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400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doc

《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科学:有趣的三脚架.doc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课题

大班科学:

有趣的三脚架

日期

周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对于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很好奇,能够细致的观察,并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本次活动采取让幼儿不断尝试的方式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秘密,找到方法,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层层推进。

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在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思维以及观察能力。

本次活动中利用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木棒和彩泥引起幼儿的兴趣,怎样利用木棒将彩泥稳稳的顶起来呢?

激起幼儿探索的欲望,给予幼儿多次的尝试,并在尝试后及时进行经验的交流,逐步巩固幼儿的经验。

幼儿在多次的尝试过程中逐渐成功的将彩泥顶起,获得满足感;在操作前,教师引导幼儿猜测,并给予机会验证自己的猜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领略到探索的乐趣。

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获得了经验的提升。

活动目标

1.了解三脚架稳定性好的特性和优点;

2.尝试用棒子制作三脚架,并撑起彩泥;

3.激发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

和难点

重点:

了解三脚架稳定性好的特性和有点;

难点:

尝试用棒子制作三脚架,并撑起彩泥

活动准备

木棒(每人5根)、彩泥(每人一块,乒乓球大小,教师提前搓成球状)、大集体记录纸一份、ppt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基本流程

创设问题,激发兴趣--第一次操作,尝试多根木棒顶起彩泥--第二次操作,尝试用3根木棒稳稳顶起彩泥--第三次操作,在找到方法后调整前面的操作,使三根木棒站得更稳--经验拓展,了解三脚架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环节

教师组织行为

幼儿预设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木棒,引起幼儿兴趣

师:

这是什么?

平时是怎么玩的?

2.提问

师:

今天小棒想把彩泥顶起来,并且还要稳稳地站在桌上不倒下来,能行吗?

教师请幼儿上前使用1根木棒尝试将彩泥顶起来,并在记录纸上记录结果。

3.记录结果

师:

一根木棒成功了吗?

现在我们来记录一下。

没有成功用什么标记?

预设:

木棒

预设:

可以做棒棒糖

预设:

不能

预设:

引起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第一次操作,尝试用多根木棒顶起彩泥

1.提出问题

师:

那用几根木棒才能稳稳地顶起彩泥?

2.交流可行方案,表述自己的观点想法。

3.提出操作要求

师:

在我们后面的桌子上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框,你去试试用几根木棒能将彩泥稳稳地顶起来。

如果你成功了,把它轻轻的拿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个空的地方,放好后轻轻的回到位置上。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交流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

你用了几根小棒将彩泥稳稳的顶起?

幼儿回答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与幼儿一起在大记录纸上将结果记录下来。

回应:

用了x根的举手,那我们给“X”一个什么样的标记呢?

除了x根,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师:

通过记录表发现,最少需要几根木棒将彩泥顶起?

幼儿猜测

4根,5根

预设:

成功的幼儿

回应:

你很厉害!

把他放到前面的桌子上,看看其他小朋友能不能成功,并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下你用了几根木棒。

预设:

3根,4根,5根

预设:

3根

初步了解几根木棒可以将彩泥撑起,并知道最少需要三根木棒才能将彩泥撑起

三、第二次操作,尝试用三根木棒稳稳顶起彩泥

1.尝试使用三根木棒

师:

这次请你用3根木棒将彩泥稳稳地顶起来!

这次用几根木棒?

来放的时候请你找一个空的地方,防止把别人的碰坏。

如果你发现你的彩泥上面有很多洞,你可以用小手搓一搓。

没有成功的幼儿,个别指导。

2.交流记录

师:

这次我们用了几根木棒?

为什么之前用3根没有成功,现在成功了?

教师展示站得稳的和站得不稳的引导幼儿观察。

(1)引导幼儿观察木棒插在彩泥的哪里?

(2)引导幼儿观察3根木棒靠近彩泥的地方比较靠拢,下面分开,形成一个三角形

(3)引导幼儿观察露在彩泥外面的部分的木棒长度一样

通过孩子们的观察与教师的引导,逐步总结出三根木棒之间的小秘密,最后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幼儿,并让幼儿重复,加深印象

预设:

3根

预设:

成功

回应:

将作品放在前面的桌子上,放好后到后面来找一找原因,为什么你们的成功了,其他人的没有成功?

预设1:

因为我的三根木棒插的太靠近了

预设2:

我弄得太旁边了,太靠外面了

在操作中发现用三根木棒将彩泥稳稳地顶起来的方法,并发现三根木棒之间的特点

四、第三次操作,在找到方法后调整前面的操作,使三根木棒站得更稳

1.幼儿尝试用上面发现的小秘密调整

师:

现在发现了这些秘密,上前用这个方法调整一下。

2.引出“三脚架”,了解三脚架的特点

师:

你们知道这中既节省材料又牢固方便的架子叫什么名字么?

总结:

这种用三根棒既环保节省了许多材料,又能方便稳固地将彩泥顶起来,形成了稳固的三角支架,人们给这种三角支架去了一个名字叫:

三脚架。

根据习得的经验调整并初步了解三脚架

五、经验拓展,了解三脚架在生活中的应用

1.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师:

在生活中见到那些三脚架?

2.图片演示更多三脚架的应用,拓展幼儿经验

师:

一起来看一下老师带来了哪些需要用到三脚架的地方?

Ppt展示

(1)台式话筒,摄影架

师:

用了这个三脚架有什么作用?

(2)晾衣架

师:

晾衣架哪里用到了三脚架?

(3)大树支撑架

师:

大树用了这个支撑架可以干嘛?

(4)画架

(5)三脚架灯

师:

三脚架用在这里可以给人们带来什么?

师:

这个三脚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好处。

待会儿我们去小区、家里找一找哪里用到了三脚架?

比一比谁找到的多。

预设:

公路上

预设:

在电视里看到过

拓展经验,巩固三脚架的作用

活动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