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48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深州市中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

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

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

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

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

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

一是原生形态。

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

二是自创形态。

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

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

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

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

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

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

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

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

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

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

陆游咏梅云: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

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

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

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

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

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

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

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

(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原生形态的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情感的载体。

B.意象与情象都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情象的创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创造则需要想象参与。

C.艺术创作与现实审美活动中都有意象的存在,现实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

D.与意境相比,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的特点而更能彰显审美的本质,因而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角度分别阐述了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的三种不同形态。

B.文章论述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这一观点时,将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作了区分。

C.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

D.文章着重阐述了情感和情象,想象和意象,意境和境界的关系,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对象大多数的情况是,创作者的情感需要外化,于是虚拟一个形象,使这个形象成为情感的载体。

B.如果我们出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

C.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只有人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修养共同作用,想象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

D.境界原本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佛教、宋明理学家都使用这个概念,而境界成为美的最高存在形态,与王国维的重视有关。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挪开暖瓶

刘心武

他一再叮嘱我,到了纽约,一定要当面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那回事。

他和她,三十几年前,和我,同在工厂一个车间。

他们是正式工人,我是教师,下放劳动。

我比他们大十岁,但很合得来。

我跟他学镟工活儿,叫他师傅。

她是统计员,那时梳着俩抓鬏,走过来跑过去,扎着红头绳的大抓鬏前后晃荡,使人联想起硕大的蝴蝶。

工间休息的时候,在那间更衣室当中,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大案子前,说说笑笑,用大搪瓷缸子,大口喝水。

大案子上,常放着几只大暖瓶,是最粗糙的那种,铁皮条编的露着瓶胆的外壳,漆成浅蓝色。

他在我面前回味过很多次,就是挪开暖瓶的那件事。

他非常喜欢她,休息时,却不敢坐在她近旁。

她总大大方方地坐在案子一端,他呢,那天选择了一个离她最远的位置,就是案子的另一端!

那天大家究竟议论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那天他话多,正当他高谈阔论时,她忽然大声说:

“哎,把暖瓶挪开!

”我坐在案子一侧,离暖瓶比较近,就把一只暖瓶挪了挪,他还在议论,她就更大声地对我说:

“劳驾,把那个暖瓶也挪开!

”我就把两只暖瓶都挪到一边去了,这些细节,经他提醒,我都还想得起来。

她要求挪开暖瓶,是因为暖瓶挡住了她的视线,使她不能看清楚大发高论的他。

挪开了暖瓶,她就睁圆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盯着口似悬河的他,两个抓鬏静止不动,仿佛一对敛翅的春燕。

后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

我们的人生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

我成了所谓的作家。

她1978年考取大学,1983年赴美留学,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

他下岗后做过很多种事,现在比较稳定,是一家大公司的仓库保管员。

那家工厂早已消失,原址成为一个华丽的专供“成功人士”享受的商品楼盘,底层是商场,商场附设星巴克咖啡厅,我和他正是在那里会面的。

他知道我要去美国演讲,打电话说要见我,托我个事。

我就约他到星巴克,他喝不惯咖啡,甚至闻不惯那里头的气息,他说完他的心事嘱托,就离开了。

我已经年逾花甲,他和她也都早已结婚有了子女,我们应该都不算浪漫人士,但他却还是希望我能在美国见到她,并私下里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事情?

那是不是意味着,在他们生命的那个时段,她喜欢他,以至他说话时,她不能容忍任何障眼的东西,她不但要倾听他,还要注视他。

他只希望她在我面前表示,她还记得,确实,她那时候喜欢过他,然后,我回国把她的回应告诉他,他就满足了。

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

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成好这个使命,不亚于要把我那演讲的任务达到圆满。

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瞬间。

使这些瞬间定格,使其不褪色,可以永远滋润我们那颗在人生长途跋涉中越磨越粗粝的心。

我演讲那天,她没有来。

当地文化圈的人士聚餐欢迎我,她也没露面。

我给她打去几次电话,都是英语录音让给留言,但我留了言也没有回应。

直到回国前一晚,再拨她家电话,才终于听到了她的声音。

她的声音一点没有变,她很高兴,说她们全家到欧洲旅游,昨天才回家。

她说看到报道,祝贺我演讲成功。

我就引导她回忆当年,提到好几个那时工厂里的师傅,其中有他,她热情地问:

“都好吗?

你们都还保持着联系吗?

”我就先逐个说一下那些人的近况,然后特别提到他,提到他那时如何喜欢高谈阔论,那时候我们给他取的外号是“博士”……我都提到那张旧桌案了,她一直饶有兴味地听着,还发出熟悉的笑声,但就在这关口,发生了一个情况,就是她先道了声“sorry”,然后分明对她那个房间里另外一个人,估计是她女儿,大声地说:

“朱迪,你把那个花瓶挪开,我看不到微波炉了……”虽然她马上又接着跟我通话,但我的心一下子乱了,我都不记得自己究竟是怎么跟她结束通话的。

回国很多天了,我没主动给他去电话,他也没有来电话。

如果他来电话问我,我该怎么跟他说呢?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引出了下文“他”与“她”的故事。

B.“硕大的蝴蝶”和“敛翅的春燕”分别写出了“她”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这句话不仅说明了“我”对“他的嘱托”的重视,也交代了赴美的原因。

D.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简洁流畅,意蕴丰富,结构精巧,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布局谋篇的匠心。

5.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通电话的过程中发生了“她”让人挪开花瓶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材料二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

电池、电机、电子控翻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投放市场。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接连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

2016年,我国新增公共充电桩10万个,全国公共充电桩运营数量累计超过15万个,我国已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

居民专用充电桩同步增长。

“随车配桩”的安装比例达到80%。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型的突破口,政策与市场双因素推动产业成长,近两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销两旺。

............

材料三

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促使新能源汽车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2008年以来,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布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明显加大了研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日本以产业竞争为主要目标,全面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均走在世界前列;美国以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强调插电式电动汽车发展;欧盟以二氧化碳排放法规为主驱动力,重视发展纯电驱动汽车。

(摘编自《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材料四

相较于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相当短,也就是说,目前汽车能源正处于过渡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且潜力巨大。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新能源本身的一些技术发展,这个大的趋势大家都很清楚,无非重点核心还是在动力电池方面,如何提升能量密度,如何提升续驶里程,包括降低成本;另一个是整个汽车产业的趋势,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主要有三个特点——轻量化、智能化、低碳化。

另外,如果说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融合,这样就不光能解决环保效益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它还能带来经济收益。

这将是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摘编自《全方位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7.下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下,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加快了发展步伐。

B.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都已投放市场,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C.我国政府为全方位支持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公共充电桩。

D.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离不开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错误的两项是

A.根据材料二可知,从2011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经历了缓慢发展到快速发展的过程。

B.根据材料二可知,2015年和2016年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持续走高,这与政策、市场双因素推动不无关系。

C.日本根据本国实际,加大研发和生产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主要是为了产业竞争。

D.尽管发展历史不长,汽车能源还处于过渡阶段,可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却相当惊人,并且潜力巨大。

E.美国和欧盟以能源安全和减排为目的,都特别强调插电式电动汽车和纯电驱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9.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怎样的趋势。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钱勰,字穆父。

生五岁,日诵千言。

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

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

襄曰:

“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勰为之耳。

”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

王安石使弟安礼来见,许用为御史。

勰谢曰:

“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

”定官制,勰方居丧。

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

奉使吊高丽。

勰入请使指,帝曰:

“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

”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

归次紫燕岛,王遣二吏追饷金银器四千两。

勰曰:

“在馆时既辞之矣,今何为者?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

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

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

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

“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

”其人谰曰:

“无有。

”勰曰:

“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

”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

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

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

召拜工部、户部侍郎。

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

轼曰:

“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

”翰林缺学士,章惇①三荐林希,帝以命勰。

以尝行惇谪词,惧而求去。

帝曰:

“朕固知之,毋庸避也。

”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

“台臣论徐邸事,其辞及雍②。

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

”既而雍章至,勰答诏云:

“朕察其厚诬,力加明辨。

”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

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

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钱勰传》,有删改)

[注]①章惇:

时任宰相。

②雍:

郑雍,大臣,曾遭章惇排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B.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C.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D.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因先辈有功而给予子孙权利,让子孙继承先辈的官位和爵位。

B.居丧,守孝。

古代尊亲死后,在服丧期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等活动,表示哀悼。

C.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赋税、俸禄等职事,长官为户部尚书。

D.朕,文中是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其他人不能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勰能力突出,不慕高官。

他小时候记忆力就很强,做官后因才华出众引起皇帝重视;王安石派人去见他,许诺封官,他没有动心。

B.钱勰爱惜节操,不收礼金。

他被皇帝选中出使高丽,不接受不该收的礼物,高丽人在他回国途中追送礼金,被他严词拒绝。

C.钱勰办事干练,思维敏捷。

老吏作梗,钱勰应对自如,有人伪造别人的字迹递诉状,被钱勰识破;苏轼作诗赠予钱勰,钱勰立刻作诗回报。

D.钱勰得罪权贵,遭到报复。

钱勰曾写过贬谪权臣章惇的文词,后来又拟写安慰郑雍的诏书,遭到章惇排挤诋毁,被贬到地方任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

(2)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

名句默写

14.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阿房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已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只是朱颜改”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限的亡国伤感之情。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福建南安的颜氏家族在宋代立下了永远为唐代诗人韩偓守墓的誓言。

颜氏家族一言九鼎,让此承诺一代一代延续,守护这一片千年历史遗存。

②近日,天津公安公交分局的便衣警察在执行反扒任务时,成功抓获两名公交扒手,现场监控视频完整记录下了扣人心弦的抓捕过程。

③藏品因存世量稀少,历来是藏家的心头之好,又因其收藏价值高,赝品颇多,而收藏者最关注的藏品真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扑朔迷离。

④用功譬如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

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

⑤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文字水平鱼龙混杂,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

⑥研讨会中,专家对电视剧《思美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在指出部分瑕疵之外,更盛赞这是一部雅俗共赏、富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有紧紧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质量提升,我国才有望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内涵价值与国际声誉。

B.此次出台的能源协同规划,是首次京津冀联合发布的区域能源协同发展规划,内容涵盖能源设施协同、能源治理协同等八大领域。

C.开征环境保护税,有利于发挥环境治理的协同效应。

环境保护税的立法,也增强了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

D.该研究课题负责人说,这一突破性技术育成的新稻种具有引领作用,对指导作物遗传改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活动策划案初步拟好后,我们特意去政教处垂询各位老师,目的就是要把这次的活动办好。

B.张华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拿到书的那天,他送给朋友一本,他的朋友说:

“我一定拜读并雅正。

C.李欣对他的同学张红说:

“你存有家父的手迹吗?

”张红说仅存一封信,是她上中学时收到的家书,一直保留着。

D.“感谢您鼎力相助,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大伙给您做了一面锦旗以表敬意。

”他激动地说。

五、课内知识选择

18.选出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

亲附、亲近。

B.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

吊祭。

C.族秦者秦族:

灭族。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递:

传递,顺着次序

19.下列各项中,有关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前辟四窗,垣(砌上墙)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同“景”,阳光)反照,室始洞然

B.摄乎大国之间(夹,迫近) 加之以师旅(加上)

C.因之以饥馑(饥,五谷不熟;馑,丰年) 比及三年(等到)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D.促尔耕(你)勖尔植(勉励)早缫而绪(丝的头绪)

20.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B.此三者,吾遗恨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始速祸焉汝之子始十岁

D.骊山北构而西折不敢言而敢怒

2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B.善哉!

技盖至此乎!

C.莫春者,春服既成。

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B.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

C.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释刀对曰 “释”是放下的意思,与成语“爱不释手”的“释”意思相同。

B.良庖岁更刀 “良”是好的意思,与“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意思相同。

C.动刀甚微 “微”是轻微的意思,与成语“微言大义”的“微”意思相同。

D.得养生焉 “得”是得到的意思,与“此言得之”的“得”意思相同。

2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D.江东虽小……亦足王也

25.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齐楚之精英②杳不知其所之③秦人视之亦不甚惜④多于南亩之农夫

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公将鼓之⑩句读之不知

A.①④/②⑤/⑥⑦/⑧⑩/③/⑨

B.①④⑦/②⑤/③⑨/⑥⑧⑩

C.①④/②⑤/⑥⑦/⑧⑩/③⑨

D.①④⑦⑩/②③⑨/⑤/⑥⑧

26.下列句子的特殊用法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一句是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故不我若也

C.吾又何能为哉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2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B.韩愈,字退之,邓州河阳(今河南南阳)人,有“韩昌黎”“韩侍郎”之称。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C.苏洵字明允,眉山人,北宋时期散文家。

他和儿子苏轼、苏辙被后人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中。

D.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易安居士。

28.下面对课文内容或写法的解说,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

它通过郭橐驼的事例,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C.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记叙的是家庭琐事,题材平淡无奇,但能处处紧扣项脊轩,娓娓叙来,笔意冲淡,不加雕饰,感情真挚饱满,具有一种韵味和内在感人的力量。

D.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来归”和“归宁”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六、作文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

其实这个词条跟佛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一部分秉持“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生活哲学的青年。

如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多走两步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在网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支持者众多,反对者也不少。

针对“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