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2665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 13页.docx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13页

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doc13页)

 

 

2011年第十个安全月

安全生产相关知识158题

一、综合类

1.2011年第十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2.《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六先”即安全意识在先、安全投入在先、安全责任在先、建章立制在先、隐患预防在先、监督执法在先。

3.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有关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的责任、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岗位职工的的安全生产责任。

4.《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11月1日生效实施的。

5.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间接原因是管理上的混乱缺陷和设备不安全。

6.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7.生产性粉尘来源于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

8.“三不生产”是指制度不健全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

9.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四大类: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10.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形式有3种:

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1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

1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4.《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15.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16.《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17.《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预警分为四级预警,其中最高级别为红色预警。

19.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2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2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

23.定期安全生产检查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常检查。

2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上风方向疏散。

2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6.采取密闭、通风 、湿式作业等措施,可防止粉尘危害。

27.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可引起矽肺病。

2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2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必须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3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32.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33.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34.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关闭或取缔,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3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3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

53.冲压作业事故伤害部位主要是作业者的手部。

54.使用砂轮机时禁止两人共用一台砂轮机。

55.皮带传动的危险部位主要有皮带进入皮带轮的部位、皮带接头处。

56.大型坍塌事故现场,在周围道路上要禁止所有非救助车辆行驶,这有助于避免因震动引发现场的二次倒塌。

57.施工现场拆除作业中,要严格按照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逐层拆除。

58.遇重、特大交通事故,有众多伤员需送往医院时,应先重伤,后轻伤。

59.井下采空区大面积冒顶的预兆现象有:

矿柱发生劈裂破坏现象,且破坏呈加速的情况;支架发生爆裂声开始折断;顶板岩石发生破裂、撞击声;顶板有岩石碎块掉落;涌水、淋水增大。

60.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

61.扑救电气火灾,首先应做的是切断电源。

62.发生火灾时,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适当的做法应当是退居室内,关闭门窗,同时可向室外发出求救信号。

63.当身上衣物着火时,处置措施是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灭火焰。

64.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65.使用消防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上风口。

66.发现煤气中毒人员,急救方法是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67.发现人员触电时,应立即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使之尽快脱离电源。

68.当有人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69.有异物刺入头部或胸部时,急救方法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70.发生手指切断事故后,处理方法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洁的塑料袋中,并将其放入低温环境中,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71.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

软担架会使骨折加重,脊髓神经受损。

72.伤员较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阻断动脉运动,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73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

74.物体刺入眼睛中,用纸杯等物盖在眼睛上,保护眼睛不受碰触或送医院急救,途中尽量减少震动。

75.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一次。

76.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60~80次。

77.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16~18次。

78.矿山企业新工人岗前三级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72学时,每年再接受教育不少于20学时。

79.“安全生产年”的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是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

80.“安全生产年”的安全生产“三项建设”是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

81.从事一般性高处作业脚上应穿软底防滑鞋   。

82.六 级以上的大风与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

83.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高挂低用。

        

84.人长时间在120 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就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8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86.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

87.《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8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8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0.《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

91.变配电室要求做到的五防是:

防火、防水、防漏、防雪、防小动物;

92.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直击雷 的主要措施。

93.职业性安全健康监护体检,一线工人周期为1年一次。

94.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95.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 、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96.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 米内。

97.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有:

一、矿山开采必须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执行开采不同矿种的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二、矿山设计规定保留的矿柱、岩柱,在规定的期限内,应当予以保护,不得开采或者毁坏;三、矿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四、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不得使用;五、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维修,保证使用安全;六、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保证复合安全要求。

98.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动作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99.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00.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组档十四个元素分别是: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检查、应急管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绩效测量与评价。

10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是: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102.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既包括作为整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的宪法规范,也包括行政法律规范,技术性法律规范、程序性法律规范。

103.《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04.生产经营单位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并及时准确上报。

105.《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的: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6.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本单位负责。

107.《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了安全投入的标准,规定总收入的1%作为安全投入。

108.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机关是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109.《矿山安全法》的宗旨是为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110.《矿山安全法》的范围是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矿山产资源开采活动。

111.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112.事故报告程序是: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13.编写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二、选矿类

114.我公司碎矿采用的是两段一闭路工艺流程。

115.碎矿的破碎比是指给矿的平均粒度与最终产品平均粒度比。

116.旋流器的作用是重力分级

117.我公司破碎采用的主要设备是颚式破碎机与圆锥破碎机。

118.我公司采用的主要选别工艺是三段磨选工艺。

119.高频筛的作用是粒度分级。

120.精矿产率是指精矿重量与原矿重量之比。

121.陶瓷过滤机的作用是矿石脱水。

122.球磨机胀肚的正确处理方法停止给矿。

123.矿石回收率是指精矿含铁量与原矿含铁量之比。

124.影响旋流器分级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给矿浓度及给矿压力

125.矿浆浓度是指矿浆中固体重量与该矿浆总重量的百分比。

126.网目是指1英寸(25.4mm)长度上筛孔的个数。

127.矿石品位是指一般指目的矿物占矿物总量的重量百分比。

128.在确定的选别流程条件下,影响选别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给矿量的大小。

129.我公司选矿车间所用的磁选机的型式是半逆流型磁选机。

130.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带电部分,应设置保护罩或遮栏及警示标志。

131.起重机“十不吊”的内容是:

指挥信号不明和多人指挥不吊;超负荷不吊;工件捆扎不牢不吊;吊物上有人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物件埋在地下不吊;歪拉斜吊不吊;物件锐角不垫软物不吊;物件下有人不吊;照明不足不吊。

132.常用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133.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应该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34.球磨机停车8小时以上或更换完衬板再进行开车时,必须用吊车盘车

135.焊接与切割作业的防护措施应从通风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弧光的防护;电弧灼伤的防护;高温热辐射的防护;有害气体的防护;机械性外伤防护等方面进行防护。

136.捅矿时必须站在给矿设备的一侧位置才是安全位置。

三、采矿类

137.什么叫地压?

地下的原岩体在进行采掘工作之前应力保持平衡状态,在进行采掘工作之后,即形成许多空洞。

当空洞周围的应力超出了岩石强度极限时,就会破坏原岩体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

引起应力的重新分配,使岩石发生弯曲、裂隙,甚至发生片帮,冒顶等破坏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力量叫做地压。

138.进入作业现场,每一位员工必须认真执行“五个必须”一、必须遵守厂纪厂规;二、必须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三、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四、必须了解岗位的危险因素;五、必须严格遵守危险性作业的安全要求。

139.标准化巷道的要求有(五无四化)分别是:

巷道无积水、无杂物、无浮石、无粪便、无粉尘,简称“五无”风水管路架设标准化、风筒吊挂标准化、电缆吊挂标准化、电线架设标准化,简称“四化”。

140.一是:

整顿整理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二是:

经常维护保养设备;三是:

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通常称为“安全三原则”。

141.用于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每隔6个月试验一次,有腐蚀气体的矿山,每隔3个月试验一次。

142.非煤矿山维护地压大体分为四种形式矿柱支护、留矿支护、支柱支护、杆柱支护。

143.乘罐人员要遵守哪些规定?

要听从井口信号工的指挥,严禁争上抢下、说笑、打闹,不准超员、不许吸烟、关好罐门。

144.各工种入井后首先要做到首先要检查巷道顶板及两侧的岩石是否有浮石或裂隙,首先必须检查顶板,要通过敲帮问顶来决定顶板岩石是否稳固。

145.与整体脱落的岩石叫浮石。

146.井下发生火灾逃生自救方法有:

井下一旦发生火灾,在扑救无望时要迅速撤离现场,要向逆风流方向逃生,烟大在能见度不足一米时,要参照风水管路、铁道等标志进行逃生,并把工作服蘸水捂在鼻子上,无水可用尿液来替代,一旦有人窒息或假死要放在木板或较为平坦的地方进行必要的抢救或人工呼吸。

147.井下爆破作业的一般安全要求:

一、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爆破器材。

凡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爆破作业必须按设计或说明进行爆破;二、井下爆破作业地点有冒顶危险、通道不安全、工作面有涌水危险等情况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三、当井下爆破可能引起地表陷落和山坡滚石时,必须在通往陷落区和滚石区的道路上设置警戒;四、工作面的空顶距离超过设计的高度时,不准爆破;五、电力起爆时,爆破主线、区域线、连接线必须悬挂,不得同金属管物等导电物体接触,也不得靠近电缆、电线、信号线等。

148.运搬工在作业前首先应做到几点要求:

作业前必须敲邦问顶,检查有无浮石或异常现象,在采场和掘进作业面,不允许有凿岩机同时作业,更不允许“双层”作业,休息时要靠近出口顶板完好地方,严禁坐在安全帽上。

149.哪些事故应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二、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三、发现有发生事故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不积极采取措施,未能避免事故发生;四、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撤离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

150.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篮、黄、绿四种颜色。

含义是: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151.通风除尘的作用是:

通风除尘的作用是稀释和排除进入矿内空气中的矿尘。

矿内各尘源在采取了防尘降尘措施后,仍要有一定量的矿尘进行空气中,而且多为微细矿尘,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逐渐积累,矿尘浓度越来越高,将严重危害人身健康。

必须采取有效通风,稀释并排走矿尘,不使其积聚。

为保证通风除尘的有效作用,要求新鲜风流有良好的风质,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量不得超过0.5mg/m3.

152.机械性外伤急救措施有:

迅速、小心地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方,脱离伤害源;使伤员呼吸道畅通;检查伤员全身状况,当伤员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当伤员外出血时,应立即迅速包扎,压迫止血;现场止痛,应该给予止痛剂和镇痛剂;将伤员转送医院途中,要尽量减少颠簸。

153.矿山入井要求:

入井者必须遵守入井挂牌登记制度;凡饮酒、精神失常、视觉不情、听觉不灵者不得下井;劳动防护穿戴不全不准下井;下井人员应走人行道;人员不得乘坐非乘人车辆;不得一人在井下作业;遵守安全技术操作和各项岗位安全管理制度;一旦迷失方向,要立即寻找风水管道;不准在井下取暖、吸烟、打闹、睡觉、串岗、大小便。

154.矿山企业必须对冒顶、片帮、边坡滑落和地表塌陷;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冲击地压、瓦斯突出、井喷;地面和井下的火灾、水灾;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发生的危害;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危害;其他危害等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

155.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

一、加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与支护,为了防止掘进工作面的顶板冒落,在掘进工作面与永久支架之间,必须架设临时支架;二、及时处理采空区,矿山开采采用正确的开采顺序,先填、支护或崩落采空区;三、加强对顶板和浮石的检查与处理。

156.工业炸药爆破后产生有毒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157.凿岩的安全要求:

一、凿岩前应准备好照明、长短撬棍及凿岩设备和工具,必须进行“四检查”、“四清除”:

检查和清除炮烟和残炮,检查和清除顶、帮、工作面浮石,检查和清除盲炮烟和残炮,检查和清除支护的不安全因素;二、炮烟开门时,应减少进气量,让钎头钻进3-5cm后,再增加进气量;三、凿岩时,必须做到“四个严禁”:

严禁打残眼,严禁打干眼,严禁戴手套扶钎子,严禁站在凿岩机钎杆下方;四、各种凿岩机械必须保持技术状况良好,操作人员班前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158.矿山运输安全要求:

一、班前要带好劳动保护用品;二、运输司机必须熟悉车辆的构造和原理知识;三、每次作业前后都要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三、运输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运行,严禁超载;四、运行中要注意周围的行人、车辆和场地;五、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标志和信号;六、下坡时必须使用动力制动闸;七、禁止在爆破后立即装矿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