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346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

2017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总复习

 

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

一、基础知识

1、易错字

爆(右下易写成水)颤容易写错墟(右下为“业”)

誊(上边是两横)谨(右下三横)慎(真里面三横)

2、易错读音

混(hùn)乱“混”易读错为hún

瓦砾(lì)“砾”易读错为lè

颤(chàn)抖“颤”易读错为zhàn

歧(qí)途“歧”易读错

3、多音字

混hùn(混乱)

hún(混浊)

4、难理解的词语

17课:

废墟:

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

快步行走。

绝望:

毫无希望。

瓦砾:

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辟:

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19课:

腼腆:

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

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一如既往:

跟过去一样。

灵感:

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源泉:

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歧途:

错误的道路。

谨慎:

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5、日积月累

(一)单元中的日积月累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2)好词积累

混乱安顿昔日废墟坚定挖掘绝望

叹息悲痛颤抖拥抱糟糕确实自豪

誊写敬仰严厉灵感源泉歧途谨慎

把握极端龟裂腼腆打蔫艰涩拖沓

欢声笑语破烂不堪满怀信心一如既往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大吃一惊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来日方长

忐忑不安聊胜于无失魂落魄按图索骥忐忑不安

(3)好句积累

17课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

18课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19课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誊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画了一圈花边。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20课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6、课文的背景资料

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 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断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

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

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

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0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利用地震前动物、地声、地光、水位、水质等客观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观测其异常变化,为临震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关于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震区群众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这是震区人民群众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

地震越大,越是临近地震发生,动物异常的反应就越明显。

因此,既要发现动物异常,又要进行分析鉴别,排除干扰影响,发现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地震主管部门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异常往往与气象、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注意分析鉴别。

大地震发生前常常伴有来自地底下低沉的轰鸣声,它与平时城市噪音完全不同,或天空中出现强烈闪光,要提防其后可能出现大地的颤抖和房屋的晃动。

如有这些现象,应及早采取家庭应急防御措施。

美国地震 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震级里氏6.9级,地震死亡逾270人。

地震袭来之际,正值交通高峰时期,加州北部数条高速公路及桥梁坍塌,数地发生大火。

地震损害了机场、使大厦倒坍,电讯中断……。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大地震。

据统计,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

地震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约11条主干道被迫关闭。

地震还造成该市约4万户住宅断水,5.2万户断电,3.5万户断煤气,通讯网络出现严重阻塞,累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18《慈母情深》

梁晓声(1949—)小说家。

山东荣城人。

1968年去北大荒劳动。

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

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慈母情深》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巴德·舒尔伯格生于1914年3月27日,美国纽约州纽约城,逝世于2009年8月5日,享年95岁。

作为知名的编剧、作家,由巴德·舒尔伯格担任编剧的好莱坞影片《码头风云》最为人知晓。

在他68年的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

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20《学会看病》

作者: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x疆伊宁。

中共党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x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处女作《昆仑殇》(《阿里》)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二、阅读

(一)重点句子的理解

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1、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①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

②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

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

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③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

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2、“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①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②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18《慈母情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

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

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

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

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20《学会看病》

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

“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

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路线图”泛指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种种应对的办法,指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

这样做是父母的责任。

“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是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可让学生找到母亲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二)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课文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外貌描写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地震中的父与子》外貌描写体现父亲为了儿子历尽艰辛,表明父亲决不放弃。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慈母情深》

对母亲外貌的简单描写,刻画出了一个瘦弱的母亲形象。

2、语言描写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对父亲语言的描写。

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这是父亲发自内心的痛苦声。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慈母情深》对母亲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形象。

从母亲的语言中我们体会到母亲十分支持我买书、读书。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中第6—13自然段通过栩栩如生的的人物对话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父母对巴迪这首诗的截然不同的评价。

母亲是为七八岁的巴迪写诗而感动,并没有去想诗的内容。

父亲注重的不是巴迪写诗的行为,而是写诗的质量,所以他没有考虑到巴蒂的承受能力。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

先挂号,记住,要买一本病历本。

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

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学会看病》这段细节的语言描写说明目清对儿子不放心,字里行间透着深沉的爱,令人感动。

3、动作描写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慈母情深》通过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一个勤劳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文中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表明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慈母情深》这一自然段对母亲连续动作的描写感人至深。

说明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拼命赚钱。

挣钱这样不容易,母亲还给钱让“我”买书,足见慈母情深。

4、心理描写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

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学会看病》“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学会看病》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是母亲对自己行为的深深自责,足见爱子情深,是深深母爱的体现。

三、口语交际·习作

(一)口语交际

1、口语交际的主题:

父母的爱

2、口语交际的目的:

这次口语交际是本组教材“父母之爱”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

3、前期准备:

准备一个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读一读书上的三则生活中的小故事。

4、实施过程

①先通过出示三则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

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

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②口语交际的另一个话题,是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这是前一个话题的拓展,与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课后还可以给爸爸妈妈讲上面的三个小故事,请父母谈看法,与父母交流。

5、注意事项:

教学中,结合三个故事谈看法,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

口语交际过程中,要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交流。

同时,要注意搜集反馈信息。

在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都要加以引导。

(二)习作

1、习作主题:

通过具体的事,体现对父母由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2、习作要求:

选择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3、习作过程

①首先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选好写的内容,这是习作能否做到真实具体、言之有物的关键。

②沟通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做到表达真情实感。

③把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好,目的是让孩子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这也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的具体体现。

4、注意事项

针对学生作文中叙事空洞,感情牵强附会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

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

第六单元课文复习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

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

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要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在阅读中学习表达。

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8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理解。

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

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他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等等,就会迎刃而解。

“了不起的父与子”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

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

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

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②“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对词语的理解。

昔日:

指往日,从前。

废墟:

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

快步行走。

绝望:

毫无希望。

瓦砾:

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辟:

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18* 慈母情深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

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

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

在车间一角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瘦弱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贫苦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通情达理的母亲。

这些地方突出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学习这篇课文,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

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先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扬扬”,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

显然,这时候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

再讲作者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的他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

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