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259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docx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本科论文

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体验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

 

学院:

政法经济学院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2011级

姓名:

学号:

20110304044001

导师及职称:

邓显波副教授

 

2015年5月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文山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摘要

体验式教学是以在体验中发展为核心思想的,它不仅能够实现理解知识的需要,更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知识的同时,能够从情感上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成长活力,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成长发展。

而且体验式教学提倡学生这一主体要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情景中去,要让自己在教学情景中去学习和思考知识,并且进行情感体验,尊重和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个性,肯定学生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它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系统,学生的体验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贯穿整个动态系统的始终。

因此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也体现那样一句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一句古话,有效应用和实践体验式教学,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反复强调的知识体验、情感体验、生活体验。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高中政治课;运用

 

Applicationoftheexperiencetypeteachingsituationinhighschoolpoliticalcourse

 

Abstract

Teachingistodeveloptheexperienceasthecoreidea,whichcannotonlyrealizetheunderstandingoftheknowledgeandexperiencecanletthestudentsinlearningtounderstandknowledgeatthesametime,fromtheemotionalallowstudentstoexperienceknowledgeofcharm,stimulatestudents'growthvigor,promotestudentstoachieverealgrowthanddevelopment.Andexperiencetypeteachingadvocatesstudentstothesubjecttoactivelyparticipateinthecorrespondingteachingsceneto,tomaketheirowninsituationalteachingtolearningandthinkingaboutknowledge,andemotionalexperience,respectandattentiontoeachstudent'sindividualpersonality,studentscertainlywillbeintheirownuniquewaytoknowandcomprehendtheworld.Itemphasizestheteachingprocessisadynamicsystem,two-wayinteractiveexperienceofthestudentsandtheteachersandstudentsthroughthedynamicsystemfromthebeginningtotheend.Sotheexperiencetypeteachingapplicationalsoreflectedthatoneword:

"papercomeZhongjueshallow,mustknowthismattertopracticesuchasaying,theeffectiveapplicationandpracticeexperiencetypeteaching,soastotrulyimplementtheanewroundofcurriculumreformofhighschool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repeatedlystressedtheknowledgeexperience,emotionalexperience,lifeexperience.

Keywords:

experientialsituationteaching;Thehighschoolpoliticallesson;using

 

目录

前言1

第1章思想政治课创设体验式情境教学的必要性1

1.1体验式情境教学的定义1

1.2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1

1.1.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2

1.1.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的要求3

1.1.3摆脱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误区的需要4

第2章几种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情境设计4

2.1利用生活经验设计情境5

2.2角色体验情境的设计5

2.3模拟情境设计6

2.4动手操作型情境设计7

2.5小组讨论式8

2.1.1课题准备8

2.1.2学生交流“金钱是不是万能的”8

2.1.3教师总结10

第3章情景设计需注意的问题11

3.1情境创设要能引起兴趣11

3.2情境创设要富有时代感11

3.3情境创设要有教育意义12

3.4情境创设要有思维空间12

3.5情境创设要兼顾个体差异12

3.6情境设计必须符合实际12

3.7情境设计要有可操作性13

3.8避免情境设计的“泛化”和“神化”13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前言

种种调查和课堂现状显示,政治课堂充斥着“假、大、空”,总给人一副“由师向生的教、自上而下灌”的说教面孔,学生不爱听、不爱学。

究其原因,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体味、领悟,并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发展能力的教学观或教学模式。

它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配合老师上课的配角。

学生应该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这种教学的真正价值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提高认识并转化成智慧,最终形成自己富的精神世界。

”本文着重从对影响高中政治课情境教学实施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力图在体验式情境教学设计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1章思想政治课创设体验式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1.1体验式情境教学的定义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体味、领悟,并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发展能力的教学观或教学模式。

它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配合老师上课的配角。

学生应该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这种教学的真正价值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提高认识并转化成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用身体去亲身经历、体察,用头脑去思考、探究,用心灵去意会、感悟,学习真正是一个调动思维、感觉、行动的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体验学习,知识不但可以内化心理素质,而且可以外化为行为习惯,因而不容易忘记。

1.2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种种调查和课堂现状显示,政治课堂充斥着“假、大、空”,总给人一副“由师向生的教、自上而下灌”的说教面孔,学生不爱听、不爱学。

究其原因,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如果摆脱这种“知情意行”相脱节的教学困惑和问题呢?

1.1.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在教育研究和领域进行。

在新的课程本质观指出,课程即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

只有真正为学生经历、现解和接受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知识与能力的情感体验中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例,无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多次提到要实现生活体验、情感体验。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活的主题之中,注重生活体验”;“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提升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体验情感,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这说明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的体验,因此无论是出于新课改的要求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还是为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情感、生活、个性体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体验式教学是以在体验中发展为核心思想的,它不仅能够实现理解知识的需要,更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知识的同时,能够从情感上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成长活力,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成长发展。

而且体验式教学提倡学生这一主体要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情景中去,要让自己在教学情景中去学习和思考知识,并且进行情感体验,尊重和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个性,肯定学生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它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系统,学生的体验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贯穿整个动态系统的始终。

因此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也体现那样一句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一句古话,有效应用和实践体验式教学,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反复强调的知识体验、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

1.1.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政治教育为中心,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要线索,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化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讨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基本哲学观点,提高参与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

使得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时代感和政治性。

另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自主不断的参与各种惜景,有利于让其扩展知识储备和发挥知识技能,提升生活经验,促进良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面对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该通过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体验中学习,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把握。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人在后天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社会生活的不断体验,在经过自我不断思考和内化的一个过程。

而这这种后天学习积累和内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而,主要包括外化和内化,它一方面来自国家、社会的道德、政治、法律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每个个体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对于学习以及生活中的体验与反思。

对于第一个方面主要是我们在学习过程接受到的基本政治知识以及生活中的一部分政策法律宣传等等,而对于每个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还在干后者,就反思与体验二者而言,反思是体验基础上的总结,没有体验的话,就很难获得对某一事物深刻的反思。

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强调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要时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从生活中出发,在学习中去体验生活与所学知识的关系,从而进行反思;另外在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过程中材料的选取一定来源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那些外化的道德规范、法律制度以及社会舆情和教育等都能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逐步内化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需要在课堂中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时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把握学生生活体验这一条线索,注重学生生活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善于发现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情感,在体验感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且进行反思,形成一个体验与反思的关系体,二者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1.1.3摆脱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误区的需要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政治教育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作为中学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它是联系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桥梁,它的真正核心价值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从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情况看来,这一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外在价值和教学的内在价值的两个方面,所谓教学的外在价值是指学校的政治课堂教育传授给学生比较系统和完备的充足知识储备与技能发展,是让受教育者们能够学好知识,掌握好本领;而所谓的教学的内在价值,主要指的是精神品质和人格方面的东西,即就是要满足学生人格品质方面以及个人内在精神素养方面的需要。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多种现实和教育倾向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其应有的内在价值,在教学和学科考核中过分强调知识性教学,把知识性目标放在核心位置,认为知识的认知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而把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放在次要的附属的位置.这种教学理念下指导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目标,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的主体存在和缺乏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没有关注教育教学最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没有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思想的,有情感的和有生命的一个发展成长的人,仅仅被当作是一个不断存储知识进行学习以及不断提取知识进行考试的知识容器而已.对于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这种教学现状,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突出的呈现出这几个方面的误区:

第一,存在严重的学科倾向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需要内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简单的道德知识来进行传授,认为只要掌握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能够很好的进行道德思想的考核,就能让学生表现出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行为,因此过分强调知识条目和内容的记忆与背诵,从而重视知识轻视行为的学科政治教育的德育方式;第二,过分拔高道德思想发展,以成人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发展思路去替换中学思想政治的道德教育,在教学中以成人的视角来要求中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偏离了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本位,忽视政治课教学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体验式教学在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倡进行教学价值本位的回归,强调在体验中发展,主张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不断的情感体验中不断学习,反思与发展成长。

第2章几种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情境设计

2.1利用生活经验设计情境

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原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可以改变知识给人的枯燥、晦涩难懂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领悟。

例1:

高一《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师:

请同桌的同伴互换穿鞋子,站起来活动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

他的鞋比我的脚大,穿了走路很不方便,走不快。

生:

我的脚比他的脚小,穿他的鞋我的脚很不舒服、很难受,有可能被磨破。

师:

假如我们把“脚”比作社会生产力,“鞋”比作生产资料所有制,你能体会出一个什么经济学道理?

生:

多大的脚就要穿多大的鞋,如果鞋不合脚,就会误事。

可见,一个社会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这个社会才会快速发展。

通过学生换鞋穿的真实经历以及有效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在可能遭遇的认识冲突中茅塞顿开,真切体验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抽象的经济道理,这是属于以身验为主的原体验,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原有经验。

2.2角色体验情境的设计

“政治课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些教学小品,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现实生活,学生可从角色扮演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

即主体在实践中暂时把自己当作现实的客体,不仅按照客体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而且作为客体中的一份子去生活。

”[]

例2:

高一《政治生活》“民主监督”

第一幕:

(学生若干扮演各种角色依次上场)甲、乙两名派出所值班民警正在打牌,听到敲门声。

农民老王:

有人么?

有人么?

民警甲:

谁啊?

真是麻烦!

(开门)

农民老王:

警察同志,我的一大车西瓜在半路上被几个坏人抢走了,你们可得帮帮我!

民警乙(看表):

我说兄弟啊,现在可是下班时间,我们也无能为力啊。

民警甲:

就是,你一车瓜才值几个钱!

民警乙: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要下班回家了。

说完两人扬长而去。

(第一幕完,主持人提问民主监督是谁监督?

监督谁?

民主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如果你是该小品中的农民,你会怎么做?

可以行使什么权利?

请同学自由回答。

第二幕:

老王闷闷不乐回了家,把此事说与乡亲听。

乡亲A:

太没道理了!

大哥,我帮你出头,把那两小子抽一顿,出出气得了。

乡亲B:

我看还是找人大代表反映吧,人大代表可以帮我们。

乡亲C:

打个电话或写封举报信吧。

乡亲D:

找新闻媒体吧,现在媒体透明度高,时效快,威力大,影响广。

乡亲E:

算了吧,一车瓜而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当自己倒霉吧!

(第二幕完,主持人提问小品中出现哪几种民主监督的方式?

你知道当地有哪些舆论监督的方法么?

公民进行民主监督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你觉得此事应如何处理才比较合理?

请同学自由回答。

)[4]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小节目,让学生或体验现实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扮演案例中不同角色,使其通过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通过对角色的体验,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对这一角色的要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且对知识还有一个再理解的过程;另外,还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3模拟情境设计

模拟情境是让学生处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体会知识,获得感悟。

在这种被简化了同时又被赋予了感情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发生“感同身受”的移情作用。

例3:

高一《经济生活》“股票债券与保险”

师:

学生小A的父母是双职工,均在事业单位工作,家中共有储蓄人民币10万元。

如果你是小A,请帮助家庭设计一个理财方案,方案一方面要考虑家庭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并说明设计理由。

生:

我设计的理财方案是这样的:

1万元用于活期储蓄,其随存随取的特点可以保证急需,也是最安全的投资;2万元用于教育储蓄,其特点是收益高,专款专用,可以为日后上大学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3万元用于购买国债,其特点是收益高,安全性最好,流通性也最强,可以带来稳定收入;1万元用于购买商业保险,这是针对风险本身的一种投资;3万元用于购买股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股票市场逐渐成熟。

但其高收益高风险,不能投入过多。

此种模拟情境,首先学生觉得有一笔10万元的巨款由自己说了算,非常过瘾;其次,学生觉得应该想一个让10万元增值最大化的方案,所以积极地查找教材和参考书,对各种投资方式进行优劣比较,并热烈讨论,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释放。

由此,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拓宽了知识面,还深深懂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从而提高了理财意识。

2.4动手操作型情境设计

“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而课堂实验活动是学生实践体验学习的形式之一。

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做中学”,让知识与学生的动手操作交织在一起。

只有实践才能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明理、激情、导行都离不开实践”[]。

例4:

高二《生活与哲学》“主次矛盾原理”

教具:

一只广口瓶,一些大小石块和沙子。

教师先将大石块放入瓶中,直至不能再放入为止。

师:

瓶子是否已满?

生:

满了。

教师再将小石块放入瓶内大石块的间隙中,直至不能再放入为止。

师:

瓶子是否已满?

生:

未满。

(生若有所思)

师:

为什么?

生:

还有沙子可以放入。

教师放入沙子,到满为止。

教师:

请同学们思考,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工作再紧张,总有空闲时间,要学会钻空子等。

无论怎样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

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但我想告诉你们一个更深刻的道理,请大家继续看实验。

教师先将小石块放满瓶子。

师:

能否再放入大石块?

生:

不能。

师:

能否放入沙子?

生:

可以。

教师再将小石块倒出,然后用沙子放满瓶子。

师:

能否放入石块?

生:

肯定不能。

教师:

现在,请将前后两种放法进行比较,看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活动后,教师归纳总结,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

人总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事情总有大小之分。

如果先做小事,就像先放沙子,结果必然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最终失去抓大事,取得大成就的机会。

这个道理在哲学上就叫做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由学生活动、分析、总结,再到教师归纳讲解,学生从被“灌输”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有了平等参与教学的机会,既获得了感性的体验又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被动的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参与教学的地位,由此构筑起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创设了情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加强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2.5小组讨论式

例5:

高一经济学中有一个活动探究课题是关于金钱的。

我们如果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并就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联系实际分为正反两方,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2.1.1课题准备

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自学反馈回来的信息,设置“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论题,在课堂上分组开展辩论。

根据学生的观点,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正反双方两个小组,在老师导入课题后,由这些同学在教坛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这过程中,老师把我们的主要观点和论据扼要地写在黑板上,学生记录,然后,学生自由争辩,学生可以根据以上同学的发言,提出质问反诘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由老师归纳小结,说明金钱是不是万能的。

2.1.2学生交流“金钱是不是万能的”

拿出一百元钱,问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同学们激动地回答“钱”,再问问同学们想不想要。

引出本节课的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