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220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3立杆基础施工

(1) 

确定基础位置

立杆基础开挖时,首先根据前期勘察资料或借助纬度仪、GPS等仪器,落实点位具体位置,并根据施工图确定基础开挖具体位置。

(2) 

基础尺寸参考

基础开挖需要根据立杆横臂(以L杆为例)确定立杆基础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如现场条件不满足时应保证立杆基础的体积和设计体积相等,基础规格可参考下表。

序号

立杆横臂

基础尺寸(参考)(米)

1

4M

1.2*1.2*1.5

2

6M

 

1.2*1.2*1.8

3

8M

1.5*1.5*1.8

4

10M

1.8*1.8*2

5

12M

2*2*2.5

若立杆防风等级高于8级、抗震等级高于5级或基础开挖处土质松的话,基础均需要加大。

(3)基础施工流程

基础浇筑完成后,必须要养护一段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养护期内温度确保零上5摄氏度及以上。

对掺用缓凝外加剂、矿物掺和料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以确保混凝土能达到一定的安装强度。

基础的浇注、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GB50204-2015的要求。

立杆基础的开挖、浇筑流程,如下面所示:

1) 

基础在开挖过程中需注意垂直、美观,一般土质情况下打两根角钢(一般情况1.5m)下去,做接地使用,如下图:

2) 

打入角钢后(角钢末端预留30公分露出坑底泥土面),基础底部采用直径为:

8MM的圆钢筋敷设一层尺寸为:

20CM*20CM的钢筋网并浇筑上20公分厚混凝土,表面抹至水平状态,作为立杆基础的占底层,如下图:

3) 

两根角钢,通过扁铁和地笼焊接,并将地笼固定,固定时需要注意地笼的相位,确保杆件横臂垂直车辆行驶方向,地笼的地脚螺杆从基础底部起每隔50CM横向于基础坑壁焊接一根角钢用于加固,保证基础的地笼和混凝土浇筑后有优良的一体性,如下图:

4) 

地笼内引入PE管,固定住,并通往杆件配套的手井,如下图:

5) 

在浇灌过程中,混凝土尽量对准地笼中间浇灌,以免地笼偏移,并保证浇灌过程中分三次震动,浇灌后立即使用水平仪测量地笼是否安装垂直,如下图:

6) 

浇灌后的基础效果图,如下图:

2.4接地施工

前端设备安装于室外,易遭到雷电打击;

前端设备的电源一般在现场就近取用,易受雷电波影响产生高压和浪涌电流;

如果没有必要的防雷、避雷措施,前端设备的运行将得不到保障,有可能导致摄像主机等设备短期内大量损坏,使系统瘫痪。

为了前端设备能可靠、长久地运行,摄像机杆、前端机箱及相应设备须接地。

接地体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1)立杆采用整体接地;

2)设备机箱内设接地柱或接地排,将机箱内设备接地,并将接地柱或接地排与立杆接地极相连;

3)接地方式如下示意图所示:

在基坑底部打两根角钢(一般情况1.5m)下去,角钢与基础地笼用40×

4mm扁钢焊接,保证立杆整体接地。

扁钢焊接至立杆配套手井,预留接头。

从手井内扁钢接头处引接地线入设备箱接地柱或接地排。

接地线使用软质铜绞线,其截面为10mm²

以上。

确保接地电阻<4Ω,如测试未达标准,则采用扩大地网(增加接地角钢数量,直至接地电阻<4Ω)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两个角钢之间距离3米,用扁钢焊接连接。

可以在开挖预埋管道时的沟道里打入,与PE管一起埋好。

也可现场全部恢复再做接地桩,需注意避开地下管道。

焊接处用磷化液或防锈液等做防锈处理。

增加的角钢通过扁钢与立杆配套手井内的扁钢焊接。

2.5落地机柜安装施工

(1)落地机柜安装方法

落地机柜基础长宽高尺寸为0.8m×

0.6m×

0.8m,基础浇筑完成后,必须要养护一段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养护期内温度确保零上5摄氏度及以上。

机柜基础示意图如下:

机柜基础在浇灌过程一定注意不要有杂物或混凝土进入管道,保证管道口有保护措施(可用塑料袋封住管口)。

穿线管路保证完好通向各连接井内。

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整平、夯实基底,控制标高;

施工完毕,基础分层回填夯实。

采用C25混凝土现浇,表面与基础顶面平齐并保持水平。

机柜安装于基础上一般有两种方式:

《1》、基础内浇筑了机箱预埋件(即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埋件和机箱一起设计、生产)。

如下图所示:

《2》、基础内无预埋件,通过打膨胀螺丝(即采用素混凝土基础)。

如下图所示,在红点处打入4个膨胀螺丝,具体打入位置参考机箱尺寸:

落地机柜安装工艺

安装机柜时注意机柜门垂直马路,并保证机柜安装垂直牢固;

在机柜门之前留有一定空间,便于机柜门开合及人员操作设备留有一定的空间;

落地机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6挂杆机箱安装施工

挂杆机箱长宽深尺寸为0.6m×

0.5m×

0.4m。

挂杆机箱示意图如下,一般和杆件一起设计生产:

机箱安装方式,机箱与底座之间用四个螺丝固定,且底座开孔用于穿线。

机箱安装方式,机箱与杆件之间采用抱箍固定,且机箱底座开孔与杆件之间用金属波纹管相连穿线。

2.7手井施工

(1)手井施工方法

手井长宽高尺寸为0.6m×

0.4m,做手井的同时铺设好穿线管。

过夜基坑需加盖保护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手井施工方法如图:

混凝土手井

复合材料手井

(2)手井施工工艺

混凝土井圈及混凝土井盖均为预制件,砌体使用砖块及普通硅酸盐水泥,手井内外壁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

手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整平、夯实基底,严格控制标高;

施工完毕,基础分层回填夯实,手井底部应设有渗水孔。

手井盖可根据环境要求选配混凝土井盖或复合材料井盖。

2.8立杆安装施工

(1)立杆吊装方法

立杆需在基础养护一段时间后进行,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养护期内温度确保零上5摄氏度及以上。

吊装如下,以L杆为例:

《1》、在路面上先将立杆和横杆固定,如下图:

《2》.在杆件内穿好铁丝,用于穿线缆,如下图:

《3》 

在横杆顶端绑上绳索,吊装时调整杆件位置用,如下图:

《4》.吊杆过程,如下图:

《5》.调整好杆件位置后,将杆件固定,如下图:

(2)立杆吊装工艺

1)立杆在现场组装前,需提前和路政及交警部门协调沟通好,对车流量较大的路段需要有专人疏导交通,在不影响交通和确保人员安全情况下进行。

2)立杆吊装区,使用安全路锥和警示牌隔离。

3)立杆组装吊装时,占用道路宽度不超过7米,白天吊杆道路封闭距离与作业区保持最少30米,夜间作业情况下必须架设警示灯顺延至30M到150M之间处,所有现场人员(包括施工和指挥人员)必须穿着反光背心。

4)施工期间严禁同一个卡口2根杆件同时安装,且同一时间段内仅有一组杆件临时占用道路安装。

5)在立杆吊装调整过程中,需保证横杆与竖杆的垂直度与平衡度。

2.9线圈切割及线圈铺设施工

(1)线圈切割施工方法

地感线圈切割位置参考勘察资料现场布局图所示。

线圈切割的流程,如下面所示。

《1》、划线:

按照施工图画上开槽尺寸线。

2、切槽:

用开槽机(柴油切割机)按图施工,首先应当切割距路边最远的线圈槽和引线槽,这样避免导线的交叉和减少导线接头。

3、槽内清理:

开槽后要对槽内进行清理,使槽内无硬渣,槽底平整,保持干燥,必须用空压机吹槽。

4、槽内下线:

在路边手井中预留1.5米线圈线后再引至线圈环形槽边,在其中按顺时针紧绕圈,再将另一端引到路边手井中,从环形线圈到手井中的两线应相互绞合(每米大于20绞)平行,导线下槽后用钝物将其压实(不准用尖锐利器捣压,图中用砂轮滚),最后将导线抽头作序号。

5、填槽:

先用冷浇法,使用环氧树脂使槽内数匝线圈互相粘合保证可靠性,稍等片刻,用热浇法把沥清混合物填入槽内,浇注时要注意沥清温度不能过高(一般80℃左右),并且要灌实不能有气泡,以免影响电参数。

6、结束:

在沥青未完全凝固定型之前,将溢出槽外的沥青铲清。

(2)线圈切割施工工艺

线圈环形槽,其宽度为4至5毫米,双绞部分的槽宽在6至7毫米,槽深都为7至8厘米。

以上线圈的宽度和深度,为使用1.5平方线缆的标准,若使用2.5平方线缆,各尺寸都需相应增加2毫米。

开槽断面齐整,为了避免下线时因拐角弯度过小而损坏导线,在槽的四个拐角处切45o斜角,对线圈起保护作用。

施工按半幅方式进行,以防路面线槽及沥青(或环氧树脂)没有凝固前,汽车将槽边压塌,影响路面强度,应首先封闭半幅交通。

环形线圈按顺时针绕圈,一般绕四圈,出环形线槽后的两线应相互绞合平行(每米大于20绞),最后将导线抽头作序号,参考下图:

多车道时,线圈切割参考下图:

使用吹风机吹干、烘干线槽,并注意烘干时吹风机移动的速度,防止破坏沥青混凝土的化学特性。

线圈可自由放入槽内,按自然状态放线,不可损坏绝缘层,对地要绝缘。

安置线圈的槽内除了线圈本身外不得有其它任何导体。

当环形线圈是被放置于钢筋混泥土的钢筋之上时,线圈线务必在钢筋之上至少5厘米。

安置的线圈应当离任何可移动的金属物品(手井盖等)至少1米以上。

线圈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在500伏电压时测量应大于10MΩ,串联电阻应小于10Ω。

线圈线至车检器间的馈线,其长度保证在300米之内,不要超出此范围,否则会影响检测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