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236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不倒翁》大班教案.docx

《不倒翁》大班教案

《不倒翁》大班教案

《不倒翁》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愿意参与活动,大胆尝试,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探究要点】

  不倒翁的身体的里的物品如何放置。

  【活动准备】

  玩具不倒翁,各种圆底的材料,橡皮泥,“不倒翁”的歌曲录音,图式。

  【活动过程】

  一.两个现象

  1.提问:

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到我们这儿来表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教师展示不倒翁的玩法。

  2.提问:

为什么它叫“不倒翁”呢?

  幼儿通过观察自由讲述。

  小结:

原来它不会倒下。

推它倒下,它又会站起来,停下来是直直的。

  3.提问:

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倒下又会站起来呢?

  通过观察得出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通过猜测和验证得出不倒翁的身体里是有物品的。

结合图式讲解。

  二.探索秘密

  1.幼儿探索、操作,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不倒翁。

  2.分享交流。

  

(1)幼儿讲述自身的发现。

  

(2)幼儿介绍成功的经验,以及比较成功的不倒翁与没有成功的不倒翁之间的区别。

  贴上图式,得出结论:

橡皮泥要固定,并且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

  3.幼儿再次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加以指导。

  4.分享交流。

  通过观察,发现不倒翁大小是不一样的,它们需要的橡皮泥也是不一样的。

  得出结论:

不倒翁大小决定了橡皮泥的多少。

  教师借助网络图对不倒翁的特征进行总结:

一个成功的不倒翁的底部是圆圆的、滑滑的,里面还要有物品,物品要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物品的多少根据不倒翁的大小来选择。

  三.延伸

  收集各种材料,请幼儿回去自身制作一个不倒翁。

《不倒翁》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积累关于重心、平衡的科学经验。

  2.对科技活动感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难点:

通过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积累关于重心、平衡的科学经验

  活动准备:

  1.不倒翁一个、每人一个塑料套蛋玩具,一盘沙子等。

  2.幼儿用书:

《制作不倒翁》。

  活动过程:

  1.玩"不倒翁",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教师将不倒翁向左右两边推,请幼儿观察。

  教师:

请你们给这个玩具起个名字,你们想要不倒翁吗?

》可是这里只有一个,怎么让大家都能玩呢?

  2.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制作不倒翁,探索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幼儿自由选取制作材料,尝试制作不倒翁,教师巡回指导。

当幼儿在制作中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教师进行提示,帮助幼儿完成制作。

  请幼儿演示自身制作的不倒翁,交流制作经验。

  请幼儿拆开所有的不倒翁,互相看看里面的填充物,谈谈自身的发现。

  请幼儿改善自身的不倒翁木制作完成后玩一玩自身自作的不倒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积极探索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前我为每位幼儿都准备一份制作材料,为的是让每个幼儿都有动手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科学活动都应有探索性,从探索性方面考虑,我的活动分成了五个环节:

  1.玩不倒翁,激发兴趣。

  2.对比玩法,发现秘密。

  3.初步探索,发现问题。

  4.再次探索,解决问题。

  5.活动延伸。

  第一环节中,小朋友对这个玩具娃娃还是感兴趣的,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激发了他们探索欲望。

第二环节是通过对比比较,让幼儿探索不倒翁不倒之谜,小朋友由观察再到摸一摸,打开看一看,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初步尝试,(幼儿对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的认识基本上是由我牵着,按照我的设计一点一点来认识的,因此幼儿的学习有点茫然。

)第四环节是让幼儿重新尝试制作不倒翁,在老师的指导下,虽然有点只是不倒,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第五环节,活动延伸因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有很多种,不但仅是位置摆放的问题,还有物体摆放多少、轻重等问题,因此最后将活动又延伸到了课后,让孩子再去探索。

  不足:

  1.教具的制作有点问题,在幼儿操作中,幼儿操作比较困难,戴帽子、打开帽子幼儿都需要老师帮忙。

  2.活动操作前,老师的要求讲的不够详细。

  3.每个环节之后,可以说些小结性话。

  4.在探索不倒翁里面的秘密时,对于他们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用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帮助他们加深记忆。

  5.操作过程中很混乱。

对于幼儿出现的状况,我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6.整个活动我讲的比较多,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比较少。

幼儿的主体性没有表现出来。

(在幼儿探索发现问题后,可以让幼儿自身总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不倒翁》大班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观察与动手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

首先是上重下轻,第二是底面大圆滑。

  2.简单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科学道理。

  3.萌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一个老爷爷,别看年纪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

  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并明确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

  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

  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

  3.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明确提出以下问题。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

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

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

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3)、教师小结:

不倒翁不倒的原因首先是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第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摆起来。

  4.探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道理。

  1)、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作物体站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领。

  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征有关系。

锥体为什么锥部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

  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单的关系。

  5.教师小结。

  1)、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

  2)、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同;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

  6.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

  7.附儿歌:

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

  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

  左推它不倒,右摇它不倒;

  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

  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

  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

  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一)艺术活动:

制作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不倒翁,巩固和利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一)活动准备:

  1.蛋壳、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

  2.彩笔,剪刀,胶水,及时贴等等辅助材料。

  3.范例几个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边玩边说科学课结束时的儿歌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观察范例,请幼儿说说自身观察到的不倒翁的制作过程。

  1)、请幼儿摇一摇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肚子里首先要有东西,使其有重量。

  2)、发现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

  3)、不倒翁制作应该先进行那一步,然后呢?

为什么?

  4)、讲讲自身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3.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自身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

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目前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4.进行讲评活动。

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身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

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5.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

(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

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

《不倒翁》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发挥自身的创意尝试制作蛋壳不倒翁,并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2.培养幼儿环保的不错习惯,体验参与环保的乐趣。

【活动准备】

  空蛋壳、勾线笔、橡皮泥、彩纸、毛线、双面胶、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空蛋壳,引出课题

  师:

这是一个空蛋壳,在生活中它经常被我们丢弃,但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制作一个好玩的玩具——蛋壳不倒翁。

  二.出示几个不倒翁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师:

我带来了几个做好的不倒翁,这几个不倒翁摇来摇去,非常好玩,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玩一玩,好玩吗?

能扳倒么?

  师:

我这里有很多的蛋壳,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蛋壳不倒翁呀?

  三.演示制作过程。

  1.介绍不倒翁的制作方法及制作材料。

  师:

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

我们先将橡皮泥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再把小块橡皮泥从蛋壳的这个洞洞里填进去,让橡皮泥都贴在蛋壳的底部,不要让橡皮泥偏左也不要偏右。

  师:

让我们看看小蛋壳站起来了吗?

  四.装饰蛋壳不倒翁。

  1.师:

小朋友觉得这个蛋壳不倒翁漂不漂亮呀?

  2.师:

那怎么办呢?

这时候我们就要来装饰蛋壳不倒翁!

  3.简单装饰不倒翁,让幼儿观察。

  4.师:

这时候一个完整的蛋壳不倒翁就大功告成了!

  五.幼儿动手制作。

  1.师:

小朋友已经学会了制作蛋壳不倒翁和装饰他们。

还有很多蛋壳宝宝他们也想站起来,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愿意吗?

  2.制作前说规则。

  

(1)这些蛋壳宝宝在制作过程中很容易破碎,小朋友要轻拿轻放,不要伤着蛋壳宝宝。

  

(2)用完后的.材料要放回盘子。

  3.幼儿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幼儿作品。

  师:

你最喜欢哪一个蛋壳不倒翁,为什么?

  师:

大家都把平时丢掉的蛋壳制作成这么漂亮好玩的玩具,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废品,稍为改变一下,就可以重新利用起来,只要细心观察;很多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

《不倒翁》大班教案5

  一.设计意图:

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的科学道理。

怎样让孩子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利用了呢?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很多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身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感知不倒翁的秘密,制作不倒翁的玩具。

  2.激发探究,体验物体平衡现象的兴趣。

  3.提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

  2.幼儿操作材料:

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

塑料球,橡皮泥。

  四.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

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人主题。

  2.让幼儿自由探索。

  1)师:

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

-倒和不倒。

  2)教师让幼儿自由玩。

  3)提问:

你们是怎样玩的?

发现了什么/这些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让幼儿从中发现玩有的不会倒,有的会倒,而且这些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4.尝试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5.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发现:

不倒翁里面装有不同轻重的物体,重的东西滚到哪边玩具就倒向重的那一边。

把橡皮泥放到玩具的中间,玩具就不倒了,不倒翁就做成了。

  6.幼儿完成制作,自由的玩一玩,体验乐趣和成就感。

  7.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的科学秘密,还自身动手制作的不倒翁。

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弟弟妹妹看一看,好不好?

《不倒翁》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知“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在活动中提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喜欢参加科学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教师的大操作单;教师的魔术道具

  幼儿操作材料:

果冻壳、纸团、象棋、橡皮泥、每组放东西的小箩筐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

  1.变魔术:

果冻壳不会倒。

  师: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魔术,我要让果冻壳娃娃在桌子上摇来摇去,跳跳舞,谁来帮帮它”

  幼儿尝试失败得出它底部是球形的,很不稳。

  2.教师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二)、探索得出合适的的魔术道具――橡皮泥

  1.介绍不倒翁

  师:

“其实这种摇来摇去不会倒的玩具我们叫它不倒翁。

  2.师交代任务:

“要完成一个魔术必须要有合适的道具,我往里面放入了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啊?

  教师出示果冻壳、纸团、围棋子、橡皮泥引导幼儿猜想什么道具可以成功。

  幼儿猜想实验结果,教师记录大操作单。

  3.幼儿自由探索。

  4.请幼儿分别说一说各种材料有没有成功。

  5.教师以魔术师身份揭秘“道具”――橡皮泥,并完成大操作单

  三)、探索得出魔术的手法:

橡皮泥的摆放

  1.师:

“有的小朋友刚才明明就是用的橡皮泥,可是也没成功,因此说魔术不但需要魔术道具,还要有正确的手法才能真正成功,什么叫手法呢,就是说橡皮泥要放多少,应该怎么放?

  2.幼儿探索尝试:

幼儿将成功的不到翁放到教室前的桌子上,探讨为什么有的不倒翁成功有的不倒翁不成功。

  3.小结制作不倒翁的秘诀:

不多也不少;底部要粘牢;左右一样高。

  四)、成功制作不倒翁,结束活动

  1.幼儿带着口诀再次尝试成功地使果冻娃娃摇起来。

  2.听音乐律动《不倒翁》。

《不倒翁》大班教案7

  设计思想

  “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身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很多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身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

  活动名称内容

  1.探索体验物体平衡现象

  2.重心越低,越稳定,越平衡;越固定,越稳定

  3.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不倒玩具,探索力的平衡。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场景“玩具城”:

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到活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幼儿操作材料:

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

  重难点分析

  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

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不倒

  难点:

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过程

  导入:

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教师扮“蓝猫”说: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很多科学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师交代任务:

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

(发现倒和不倒)

  2.幼儿自由玩。

  3.提问:

“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这些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

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边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1.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

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

  大班科学教案《不倒翁》幼儿操作:

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

  1)提示: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

  沙子、豆子、橡皮泥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2)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

(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

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

  (橡皮泥)为什么?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

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时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

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没有制作完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里去玩一玩吧!

  结束:

小朋友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学秘密,还自身动手做了个“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活动延伸

  1.角区活动中,可在科学去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尝试制作不倒翁。

  2.户外活动时,可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摇摆不倒翁”“金鸡独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体育游戏。

  活动评析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始终在动手操作着,思考着,比较着,交流着自身的制作经验,并从自身一次次的实验中发现了不倒翁的秘密及制作不倒翁的方法,通过自身的制作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倒翁》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激发探索兴趣。

  2.学习根据自身了解的原理,动手制作不倒翁。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不倒翁玩具,纸团、沙子、鸡蛋壳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各种各样的不倒翁玩具,鼓励幼儿游戏。

  1.老师这里有很多玩具,请你玩一玩,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

请你用动作学一学。

这些不会倒的玩具接触桌面的部分都是一样的吗?

  二.观察不倒翁玩具,找出它们不倒的原因。

  1.请你再次观察一下不倒翁,找找它为什么能摇摇摆摆却不倒的原因。

  2.老师操作,请幼儿仔细观察,独立寻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3.小结:

原来不倒翁上面很轻,下面比较重,接触桌面的底部是半圆形的,而且里面的东西是固定的。

  三.鼓励幼儿动手制作不倒翁玩具。

  1.出示沙子、纸团等材料,请幼儿分别用沙子和纸团装入其中,看能否做出不倒翁。

  四.分享自身的制作心得。

  1.你们制作出不倒翁了吗?

你是怎样制作的?

将纸团放进乒乓球或鸡蛋壳中会怎样?

为什么?

将沙子放进乒乓球或鸡蛋中又会怎样呢?

为什么?

《不倒翁》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创设各种板凳上的游戏,加强平衡训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并在反复练习和大胆尝试的过程中提升平衡能力。

  2.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海绵球2只、音乐3首、高板凳4张,低板凳2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热身活动小小不倒翁——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的全身得到舒展

  1.平地不倒翁(老师推不倒翁,幼儿往推的方向倾斜身体)

  2.高空不倒翁:

幼儿站立在板凳上进行游戏

  二.重点部分:

基本部分

  游戏一:

自由过板凳桥

  孩子用自身的方式过板凳桥(不让自身掉落)

  游戏二:

双人合作过板凳桥

  两个幼儿合作,用自身的办法通过板凳桥(不让自身掉落)

  游戏三:

拍西瓜

  老师手持悬挂的小西瓜上下左右的改变方向,幼儿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拍打西瓜(不让自身从板凳上掉落下来)

  三.游戏部分:

快乐不倒翁

  幼儿分组站立在板凳上,老师用海绵球投向孩子(过程中幼儿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不让自身倒下。

  四.结束部分

  幼儿坐在板凳上方,听音乐与老师一起做手脚放松运动(骑马划船)

《不倒翁》大班教案10

  设计意图:

  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了解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

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不倒翁》本次活动需要蛋壳来制作不倒翁,因此在活动前请要请小朋友收集蛋壳,而且蛋壳开口要在小的一面,还要洗干净。

主要活动环节为:

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

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

三发挥自身的创意,尝试制作并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目标:

  1.发挥自身的创意尝试制作不倒翁,并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2.体验制作、装饰活动的乐趣。

  3.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玩具”的秘密,发现这些不倒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4.使幼儿认识到将不倒玩具中装入物体后,不倒玩具上轻下重就可以站住,但一扳就倒,需要将重的物体固定在半球体的底部中央才能做成不倒玩具。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空蛋壳人手一个、彩泥、固体胶、双面胶、各种材料的装饰品若干、剪刀。

  2.ppt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

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怎么扳也扳不倒。

  2.难点:

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

  1.师:

你们玩过不倒翁吗?

它是怎样的?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不倒翁的样子吧!

  2.幼儿模仿不倒翁摇摆。

  3.师出示用空蛋壳制作的不倒翁范例,激发幼儿自身制作不倒翁的兴趣。

  师:

你喜欢哪个不倒翁,为什么?

  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

  1.提问:

谁知道不倒翁为什么会不倒?

怎样做能让它不倒呢?

  2.个别幼儿尝试,集体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正确的制作方法。

  3.小结:

尝试从蛋壳顶部放入橡皮泥,并轻轻地把它固定,不倒就说明你成功了。

  三.发挥自身的创意,尝试制作并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1.请幼儿先找到鸡蛋的平衡点再由少到多逐渐在鸡蛋壳里添加橡皮泥,使鸡蛋变得不倒。

  2.引导幼儿按自身的想法来创作不倒翁。

(在每组上准备一些不同材料的装饰物,幼儿可自身选择进行装饰)教师可适当协助幼儿完成。

  四.作品展示与交流。

  1.讨论创作过程中有无遇到困难,如果有,请幼儿说说是如何克服的。

  2.幼儿展示作品时说说自身特色的地方。

  师:

你的不倒翁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色?

  3.引导幼儿陈列作品,大家观摩作品,并给予鼓励。

  师:

你觉得谁的不倒翁最特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