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4017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弟子规》专题讲座稿.doc

学习《弟子规》专题讲座稿

    老师们,大家好!

按照学校的安排,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顾名思义,是小孩子学习的文章,“弟子”,指学生、徒弟、子女,晚辈,“规”指规矩、准则、原则、守则,要遵循的条文,一句话,《弟子规》是引导孩子接受世界、认识人际关系、摆脱愚昧无知状态的文章。

为什么要我们大人读啊?

是不是太弱智?

走回头路?

浪费时间?

  

    首先,我们这样认识《弟子规》,从内容来说,它是一本启蒙养正,教育人、尤其是学生、子女、晚辈品德修养的的读物,是一本如何修养、论道的书。

古人说,闻道不在先早,只要能闻得道,得到开窍,就有所值。

《论语》有这样一句话:

“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思很简单——“即使早上知道或学到了某种知识,晚上死了也值了。

”从这个意义来说,学习《弟子规》不存在着年龄限制,只要有机会,有条件,就可以学习。

  

    下面,我还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第一,学习《弟子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国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二十多个朝代,到今天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华夏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文明富足,改革开放让我们乘上了现代化这架飞船,生活一日千里。

但在经济迅猛发展、物质充盈的现代社会,我们好象感觉到严重“缺钙”,这“钙”,就是道德。

  

    比如,有些人生活很富足,住别墅,开名车,有可观的收入,子女在外国留学,但活得不开心,没有幸福感。

为什么?

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内心虚得很。

如果,他们放下富贵的架子,主动与人沟通,日行一善,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以自己良好的修养赢得人们的尊重,那他们一定有成功感。

人什么时候最快乐的呢?

加工资?

中大奖?

那是你的事,只你一个人高兴,钱会花光,当钱没有的时候,你会伤心、失落。

如果你帮助了人,至少有两个人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化作一种精神力量长驻在你和别人心里。

这个道理我们的学生也知道。

我们听说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没听说过“点数钞票,手留余香”。

  

    那我们怎样才做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呢?

真正的财富来自于精神。

有位学者这样评说这个词语:

“穷困潦倒”, 人可以“穷困”,但不可“潦倒”, “穷困”只是生活上的打击,是暂时的,可以战胜的;但“潦倒”是精神、意志方面的,精神崩溃了,支撑力量的大树倒下了,那就很可怕。

从学者的评论可以看出:

人的精神高于一切。

精神的力量从何而来?

从道德中来。

道德又从何而来?

从修养中来。

那么如何修养?

多读有关品德修养的书。

  

    由于人们道德的缺失,导致有毒产品肆无忌惮地投入市场,某些企业以破坏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斑马线成了交通事故多发区,豆腐碴工程比比皆是,路上有人危难无人敢伸出援助之手,还有黄、赌、毒现象屡禁不止……这些是经济发达的伴随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出现这些不调和的矛盾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对策之一了——那就是从根本上去扶正固本——道德的沦丧就要去唤醒道德。

  

    现在,我们从媒体、报纸、人们的谈话里经常听到“经典”这个词语。

这个学期,蓬江区小学生还进行了“走进经典”的读书活动和作文比赛活动,许多幼儿园也学习经典诗歌——那天我带学生到外贸幼儿园参加街道居委会举办的全民健身活动,一走进外贸幼儿园,就看见满墙壁都是《三字经》、《弟子规》,当时我想,小孩子哪能看得懂?

后来我明白了,那是给家长看的,真是高招!

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家长受教育了,他们的孩子也潜移默化地受益!

可以说,经典文化,是唤醒道德的有力助手。

  

    提到经典,人们总会想起一个古代圣贤——孔子。

孔子和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一样,是人类永远敬仰的先知,都是劝人自律、向善、敬天、爱人。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普世价值”、“人类共同伦理”等,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

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诺贝尔获奖者大会的闭幕式上,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内斯·阿尔文博士说:

“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在2005年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青岛泰之发表致辞“孔子以教育来促进世界和平的思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不约而同”。

孔子盛名响誉世界。

现在,我们华夏大地也掀起了“孔子文化”的热潮,祭祀孔子的规模越来越大,几乎成了一场国典。

“孔子文化”包含了太多的祖国文化内涵,比如:

儒家文化、礼仪文化、还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孔子文化”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血脉气节,是中华民族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和谐相处精神的回归。

  

    最能体现孔子精神的是《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条文式的语录。

《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阐明了人要具有孝心、爱心、言行谨慎、讲信用、博爱、仁慈、好学上进等优秀品德——这是做人的准线,也是道德底线。

清朝秀才李毓秀以孔子的这一句话为纲目,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成了《训蒙文》。

具体列出为人儿女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来经过清朝一位学者修订改版,改名为《弟子规》。

从这些内容来说,它不仅是为人儿女的言行经典,也是每一个人的言行经典。

我第一次读《弟子规》,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觉得很实在,很有必要。

有人说:

“熟读《弟子规》的人,即使他的行为更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认识《弟子规》,没读过,应该要好好读。

读熟了,还要反复读,把《弟子规》贯穿于你的日常行为之中,那你站出来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我们常常说,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那怎样的社会才叫做和谐稳定呢?

我认为应该以国民的道德水平为标准,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社会就稳定;道德水平越高,社会越稳定。

那人们的道德水平从哪里看出来了?

我认为是看人们的自律行为。

在背后、在没人监管的情况下能管好自己、什么时候都是一个样,那才是君子。

有一次江门日报举行一次交通征文,有一篇文章获得特等奖,题目是——《向深夜独自等绿灯的人致敬》,这个题目让人看了砰然心动,这是一个很高的道德自律,得特等奖,值!

  

   《弟子规》就是教育人们怎样自律,如果人人肚子里有《弟子规》,我们社会前进的步子就会迈得更大了。

物质形态进步了,意识形态也跟着上去,那我们的社会才稳步发展。

这是我们要学《弟子规》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学习《弟子规》是教师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需要。

教师要树立形象,必须要有底气。

这种底气应该来自经典文化。

看,我们新一代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颇有儒家风范,那潇洒的风度、那博学的谈吐,那亲民的举止,深深的影响着全国人民。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个镜头: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一个安置点看望幸存的师生时,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了“多难兴邦"这四个字。

苍劲飘逸的字体,言简意赅的四个字,足以见证领袖们饱受经典泡浸的精神底气。

温总理曾经指出:

国家要赢得尊严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知道,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温总理,具有八大魅力——亲切、认真、勇敢、坚韧、慎重、纯粹、耐心、温和,这些性格的形成和他早年受经典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温总理在大学期间,常常一半时间用来学习课本知识,另一半用来读课外书,读经典书籍。

曾有人统计过,温总理在几次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古代诗文,绝大部分中小学课本上没有的。

中小学课本上的古代诗文,数量不少,一般是广为流行的,几乎人尽皆知,可见温总理饱览群书,满腹经纶。

  

    我们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应该用经典来武装自己。

经典应该成为每一位老师的文化底蕴。

不要认为经典是语文老师的事,有些教育专家认为,经典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内涵”,老师应该大力读书。

《弟子规》是教你如何与人相处的。

《弟子规》能让我们增值、变得高大起来。

  

    还有,我们要求学生读《弟子规》,你身为老师,连这个也不懂,怎样去要求学生呢?

从这方面的意义来说,学《弟子规》是很有必要的。

我在博客了看到了这样两条帖子:

(1)学《弟子规》能让我们具有优良的品德,感受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能让人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走到哪里都能受人尊敬,这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

(2)《弟子规》运用到企业管理,企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别人、其他单位也意识到《弟子规》的重要,那我们教师学习《弟子规》,更加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

这是我们要学《弟子规》的第二个理由。

  

    

学习《弟子规》专题讲座稿

湾坞中学李鸿华

    老师们,大家好!

按照学校的安排,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弟子规》。

   

   《弟子规》一共360句,1080字,要背诵,其实也不难,如果每天背8句,需要45天,一个半月就能背下来。

如果你记性好,又有耐性,可以一点一点地背。

我们是成年人,有丰富的阅历,翻开《弟子规》,一下子就会看明白。

我认为我们学习《弟子规》,只要领会意思、落实行动、当好表率就达到目的了。

不用死记硬背,可以“熟读心惟”,也是像苏东坡介绍的读书方法那样——“熟读深思字自知”。

  

          《弟子规》是我们的行为指南。

《弟子规》有一个《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摘录《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统摄全文内容。

然后分七部分讲述为人处世的要求:

(一)入 则孝;

(二)出 则 弟;(三)谨;(四)信;(五)泛爱众;(六)亲 仁;(七)余力 学 文,都是《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核心内容。

  

    从以上的排列看来,孝心居首位,其次为友爱兄弟姐妹、言行谨慎、讲信用、博爱、亲近有道德的人,最后提到学文化知识。

这说明人的行为修养最重要。

  

    在某所学校一次为家长开设的演讲会中,演讲者与家长有这样一段对话:

  

    演讲者问:

学礼貌、学一生正确的态度观点重要,还是考试考98分、100分重要?

  

    家长们回答:

当然是学礼貌做人做事重要。

  

    演讲者问:

那么请问现在的家长是在做学礼貌的工作还是在做考试的工作?

  

    家长们无人回答。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呢?

家长们都清楚:

学生学礼貌,学做人做事非常重要。

但是社会、一些老师、市民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

见到孩子,第一句话总是:

“这孩子真聪明,将来是读书的料。

”“成绩怎样?

考试多少分?

”那些家长的沉默是一种无奈,清醒的无奈。

这种误区是社会的一种大气候。

既然家长都承认了学生在成长阶段学礼貌、学做人是首要任务,我们老祖宗的经典文化也强调这个问题,那我们老师就要用《弟子规》这些道德经典书籍有机地渗透到课堂里去,引导学生做一个知书达礼的、堂堂正正的人。

  

    十七大提出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也是要我们回归经典,用优良的传统文化来熏陶学生。

  

下面联系一下我们的实际,谈谈学习《弟子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

《入 则 孝》。

说的是为人子女如何孝顺父母的具体做法。

我们都有父母,长辈,应该要顺从、处处为他们着想。

你爱自己的父母,才能作到爱长辈、爱同事、尊敬上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怎样真正做到孝敬父母?

《入则 孝》指出: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说的是如果父母有过错,要坚持原则、想方设法去劝谏。

这是说明孝也要讲究原则,是非观念。

父母不是至高无上,有了缺点我们做儿女的也要诚恳地指出。

这一点在今天看来是难能可贵的,至于最后那八句,强调对父母的丧事要隆重举办,整天悲悲咽咽,和今天提倡的“反对铺张浪费”、顺变节哀有一些矛盾,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生活就是对已故父母的最大安慰。

孝顺父母,要看他们在世时子女对他们的关心和孝心,而不是看死后的排场。

所以我们学习时是要有甑别地对待。

  

    第二部分:

《出 则 弟》。

“弟”读“ tì”,是“悌”的通假字,本意是指“弟弟尊敬哥哥”,这里讲的是“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善待兄弟姐妹,才能善待童龄人、比自己年纪小的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把你的爱心推及他人。

这一部分不但讲“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还讲了和长辈相处的规矩。

比如“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见”读“现”,也是通假字。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道出了长幼有序,从“坐”“说话”方面讲请楚了晚辈应该怎样对待长辈。

邹校长反复强调坐车时年轻的老师让年纪较大的教师坐在前面,要注意会风,要尊重发言的人,说的也是这方面道理。

  

             第三部分:

《谨》。

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要小心谨慎,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实际是指站相,也是站的风度。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提出关于坐、立、走的作风:

坐如钟,立如松,走如风。

具有这些品行的人做事情一定干脆、麻利、严谨。

良好的行为习惯决定良好的品德。

这些道理很浅显,也很容易做到。

记得那次我教三、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弟子规》,学生的收效立竿见影。

那天刚学完《谨》,晚上我就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

她说她要感谢我,让她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自己的行为不能随随便便了。

原来,那一天她下班回家,感到很疲倦,就靠着椅子坐着,把两只脚叉开,觉得很舒服、很轻松,其实,这样的坐姿不是一次了。

当她正在享受轻松的时候,儿子突然对她说;“妈妈,你这样坐很不礼貌,也很难看,《弟子规》里的《谨》说:

‘勿箕踞,勿摇髀’。

如果别人看见了,就说你没修养了。

”她当时吃惊不少,儿子竟然据经引典指出她的坐姿不正。

她感到两脸也发热了。

这个例子说明《弟子规》很有针对行地向我们提出日常生活里一些礼仪、习惯问题,而且我们是可以做得到的,有些我们认为是小节问题,但是小节见品行,小节可以决定成败。

有些单位用人,就是单看小节,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

《谨》还说到: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讲的是全身仪容要整齐,人要讲究生活作风的严谨。

我们为人师表,最起码要从这点做起。

老师的职业,决定了穿着不能随便马虎,也不能太讲究时髦,我们曾经规定:

上班不能穿“两低三超短”的奇装异服(1、低胸衣服,2、低腰裤子;1、超短袖,2、超短长度,3、超短裙。

),还有不能打扮得花枝招展,农妆艳抹,穿戴太多首饰,也不能穿拖鞋上班。

可能有老师会问:

穿拖鞋很方便呀,又不是奇装异服,为什么不能穿呢?

不是要求太过了吧?

我们来看看《谨》是怎样说的:

“袜与履,俱紧切。

”穿拖鞋给人一种不严谨、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损教师形象,所以学校作这些要求。

其实,这不是只是我们学校这样做,它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是每个教师必须遵守的礼仪制度。

在这方面我们许多老师都做得很好,但有个别还是要反复提醒,我们趁学习《弟子规》的机会,对照检查自己,这方面做得怎样?

其他方面又做得怎样?

做到的要发扬下去,做得更好,做的不够的,要纠正。

《谨》还说到: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我们要远离打斗、不干净的地方,远离邪教,远离黄、赌、毒。

  

   《谨》还说到许许多多我们生活中的现象,提醒我们应该怎样去做,用什么尺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才是一个有修养、受大家欢迎的人,做一个好人。

在这里不一一列举,留给大家去细读。

  

    第四部分:

《信》。

讲的是日常生活中,言语行为要讲求信用。

我认为这一部分,我们要反复读,这一部分不但教育人们怎样讲信用,还教育人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生活观、道德观、人际关系观念。

比如: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指说话要稳重、舒畅,轻重缓急有致,快慢适中。

从你说话反映你的修养,让人听了感到舒服,体现你对对方的尊重。

我们当教师的,凭三寸不烂之舌吃饭,要为人师表,就要修炼说话的艺术。

特别是家长会,许多老师很慎重,打好稿子,三思后才面对家长。

希望留给家长一个好印象,避免给自己、学校增加麻烦。

家长几乎一个学期才跟你见一次面,他很在乎你的说话。

每一次家长会后,总听到他们在议论老师,有好几宗投诉,都是由家长会引起的,是那些老师说话不得体。

说白了,就是家长听你说话觉得你没水平、没修养。

所以我们的言行要谨慎,包括在同事面前、学生面前、家长面前,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是人民教师。

  

   《信》还谈及到榜样的问题: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有德行、有本事的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你暂时比不上人家,你应该努力跟上,而不是妒忌、排挤人家。

《信》还讲到怎样对待赞扬声和批评声: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这几句话与鲁迅晚年赠给准备为他写传记的人的两句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隔靴骚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也精。

”。

我们有些人就是喜欢听表扬声,批评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

你越是这样,给你提意见的会越少,你的缺点就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尤其是批评。

我们对学生也是,表扬要有度,适当的批评也是应该的,可能有老师会发问:

“这不是跟赏识教育唱对台戏吗?

”任何一种观念的产生总是有背景的,赏识教育是在师道尊严、学生厌学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味地赞赏,赞赏过度,只能适得其反。

其实“赏识”的概念不是单一的表扬,还包括激励、唤醒、重视、欣赏,有这样一句名言:

“你想害一个人,就反复表扬他。

”我们想想,这话有道理。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领导对你提意见也好、同事对你提意见也好,家长对你提意见也好,甚至学生对你提意见也好,要冷静反思,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你还要感激敢于给你指出不足的人。

还有,我们同事之间,领导之间,要提倡批评和自我批评,我觉得,现在的批评声越来越珍贵了,好话我们常常听到。

  

   《信》还提到许多关于信用的问题,值得我们熟读深思,我们有空,应该一句一句读,用它来指导自己、学生、甚至是家人的行为实践。

  

    第五部分:

《泛 爱 众》。

指的是和大众平等相处,博爱众生,宽以待人。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说的是众生平等,对大众应有关怀爱护之心,像天地一样无私博爱,天地对待每一个生灵都是公平的,仁慈的。

《易经》有一句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说:

苍天的运行强劲刚健,君子具有苍天的品德,因此能够奋发图强,奋斗不止。

大地的风范厚实和顺,君子具有大地的风范,因此能够增加美德,容纳万物。

天和地具有优秀的品德,我们要向天地学习。

  

    儒家提倡博爱。

具有君子胸怀才能够谈得上博爱。

在博爱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舍己。

老师们,你们认为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舍己。

有了“舍己”的境界,你才会默默地奉献、为别人着想、老黄牛一样的工作、仁慈博爱等等,一句话,“舍己”集中了人所有的美德。

佛教的精神核心是什么?

是“舍我”,就是“舍己”。

我曾经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佛弟子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真正的出家人每顿饭都是化缘而来,穿的袈裟也是从每一户人家要来的碎布片凑成的),后来我明白了:

那是要那些弟子牢牢记住:

养我者、护我身者是百姓,我的身子是大众,所以我要精进努力,普渡众生,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身子。

在佛教界里,传统着这样一件“舍我”传闻,有一位僧人看到山谷里有一只老虎,好多天没吃东西了,饿得发慌,有气无力地咆哮,他为了救这只老虎,也免得它去伤害人,就做了一个惊人举动——跳下山谷,把自己送进虎口。

这是一个典型的舍我的故事。

哦,我的话题扯远了。

我引用这个例子,是说明了舍我、舍己的精神,是修养的一个最高境界。

老师需要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里,许多老师就用自己的无声行动,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舍己为人”的颂歌。

  

   《泛 爱 众》还提到: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说的是你有能力,要贡献出来,为大家服务,不要自私保守。

别人有能力,比你强,你不要妒忌,怨恨,你要向他学习,暗暗地追赶他。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

有才华的人,不愿为去为大众服务,看见别人有才华,去诽谤、去诋毁,俗话说:

“木出于林,风必摧之;人出于群,众必毁之。

”说的就是这样一种落后的、消极的、不利于自己和别人成长的人际关系氛围,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要坚决屏弃。

从自我做起,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人这样认为:

1、说真话。

(待人真诚)2、不能说真话的时候,保持沉默。

(谣言止于智者)3、不能说真话,也不能保持沉默的时候,不能伤害他人。

(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4、经常自省。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做到这些需要理智,需要大度和忍耐,也需要勇气。

这大度、忍耐、勇气从哪里来,从修养来,这修养从哪里来?

从读经典来。

  

    第六部分:

《亲仁》。

讲的是要亲近仁者。

什么叫“仁”?

 仁的本质与基本内涵是“爱人”—— “仁者爱人”。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就问老师什么叫“仁”?

孔子的解释是: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想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换个说法就是:

已之欲,施之于人;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为仁者处处为他人提供方便。

今天的“仁者”,是指那些善良、有爱心、心中有他人的人。

所以,我们要与“仁者”为友,向他们学习。

  

   《亲仁》还讲了在人群里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我们要带眼识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朋友就是你的影子,你的朋友对你一生的影响关系极大。

  

    第七部分:

《余力学文》。

讲的是做人的道理都学好了,有多余的时间及精力,就要充分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

开头八句:

“不力行,但学文,章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忍己见,昧理真。

”“但”是“只”的意思,说的是“如果没有做到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即使满腹经纶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反过来,如果做到了以上这些,没有文化知识,就不能明白事理,你的聪明才智就会被扼杀。

但比较起来,把怎样做人放在首位,兼而有之再学好文化知识,德美兼学优,才能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比较完美的人。

因此,我们要注重自己品行的修养,也要注重专业发展,师德高尚,才谈得上才华洋溢。

但光有师德,文化水平低下,也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教师。

这一部分还说到怎样读书才有实效,读书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有空应该用心去阅读,这对自己、尤其是怎样引导学生、自己的孩子读书,是一个极大的裨益。

  

    老师们,以上是我对《弟子规》一些肤浅的理解,希望能留给大家一些思考。

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不能随随便便的做人和做事,我们走到哪里,都感到有火辣辣的眼睛在盯着我们。

相信大家不愿意听到别人这样评价自己:

“他(她)哪像老师?

”我们的一举一动,不但影响自己的形象,也影响学生的发展,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邹校长在大会小会上已经阐述过无数次了。

教师是追求梦的事业,追梦的人一定要有理想、有内涵、有梦幻、有精神,这些理想、内涵、梦幻、精神的支柱更多的是来源于经典文化,所以学经典不但是学生的事,语文教师的事,也是所有老师的事。

有人给新型教师下了一个概念:

有“三气”才是受欢迎的老师:

才气、书卷气、神气——“才气”是你的专业文化和综合文化知识;“书卷气”是儒家风度,经典的气息;“神气”指底蕴足、胸有自己的发展蓝图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下面,以一个禅宗故事结束我今天的讲座。

  

    有一天晚上,一位正在山中茅屋修行的和尚趁月色到林中散步。

在月光下,他忽然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心情十分愉快。

当他回到住处时,却看见自己的茅屋遭到了小偷的光顾。

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和尚,原来和尚怕惊动了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和尚,正感到惊讶的时候,和尚说:

“你走这么远的山路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

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

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和尚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的说:

“可怜的人呀!

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