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2267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大学城说明.docx

重庆大学城说明

 

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项目建设研究报告

 

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年5月

 

0序文

0-1.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的功能定位

1)大学园区是特定区域若干所高等学校的集合,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型大学园区。

2)大学园区应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孵化的园区,成为引进人才和对外科技教育合作交流的窗口。

3)大学园区在“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满足重庆地区高等教育培养规模扩张的需求,建立未来重庆地区最大的高等教育和科研集聚基地。

同时,加强学科带头人引进、学科建设和开放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扩大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协作与交往,为提高各办学实体的综合实力和建立高科技园区奠定基础;“十五”之后,以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新技术的孵化及产品开发,促进高等教育上档次、上水平,成为支撑重庆市产业升级、提升重庆市竞争实力的信息源、知识源和人才库。

0-2.办学规模与模式

1)重庆市大学园区项目分为近期用地(约20平方公里)和扩展期用地(约10平方公里)二部分。

2)到2005年(近期用地内,一期工程结束),园区在校学生总体规模达12万人左右;到2010年(近期用地内,二期工程结束),园区在校学生总体规模达20万人左右,到2015年(扩展期用地,三期工程结束),园区在校学生总体规模达30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教育规模占15~20%左右。

3)“十五”期间,大学园区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办学模式;“十五”之后,继续加强政府投入,同时实行联合投入或以社会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包括中外著名大学合作或独立办学实体,校——企——团体——个人股份制方式的办学实体,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0-3.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统一政策

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园区,既要体现相对独立的完整性,体现园区功能定位,又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体现园区的特色与城市规划的统一性。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需要将城市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各种功能:

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生态予以整体协调,互相平衡。

并应充分考虑到土地利用模式,长期办学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等条件,在规划中予以全面的体现。

专题研究一:

大学园区发展策略与空间布局

1-1.大学园区建设与教育产业化的策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大学园区等同于市场运作的基本单位,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本源与宗旨,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眼光;如果仅仅将大学城的建设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联系,也还是远远不足的,大学园区将积聚多种文化资源,其中包括知识、技能、氛围等等,必须对这些资源加以整体协调,形成以教育事业促进相关产业,事实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更体现于其巨大的科技影响力以及相关产业的辐射力。

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根为全社会所重视的教育产业链条,已经把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教育本身已经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消费领域之一,而教育的全过程又创造出大量的商机,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带动效应,并形成互相支撑的“产业链”,可以做到数业并举。

这里特别需要带动的产业: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文化产业,三是房地产业,四是商业,五是社会服务业。

1-2.大学园区的空间规划应有利于资源的多元化投入

任何一个称得上是产业的运作对象,都与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规模控制与不断开拓密切相关。

以产业角度来看,教育产业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把有限的资源(即投入)转变成有用的产品(即产出,包括对人的培养,文化服务和其它产业提供的附加值)。

它所依赖的不仅有其它产业的共性资源:

资金、技术装备等,而且有特殊性的资源,那就是文化资源。

要在短时间内建成规模巨大的大学园区,资金问题是首要的,资金是教育产业的“血脉”。

目前,对大学的资源投入主要由四个方面:

(1)各级政府的直接与间接投入;

(2)金融投入;(3)企业的投入,特别是对生活设施的投入;(4)学校自筹资金的投入。

作为教育产业的市场回报,将是资金投入的杠杆。

大学的生活设施(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等)是目前比较有把握的,可获市场回报的建设部分。

传统大学中该部分的建设虽说也可以由企业投资建设,但在封闭的校园内,并不具备城市形象,很难转化为当地经济和就业机会的能力。

考虑教育产业的市场回报条件是大学园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3.大学园区的空间规划与地区发展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政府、大学和企业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在国际科学工业园第九届世界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政府、企业、大学三方参与的“三元参与理论”,其基本点是政府作为协调者,大学从企业获得经费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企业开发高技术以增加政府税收,发展地区经济。

三方在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园区的协调共同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这个理论成为大学城发展的基础。

可见,产、学、研的结合才是大学园区作为城市新兴知识空间的立足点,也是本规划的基础。

 

专题研究二:

大学园区功能布局与结构模式

在重庆市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布局中,大学园区不仅要解决高校用地困难问题,还要通过它的建设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来推进重庆城市的发展。

本规划定义大学园区的发展目标是以教育事业为本,用教育这个龙头,充分整合和带动多种产业,最终形成一个以现代教育与科技产业为主的新型城市副中心。

2-1土地利用模式

依据以上目标,本规划提出重庆虎溪大学园区以“单环、双轴、多瓣、软边界”的土地利用模式。

1)单环

单环指沿大学园区内快速轻轨交通线形成的景观资源绿环,为城市和大学园区共享。

在规划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基地形成了“环轴分明,环瓣相扣”的布局。

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兼顾各校特点的原则,并有助于实现大学园区、科技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环内既有面向与社会共享的大型图书馆、体育中心等设施,也有便于各个组团相邻大学之间共享的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会议中心等。

2)双轴

规划中,将标识区(位于城市与园区交汇处)与滨河布局的产业引导区相串联,作为“城市轴”,连接新城中心——园区中心——科技孵化区,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教育产业主链条。

南北向以大型生态景观公园形成与“城市轴”十字相交的“自然轴”,并以此连接二期待开发的组团和产业园区。

其特征如下:

●产业链条融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与商贸服务业用地,并以高校的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为主导,以多功能的适度混和、互补为特征。

●“城市轴”又是带状的城市资源区,集中设置城市商业设施、产业服务设施、产业研发用房和教师公寓区。

其土地开发可以招标等形式用房地产商业模式运作。

●“自然轴”的规划构想源于对基地的理解,两山相夹的虎溪地区,其区域发展必然是平行于山体的南北向。

因此,为了便于大学城一、二期空间与功能结构上的衔接,设置景观“自然轴”,并以此为轴心构筑完善的城内步行网络和生态景观网络。

3)多瓣

大学园区的发展规划采用交通引导开发的“TOD”理念和“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将依托城内快速交通环线,形成5大组团(瓣)簇拥以虎溪为轴的中心城内共享区。

考虑分期建设和各瓣间相互独立,各自发展不影响其它组团;各组团的基本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学生生活区,校际资源共享区,大学校区。

从各组团到共享设施的距离,一般控制在步行5分钟范围之内,往来十分方便。

各组团依据学科互补、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则分类,优先发展与科教研发产业联系密切的学科,以教带研,真正实现大学园区科技孵化器的职能。

4)软边界

大学园区用地规划一方面必须利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利用高校的集聚创造新的城市形象。

因此,生态化的绿色校园是时代的选择。

本规划将以教育共享设施的辐射范围为标准,确定城市次级中心体系,城市次级中心形成分散的组团式结构。

组团规模以教学科研要求和大学共享设施辐射范围为依据确定,形成五个次级组团。

组团之间以大型生态公园形成独特的高品质“软边界”,并向中心虎溪自然生态系统汇聚。

考虑组团间生态势的平衡,形成类似细胞液环绕组织核的自然模式。

2-2大学园区的结构模式与资源

1)大学园区的结构模式要为区域内大学的资源共享、相互合作创造条件。

首先要注意增进园区内大学之间的联系。

妥善处理各大学的相对独立性与空间开放性的关系,以开放型的校园环境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园区与城市的交流、园区与市民的的交流,从而带动地区文化和经济跃升,提高竞争力。

规划中,依托中心的产业引导区和环形绿带,建设服务性公共连接带,把大学城内各高校串连起来;把区域内的文化、体育场馆等设施向高校优惠开放,使之成为园区内高校的共享设施;各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也可以相互开放、优势互补。

   

2)大学园区的结构模式要突出“市”的概念。

所谓"城无市不活,市无城则乱"。

大学园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市"应展现代表当今世界经济的"新经济"的内涵。

可由各类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组成,如资本投资、资金调剂、技术转让、IT通道,以至财税、审计、评估、中介、咨询及保险。

可通过引入各类事务所、相关研究所、上市大公司等进驻。

建议政府在进入园区的学校、学科选择上体现重庆科教的优势力量,并能够结合企业发展带动虎溪地区经济上扬。

3)大学园区的结构模式要体现城市文化中心氛围。

"大学城"内文化人集中,规划建立有特色、有规模的图书市场,和利用各高校的资源建立一些专业博物馆等;成为市民文化交流和成人再教育的基地。

4)大学园区的结构模式要便于服务社会化、管理整体化。

净化传统高校的功能组织,突出高校的教育、科研、研发等功能,强调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组建大学园区的“高教特区”,实行整体统一的管理,确保大学园区的高效运行。

2-3高校发展策略

1)近期优先解决由于“扩招”带来的高校用地不足的矛盾,优先引进和高科技产业相关的理工科院校和研究机构,尤其是对发展经济起重要作用的学科,如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2)通过土地置换的方法,吸引部分整体搬迁进入园区,并鼓励高校把主校区设在园区。

3)对于多校区办学的学校,建议原址作为主校,而将园区的新校区作为强势学科的专用校区,利用园区优越的资源条件与环境条件,创建学校的学科优势高地。

4)长远将优先吸引名校、著名科研机构和理工科院校。

5)进一步加大联合办学力度,实现学校核心资源的共享,通过建立学分互换和课程认证制度,使优质的课程成为园区的公共品牌。

各高校还可以实行师资互聘。

搞好园区共用的校园网络的建设,共同开发和使用有关网络课件,形成统一的物质条件、人文环境和有独特的校园文化。

 

专题研究三:

大学园区资源共享和后勤社会化问题

3-1大学园区的资源观

大学园区从根本上讲是在城市范围内对于教育资源的重组与开发利用,是一种规模集约化的教育资源组合方式,其本质在于对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高效利用。

从教育产业化的角度来看,教育产业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把有限的资源(即投入)转变成有用的产品(即产出,包括对人的培养,社会文化服务和为其它产业增加附加值)。

它所投入的不仅有与其它产业共性的资源:

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而且还有其特有的“无形资源”,如文化资源等。

这里应当着重提出的是文化资源。

在教学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源包括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创新和文化氛围,其本身不仅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价值体现,同时,它还以极强的渗透力,影响教育产业化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它象一种特殊的粘结剂,把松散的教学要素,组合成一个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甚至跨国的体系之中,成为推动学科和地区发展的先导和发动机。

以高校的软资源孕育高新技术产业的现象在我国已初见成效,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已经是中关村产业圈里的“龙头老大”。

以大学园区高度集聚的文化资源,促成更多高科技含量的产业诞生成长——这已经成为大学城兴建的重要目的之一。

同时以文化资源为主导的软资源环境的组合也为文化资源本身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条件,相互促进,融合共生。

教育中的文化资源包括四种形态:

一是符号化的文化知识,它是前人创造的语言、绘画、音乐等等。

二是经验性的文化技能,它可以通过教学形式来加以传授,通过反复学习来获得。

三是创新型的文化能力,它是后人在获得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突破前人的独创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是体验型的文化氛围,它是教学与生活环境中,通过体验环境的某种品格,而改变受教育者的品位与观念。

可以将资金、技术装备看作是一种硬资源,那么文化资源就是一种软资源了。

如果大学或园区只是将上述硬资源(资金、技术装备)和软资源(文化资源)在一个封闭的范围内低效地转换,并没有为其它系统提供附加值,那就难以形成教育产业的效应。

毫无疑问,将若干所大学集中设置的大学园区既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资源有效利用,也为大学与城市间相互提供的附加值创造了种种的可能性。

关于这种可能性的突现,是本项研究的重点之一,应针对教育资源的不同性质(硬资源与软资源),确定其重组及共享的策略。

3-2大学园区资源的配置结构

以文化资源为主导的软资源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重要的,对这种软资源的重组将极大地提高其利用的效率,以下是宜采用的二种不同策略:

其一,是强调组合结构的互补性,多指组合体之间的互利关系。

商业上的“店多成市”就是一个互利关系,从学科角度来讲,组合单位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其二,是强调组合结构的共生性。

共生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科学家认为共生可以导致生物的新颖性和不连续性。

从学科角度来看,共生的组合单位应强调其学科的差异性,通过共生关系的资源组合,以求得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这二种策略在本项规划中,将被用于不同的空间层次上。

对于组团级的层次而言,文化资源的互补性有助于学科群的完善,因而同一组团的学校应以学科基础相关为好,例如医药化工学科群,电子工业学科群,农业学科群等等,但组团内的学校有其学科上的独特性。

对于园区级的层次而言,由于不同的组团所具备的不同的文化资源,学科群的差异性更具组合结构的共生特征,换言之,在整个大学城的基础上,将力求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同样,随着多所学校的集聚,越来越多的硬资源(各种大型教学设施)进入邻近的空间领域,这为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硬资源的分级配置问题,什么资源可以共享?

在哪个范围内共享?

硬资源的分级配置显然可以节省系统组建的成本:

如中心图书馆、综合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大型开放空间等等,不但可以为大学群体共享,也可以为城市所共享,并且更为重要的是:

它们将成为这一系统的互相结合上强有力的粘结剂与载体。

硬资源的共享,首要条件是区位上的邻近性。

依赖于这些设施的活动,如实验、体育比赛、资料查询、文化集会等等,可以因区位相近而较易控制运行成本,特别是以步行交通为主的高校教学活动,必定要计算时间耗费及交通成本,人们一般不会舍近求远,在不同级别上所依赖的不同交通方式是分级配置的主要依据。

重庆市大学园区硬资源的配置分为下述三个层级,上一级的资源同时服务于下一级所涵盖的区域:

1)城市级共享资源

应同时与城市及园区内部都有着最为直接的交通联系,最易从城市的景观、城市的功能组成,城市的交通骨架等方面,感觉到其存在的位置与作用。

本项规划中,专门设置的标识区及其设施即为城市级共享资源,其共享的范围与城市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该层级的共享资源,将依托未来的城市地铁与园区轻轨环线便利的交通条件,形成大学园区与城市得以共享的硬资源区,集中设置园区管理中心、换乘总站、医院、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会议中心等文化设施。

城市级的共享资源是城市与大学园区相互沟通联系的纽带,相互价值的直接体现。

2)园区级共享资源

重庆大学城的园区级共享资源集中于园区中心和轻轨内环沿线。

园区中心为产业引导区,其内部设置的科技研发、文化媒体服务、商业服务、社会服务等机构为园区级共享资源;

可用以共享的教学设施则集中布置于轻轨环线内侧,沿环线展开,并结合组团级共享资源,形成若干节点,包括市政与交通设施(车站和停车场)、医院、各校专业图书馆(快速交通和宽带网,使它们之间资源互补,成为便于使用的园区组合图书馆)、礼堂或交流中心(为校际互通的讲座与课程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等,这些设施与环线交通站点间距离宜控制在300米内。

园区级共享资源的合理设置是大学城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是学科间交流发展的物质平台。

3)组团级共享资源

相邻成组团的若干所学校,由于它们的学科相近且互补,这些学校之间提倡教学设施共享,形成组团级的共享资源,如专业实验室、基础教学基地、图书馆、学生社区,这些设施应围绕组团中心展开,其间的步行距离宜控制于五分钟之路程,即半径300米左右的范围之内。

组团级的共享资源建设是集约化办学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捷径。

大学生公寓也以共享资源的方式布置于该组团之内,既便于后勤社会化的运作,也不至于学生居住过于密集,以便于管理。

按以上原则,重庆市大学园区依据各校办学的规模与学科特色形成若干个组团,各组团内设施资源集约共享,跨组团间便于交流,形成一个文化科技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与学科特色相得益彰的体系。

城市级资源深入园区核心,既为园区发展提供基础服务,是园区发展的起点;又成为园区科技产业化的窗口,是高等教育成果的体现,是高等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

大学园区与城市通过城市级共享区形成沟通,“产、学、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未来良性循环不断提高的理想办学模式。

重庆大学园区以“单环、双轴、多瓣”的空间模式包容了资源分层分级配置的理想模式。

各级共享资源在内通过内环形成紧密联系,同时相互之间还有各种便利的直接联系,视具体的基地条件予以层级上的叠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向外,城市级共享资源区形成园区向城市开放与吸纳的态势,兼具内向与外向,形成面向未来的良好生长结构。

3-3大学园区的后勤社会化设想

重庆大学园区单环、多瓣形空间结构在满足资源共享的同时,促成了各校区间相对独立与相对开放的良好结合,既便于管理,又便于建立社会开发和社会管理机制。

在资产制度上,共享区域的设置从空间上使硬资源在后勤与教研一线间分割明确。

在这个基础上,后勤公司采用引进、联合、租赁、资产代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和办法,实施后勤资产重组就具有了物质与空间上极为有利的条件。

高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和相应的资源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组成后勤公司。

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分离出来的后勤人员融入到社会第三产业中。

各公司服务于相应组团,完全市场化运作,相互之间互补、竞争;园区成立后勤公司管理中心,进行监督式管理。

园区与后勤公司形成甲方、乙方的关系。

对园区国有资产而言,要明确产权关系,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范分离。

园区以签署托管协议的方式将后勤资产无偿或以优惠价租赁给后勤公司使用,后勤公司通过对设备维修或固定资产折旧费、上缴费用等形式明确对国有资产的保值责任。

园区取代学校成为后勤服务的管理监督方,将学校完全从烦杂的非业务性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可以集中力量搞好科研与教学,使大学园区的集约化优势彻底体现出来。

 

专题研究四:

大学园区道路交通体系问题

4-1规划目标

根据重庆市大学园区(虎溪)的总体定位,交通规划的总体目标为以下三点:

1)拓展城市功能:

大学园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虎溪镇,属于沙坪坝区西部新城总体规划范围里,是西部新城的中部组团中最重要的功能区,是未来重庆地区最大的高等教育和科研集聚地区。

因此大学城采取外围过境性交通、内部生活性交通的结构模式。

2)发挥聚集效应:

大学城最重要的特色是教育设施的聚集以及校园与城市的聚集,最大限度地发挥聚集效应就成为本规划成败的关键。

3)建立生态单元:

作为重庆面向21世纪的城市新型节点,大学城有条件成为重庆的示范性生态单元,达到高效、环保、人性化的交通目标。

因此大学城交通系统以轻轨为骨干,公交、自行车、小汽车、步行等其他交通方式相配合的综合交通体系。

日常交通以公交化、步行化为特征。

由于日常交通以公交为主体,小汽车仅作为假日休闲性交通工具使用,避免对小汽车的依赖。

4-2首要原则:

促进共享

作为城市分中心而言,大学城的魅力来自于两方面:

完善的教育设施和浪漫的生活方式。

本次交通规划对这两方面应予以强化。

1)教育设施的共享:

大学之间教育资源的相互共享意味着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大学之间选课,以及公共教室、图书馆等设施的共享。

不同的校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共享从交通距离上分两个层次:

组团级共享和园区级共享。

为了尽可能提高运行的效率,本区域交通规划上形成两大特色:

●组团内交通——组团共享。

为达到资源最优化共享,规划将2到3所性质相近的大学在空间上相互靠近,形成组团,使相互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满足步行5分钟的舒适距离以尽量利用步行或自行车交通。

在组团范围内,学生可以利用课间15分钟的间隙,在多个校园之间转换教室。

●轻轨系统——区域共享:

组团级共享的学校数量超过2到3所之后,相互之间的距离将超过步行舒适距离。

本次规划将全部17所左右的大学分为5个组团,建立一条轻轨系统,穿过每个组团的中心,满足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

各学校的共享设施靠环内侧布置,使相互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

在大学城范围内,学生可以利用上下午的休息时间,实现在多个校园之间的转换。

轻轨系统同时和城市地铁系统相连接,将大学城和城市中心区联系起来。

2)文化氛围的共享:

大学园区的规划应探索大学园区内教研、科研、服务三大要素体系在新形势发展的关系,积极促进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共享,规划创新,适应且推动高教体制、投资方式和投资机制的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和产、学、研的一体化发展。

大学城作为重庆城市的分中心,其最大特色是自然环境优越,人文气息浓郁,文化设施齐全,在城市各分中心中独树一帜。

从大学城本身宣传和提升市民素质两方面需要出发,应当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本交通规划利用高架轻轨强化景观:

轻轨系统通常有高架、地面和地下运行三种方式。

大学城轻轨系统采取全高架方式,使之不仅具有交通价值,亦成为重要的观景设施。

本次交通规划将高架轻轨线路与绿化系统相结合,使之在大片绿带中穿行时,可尽情领略沿途校园风貌、生活区、田野风光和水域美景。

4-3分系统设计

1)换乘系统

一个综合性交通系统的门到门交通时间通常包括两部分:

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时间以及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转换的时间。

完整的换乘系统,将各种交通站点紧密结合,使门到门的交通时间最短,才能使各种不同服务半径的交通方式发挥最大效益。

换乘体系中设置如下三层次交通综合体:

第一层次:

地铁站+轻轨\公交站+机动车库

第二层次:

轻轨\公交站+机动车库+自行车库

第三层次:

公交站+自行车库

2)停车系统

机动车停车系统的设计目标有二:

一、作为综合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机动车进行截流,促进组团内步行化;二、大型设施的交通疏解。

在部分区域和各组团用地的出入口附近需设置机动车停车库:

●大学园区外围快速路及高速路的出口处

●步行区与车行区的交界处

●大型设施附近,如地铁站,轻轨站、体育中心、文化会展中心等等

非机动车停车系统的设计目标为:

鼓励自行车的使用,通过与公交系统的接驳延展综合性交通系统的服务范围。

3)步行系统

本规划步行系统的设计分为两类:

组团内步行系统和中央滨河步行系统。

第一类,组团内步行系统:

本规划设计组团内交通以步行为主,在组团内设计连续的步行道路,构成完整的步行交通体系。

第二类,中央滨河步行系统:

●水——滨河步行带。

梁滩河支流穿过大学园区中心地带,规划沿河岸两侧设置连续带状产业引导区,区内以步行为主。

●城市——轴心步行带,位于大学城中心地带,处于城市中心轴线尽端,由一连串广场、街道、人工绿地等具有城市性开放空间构成。

为保持中央滨河步行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