.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

哪一个面不要粉刷?

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8×

6+(8×

3+6×

3)×

2-11.4]

=4×

[48+42×

120.6=482.4(元)

答:

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

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

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

涂黄油漆[40×

(65-10)+40×

65+40×

40]×

=(2200+2600+1600)×

2=12800(cm2)

涂红油漆40×

65×

2+40×

40×

3=5200+4800=10000(cm2)

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m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m2。

3.第13题

提示:

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

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

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三、课后作业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

第三单元第6节

总第18节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

1.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复习

1、仰起么叫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

2、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3、求长方体和正体的表面积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练习

(一)、填空。

(l)、长方体或正方体()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2)、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用()×

()×

()的方法计算。

这是因为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而且()都相等。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6平方厘米,把它放在桌子上占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有2个面是()形,有()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倍。

(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分米,宽1.5分米,高3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0.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个长4分米、宽2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表面积是()。

(9)、把一根长80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长都是40厘米的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厘米。

(10)、把三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比原来3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减少了()。

(11)、把三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

(二)、选择题。

1、用两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A.增加了B.减少了C.没有变

2、如果把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的正方体表面积()。

A.增加了B.减少了C.没有变化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

A.扩大2倍B.扩大4倍C.扩大6倍

4.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小正方体的4倍,那么大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小正方体的()。

A.2倍B.4倍C.6倍D.8倍

5.把一个正方体切成大小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8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

A.等于大正方体的表面积B.等于大正方体表面积的2倍C.等于大正方体表面积的3倍

6.把三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

A.2平方厘米B.3平方厘米C.4平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为24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A.6平方分米B.24平方分米C.48平方分米D.96平方分米

8.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把它平均分成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后,表面积()。

A.一定增加32平方厘米B.一定减少32平方厘米C.无法确定

9.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正好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增加了4平方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A.6平方米B.4平方米C.5平方米D.8平方米

(三)、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的无盖铁皮水桶,长和宽都是2.5分米,深6分米。

做一对这样的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

(2)一个棱长8.5厘米的正方体罐头盒,在盒的四周贴上商标纸。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应有多少平方分米?

(3)有一块正方形铁皮,从四个顶点分别剪下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后,所剩部分正好焊接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铁皮盒。

原来正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5)一种长方体硬纸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有2平方米的硬纸板210张,可以做这样的硬纸盒多少个?

(不计接口)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72厘米,它的长是9厘米,宽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

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8)在一节长12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做12节这样的通风管呢?

(9)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如果商标纸的接头处是4厘米,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底面是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高为40厘米,如果把它的高增加5厘米,它的表面积会增加多少?

(11)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切成的5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表面积多了200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12)一个长方体侧面积是360平方厘米,高是9厘米,长是宽的1.5倍,求它的表面积。

板书

计划

课后

2015年月日

第单元第7节

总第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