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2677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分类:

直接介入、间接介入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个别化、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

15.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直接接入:

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1、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已达到改变的目标2、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外部资源)

进行危机介入(1、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功能上

2、帮助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支持3、介入目标要现实4、担任教导角色)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1、介入目标2、服务对象的情况3、资源和设备的配合)

调解行动(1、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2、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3、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运用影响力(1、诱导2、劝导3、利用关系4、利用环境

间接介入:

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1.识别谁是有影响力的人2、与“有影响力”的人建立关系、与服务对象一道工作的技巧3、说服和游说、令人信服的陈述和表达的技巧4、把握工作目标的技巧)

协调和连接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1、团结不同专业的服务人员以实现共同目标2、了解各方的不同观点,协助建立共同目标3、识别各专业的长处和差别,划分职责4、与各方沟通了解情况,为有效协调打下基础5、协调前广泛收集资料,提高协调效率,减少协调成本)

制订计划创新资源(1、控制规模,使之在可以管理的范围内

2、争取机构和社区的支持3、设立必要的组织以承担工作

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依计划的性质而定)

改变环境

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1、在了解评估机构的基础上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2、全员参与3、以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法推行改变)

16.危机介入的技巧

1、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功能上

2、帮助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支持

3、介入目标要现实4、担任教导角色

17.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在了解评估机构的基础上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全员参与、以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法推行改变

18.评估的作用、类型、方法与技巧

作用:

◆监督介入工作进度

◆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

◆巩固改变成果

◆社会问责

●向服务对象做出交代

●进行社会交代

●进行专业问责

类型:

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基线测量的方法与技巧、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9.结案的类型和主要任务

目标实现的结案

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20.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

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

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

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21.儿童年龄的界定

0-14岁

22.儿童的行为特点和需要

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

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象需要和特点基础之上

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

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

2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学习信任阶段(0-1.5):

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

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发展主动性阶段(3-5):

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变得勤奋阶段(6-12):

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9):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9-25):

亲密与孤独的冲突

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

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

达到完善的阶段(65以上):

自我完善与绝望期的冲突

24.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

儿童是通过模仿周围人的行动,发展成为社会存在的。

25.微观层面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别

一般儿童社会工作

特殊儿童社会工作

26.特殊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支持性服务、保护性服务、补充性服务、替代性服务

27.儿童色会工作的特殊性区别

对“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

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

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角色:

保护者

28.儿童社会工作评估的行为量表

该表所测查的社会能力主要包含儿童的体育运动能力、社会交往情况和在校学习情况

29.想象互动游戏治疗的技巧

用言辞表达或口语化、刺激化、设定限制、相对游戏

30.儿童小组工作的要点

活动安排要新颖有趣,符合儿童好动活泼的性格,但要注意安全。

多利用示范来讲述活动的安排和小组规则

避免空泛的道理和讲述过于复杂和抽象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态度是亲切和蔼的

社会工作者无论空间位置还是心理距离和小组儿童平起平坐

31.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的含义

两个分开但是同时进行的小组,通过联合活动从而改善亲子的关系

32.受虐儿童社会工作辅导的主题

对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辅导(受害经验的分享,对暴力责

任的看法,惭愧及与人隔离感觉的分享,自我保护的计

划,陈述感觉,解决冲突的方法,性别角色的认定,自尊

心的建立)

优先考虑儿童的安全;

学校老师较早察觉异常情况;

医院提供医学诊断

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33.青少年的需要

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期望

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追求个体情绪的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以及他人

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34.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面、类型及特点

层面:

微观、中观、宏观

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社会资源,协助其正常发展而设计的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针对已发生问题的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而提供矫正性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服务。

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家庭、学校、社区环境现况而开展的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35.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

思想道德品格辅导:

●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

●形成对现实生活中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建立正确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掌握科学方法论

●提高青少年对道德论和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梳理道德情绪的发生规律,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掌握面临诱惑而不迷失的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及认知辅导

●掌握基本的心理发展知识

●掌握平衡心理发展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开展良性的自我探索,实现自我同一性

●发展健康的认知能力,促进个体全面提高

●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宽松社会环境

●自我认知与探索

 

36.青少年生涯规划的重点

自我认识

认识工作世界

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

评估环境因素

37.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就业辅导方面的内容

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

对青少年就业动机等予以及时讨论、澄清和辅导

开展就业态度和就业技能辅导

为青少年提供直接服务

38.社会次文化理论

某些人认同团体或小团体的特有价值体系,这些价值体系可能与一般社会所能接受的价值体系不仅有异而且不相容。

39.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

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和技巧性特点

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包括:

需求评估和资源评估

服务计划的制订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意愿

服务计划实施过程,社会工作者着重:

提升青少年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同辈群体、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会环境

评估应兼顾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

40.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功能

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

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

对规范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

为社区青少年建立正向伙伴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41.历奇辅导的含义

当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

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是他们达到以下目标:

互勉,愿意做任何促进小组成功的事;

互助,力使小组成功;

互爱,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进组员之间的接触。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42.老年年龄的界定

60-69低龄70-79中龄80以上高龄

43.智力、人格、记忆力的变化对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应注意:

提供机会但尊重选择、所有事放慢节奏、关注身体健康对心理功能的重要性。

44.对老年社会生活变化解释的延续理论和现代化理论

延续理论:

老年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人生延续的一部分,老年人若能延续一生所从事的活动的水平就能在社会中生活得好。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与老年人角色和地位变化的关系。

45.有关老年的社会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注意带来角色转变的重大生活事件,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

注意老年个体的差异性,尊重老年人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注意社会隔离可能对老年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认识到改变总有可能

关注社会变迁对老年人的影响,推动社会政策的调整

46.老年人的需要及问题

需要:

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身后安排、一条龙照顾

问题:

慢性病问题与医疗问题、家庭照顾问题、宜居环境问题、代际隔阂问题、社会隔离问题

47.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目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对象:

老年人及周围的人

目的: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监督机制

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内容:

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精神问题的解决、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48.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

控制疼痛和症状、协助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提供丧亲后续服务

49.社会工作者在老人濒临死亡时要做的工作

提供情感支持、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相关信息、做丧亲辅导

50.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缅怀往事疗法、人生回顾疗法、验证疗法

51.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

老年人有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带领者扮演比较积极的角色、节奏较慢,要看到成员的点滴进步

52.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

现实辨识小组、动机激发小组

53.老年社区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

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伤残老人、困难老人

54.社区中心服务的优势

可以为老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老人多种需要,整合社区资源辐射整个社区的老人。

55.老年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优势视角;

充权;

统筹规划;

资源链接与整合

56.老年机构照顾理论

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延续理论

57.爱登选择模式

摒弃养老机构僵化的院舍管理方式,倡导家居型的院舍环境

和人性化的生活安排

第六章妇女社会工作

58.妇女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青春期、青年期和中年期、更年期、妇女的“四期”

59.妇女的需要

生殖健康的需要

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

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

60.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中间目标和原则

关注妇女的多样性、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个人的即政治的”、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中间目标: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人事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61.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的内容

夫妻关系的调适、婆媳关系的调适、亲子关系

62.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原则的使用策略

协助家庭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和提高家庭的自主能力、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人的的需要和情感

63.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

接受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

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

关注受害妇女的生命安全

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64.推进性别平等工作的内容

◆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关系

●社会性别是在人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65.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途径

强化和明确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逐步改变权力结合体系的构成;

强化全社会的性别敏感意识;

要建立国家及地方一级性别平等监察机构;

要有社会性别的统计、审计和分析

66.妇女的社会性别需求

实用性性别需求和战略性性别需求

67.妇女赋权的干预目标、主要方式

目标:

意识提升;

增强能力、发展技能;

参与扩展在家庭、社区;

和社会方面的支配和决策的力量;

行动

主要方式:

透明化;

鼓励和肯定;

权力分析;

意识醒觉;

倡导政策改变

68.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

建立关系;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

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

社区层面;

资源联结

69.社区层面开展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

宣传与教育、参与式学习、倡导

第七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70.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

◆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家庭、亲友与邻里、民间非盈利组织、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政府、志愿者)

◆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

◆充分利用保障性政策

71.城镇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经济困难4、就医难

2、住房困难5、社会交往难

3、婚姻难6、心理障碍

72.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交通不便

2、体力劳动困难

3、医疗困难

4、社会服务难

73.农村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社会福利政策落实;

家庭扶助: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

就业政策倾斜;

康复与医疗救助

74.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75.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活动内容

建设无障碍环境;

残疾人特殊用具的配置;

组织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

76.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原则、内容

社会化工作原则;

低成本、广覆盖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因陋就简原则;

因势利导原则;

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原则。

开展残疾的预防;

开展康复评定;

开展全面康复服务

77.残疾人社会康复的措施

协助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生存的权利

为残疾人自身发展提供帮助消除家庭社区社区物理性障碍

提倡实现人道主义精神组织残疾人参加社会文化活动

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保障残疾人政治权利

78.残疾人职业康复的流程

咨询;

评估;

培训;

就业指导

79.教育康复模式

对残疾人;

对残疾儿童父母、家属;

对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和其他残疾人康复工作者

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

80.矫正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

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81.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

监管功能;

矫正功能;

服务功能

82.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福利性;

特殊性;

系统性;

专业性

83.国家各机关、部门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分工

人民法院——要严格准确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

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

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公安机关——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

民政机关——要保障矫正对象的基本生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为矫正对象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就业

84.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85.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1、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

2、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

3、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86.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87.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

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88.院舍训练的类型

1、中途家庭2、寄养家庭

3、教养院4、感化院

89.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提供住宿场所;

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提供物质援助

90.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社会——心理”视角

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开展工作

91.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

接纳;

可塑性;

个别化

92.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

反应

技巧

反制约

用一新的制约反应取代原有的不理想的制约反应

系统脱敏疗法

诱导求治者缓慢的暴露出导致神经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

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焦虑习惯的目的

厌恶疗法

应用惩罚的厌恶性刺激,即通过直接或间接想象,以消除或减少

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

操作

正增强

在某行为之后给予奖励性刺激,以增强或维持理想的行为

负增强

在出现某行为之后拿走厌恶性或不愉快的刺激,以增强或维持理

想的行为

削减

当某行为出现之后便扣除增强物,以减弱或消除不理想的行为

塑形

当出现近似目标的行为时给予奖励,以建立新的目标行为

连扣

以按部就班的方法,把所需要完成的目标行为分解成一连串的程

序和步骤使服务对象能够循序渐进的达到目标

惩罚

在出现不理想行为时给予厌恶刺激,以减弱或消除不理想的行为

综合

由规则管理

的行为

由诸如法律、规例、指引、禁忌等口头或书面的刺激所制约的行

为:

一是自我引导,二是解决问题疗法

模仿

将直接经验或感应方式代入学习过程,让当事人通过观察别人的

受到奖励的行为而模仿此行为

敢于自表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运用指导、回馈、模仿、角色扮演、社会性

奖励、家庭联系等方法,使当事人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松弛训练

通过让肌肉松起的训练方法,以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

93.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方法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进行综合治理;

开展社区教育;

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社会工作行政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研究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94.个案管理的含义及运作与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计划

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95.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96.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

97.军休干部的需要

军队情结、社会尊重、健康维护、居家养老、社会参与

98.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

覆盖范围广、军队情节深、需要层次多、问题压力重

99.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点

政治性、政策性、协调性、协调性、特殊性、矛盾性

100.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总体内容

总体内容:

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家庭的问题;

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

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

出院及跟进服务;

其他方面

特别内容:

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

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

101.复员退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