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277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3章 知能梯级训练B卷.docx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知能梯级训练B卷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知能梯级训练(B卷)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

控制变量

C.探究过程分析:

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效果

D.探究的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2011·龙岩中考)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3.(2011·湛江中考)如图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4.(2012·蚌埠中考)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熔化()

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D.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

5.(2012·广安中考)小博想模拟同一艘轮船在海洋和河流中的沉浮情形,她将小铁块B固定在木块A上面代表“轮船”,用相同烧杯盛装等质量的水和盐水代表“河流”和“海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将AB放在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第二次放在盐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露出了液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模拟实验可知,轮船由河流航行到海洋将下沉

B.AB在水中悬浮,在盐水中漂浮

C.AB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

D.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

6.(2011·荆门中考)把重为8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水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A.物块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物块所受的浮力为10N

C.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800Pa

D.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1000Pa

7.(2011·常州中考)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鸡蛋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所示.向水中加适量盐并使其溶解,鸡蛋恰好处于悬浮状态

,如图乙所示.继续加盐并使其溶解,鸡蛋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丙所示.三种状态下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F甲、F乙、F丙的关系为()

A.F甲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8.(2012·聊城中考)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铝块(ρ铝=2.7×103kg/m3)和铁块

(ρ铁=7.9×103kg/m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铝、

F铁和p铝、p铁.则F铝________F铁,p铝_________p铁.(选填“>”“=”或“<”)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10N/kg)

10.(2011·鸡西中考)文文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此时的大气压值为________Pa,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g=10N/kg)

11.(2012·安徽中考)如图所示,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2.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

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_________p乙.

三、简答题(4分)

13.直接坐在木椅上感觉很硬、很不舒服.你可以用什么办法使自己坐得舒服些?

请从物理角度说明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4.(7分)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分)(2012·重庆中考)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G物/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浮力F浮/N

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ρ水=

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

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G物=_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

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

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

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_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16.(11分)某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现有一辆卡车

,自重

2t,有6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2,当这辆卡车装载10t货物在该公路上行驶时,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对公路路面产生危害.(g取

10N/kg)

17.(12分)(2011·达州中考)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

(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探究过程分析应为:

通过观察海绵面凹陷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解析】选A.根据小球在不同液体中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四种液体的密度是不同的,容器A中液体的密度最大,而液体的深度都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A.

3.【解析】选B.A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错;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靠拢,说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B正确;C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D是利用大气压搬运玻璃,故D错.

4.【解析】选C.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北极熊和浮冰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北极熊和浮冰的重力.浮冰不断熔化,浮冰的质量在不断减小,则它们受到的浮力在不断减小,故A、B错误;根据F浮=

ρ液V排g知,在水的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浮冰和北极熊排开水的体积在不断减小,故C正确;北极熊在浮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等于它们受到的重力,所以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保持不变,故D错误.

5.【解析】选D.本题考查浮力的有关知识.AB在水中和盐水中都漂浮,所以B错误

.因为AB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以AB所

受的浮力相等,都等于AB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轮船由河流航行到海洋将上浮一些,故A、C错误.由于水的质量等于盐水的质量,并且AB在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它们对水与盐水施加的力也相等,因此两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故D正确.

6.【解析】选C.假定正方体物块完全浸入水中,此时受到的浮力是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0.1m)3=10N,G=8N,F浮>G,所以物块要上浮,最后漂浮于水面上.当物块静止时,F′浮=G=8N,故A、B错;由F′浮=8N,可算出V排=8×10-4m3,

,p=ρgh=1.0×103kg/m3×10N/kg×

0.08m=800Pa所以C对、D错,故选C.

7.【解析】选B.此题考查浮力大小的问题.图甲中,鸡蛋下沉,则F甲

8.【解析】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其重力相同,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所以F铝=F铁,又因为铝块的密度小于铁块的密度,所以正方体铝块的体积大于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则底面积S铝>S铁,根据公式

可得p铝<p铁.

答案:

=<

9.【解析】液体压强公式p=ρgh中关键是对h的理解,它是指从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此题中容器顶部的深度是指从液面到容器顶部的竖直距离.即h=h1-h2=0.8m-0.6m=0.2m,所以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p=ρgh=1.2×103kg/m3×10N/kg×0.2m=2.4×103Pa,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F=pS=2.4×103Pa×0.1m2=240N.

答案:

240

10.【解析】此时的大气压值为p=ρ水银gh=13.6×103kg/m3×10N/kg×

0.75m=1.02×105Pa,低于标准大气压

.

答案:

1.02×105低于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称重法测浮力的了解与掌握.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本题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物体受到的浮力F=15N-

5N=10N,根据浮力F=ρ水gV,求得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

,此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所以物体的密度

.

答案:

101.5×103

12.【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比较.由题意知两试管相同,由题图知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大;两液体的质量相等,由

;在液体深度相等的条件下,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h可知p甲>p乙.

答案:

>

13.【解析】直接坐在木椅上,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故

感觉很不舒服.为了坐得舒服些,应减小压强.由题意知,压力一定,只能增大受力面积,如放上坐垫等.

答案:

在木椅上放坐垫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从而使人坐得更舒服些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压强基本公式

来测大气压的能力及实验分析能力.利用注射器来测大气压的值,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把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然后按题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地拉动注射器,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9.9N,并用刻度尺测量出注射器内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6.00cm,此时注射器内对应的容积为20mL,活塞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p

S,其中

,所以

≈0.9×105Pa.

答案:

(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3)6.00

(4)0.9×105(5)①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不

够彻底②未匀速拉动注射器进行读数

15.【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物体的重力G物=2N,第一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5N,则物体此时所受的浮力F浮=G物-F=2N-1.5N=0.5N.

(2)分析比较实

验序号1、2、3或4、5、6都可以看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可以看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3)第一次实验中排开水的体积为50cm3,则G排=m排g=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10-5m3=0.5N,可以看出F浮=G排.计算比较其他实验序号的数据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因此,利用这些数据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本实验中运用不同的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目的是防止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5)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也会越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越小;图乙的实验中,F′浮=G′物-F′=1.5N-0.5N=1N,则有

1×10-4m3,当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所受浮力F″浮=ρ酒精gV′排=0.8×103kg/m3×10N/kg×1×10-4m3=0.8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物-F″浮=1.5N-0.8N=0.7N,则应该在弹簧测力计的0.7N刻度线处标记“0.8g/cm3”字样.

答案:

(1)20.5

(2)大1、4(或2、5或3、6)

(3)0.5阿基米德(4)A(5)小0.7

16.【解析】卡车装满货物时对路面的压力:

F=

G=mg=(2×103kg+10×103kg)×10N/kg=1.2×105N

受力面积:

S=6×200×10-4m2=0.12m2

对路面的压强:

因为p卡>p最大,所以将会损坏路面.

答案:

见解析

17.【解析】

(1)由F浮=ρ液gV排得: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10-3m3=10N.

(2)木块静止在水面时,由于漂浮,所以F浮=G=6N

=6.0×10-4m3,V露=V-V排=1.0×

10-3m3-6.0×10-4m3=4.0×10-4m3

(3)

由p=ρ液gh得:

p=ρ水gh=1.0×103kg/m3×

10N/kg×0.01m=100Pa

答案:

(1)10N

(2)4.0×10-4m3(3)100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