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234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这些谚语和诗词中亦能反映出来这些特征。

我们今天攀登太白山,随着我们的攀登、位移,自然景观会不断地变化,下面有侧柏林景观,到达2200米时,就是松枥林,再向上还有桦木林、冷杉林等,后还有落叶松林和高山苔原景观带。

但是上边气候瞬息万变,忽阴、忽晴、忽雾、忽雨、忽大风,忽冰雹,变幻莫测,很是神秘,很多人迷路、遇险都在此处,但是今天大家不要怕,紧跟着我走,不要离队。

太白山

现在已经抵达太白山,大家跟随我依次攀登,沿途会有很多文化遗存,也有很多名胜奇景,我会一一讲解给大家听。

前面这个池子叫三官池,池水清澈见底,是当地群众祈雨之地,非常灵验,如果你们那儿雨少受旱,也可祈点雨带回去,但是每次祈雨一定要到这里来。

我们前边这座山峰名叫万勿山,群壑排列似牙勿,所以称此名,中间的那一处山峰挺秀峻拔、耸人云霄,故名日独秀峰。

前边儿处地方叫二仙水、望仙岭、冲天岭、分水岭、观云海等。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太白湫泉,大家想必看过电视纪录片太白大爷海潜水探险的片子吧?

!

两位潜水勇士从结冰的湖面潜入了我国内地海拔的高山湖泊——三太白池(海)里,捞了一块珍贵石头,供地质研究,创造了潜水史上的一个壮举,捞出来的这块石头,更是珍贵,对太白山的形成等有很大的科研价值。

其实,太白山处处都是宝,如果大家今天运气好的话,还会碰到很珍贵很珍贵的东西,动物方面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锦鸡、太阳鸟等,碰到的话千万不要打扰它们,因为在这儿我们是客,它们才是这儿真正的主人。

中草药方面有很多名贵药材,比如:

太白贝母、雪山一枝花、手掌参、天麻等,不过我们不认识,千万不能乱采。

这里许多植物是有毒的,千万小心。

如果我们团里有懂地质的人,千万不要错过机会,这里有引人入胜的第四纪末期的冰川遗迹,有冰斗、角峰、冰川湖、幽谷、羊背石等。

已经到山顶了,这个平台叫拔仙台,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一个角峰,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们可以俯瞰北边滔滔之渭水,壮观至极。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湖,就是大爷海(大太白海),另外还有二爷海(二太白海)、三爷海(三太白海)、玉皇池、明星池等,分布如串珠,保存完整,水寒如冰,水稳如镜,清澈碧蓝,岩影波光,绣丽动人。

白云蓝天映人湖面,随风变幻,景致万千,大家好好感受一下这心旷神怡的感觉吧。

大家登山的途中看到许多老太太拿着馒头、黄纸和香登山,虽然登得很吃力,但从不泄气,为什么呢?

因为当地人认为太白山是一座神山,如果身体有病想康复,想发财,想要男孩,想要夫妻和睦,都可到沿途庙宇中烧香许愿,据说非常灵验。

大家如果有什么要祈求,烧香不烧香无所谓,只要心诚祈求就行,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心诚则灵”,太白山也会祝登过它的人幸福安康,永伴终生!

2019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

(2)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考古发现中,法门寺地宫无疑是重要的发现之一。

1987年4月,2000多件大唐皇室重宝簇拥着举世无双的佛指舍利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里,您可以瞻礼佛祖真身舍利,欣赏大唐皇室的奇珍异宝,追寻法门寺千年文化,领略古老文明的风采神韵。

法门寺概况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至宝鸡市90公里。

北依歧山,南临渭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遥相望,地势坦荡,风景秀美,正如古诗所天:

“面太白而千叠云屏,枕清渭而一条翠带。

”这里距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发掘的西周王室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仅数公里。

另外,周边还有周公庙、五丈原、石鼓山、钓鱼台等诸多人文景观。

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3000年来物华天宝,人文荟萃。

雄伟壮观的法门寺真身宝塔就坐落在这块关中平原西部的周原大地上。

法门寺创建于汉魏之际。

佛典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释迎牟尼佛祖灭度200多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笃信佛教,并宣布佛教为国教。

他把推行佛教的敕令分别刻在全国许多地区的石头上,希望能代代相传。

他的弘法活动是跨国传教弘法。

阿育王开启了佛祖8个舍利塔中的7塔地宫,取出佛祖舍利,在他推行佛教的地区和国家建了84000座佛塔以供奉舍利。

据佛经记载,中国得19处,法门寺为其中第5处。

因此,法门寺初又称阿育王寺、无忧王寺。

汉魏之际,丝路西去,佛典东来,中外文化交流日见扩展。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次大规模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实为佛教开始。

如梁启超所言:

“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次;

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周原位居出陇西行之枢纽,东西交通之要冲,是以长安为起点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为西北少数民族进人中原的必经之途,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地带。

自然成为事实上早接受佛教的地区之一,佛教文化在这里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吸收,发展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支脉。

同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佛指舍利的埋藏创造了条件。

法门寺佛指舍利很可能在这时由西域高僧带来造塔供奉于此。

记载,法门寺宝塔建于公元555年以前。

北周武帝时期,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灭佛运动,法难波及法门寺。

这次灭佛表面看是释、道两教的斗争,而实质上还是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也说明了此时佛教发展太快和寺院经济的异常膨胀,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宋代的法门寺虽不可与唐时的繁盛同日而语,但仍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的宏阔气势。

据《扶风县志》记载,宋徽宗曾为法门寺题写了“皇帝佛国”的寺额。

明代时,法门寺己无昔日的繁荣景象。

1472年后铸造大钟,“法门晓钟”为扶风八景之一。

1569年,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朽崩,1579年,人们动工在原址上重建宝塔。

这次重建为当地百姓集资,其间,因为工程浩大,灾荒连年,建塔经费极为短缺。

1987年在拆除明代残塔时,曾发现一块明代砖上刻有“塔上缺米面”的字样,一块刻有“法门寺修砖塔,头层缺少砖灰,告白十方居士,各舍资财,共成圣事”等。

这些都真实反映了当时工程的艰难。

后来由于官府的支持,建塔工程终在1609年得以圆满结束。

清代时,清政府对法门寺做了适当的保护和维修,但未顾及真身宝塔,对其隐患视而不见。

1654年夜半时分,甘肃天水的大地震波及200公里以外的扶风地区,法门寺真身宝塔塔身向西南方倾斜,塔体出现裂缝,西南角塔基下陷1米多深,塔体重心偏离则达2米之多,塔上小佛龛内一些佛像纷纷坠地。

这次重创,为宝塔在300余年后轰然崩塌埋了隐患。

1976年四川松潘大地震,余波累及扶风,真身宝塔塔身裂缝进而扩大。

1981年8月乃日,明万历年间修造的人棱十八级砖塔在经历了近仰)年的风风雨雨后,因雨水浸渗,塔基下陷而半壁坍塌,剩余一半巍然斜立,一时成为奇观。

1987年在重修砖塔、清理原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出土了震惊世界的4枚佛指舍利和2000余件大唐皇室珍宝。

这批国之瑰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这是20世纪中国考古界继半坡、秦兵马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

对社会政治史、文化史、宗教史、科技史、美术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幸事。

2019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3)

给大家讲解五丈原之前,先给大家背几句警句名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想问的是,这两句话为何人所说?

大家的回答是正确的,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诸葛亮先生鞠躬尽瘁的地方——五丈原,也是他的衣冠冢所在的地方——五文原诸葛亮庙。

五丈原位于歧山县南20公里处,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三国时诸葛亮后十个战场。

五文原为何名为“五丈”,其说法有三:

一说此原前阔后狭,狭处仅五丈;

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大风;

三说原高50余丈,原称50丈原,口口相传,简化为五丈原。

我们现在所看到后边的山就是巍巍秦岭,从此直着南行即到达素有小江南之称,物产富饶的汉中,再往南就是蜀国国都所在地成都了。

我们现在所在地就是诸葛亮七出祁山、梦想恢复汉室、大战魏将司马懿的屯兵之地,也是诸葛亮中军大帐所在地——五丈原了。

东南即古褒斜道的北口斜峪关,其南口是褒谷。

褒斜道是秦汉时代由关中穿越秦岭通往汉中的交通要道,我们向北眺望,脚底下就是滔滔不息的渭河,再北边也有一高坡雄伟之处,它就是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的屯兵之处。

蜀魏两军以渭河为界,摆开了战场。

我们现在想像一下,1800多年前诸葛亮大军士兵站满南坡头,个个精神抖擞,司马懿大军士兵站满北坡头,个个威风凛凛,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场景,应该是多么壮观的古战场啊!

两军统帅斗智斗勇,运筹惟握,这应该是多么精彩绝伦啊!

大家看,东边的葫芦峪现在还是古样子,是诸葛亮当年诱敌深入、火烧司马懿父子的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取道褒斜道,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

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

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

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

诸葛亮不禁仰天长叹: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唐代诗人温庭筠过五丈原时,曾怀古寄情道: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寐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弹指一挥间,现在这些古战场,现在已成田园风光、和平安宁的土地,时时还有人在耕作之时捡到古箭头、古弩机、古铁蒺藜,只有当这些东西出土时我们才能依稀想像到一些刀光剑影,想像到战场上人吼马叫的景象!

大家来这里还可以找到有关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

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

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

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

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

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约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

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

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

如果大家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发现一些值钱的东西,那就发大了。

哈哈!

开个玩笑。

大家如果看到什么,可一定要告诉我,不可私藏,要上缴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庙就是“忠武侯祠”(诸葛庙),以纪念这位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关于它的修建时间,有三种说法:

其一,三国末年。

依据是明《万历志》。

据明《万历志》记载:

“元至元初年郭思恭祖五丈原武侯祠碑记中有‘庙自汉至今,千有余年’。

”其二,北宋末年。

依据是苏轼的《题五丈原武侯庙》碑。

其三,元代初期。

依据是清光绪年间歧山知县胡升猷所立的《重修五丈原武侯庙碑记》。

1929年,诸葛庙曾被土匪烧,后来,又经修复。

20世纪80年代对该庙进行了全面维修,扩大了庙区,增添了设施,使其焕然一新。

现存庙宇基本上保持了清末建筑风格。

诸葛亮庙分前后两部分,坐北朝南。

前半部分是山门、钟鼓楼、献殿、八卦亭、正殿,后半部分是落星亭、碑廊、诸葛亮衣冠冢。

整个建筑排列在由北到南的一条中轴线上。

殿宇高大宽敞,布局严整,主次分明,结构完整。

主轴两侧为独立的院落。

庙宇的整个建筑具有我国古代祠庙的建筑风格,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这座门楼就是诸葛庙的门楼,为砖木结构,四角翘起,古色古香。

它重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歇山顶式建筑。

3开间,面阔9.7米,进深7.6米。

由正门和东西两耳门(侧门)组成。

门额上书“汉室孤忠”,檐下悬挂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五丈原诸葛亮庙”七个馏金大字竖匣。

前柱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门两侧墙壁分别绘有老将军颜严、黄忠画像,银须白发,披甲戴盔,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左右为开敞式侧门,正门檐下悬挂“忠贤云霄”横厨,两侧门对联:

“伐曹魏名留汉简,出祁山气吞中原。

”整个建筑斗拱飞槽,雕梁画栋,肃穆庄重。

魏延、马岱塑像站立两边,手持兵器,身披戎装,威武严肃,守卫着山门。

眼前的这两座钟鼓楼甚是宏伟。

西侧的为钟楼,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米,通高7.3米。

全檐十字歇山顶。

楼上悬挂大钟一口,重1350公斤,系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铸。

楼门额上书“空谷传声”。

相传在清朝末年的一天晚上,夜深人静,大钟不敲自鸣,声振四方,洪亮浑厚。

钟声惊醒了乡民,大家集聚庙中,只见庙门紧闭,并无人敲钟。

乡民不解其谜,便称此钟为“自鸣钟”。

实际上是秋天里原高风大,钟自撞而发出的声音。

东侧的为鼓楼,与钟楼左右对称。

其建筑形式、风格与钟楼相同。

内置直径1.7米、高1.8米、面阔1.5米牛皮大鼓一面,堪称皮鼓之。

钟、鼓二楼人称“姊妹楼”,造型美观,结构紧凑,斗拱扣檐,华丽独特。

门额上书“声闻于天”四个大字。

看完这两座建筑。

往里走便看见了献殿。

献殿又称拜殿、祭殿,是专司祭祀诸葛亮的地方。

建于元代至元初年。

现存为清朝光绪年间重修。

5开间,面阔16.9米,进深9.2米。

硬山五脊顶,斗拱扣搪,雕龙摆阔。

下悬“五丈秋风”巨幅匣牌,殿前柱对联上写:

“三顾许驰驱,三分天下隆中对;

六军彰讨伐,六出祁山纲目疏。

”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

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

石前有明太祖朱元障赞颂岳飞的石刻:

“纯正不曲,文如其人”。

出献殿可见两座八角飞檐的亭子,即八卦亭。

八卦亭是按诸葛亮八卦阵设计的,平面呈八角形,边长3.3米,中心直径8米。

建于清光绪年间。

八卦亭为攒尖顶,飞檐藻井,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方位建亭。

斗拱奇特,结构严谨,工艺精巧,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与献殿正对的是正殿,内有泥塑诸葛亮像,身穿蓝八卦衣,手执鹅毛扇,神态庄重自如。

两殿之间的八卦亭,八角飞檐,顶端有八卦图样,梁柱五彩缤纷。

祠庙规模不大,建筑古朴庄重,古树点缀院落,十分幽静。

眼前的就是正殿。

正殿为庙内中心建筑。

3开间,面阔11.1米,进深14米。

其西侧有杨仪庙一间,东侧有姜维庙一间。

正殿高悬“英名千古”金字大匣,前柱对联是: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河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殿内正中塑诸葛亮坐像,羽扇纶巾,仪容庄重,眉清目秀,神态祥和,展示了一代名相外柔内刚的忠贞风采。

此像塑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完整无损,光彩照人。

坐像之上分别高悬“将相师表”、“出将入相”、“北定中原”三块匣牌。

两边楹联是:

“短兵五丈原,长眠一卧龙。

”殿内右塑张苞、廖化,左塑壬平、关兴四员大将,威武挺立,英气勃发。

穿回廊出幽径,就看到了诸葛亮的衣冠冢。

衣冠冢高5米有余,周长10米,冢前立一石碑,书“诸葛亮衣冠冢”几个大字。

看到这个墓冢,难道说大家没有什么感叹吗?

再向后走,我们看到了镶嵌于一块低墙上的“落星石”。

古代,每个将领都不是凡人,在天上都有自己对应的星座,诸葛亮后一次北伐率了10万大军,想一举恢复汉室,但司马懿却老奸巨猾,坚守不出,即使被诸葛亮用妇人衣服羞辱、嘲弄、下战书、挑战也不发火,不出战。

诸葛亮后由于又急又气,操劳过度,病倒了,在自已中军帐中点烛镶星延命之时,又被魏延冲进大帐所带来的大风吹灭蜡烛,诸葛亮长叹一声:

“天灭我也”,走出帐外看到自己的星石陨落,就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随即开始交代后事,不久即去世,为了让大队人马顺利撤回蜀国,一代伟人在后关头还来了一个妙计,即“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仲达就是司马懿。

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

“天下奇才也。

”由于诸葛亮不幸逝世,蜀国也就慢慢衰败直至后灭亡了。

诸葛亮的一生共有两个27年。

公元207年以前的27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

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

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

公元207年到234年的27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

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没有惜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镶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的民族政策。

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后一息。

所以,人们常用“出师末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一语来表达对他的同情和敬意。

他忠诚为国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2019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4)

我们前边的这座雕像就是周公的雕像,经常说的梦见周公就是梦见了他。

白头发、白胡子、白眉毛、白长罩衣,这就是周公的真实写照,因为他为周王朝操的心太多了,考虑的东西、制定的东西太多了,日夜操劳,所以头发胡子就全白了。

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他是八卦首创者、周朝开国者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是英勇善战伐纣有功的周武王的弟弟,成王(姬诵)的叔叔。

他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功勋卓著。

因为他的封地在周,所以被称为周公。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公元618年建了这座周公庙。

周公庙的位置在歧山县北凤凰山南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此处依山傍水、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东、西、北三面环山,南边与平地相接,状若簸箕。

《诗经·

大雅·

卷阿》中描述此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译意为:

大陵卷曲成山阿,疾风从南吹来多)。

因此,后世人称这里为“古卷阿”。

“凤鸣歧址”即指这里,这里可以登高望远,前有开阔平坦的地方,眼界开阔,风水绝佳。

此庙在唐代建成后,经宋、元、明、清各代修葺,并增建召公、太公、姜嫄、后稷、郊媒、玉皇、周家八士等殿宇,有开拓药王、老君、元始天尊等神洞20余孔,成为现在的规模,保存至今。

大家只要看一看身旁这些粗大的槐树和柏树,就可想像它的历史了。

周公庙总共占地面积9顷18亩,如果大家秋天到这里,就可品尝院子里的柿子和核桃等水果,属绿色产品。

这么好的地方,如果大家能在这里住一宿,那就可以真正地梦见周公了。

塑像后面就是这座寺庙的大殿了,大家看一下大殿里面的塑像。

中间的是周公像,旁边的是召公、太公塑像。

周公塑像庄严、肃穆,让人看了肃然起敬,这尊塑像体现了周公辅佐成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样子。

武王死时,武王的儿子成王才13岁,什么都不懂,武王临死时对弟弟姬旦说:

“我不行了,就把国家和儿子托付给你了。

”就这样治理国家和教育侄儿的重任便落在了周公的身上,周公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我们大家看了很多历史题材的片子,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登上皇位,另外清宫里也有杀兄夺权、垂帘听政等,这些事件在周公的身上都没有发生。

周公受托后,确实呕心沥血,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制定、推行了一整套典章制度,如嫡长子继承制,对后来封建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

他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

现在的儿子怕老子,职员怕经理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他对于祭祖、出征、会盟、饮宴、婚娶、丧葬等都规定了相应的仪式和不同的乐舞,即所说的“周公制礼作乐”,如现在的迎亲、送葬的琐呐曲子、二十四孝等都是从那时传播下来的。

他还用3年的时间,平定了成王的叔叔,自己的兄弟臂叔、蔡叔的叛乱,并负责营建了洛邑(今洛阳)。

周公能征善战,功劳盖世;

但他一直毫无二心,也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摄政7年后,成王长大成人,周公于是还政成王,并嘱咐成王贤明治国,使周朝延续了几百年。

这尊塑像是对周公一生的真实写照。

大殿后面还有3座殿,东大殿为姜太公殿,周公和姜太公都曾辅佐武王伐纣,对周朝有不朽功勋。

姜太公的塑像是白发、白须,很是威武壮观,仙风凛凛。

中间大殿为召公塑像,周公、召公共同辅佐成王,历史上的“周召共和”即指此。

西边大殿塑像为姜嫄——农业始祖后稷母亲的塑像,前边有两棵树为枳子树,即南方的橘子树,古语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后面,曲径通幽处的东北崖间有一玄武洞,洞中现存唐代石雕“玄武像”(俗称玉石爷)一尊,披发无冠,赤足戎装,脚踏龟蛇,持剑而坐,造型丰满,威武庄严,其玉雕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当地盛传摸像可治百病,故游人以到此摸它为快事,大家可以试试,据说很灵验,摸了它,可确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们面前的这眼泉是自然泉眼,其泉水数年一涌,数年一涸,水来则时泰岁丰,去则天旱不收,当地人称之为灵泉。

唐宣宗曾下诏给其泉赐名“润德泉”。

周公庙就介绍到这里,过几年大家肯定还会来这儿,办什么呢?

大家看一看后山坡上点缀的小帐篷,这是国家正在勘探、发掘西周士陵的现场,已经有很多东西出土了,有甲骨文、陶器、建筑物材料,等等。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也许有一天会石破天惊,成为21世纪考古伟大的发现之一,成为大家必到参观的地方,到时候大家再来参观西周王陵的时候,再来顺便梦一次周公吧!

2019陕西省导游考试导游词范文(5)

宝鸡天台山为1994年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宝鸡市南部,秦岭山脉北麓。

主景区距宝鸡市中心不足10公里,面积约133平方公里。

景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主峰天柱峰海拔2198米,属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娄莽的城郊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宝鸡天台山,自然景色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景区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水清林幽,气候宜人。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成于姜水”。

宝鸡是炎帝故里,天台山相传是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安葬之处。

天台山浓缩秦岭山脉风光于二处,具有峻峰、幽谷、翠绿、碧水四大风景特色。

峻峰:

天台山重峦叠障,峭壁对峙,群山万壑之间,云雾迷漫,气象万千。

风景区内的天台莲花峰、天柱峰、人头峰、神农峰、鸡峰山、大散岭等山峰均为花岗岩峰林地貌,群峰争雄,凌空险峻。

幽谷:

天台山沟塑众多,崖峻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