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61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docx

生理学试题库西农

第一章绪论(校园交达电脑最新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m-1-0-1-3)1.内环境:

细胞所处的生存环境称为内环境,即指细胞外液。

(m-1-0-1-7)2.静息电位(膜电位):

正常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部和细胞外液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其极性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m-1-0-1-4)3.动作电位:

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然后又迅速恢复的特殊电位变化过程。

(m-1-0-1-8)4.单纯扩散:

小分子脂溶性强的物质从浓度高的细胞膜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进行的扩散。

(m-1-0-1-8)5.易化扩散:

细胞膜的两侧非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通过通道或载体进行的扩散。

(m-1-0-1-5)6.主动转运:

依靠细胞膜上离子泵,将离子从细胞膜的一侧,逆浓度差转运到另一侧。

(m-1-0-1-4)7.细胞兴奋性:

细胞对于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m-1-0-1-4)8.刺激:

能够引起活细胞的新陈代谢发生改变的各种因素。

(m-1-0-1-5)9.兴奋:

细胞受刺激后新陈代谢过程增强和加速的反应过程。

(m-1-0-1-5)10.抑制:

细胞受刺激后新陈代谢过程减慢、减弱,甚至转变为相对静息状态的反应过程。

(m-1-0-1-4)11.阈刺激:

能够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单项选择填空(每题2分)

(x-1-0-2-2)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

(A)

A.反射B.反应C.适应D.反馈

(x-1-0-2-4)2.被调节系统到达调节系统的信息称为___________。

(B)

A.控制信息B.反馈信息C.参考信息D.偏差信息

(x-1-0-1-6)3.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通过__________。

(B)

A.单纯扩散B.异化扩散C.主动转运D.胞吐作用

(x-1-0-2-7)4.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C)

A.膜电位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B.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变化越高

C.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D.受刺激后细胞的电位变化可称为复极化

(x-1-0-2-8)5.神经和肌肉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

(D)

A.Na+外流B.K+外流C.K+内流D.Na+内流

(x-1-0-2-9)6.神经和肌肉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是由于__________。

(C)

A.Na+外流B.Na+内流C.K+外流D.K+内流

三.填空(每空1分)

(t-1-0-1-3)1.能引起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__________。

(刺激)

(t-1-0-1-3)2.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__________。

(反应)

(t-1-0-2-6)3.反应的两种形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兴奋、抑制)

(t-1-0-2-7)4.机体内可兴奋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神经、肌肉、腺体)

(t-1-0-1-5)5.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标志是__________。

(产生动作电位)

(t-1-0-2-7)6.易化扩散包括__________中介和__________中介二种形式。

(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t-1-0-1-6)7.主动转运是一种__________(耗能)过程,它把物质从膜的__________低)浓度一侧转运至__________(高)浓度一侧。

(t-1-0-1-5)8.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其膜电位为__________(内负外正)

(t-1-0-1-4)9.团块或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

(入胞作,或胞吞作用)

(t-1-0-2-6)10.Na+泵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Na+)从膜内转运到膜外,将__________(K+从膜外转运到膜内。

(t-1-0-2-7)11.将Na+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是__________。

(主动转运)

四.问答题(每题参考得分,附题后)

(w-1-0-6-6)1.何谓静息电位,其形成机理如何。

(10分)

答:

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形成机理:

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安静状态下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使膜外正电荷增多,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可以阻止K+进一步外流。

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相对抗的力量相等时,K+外流停止,膜内外电位差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即静息电位。

(w-1-0-6-6)2.何谓动作电位,其形成机理如何?

(10分)

答: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然后迅速恢复。

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形成机理:

细胞受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而对K+的通透性减弱,细胞外高浓度的Na+顺浓度差进入细胞内,使膜内电位部分去极化。

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

Na+迅速内流,膜内电位变正,形成动作电位去极相。

随后Na+通道关闭,膜对K+通透性增加,K+外流,形成复极过程。

第二章消化系统

一.名词解释

(m-2-1-1-4)1.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被吸收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m-2-1-1-4)2.吸收:

被分解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m-2-1-1-4)3.机械性消化:

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以及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

(m-2-1-1-4)4.化学性消化:

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m-2-1-1-4)5.微生物消化:

反刍家畜前胃、草食家畜大肠内细菌和纤毛虫所进行的消化。

(m-2-3-1-8)6.膜消化:

小肠内消化酶附着于肠壁上,对通过肠管的食糜营养物进行的消化,又称“接触性消化”。

二.单项选择填空(每题2分)

(x-2-1-2-5)1.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__________(A)

A.可使蛋白质初步分解B.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C.可以湿润和溶解食物以利吞咽D.对口腔和胃肠道有保护作用

(x-2-1-2-6)2.可引起大量胰酶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__。

(D)

A.抑胃肽B.胃泌素C.促胰液素D.缩胆囊素

(x-2-1-2-3)3.猪唾液中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

(C)

A.蛋白酶B.脂肪酶C.淀粉酶D.核酸酶

(x-2-2-2-3)4.胃液中不含哪一成分?

__________(D)

A.蛋白酶B.粘液C.盐酸D.脂肪酶

(x-2-2-2-4)5.反刍动物前胃可以吸收大量__________。

(B)

A.单糖B.挥发性脂肪酸C.甘油三酯D.氨基酸

(x-2-3-2-3)6.下述哪一种物质不是胆汁中的成分?

__________(C)

A.胆盐B.胆固醇C.脂肪酶D.胆色素

三.填空(每空1分)

(t-2-1-1-4)1.三种消化方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

(t-2-3-1-5)2.胰液中含有的主要酶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核酸酶)

(t-2-3-1-7)3.胰岛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以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

(t-2-3-2-8)4.从内分泌角度考虑,___________(促胰液素)刺激胰腺小导管分泌__________(胰液);__________和__________(胃泌素、促胰酶素或称缩胆囊素)刺激胰腺腺泡分泌__________(胰酶)。

(t-2-2-1-6)5.单胃动物胃底腺区主细胞主要分泌___________(胃蛋白酶原);壁细胞主要分泌___________(盐酸)。

(t-2-3-1-4)6.胆汁是由__________(肝细胞)分泌的,它可以促进小肠内_________(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t-2-4-1-9)7.促进胃肠运动的胃肠激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胃泌素,缩胆囊素,胃动素,P物质)

(t-2-4-2-8)8.小肠粘膜细胞产生的消化酶可以在小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位进行消化活动。

(肠腔、粘膜细胞膜上、粘膜细胞内)

(t-2-4-2-4)9.脂肪分解产物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途径吸收。

(血液、淋巴)

(t-2-5-2-5)10.交感神经对胃液分泌的作用是__________。

(抑制)

(t-2-5-2-5)11.副交感神经兴奋时,___________(促进)胃肠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四.问答题(每题参考得分附题后)

(w-2-1-2-4)1.简述唾液的主要生理作用。

(10分)

答:

①湿润饲料,将饲料粘合成团

②反刍动物唾液含大量碳酸氢盐,可中和瘤胃内发酵产生的有机酸

③猪及肉食动物唾液含少量淀粉酶

④一定的杀菌作用

⑤冲淡、中和、洗去有害物质

⑥水分蒸发有助于散热

(w-2-2-2-5)2.简述单胃动物胃中所分泌盐酸的主要作用。

(10分)

答:

①致活胃蛋白酶原和其它酶原,提供酸性环境,使蛋白膨胀变性。

②刺激促胰液素分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③一定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w-2-2-6-6)3.简述瘤胃内的理化环境。

(10分)

答:

①含水量相对稳定,渗透压接近于血液水平

②瘤胃节律性运动将内容物搅和并均匀地排入后段消化道

③微生物发酵产热(39-41℃)

④微生物发酵产酸,但可被唾液中大量碳酸氢盐中和(pH5.5-7.5)

⑤乏氧

(w-2-2-6-6)4.根据瘤胃利用含氮物质特点、指出反刍动物饲喂尿素应注意事项。

(15分)

答:

尿素在瘤胃内可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氨,产生的氨一部分被瘤胃壁代谢、吸收;一部分进入瓣胃;另一部分被微生物利用合成氨基酸,再转变为微生物蛋白质。

氨在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时需要碳链和能量。

因此,饲喂尿素时应注意:

①不可过量(可代替日粮中30%蛋白质);

②降低尿素分解速度,避免氨中毒和提高尿素利用效率(抑制脲酶活性,制成凝胶淀粉尿素等);

③添加易于消化的糖类,提高微生物对氨的利用。

(w-2-3-2-5)5.简述胰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10分)

答:

①胰蛋白酶类,胰脂肪酶类和胰淀粉酶类进行化学性消化

②胰液中碱性液体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

③为胰酶活动提供碱性环境

(w-2-3-2-6)6.简述胆汁的消化作用。

(15分)

答:

①作为乳化剂,促进小肠中脂肪乳化

②胰脂肪酶的辅酶(胆盐)

③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以利吸收

④促进小肠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⑤中和进入小肠的盐酸

⑥刺激小肠运动

(w-2-3-6-7)7.简述小肠内消化的综合特点。

(20分)

答:

①小肠本身分泌含多种酶的消化液

②来自其它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仍可能有作用

③肠管对食糜营养物的“接触性消化”(膜消化)

④反刍动物前胃消化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菌和纤毛虫成为小肠营养物的一部分

⑤以小肠的蠕动、分节运动和钟摆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使消化产物与肠粘膜密切接触以利吸收,并推送食糜在肠中移动。

(w-2-4-6-7)8.简述脂肪的吸收途径(10分)

答:

①短、中链脂肪酸(10-12碳原子以下)和甘油较易溶于水,进入门静脉运输

②乳糜微粒、中性脂肪和多数长链脂肪酸进入乳糜管,汇集于淋巴管再进入血液。

(w-2-4-6-6)9.小肠作为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10分)

答:

①大部分营养物质在此被分解

②食糜停留时间长(小肠长、逆蠕动)

③吸收总面积大(特殊解剖结构)

第三章血液及循环系统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m-3-1-1-6)1.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的容积与全血容积的比值称为红细胞比容。

(m-3-1-1-6)2.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破裂、溶血的性能。

(m-3-1-1-2)3.血浆:

全血除血细胞以外的液体成分(即全血加抗凝剂离心后所得的液体部分)。

(m-3-1-1-2)4.血清:

不含纤维蛋白的血浆(全血不加抗凝剂发生凝血后所析出的液体部分)。

(m-3-2-1-7)5.自律细胞:

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影响下,通过本身内部的变化而自动地、节律性地发生兴奋的细胞。

(m-3-2-1-2)6.心率: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m-3-2-1-4)7.心动周期: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m-3-2-1-4)8.心输出量:

一般指每分输出量,即心室在1min内射进动脉的血液总量。

(m-3-2-1-6)9.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

等于(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m-3-3-1-6)10.微循环:

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在管径小于100um的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循环(或:

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血液循环)。

(m-3-4-1-4)11.血压:

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x-3-1-2-7)1.关于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__________(C)

A.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B.参与血液凝固

C.增强抗凝血酶活性D.参与生理止血

(x-3-1-2-4)2.血液包括___________。

(C)

A.血细胞+血清B.血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

C.血细胞+血清+纤维蛋白原D.血细胞+水分+无机盐

(x-3-2-2-2)3.柠檬酸钠的抗凝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

(B)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Ca2+成为不能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以上都不是

(x-3-2-2-5)4.下列哪种情况不能防止凝血?

__________(D)

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B.血液中加入肝素

C.血液中加入草酸钾D.血液中加入CaCl2

(x-3-2-2-2)5.下列哪种情况易引起溶血?

__________(B)

A.10%葡萄糖B.0.25%NaCl

C.0.9%NaClD.5%葡萄糖

(x-3-3-2-6)6.微循环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

(C)

A.调节循环血量B.调节动脉血压

C.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D.调节细胞的代谢水平

(x-3-3-2-5)7.微循环主要通过______使机体能充分进行血管内外物质交换。

(C)A.直捷通路B.动一静脉短路C.迂回通路

(x-3-4-2-8)8.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而引起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

(A)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C.毛细血管血压降低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x-3-4-2-6)9.外周阻力主要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

(B)

A.主动脉和大动脉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D.静脉

三.填空(每空1分)

(t-3-1-1-6)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运输O2和CO2,缓冲血浆酸碱变化)

(t-3-1-1-3)2.血清与血浆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血清不含有___________。

(纤维蛋白原)

(t-3-1-2-5)3.贫血动物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液粘滞度__________(下降),血流速度___________(加快),血沉__________(加快)。

(t-3-1-1-5)4.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会发生___________(皱缩),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___________(溶血/破裂)。

(t-3-3-1-6)5.心肌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t-3-3-1-8)6.心脏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浦肯野纤维)

(t-3-5-1-2)7.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___________。

(毛细血管)

四.问答题(每题参考得分附题后)

(m-3-1-6-7)1.简述血液的主要生理机能。

(20分)

答:

①输送营养物质、O2;代谢产物和CO2

②传递体液调节因子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离子浓度等)

④保护作用(免疫作用、止血作用)

(w-3-1-6-6)2.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的缓冲系统主要有哪些?

(10分)

答: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仅存于红细胞中)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磷酸盐缓冲系统

(其中以2和3两个系统最为主要)

(w-3-1-2-4)3.红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

(8分)

答:

①选择性通透性

②渗透脆性(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溶血的特性)

③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w-3-1-2-5)4.红细胞有哪些生理功能?

(8分)

答:

①运输O2和CO2

②组成缓冲体系,调节酸碱平衡

③具有免疫功能

(1w-3-1-2-7)5.简述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作用。

(15分)

答:

①渗出性(可由内皮细胞间的间隙“挤出”,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发挥作用)

②变形运动(离开血管后借变形运动在组织细胞间隙中游走)

③趋化性(朝向某些化学物质定向游走,如趋向炎症部位)

④吞噬作用(识别异物,吞噬,在溶酶体多种酶的作用下将异物消化分解,并将分解产物排出细胞)

⑤免疫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w-3-1-2-8)6.血小板有哪些生理特性?

(15分)

答:

①粘着(血管壁损伤时,血小板粘着于胶原纤维)

②聚集(粘着的血小板变形,与其它血小板交织成网,使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可堵塞血管破口)

③收缩(血小板聚集后易破裂解体,其膜下和胞浆中收缩蛋白收缩,挤出血清,使形成的血栓更加坚实)

④释放反应(在发生粘着、聚集和收缩的同时,释放ADP、5-HT、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可使更多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增大或小血管平滑肌收缩)

⑤吸附(吸附血浆中凝血因子,促进血凝)

(w-3-1-2-8)7.简述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

(20分)

答:

①促进止血(血小板在血管受损部位粘着,聚集和发生释放反应,形成血凝块,部分阻塞血管;释放的5-HT,促使小血管收缩,均有利于止血)

②参与血凝(血小板本身释放与凝血有关的血小板第三因子,即PF3;血小板还能吸附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使其在血管受损处浓度升高)

③对纤维蛋白的作用(出血早期,血小板释放抗纤溶酶因子,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血栓形成后,血小板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及其激活物和一些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的胺类物质,如5-HT、组织胺、儿茶酚胺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以利血栓消除)

④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可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粘连,融合,以修补和维持内皮的完整)

(w-3-2-6-6)8.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促进血液凝固?

(10分)

答:

①使血液和粗糙面接触(如用纱布、明胶海棉、棉花等按压伤口,可激活第XII因子,并加速血小板聚集、解体和释放反应)。

②适当提高创面温度(使血凝过程中酶促反应加速)

③应用维生素K等制剂(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和某些凝血因子的辅助因子)

(w-3-2-2-6)9.肝素抗凝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2分)

答:

①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②阻碍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③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④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

⑤抑制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反应

(w-3-2-6-6)10.抗凝血的措施有哪些?

(15分)

答:

①避免与粗糙面接触

②降低温度

③用机械方法去除血中纤维蛋白(脱纤血)

④用抗凝剂去除血浆中Ca2+(如柠檬酸钠、草酸铵、草酸钾、EDTA等)

⑤应用肝素(肝素几乎影响凝血的各个步骤,是一种高效能的抗凝剂)

⑥应用双香豆素(双香豆素具有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阻止凝血酶原和第Ⅶ、Ⅸ、Ⅹ因子在肝内的合成)

(w-3-3-2-7)11.简述快反应心肌细胞去极化过程中的电生理现象。

(15分)

答:

外来刺激使Na+通道部分开放,此时Na+内流较少(缓慢去极化,膜电位由-90mV升至阈电位-70mV)达到阈电位后,Na+通道迅速激活,Na+大量内流(快速去极化,膜电位迅速上升到反极化的+30mV),去极化整个时程十分迅速(约1-2ms)。

(w-3s-3-2-8)12.快反应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可分为4期,简述各期电生理现象。

(20分)

答:

1期(快速复极期):

Na+通道已失活,K+通道逐步恢复,K+跨膜外流。

膜电位由+30V降至0mV左右。

2期(平台期):

K+通道进一步恢复,K+跨膜外流继续增多;但此时Ca2+通道开放,Ca2+缓慢内流与

K+外流同时存在,膜电位停滞在OmV左右,时程长达100~150ms。

3期:

Ca2+通道逐渐失活,K+外流递增,膜电位达到静息电位时的-90mV水平。

4期:

依靠离子泵将Na+和Ca2+外运,K+内运,使膜两侧离子分布达到静息电位时的状态。

(w-3-4-6-6)13.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分)

答:

①心室收缩力(影响每搏输出量)

②静脉血回流量(影响每博输出量,取决于主动脉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和微循环血管容量)

③心率(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增加心输出量)

(w-3-4-6-7)14.分析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20分)

答:

①心室收缩力(心室收缩力增强使血压升高,特别是心缩压升高)

②外周阻力(动脉口径减小和血液粘滞性增大,导致血压,特别是心舒压升高)

③动脉管壁弹性(动脉管壁硬化可导致弹性降低,心缩压升高,心舒压降低,脉搏压增大)

④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大失血和失水使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输血、补液可使血压回升;脓毒血症使全身小血管扩张,血管容量增大,血压下降,甚至引起休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