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65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东周历史分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战争、经济发展、变法运动、诸子百家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之间的关系,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3.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的交流发展,加深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铁制农具、牛耕的推广;商鞅变法;诸子百家

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的时代发展潮流;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知识概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西周之后东周的相关内容。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开始,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一个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大解放的时期,历史发展的轨迹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1.大动荡:

(军事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2.大变革:

(政治上)为富国强兵,各国通过改革变法,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大发展:

(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大解放:

(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PPT夏禹铸九鼎

教师:

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鼎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同学们听说过问鼎中原的典故吗?

那么,“楚王问鼎”的典故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东周时期王权衰落,礼崩乐坏。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

教师:

展示PPT,讲解东周历史分期及春秋战国名称由来

东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

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新知讲解』

一.春秋战国时期之社会——大动荡

教师出示PPT春秋列国示意图

学生:

找出春秋五霸的相应国家及位置

教师补充:

春秋五霸还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的说法,教材采用了流传较广的说法。

教师出示战国示意图

教师:

春秋后期,晋国公室逐渐衰落,士大夫崛起。

公元前475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领土,晋国灭亡。

这一时期,公室丧失政权的还有东方的齐国,齐国本是姬姓吕氏的封国,从公元前489年-公元前379年,陈国田氏逐步取代了吕氏,成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

从此,东周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七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学生:

明确战国七雄的位置及国家名称。

『材料引导』

思考:

这三幅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社会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

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国家数量不断减少,呈统一的趋势。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

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

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思考:

诸侯争霸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但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学生回答:

中原各国居民与周边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补充:

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

华夏又称中夏。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

居于中原地区的居民自称华夏,周边民族也认同了华夏观念。

东汉以后华夏族开始接受“汉人”的称呼,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

『自主学习』

二.春秋战国时期之经济——大发展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依据教材P10-11,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提示: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概括学生完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教师出示PPT,介绍生产工具的演变:

原始社会时期的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铁器,通过工具材质的演变让学生感受生产能力的提高。

介绍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

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教师出示PPT,出示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通过介绍各国不同形制的货币让学生体验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如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范蠡和猗顿;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管仲。

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大商人。

相传,范蠡助勾践复国之后,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

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总结春秋战国经济

三.春秋战国时期之政治——大变革

教师出示PPT,出示春秋战国时期形势示意图,教师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

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让学生感受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社会纷乱的局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目标:

富国强兵

变法运动:

越国公仲连改革、魏国李悝改革、齐国邹忌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魏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一股潮流

结果:

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建立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变法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了。

『新知讲解』

教师播放视频,地处西陲的秦国为什么也走上了变法的道路呢?

同学们看这段视频,边看边了解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的背景。

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商鞅变法的背景

『新知讲解』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

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于是让人在城门立了一个木桩,说如果有人能把这要木桩搬到南门,赏金十两。

开始,人们半信半疑,议论纷纷,但是没有人去搬。

于是,商鞅就把赏金提高到了二十两。

这时,都有人做到了,那个搬木头的人也获得了赏金。

这就是立木为信的典故,通过这个事情,商鞅获得了人们的信任。

那么,商鞅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呢?

『自主学习』

依据教材,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教师讲解商鞅变法的措施内容及其作用。

商鞅变法特点:

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改革最彻底

评价:

改革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商鞅被车裂图。

教师:

商鞅个人最终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商鞅个人命运非常悲惨,但他主持的变法运动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

教师:

变法结果成败与否,不以变法者个人的命运为评价标准,而是看它的变法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思想问题: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及变法运动的主要措施等内容,分析各国为什么开展变法运动?

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措施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时代背景和变法运动的主要措施,总结变法运动开展的原因

教师出示PPT

『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商鞅变法的改革者最终命运如何?

学生回答

2.商鞅变法的措施被废除了吗?

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

3.商鞅变法结果如何?

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最后总结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根本原因: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

3.政治保障: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4.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

5.有利的社会环境

『自主学习』

四.春秋战国时期之思想——大活跃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依据教材P12,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的主要背景(原因)

学生回答:

(1)经济:

土地私有和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

(2)政治:

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争霸与兼并。

(3)阶级关系:

士阶层崛起。

(4)思想文化:

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自主学习』

依据教材P11-12,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新知讲解』

1.孔子:

生平:

春秋晚期鲁国人,曾周游列国,晚年潜心办学和著述,被尊为“至圣”。

思想主张:

核心观念:

“仁”;爱惜民力,实行德政

个人修养:

克己复礼为仁

社会规范:

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教育方面:

“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发展

主要事迹:

整理“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

主要思想:

弟子整理为《论语》

补充:

“克己复礼”克:

克制。

复:

实践,实行。

克制自己,践行礼仪。

能使自己品行提升,才可能达到“礼”(西周之礼)。

其意思是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

教师出示PPT论语经典语句,学生阅读体会孔子的思想

『新知讲解』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他的思想又有哪些局限性?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积极性:

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利于社会关系和谐;

孔子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有利于教育发展。

局限性:

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具有保守性。

2.生平:

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代表作是《老子》(《道德经》)。

主要思想:

哲学核心: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哲学思辨:

朴素的辩证法,事物互相依存、相互转化;

方法论:

物极必反、以弱胜强、柔能克刚

政治主张:

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教师出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

3.墨家—墨翟:

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家—韩非:

适应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反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

兵家—孙武:

讨论军事理论,代表作《孙子兵法》

名家—公孙龙:

研究逻辑学

阴阳家—邹衍:

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规律

『合作探究』

1.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主张,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

为什么?

①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孔子的主张(如“礼”等)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②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无助于统一,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假如你是战国时期某国的国君,你更欢迎诸子百家中哪个学派的观点?

为什么?

法家

因为: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加强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国力。

『知识小结』

依据表格,总结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主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阶级立场。

『课堂总结』

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拓展探究』学生思考讨论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总结认识: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典题练习』完成相关练习题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

近代中国的苦难与希望列强侵华与中国的近代化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抗争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论证:

(1)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又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

签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主权沦丧,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人民遭受巨大苦难。

总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2)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中华民族奋起抗争: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革命或运动前赴后继,在探索与抗争中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给中国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希望。

所以说,近代的这种大变化也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

综上所述: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国近代带来苦难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人民看到了希望和前途。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下被动进行的。

所以我们应该全面地分析近代列强侵略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解析】

近代中国的反抗与探索

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东西方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的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

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结合材料内容提出论题。

然后依据近代中国人求解放、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来进行论证。

回答时要注意事件的典型性与重大性。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探索

点睛: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几乎涵盖了整部中国近代史,考查能力水平高。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归纳出中心观点。

其次要选准论据,论据要准确而典型。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

……我们的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

法治之下,人才就受束缚了。

但尚法并非即算是专制,而中国历史上平地拔出的人愈后愈多,而自由展布之才,却愈后愈少了。

此后的我们,如果不能把这种传统积习束缚人的繁文琐法解放开,政治亦就很难有表现。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可支持、否定或修改该观点;要求:

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评分标准态度清晰、准确、符合题意,论述,结论(或给在卷面整洁上)。

示例一:

我不赞同,我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政治一向重视人治,与西方重法治有所不同。

论述:

在二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整个官僚机制的运转服务于君主,从汉武帝的内外朝制度、宋代二府三司制度到明代的内阁制度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表现中国传统政治中人治色彩、权力过度集中不断加强,到封建社会后期官僚体制不断僵化,思想控制日益强化,束缚了人才,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

西方社会中有法治的传统,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即是成文法的开端,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到公元6世纪,罗马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尽管古罗马法律具有阶级性,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法律观念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对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和法律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我认为中国传统社会重人治、而西方社会有法治观念的存在。

示例二:

我赞同,制度化的中国传统政治束缚了人才的自由发展。

论述:

隋唐创立科举制度,为历代所传承,为庶族地主和平民入仕提供了重要途径,为传统社会的基层流动提供了可能性。

但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土,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僵化的科举取士束缚了人才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成为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的“三纲五常”被用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宋明以后阻碍的思想进步,禁锢了人才。

综上,政治制度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断进行变革,否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示例三:

我认为传统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论述:

角度1:

可从封建社会前后期论述分别论述其积极和消极作用角度2:

可从传统制度对后世、对西方的影响论述其积极性

示例四:

我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其合理之处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述。

比如同意“制度化的中国传统政治束缚了人才的自由发展”的观点的可以从科举制度创立与发展以及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等分析回答。

对于材料“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持不同意观点的可以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体现出人治思想以及西方罗马法倡导的法律理念等分析回答。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及近代的孔子形象的变化。

古代

近代

春秋战国

汉唐

宋至明清

维新运动

太平天国、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蒋介石时期。

圣化:

被称赞为“天纵之将圣”矮化:

被嘲笑为“若丧家之犬”

正统化及神化:

司马迁誉孔子为“素王”;唐代被封为“文宣王”

僵化:

成为一位只会“以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被誉为“万世师表”

维新化:

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被后人称为“穿西装的孔子”

丑化或妖魔化:

太平天国将儒家经典称为“妖书”,对孔子“焚书毁像”;新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吴虞痛骂孔子为“盗丘”

圣化:

袁世凯和蒋介石曾一度复兴孔子“圣人”地位,复兴“尊孔”和儒家伦理道德。

——摘编自张荣明《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

观点具体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答案】示例1:

看法。

孔子由人变成了统治者需要的工具。

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无论是被“圣化”还是被“矮化”,均说明孔子既非“圣人”也非“庸人”,都是对孔子作为一个“凡人”优劣的评定;以后的孔子不再是“人”,而是封建统治伦理道德代表性“符号”。

因而无论是孔子形象的“正统化”“神化”还是“僵化”,都是封建统治时代需要的产物;近代人们出于维护和反对封建统治的需要,对孔子形象进行“丑化”“妖魔化”和“圣化”,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文化冲突与政治斗争。

总之,后世孔子既成为了一定时代需要的工具,也成为一定时代政治斗争的对象。

示例2:

看法:

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时代变迁。

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旧价值观崩溃而新价值观有待于形成之中,对孔子“圣化”与“矮化”并存,说明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成为主导;汉唐时期,儒学被奉为官学,儒家价值观日益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孔子形象随着儒家价值观主流地位的确立和巩固而被正统化和神化;宋代到明清,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价值观不仅没有进一步走向开放,反而更加趋于保守,从而使孔子形象走向“僵化”;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封建统治思想与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冲击激烈,儒家价值观与社会新价值观也处于激烈冲突中,孔子形象就出现了“丑化”“妖魔化”与“圣化”交错并存现象。

总之,孔子形象的变化是不同时代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反映。

(“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中不同时期将孔子“圣化”“正统化及神化”“矮化”“维新化”“丑化或妖魔化”等,可以得出观点,孔子由人变成了统治者需要的工具。

说明:

结合表格信息,从春秋战国时期对孔子的评价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都是对孔子作为一个“凡人”优劣的评定;春秋战国以后对孔子的评价已经剥离了孔子的人性,此时的孔子不再是“人”,而是封建统治伦理道德代表性“符号”。

因而无论是孔子形象的“正统化”“神化”还是“僵化”,都是封建统治时代需要的产物;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可以看出,近代人们出于维护和反对封建统治的需要,对孔子形象进行“丑化”“妖魔化”和“圣化”,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文化冲突与政治斗争。

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得出结论,即后世孔子既成为了一定时代需要的工具,也成为一定时代政治斗争的对象。

5.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

……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

……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

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

(不超过250字)

【答案】

(1)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较快发展,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商帮出现。

(2)社会现象:

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