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261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

附表1:

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件1:

营业执照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供水加压泵站工程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址:

正在建设的区人民医院以西、航空路武警教导队以南

承办单位:

1.2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事业单位

成立时间:

开办资金:

法定代表人:

公司地址:

宗旨和业务范围:

1.3编制依据和范围

1.3.1编制的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b.《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版)》;

c.《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

d.《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e.《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

f.《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1994年颁布执行);

g.《国务院关于推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h.《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工作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意见》;

i.《湖北省城市供水管理实施办法》(修正);

j.《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k.《襄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l.提供的基础资料;

m.委托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合同。

1.3.2项目建议书的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要求,主要研究、分析和论证项目建设对当地市政建设的影响。

确定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和工程方案。

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地方财力,确定工程建设时间、实施计划和筹资方式,进行工程投资估算、评价工程建设后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1.4项目建设概况

1.4.1建设目标

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安全、洁净的城市供水管网和加压水站,全面提升区域内供水能力,保障生活用水供水压力持续稳定,解决区域内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

1.4.2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正在建设的区人民医院以西、航空路武警教导队以南。

1.4.3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一座加压站并配套建设相应的供水管网,形成总供水规模5000m3/d的能力,解决区域内用水难问题。

1.4.4建设内容

a.项目拟新征地5亩,建设加压站一座,新建泵房(1.5亩)、清水池(1亩)和配套管理用房(1亩)等设施,建筑面积共计1000㎡;

b.购置安装远程监控二次供水设备一套、315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以及各类生产、辅助设备;

c.配套建设加压站供配电、弱电、供水管网等公用配套设施及环保、消防、道路等。

1.4.5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即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

1.4.6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a.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总构成见下表。

表1-1建设投资构成表

序号

名称

投资金额

所占比率

1

设备购置费(含安装费用)

398

39.80%

2

土建工程

173.5

17.35%

3

管网工程

145

14.50%

4

公用工程

24.2

2.42%

5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155.1

15.51%

6

总图

55.3

5.53%

7

预备费

49.0

4.90%

建设投资合计

1000

100.00%

b.投资来源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全部来自政府划拨。

1.4.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预测

表1-2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地块面积

3333.33

5亩

2

建筑总占地面积

999.00

3

计容建筑面积

1014.00

4

总建筑面积

987.00

4.1

泵房

288.00

4.2

配套管理用房

576.00

4.3

配电房

72.00

4.4

门房

24.00

4.5

加氯间

27.00

5

清水池

300.00

6

建筑密度

29.97%

7

容积率

0.30

8

绿化率

25.00%

1.5结论

1.5.1是一家集中式供水公司,为抓住国家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契机,结合公司自身实力,为了提高区域内供水质量,向社会提供稳定、洁净的生活用水,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本项目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第一大类鼓励类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中第九小项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和第二十一小项“城市供水、排水、燃气塑料管道应用工程”的范畴,符合《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对解决居民用水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充实和改善襄州供水基础设施,彻底解决当地居民“用水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5.2本项目新增加压设备,采用传统技术,其建设方案具有经济合理性,能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项目目标要求,技术上是可行的。

1.5.3经预算,本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在财务运行上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城市给水是居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水资源由于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又因北方地区(如辽河、海河、黄河和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已造成许多城镇供水严重不足。

此外,由于许多河湖相继遭受污染,水质恶化,也加重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和工业的发展,城镇用水量猛增。

虽然供水工程也将大幅度增加,但部分城镇仍将出现供水紧张局面。

于此同时,洁净的出厂水在长途输送过程中也会出现轻度污染的情况。

净洁的出厂水要经长距离管道输送和一定蓄水设备的调蓄,一般要经几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以上才到达用户,如何保证高品质自来水供应对供水单位提出来新的挑战。

据统计,经管网后浊度,铁、锰、色度等指标均有一定上升,细菌学指标的合格率则有所降低,另外我国水管爆裂较频繁(一般为0.1~0.2次/公里/年),已成为区域性断水或降压的主要因素,管网漏损比较严重。

从多种因素考虑,需要把城市自来水供应、管网更新放到重要议事日程。

《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指出“…在大力节水的前提下,以现有水源地改扩建工程为主,水源调配、现有水源挖潜改造与新水源建设相结合,提高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根据城市水源特点、供水设施状况和城市发展需求,重点进行净水与输配水设施改造、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等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指出“…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加强交通、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做好供排水、供暖、供气、供电、道路、垃圾收运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切实加强新建小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统筹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推行城市综合管廊,新建城市主干道路、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应实行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模式。

加强城镇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和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确保城镇供水安全…”。

目前,襄州区火车东站片区车流量、人流量显著增加,并有温哥华、碧桂园、五洲国际、襄州区医院等基本建成,集聚住宅、商业、医疗、学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已初具规模。

在片区快速建设的同时,片区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短缺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金源供水有限供水通过转供市五水厂水源,负责供应城区内的生产生活用水,由于是转供水源,压力较低,尤其是五洲国际、区医院、创新工业园等地势较高区域,用水高峰期无法正常用水。

只有建设供水加压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势较高区域单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

通过考察,提出在正在建设的区人民医院以西、航空路武警教导队以南征地建设“供水加压泵站工程”。

项目建设采用先进技术、采购国内领先设备,并采用新型管道替代传统铸铁供水管。

项目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第一大类鼓励类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中第九小项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和第二十一小项“城市供水、排水、燃气塑料管道应用工程”的范畴,符合《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对解决居民,企事业单位,工厂企业用水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充实和改善襄州供水基础设施,彻底解决当地居民“用水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供水设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不断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搞好城市的基础设施能更好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城市的发展。

全国城镇公共供水能力2.90亿立方米/日,占全国城镇供水总能力的74.9%。

其中,设市城市公共供水能力2.01亿立方米/日,年供水量410亿立方米,服务人口3.53亿人,分别占设市城市总供水能力、年总供水量和总服务人口的72.8%、80.7%和92.7%;县城公共供水能力0.39亿立方米/日,年供水量75亿立方米,服务人口1.09亿人,分别占县城总供水能力、年总供水量和总服务人口的80.9%、80.6%和92.4%;建制镇公共供水能力0.51亿立方米/日,占建制镇总供水能力的79.7%。

自建供水设施仍然承担着部分供水服务,但服务人口仅占10%左右。

本项目为自建供水系统,公司投资建设加压站并配套建设、改建相应的供水管网,可确保区域内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生活生产用水,实现城镇建设和经济的双发展,因此,项目建设是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2.2项目建设是保障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城市供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之一,对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保障供水区域内水压稳定,保证供水洁净,是一个造福百姓、优质高效、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

所以项目建设是保障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2.2.3项目建设是节约水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宝贵的自然资源。

襄州区火车东站片区原有供水管网布置不合理、管径偏小、管网老化及管段结垢现象严重、管网的暗漏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跑、冒、滴、漏”的情况严重,管网漏损率大,大量的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损失和浪费。

项目建设能将管网漏失率大大降低,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因此,项目建设是节约水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第三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3.1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的供水加压站位于襄州区正在建设的区人民医院以西、航空路武警教导队以南,建设地临近居民区和市政管网结构出水口,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为项目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行提供了保障。

3.2建设条件分析

3.2.1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襄州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经111°44′-112°23′、北纬31°46′-32°28′,东接枣阳市,西接老河口市、谷城县、南连宜城市、南漳县,北与河南省的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接壤。

2、地形地貌

襄州区地形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形成汉水夹道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襄州区北部是秦岭和伏牛山支尾的交接地带,为波形黄土岗地,坡度多为10度左右,高差10至30米,属有名的”鄂北岗地”的一部分;中部为汉水、唐河、清河、滚河诸河流冲积平原;南部是大洪山和荆山余脉延伸的低山丘陵。

3、气候

襄阳市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处于南北分界线上,气候优兼南北,四季分明,降水适中,雨热同季。

襄州区主要灾害类型为水灾、旱灾、龙卷风、冰雹等。

襄阳北部无霜期为237天,襄阳南部无霜期为245天。

3.2.2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襄州区已发现有用矿种16种,矿产地近20处,已开发的矿种有9种,矿石产量每年约400万吨。

全区矿产品种分别为:

硅石、耐火粘土、石灰石、膨润土、黄沙、卵石、黄铁矿、白云石、瓷土、石膏、煤、砖瓦用粘土、累托石、锰、沙金、赤铁矿、矿泉水。

全区已开发且一定规模的矿种有石灰石、黄沙、卵石、砖瓦用粘土、沙金。

其中黄沙、卵石平均每年开采量约200万吨。

全区尚未开发利用的矿产有硅石、白云石、黄铁矿石膏、托累石、煤、赤铁矿7种。

2、水利资源

襄州区具有汉江、唐河、白河、唐白河、滚河、清河、淳河七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82条。

其中:

承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19条,50-100平方公里的10条,5-10平方公里的5条,区境内河流总长度1392.9公里,河道所占面积为178.36平方公里。

全区水域面积62.9万亩,河流11.8万亩,堰塘17.9万亩,水库12.1万亩,大中小型水库221座,区境内降水资源比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29.973亿方。

3.2.3社会事业

1、教育

(1)基础教育

小学:

襄阳市二十中学、襄阳市米公小学、襄阳市大庆路小学、襄阳市实验小学、襄阳四中小学部、襄阳市三十九中小学部等;

初中:

襄阳市实验中学、襄阳市三十一中、襄阳市诸葛亮中学、襄阳市三十五中、襄阳市三十八中、襄阳市三十九中、襄阳四中初中部、襄阳五中实验中学等;

高中:

襄阳一中、襄阳三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襄州一中、襄阳市致远中学、襄阳市三十六中学等。

(2)高等教育

襄阳市有六所高等学府: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武警黄金技术学校。

2、交通

襄阳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襄阳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是鄂、渝、川、陕、豫五省市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

如今的襄阳更是交通优势突出,”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格局”是襄阳水、陆、空立体交通的写照,尤其是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以襄阳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呈”十”字形与周边城市相联,距武汉290公里,并可与1000公里左右的大城市朝发夕至。

3.2.4配套条件

1、供电

本项目厂区电源由襄州区主供电网供给,其供电容量充足,可满足项目建设和建成后的用电需要。

2、给排水

本项目水源由金源供水有限供水通过转供市五水厂水源,水质综合合格率、供水压力合格率等服务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本项目供水量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的用水需要。

区域内排水系统采取雨、污水分流制,并与城区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项目建设中的排水沟管可方便与之连接。

3、通讯

区域内电信服务商众多,宽带信息网络已遍布全区,通信体系基本上达到网络数字化、传输光纤化、业务信息化,区内全面实现光纤到路边。

本项目建设可方便接入,通讯条件极为便利。

 

第四章工艺和设备方案

4.1工艺方案

4.1.1自来水加压方式简述

1.传统加压形式

传统的加压形式为“管网+水力控制阀+消毒+清水池+水泵→用户”如图4.1所示。

 

图4.1传统自来水加压站工艺流程图

该加压方式在国内外的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供水安全、可靠的优点,且绝对不会影响管网压力,但其缺点是必须修建清水池和消毒设施,占地面积大;管网自来水压力不能充分利用,能源消耗较大;需投药消毒,增加了药耗;加压泵的管理、维护费用较大。

2.无负压加压形式

无负压泵站供水设备可与自来水管网直接串接,可利用自来水管网原有的供水压力:

采用稳流补偿器和真空抑制器避免上游管网剧烈的压力变动,避免出现负压;自动化程度较高。

整个系统采用全封闭结构.近年在小区增压和高层建筑增压等供水工程中应用甚多其供水设备工艺流程如图4.2所示。

 

 

图4.2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供水设备工艺流程图

3、直接吸水加压方式

水泵直接从管网吸水的方式在国内外基本不采用,因水泵抽吸会使管网压力降低,导致负压产生,从而使管道受到腐蚀。

另外,当抽水量远大于管道来水量时.附近管网中几乎没水。

会导致水泵空转而烧毁电机鉴于水泵直接从管网吸水的方式具有管网形成负压、腐蚀管道、烧毁电机等重大缺陷,所以在加压站设计中不考虑采用。

4.1.2工艺对比

传统泵站与无负压泵站的各项技术经济对比如下:

表4-1技术经济对比表

技术指标

传统泵站

无负压泵站

供水优点

能满足供水压力的稳定性和供水安全性,能储备城市消防用水水量

无须建造清水池,供水设备可与市政自来水管网串联,不泄压,能充分利用来水压力,电耗低;基本不会影响周边地区供水压力;可消除由于建造清水池造成的一系列弊端

供水缺点

自来水首先进入清水池.必须要消能,不能充分利用管网压力,系统电耗增大;安装维护麻烦;清水池占地面积大,导致整个加压站用地增大;清水池不是密封系统,水质容易二次污染,需增加消毒系统,并重新投药消毒;清水池易渗漏,且土建投资较大

安全性较低,进水管路一旦故障,泵站就需停产或减产

供水水质

清水池不是密封系统,水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清水池容积很大.水力停留时间长,水质易变质,必须重新消毒;水池防水材料选择不当时.易造成水质的人为污染:

清水池施工安装不当时,易造成渗漏和水质污染,若防渗材料有毒则水质会受到污染

全密封系统运行,不产生二次污染,能保证供水水质,无需再消毒

系统设备投资

增加清水池土建投资和清水池设备安装费用约300元/㎥:

增加了消毒系统的土建费用、消毒设备和监控系统的投资,另外消毒也增加了经常运行成本;需设置水利控制阀;增加设备投资,同时增加控制系统投资。

仅需在泵房和市政供水管网之间增设稳流补偿器和真空抑制器等无负压配套设备取代清水池,也无须设置消毒措施,投资节省。

节能性

法利用市政管网来水压力,造成来水压力的损失

充分利用来水压力(在不影响市政管网供水的情况下).可降低加压站运行电费如某泵站来水压力约为0.175~0.275MPa,供水压力约为0.5MPa,如充分利用来水压力,则加压电耗可节省约0.175~0.275/0.50=35%~55%

占地比较

管理费用

需要定期清洗清水池;需要对清水池设备、投药系统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只需定期清理稳流补偿器。

而整个泵站全自动、全密封系统运行,管理费用低。

节水性

清水池必须设置溢流管道,当来水压力较高且来水量大于水泵抽水量时.清水池要进行溢流而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清水池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跑、冒、漏水现象,要定期清洗则需要大量的清水

全密封系统,且稳流补偿器为钢制罐体,不会出现跑、冒、漏水现象,无需溢流,大大降低了泵站自用水量

设计安装复杂性

因系统较复杂(增加清水池、投药系统、清水管道、水力控制阀、溢流管道、泄水管道、通风帽、投药管道等附属设备和构筑物),故设计安装较麻烦

工艺设备简单,且为成套设备,设计安装方便

4.1.3工艺确定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传统泵站与无负压泵站的各项技术经济对比,虽然传统泵站在各项指标对比中劣势,但是传统的加压形式可以利用清水池储存城市或小区的消防水量.而无负压加压形式则没有消防储备水。

项目加压站的供水区域内居民小区较多,需要考虑消防水量的问题,所以本项目采用传统泵站加压。

4.1.4加压工艺流程

由于城市供水管网存在负荷相对不均匀性,为了达到水厂和管网的经济运行的目的,因此建设加压站除了加压转输外,还可以起到供水调蓄作用。

项目工艺流程见图4.3:

图4.3工艺流程图

流程简述:

将市政主管网自来水送至清水池,进行加氯消毒后再加压输送至市政管网,最后到用户。

4.2设备方案

4.2.1设备选型的原则

a.选用的设备必须具备新技术、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能满足作业规模的要求;

b.按经济规律办事,讲求投资经济效益,在充分考虑各种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同时,综合考虑各设备的性价比和寿命年限;

c.充分考虑设备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4.2.2设备选型

根据本项目供水规模的需要,拟新增加压泵等设备10台套,详见表4-2。

表4-2新增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单价

万元

总价

万元

备注

1

给水加压泵

120立方米

6

30

180

南方泵业

(含变频控制)

2

调节泵

32立方米

1

8.5

8.5

南方泵业

3

远程操作

监控系统

1

28

28

4

加氯机

1

12.5

12.5

含计量等设备

5

供配电系统

1

150

150

含315千伏安变压器

总计

10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总平面布置

5.1.1布置原则

a.功能分区明确,构筑物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

b.流程力求简短、顺畅,避免迂回重复;

c.生活区宜与生产区分开布置;

d.在安全、防火、卫生、通风、环保等方面,均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并注意绿化的布置。

5.1.2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加压站在西湾路东北边规划地块内建设,加压站规划总用地面积3333.33㎡,用地地块为矩形,总图布置拟按照供水作业流程及特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及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和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定要求。

根据加压站运行特点,整个厂区分生产和办公生活二大区域。

生产区位于厂区中东部,布置有一个清水池、加氯间、泵房和配电房。

办公生活区位于厂区西部,布置1栋配套管理用房,整个厂区布置有一个出人口。

厂区大门在南面紧邻西湾路,在平面布置时,场地内新建各建筑物周围均设置运输、消防通道,并形成环状,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

为加强环境保护,美化厂区,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厂区需进行绿化建设,充分利用厂区空地形成富有特色的绿化环境,主要包括:

入口绿化、西南部绿化区、临路绿化隔离带等。

绿化系统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层次丰富,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厂内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木,在空地种植花卉、草坪。

厂区内的绿化以草坪及常青常绿的树木为主,将绿化用地与建筑用地融为一体。

使各功能体系通过道路和大面积绿化带既相对独立,又能相互保持密切联系。

5.2土建工程

5.2.1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5.2.2土建工程

本项目土建工程包括泵房、配套管理用房、加氯间、配电房和清水池等。

a.泵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