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3992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生物在进化上一定比较高等

B.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D.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增强温室效应,会提高光合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2.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控制中心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B.人体红细胞寿命只有120天左右,成熟的红细胞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形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D.人体的血管与杨树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B.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随机抽取适量样本,重复测定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C.观察临时装片时眼睛看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看清物像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实验装置要在37℃恒温条件下保持足够时间

4.如图是某被子植物果实和种子形成示意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是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B.2是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

C.花粉是从雄蕊的花药散放出来的

D.4和3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芽

5.图是某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是:

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在光下照射几小时,脱去叶片中叶绿素,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叶片深色部分表示变蓝,浅色部分表示不变蓝。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操作是将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B.甲和乙对照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甲中液体是清水,乙中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

C.丙的实验现象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实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D.丁装置天竺葵的银边不含叶绿素,实验现象说明叶片不含叶绿素的部分不能产生淀粉

6.下列有关人体营养或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B.小肠中的肠液、胰液、胆汁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7.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在腕部内侧摸到搏动的血管是静脉

C.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

D.右心室里的静脉血从肺动脉流向肺部

8.下图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

B.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调节体温

C.随着温度升高尿液分泌量减少,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破坏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人体通过排尿和排汗将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

9.下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1→2→5→4→3

B.3是效应器,它由4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C.完成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

D.用麻醉剂阻断2,不能完成缩手反射,能感觉到烫

10.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

C.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11.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疫苗可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

D.蛋白质是构建细胞重要原料,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重要时期,高蛋白食物摄入越多越好

12.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B.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的是年长的狒狒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和骨组成

D.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3.在琼脂培养基上分别接种乳酸菌、青霉进行培养并观察。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B.显微观察可见青霉细胞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细胞没有

C.乳酸菌、青霉在培养基上分别靠芽孢、孢子进行繁殖

D.乳酸菌、青霉的生活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

14.下列有关生物生殖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嫁接、杆插、压条属于无性生殖

B.鸟卵的胎盘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

C.青蛙的受精过程在体内完成,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D.家蚕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15.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C.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D.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尽量避免人类隐性遗传病的出现

二、综合题

16.“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是唐代诗人杜甫赞美泰山的诗句,1987年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我市非常重视泰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下图示泰山某地域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1、2表示生理过程,A、B表示物质。

请据图回答:

(1)1、2表示的生理过程依次是_____。

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_____。

(2)植物通过生理过程1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然后传给动物、细菌和真菌,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_____。

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

(3)泰山的生态环境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_____繁多,生态系统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我市重视保护泰山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泰山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7.科研人员以槟榔芋和香荷芋为材料进行植物生理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

品种

光合速率

(μmol/m2﹒s)

叶绿素含量

(mg/g)

气孔导度

(mmol/m2﹒s)

蒸腾速率

(μmol/m2﹒s)

槟榔芋

15.84

2.15

0.17

3.96

香荷芋

19.39

2.47

0.19

5.31

 

(1)由表中数据可知,香荷芋的叶绿素含量较多,光合速率较高,原因是_____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

(2)气孔导度是指气孔开张的程度。

气孔的张开与闭合由_____控制。

由表中数据可知,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关系是_____。

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同时拉动_____在体内的运输。

科研人员在日间某时间段测得表中两种植物的叶片净吸入二氧化碳,原因是在此时间段内,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_____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3)某同学利用香荷芋植株探究“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设计思路是:

取大小一致、生长旺盛的两个植株,分别罩上密封性良好的透明钟罩,一个放在有光环境中,另一个放在_____环境中,几小时后用_____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18.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依据一定的特征,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类群。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不同类群的生物形成了与各自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请分析回答:

(1)植物多样性的进化中,蕨类植物比藻类、苔藓植物高等,主要表现在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的_____,植株高大得多。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等主要表现在被子植物一般都能_____,种子外面有起保护作用的果皮。

(2)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中,与环节动物相比,节肢动物身体各部分有进一步的分工,运动能力增强,主要原因是节肢动物的_____分节。

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主要原因是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在陆上产卵,_____。

哺乳动物是动物中的高等类群,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主要原因是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

通过自然选择,_____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环境,不断出现适应各种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19.下图示人体血液的主要运输功能。

请据图回答:

(1)人体吸入的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经过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该结构,然后随着呼气排出体外。

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部分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____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人血液。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过_____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尿素、尿酸、水和无机盐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器官,产生特定的效应。

如垂体分泌的_____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对肌肉增生和软骨形成与钙化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人在幼年时这种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3)白细胞中的某些淋巴细胞受到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刺激后,能够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_____。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这种防御作用属于_____免疫。

淋巴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20.人的前额V形发际和平直发际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

下图是某家族前额发际性状的遗传情况。

请据图回答:

(1)根据该家族前额发际性状遗传情况可推断_____是显性性状。

(2)控制前额发际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体细胞中的一对_____上,该结构主要由_____两种物质组成。

(3)8产生的精子含有_____基因。

在8和9生育的两个孩子中,11控制前额发际性状的基因组成是_____。

12与父母的前额发际性状不同,这种变异属于_____的变异。

如果8和9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V形发际女孩的概率是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生物只有适应生存的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

A.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生物就生存下来,但不一定就比较高等,错误。

B.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它生存的环境包括空气、水和温度等,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正确。

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威胁当地物种的生存,降低生物的种类,降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错误。

D.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不能改善生态环境,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D

【分析】

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详解】

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所以,细胞核是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控制中心,错误。

B.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分裂,错误。

C.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组织,错误。

D.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的血管与杨树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组织的定义、细胞核的作用、动植物的结构层次等是本题解题关键。

3.C

【分析】

(1)种子的发芽率的指发芽种子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数,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

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

(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具体实验操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3)唾液淀粉酶起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放置5~10分钟使唾液淀粉酶有充分的作用时间。

(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

A.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最主要特点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A正确。

B.测定种子发芽率要重复测定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可以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误差,B正确。

C.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以防玻片标本移动,影响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便于绘图。

在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时,寻找物像,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C错误。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装置应放在37℃的环境中保持5~10分钟,因为37℃时,消化酶的催化能力最强,放置5~10分钟使唾液淀粉酶有充分的作用时间,D正确。

故选C。

【点睛】

理解掌握学生使用显微镜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D

【分析】

一朵完整的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图中1子房,2胚珠,3卵细胞,4精子。

【详解】

被子植物产生后代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如图:

可见,受精后,图中的1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2是胚珠发育成种子;4精子和3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雄蕊的花药能产生花粉,可见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氧气有助燃的特性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A.酒精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故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A正确。

B.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使得密闭容器中的植物缺乏二氧化碳而不能合成淀粉,叶片不能呈现出蓝色(甲组实验结果),其对照组溶液为等量的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叶片能呈现出蓝色(乙组实验结果),故甲中液体是氢氧化钠,乙中液体是清水,B错误。

C.丙的实验现象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故实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C正确。

D.丁装置天竺葵的银边不含叶绿素,此区域未变蓝,叶片中间含有叶绿素,此区域变蓝,故实验现象说明叶片不含叶绿素的部分不能产生淀粉,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考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详解】

A.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糖类、蛋白质、脂肪,错误。

B.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肠液、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不含消化酶,错误。

C.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正确。

D.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

7.B

【分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详解】

A.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气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气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故A正确。

B.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动脉虽然大多数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故B错误。

C.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所以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故C正确。

D.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血管的种类及特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8.C

【分析】

(1)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

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同时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可以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

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详解】

A.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外界温度为24℃时,尿液量和汗液量基本相等,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

A正确。

BC.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

汗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皮肤通过排汗,可排除水、无机盐和尿素,不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不会破坏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同时皮肤通过排汗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皮肤的温度,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B正确,C错误。

D.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泄的途径有三条:

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D正确。

【点睛】

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和排泄的概念,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9.D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3效应器。

【详解】

A.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

1感受器→2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3效应器,正确。

B.3是效应器,它由4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正确。

C.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完成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正确。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用麻醉剂阻断2传入神经,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无痛感,因此不能感觉到烫,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10.A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或RNA,其营寄生生活。

【详解】

A.新型冠状病毒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内核构成,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自我复制形式繁殖,正确。

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正确。

D.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11.D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详解】

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正确。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正确。

C.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正确。

D.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快的需要,而过多的摄入高蛋白食品,会导致身体偏胖,影响身体健康,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12.A

【分析】

(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

A.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前者由遗传因素决定,后者通过后天学习或生活经验获得,正确。

B.在营群居生物的动物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所以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并不是年长的狒狒,错误。

C.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