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4196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XX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XX市社会经济由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XX市全力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重要阶段,也是深入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关键时期。

为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XX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XX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XX市围绕建设XX生态型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以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把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到改善民生的高度,各项文化工作快速发展。

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和文化大市建设行动纲领(2010年后为XX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年度行动计划),推动全市文化持续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建成市县两级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各类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28个、剧院(电影院)19家,建成特色文化镇23个,村级文化中心(室)1013个。

持续开展“双百双千双万”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工程,成功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XX批精品力作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市场持续繁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投入逐年增加,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文化建设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是“文化兴市”战略的确立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作为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原动力需要实现新的创新和突破。

二是全方位、高标准的城乡一体使得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入高质期,对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在数量、质量、品种等方面都有新的提升。

三是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十分紧迫。

四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深刻,新媒体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融入科技发展潮流,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五是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日趋复杂,加快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的任务更加繁重。

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进一步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文化建设,以更加扎实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进一步推动XX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大力推进“三体系一名城”建设,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着力培育创新型文化,大力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增强XX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继续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努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坚持转型发展。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从重文化硬件建设向硬件与软件并重转变,从重文化遗产保护向保护与利用并重转变,从重文化交流向文化交流与文化外贸并重转变。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与结构,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并最终成为XX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支撑。

——坚持传承创新。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思路,提高文化科学发展水平。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坚持统筹协调。

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四位一体,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繁荣与管理的关系,统筹建设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繁荣精品文化与群众文化,促进区域文化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XX精神和XX人文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历史文脉清晰、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体制创新领先,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把XX建设成为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全省领先,文化事业整体水平力争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XX生态型文化大市。

——文化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深入推进“文化六大工程”建设,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公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优化提升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基础设施,全面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格局。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能力明显增强。

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与有效传承,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保持领先位置。

——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不断创新文艺管理机制,扶持和鼓励原创性文艺作品创作与生产,推动新型艺术门类的培育和发展,生产一批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原创精品力作。

——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规范。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进城乡文化市场均衡发展,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内容丰富的文化市场体系。

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方式,提升文化市场管理能力,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壮大,发展水平和层次明显提升。

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以上。

——文化人才资源的实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培育一批在学术上、业务上不断创造新业绩的文化专业人才以及各类文化志愿人才,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形成结构合理、梯次清晰、门类较为齐全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专栏1:

全市“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主要指标

专栏1:

全市“十二五”期间文化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2010年

2015年

1

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和服务人口比例

1:

1835

1:

1500

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册)

0.98

2

3

每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平方米)

-

不少于160

4

各级文保点完好率(%)

-

100%

5

人均文化支出(元)

116

148

6

财政文化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

3.16%

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增长率

7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例(%)

3.2%

5%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按照国家、省“十三五”文化发展纲要的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结合我市文化发展实际,努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一)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学习型城市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1、形成学有所为、学无止境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大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等形式的文化群体。

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法制意识。

加强对新居民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升。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到2020年,力争全市文明镇实现全覆盖,文明村创建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弘扬“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XX人文精神。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强化公民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和传统美德意识等价值理念。

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诚信、正直、敬业、守法、包容、感恩等道德品质。

加强廉政教育,在全社会弘扬以廉为荣的良好风尚。

加强诚信教育,推进“信用XX”建设。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专栏2:

重点素质提升项目

专栏2:

重点素质提升项目

重要创建活动

全国文明城市(县城、城区)

素质提升工程

全民阅读工程、“增强社会责任感,做现代文明公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二)完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职能,努力突破体制障碍,盘活文化资源,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1、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适应“1640300”城乡布局体系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着力建好一批具有国家级水准,体现XX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实现县(市)国有综合博物馆馆舍全覆盖。

高标准建设现代新市镇综合文化站和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加快推进新一轮“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公共电子阅览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重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

加强对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完善XX行机制,提高使用效率,做到建用并举、用管并重。

发挥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机构在提供服务、组织活动、培训骨干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辐射并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

加强市、县、镇区域合作,促进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

强化村级文化设施规范化管理。

深化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专栏3:

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专栏3:

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市、区重点

文化设施

XX市图书馆二期(古籍善本藏书楼)、XX博物馆二期、XX文艺会馆、XX文化艺术中心(XX音乐厅)、XX美术馆、XX市工业遗产博物馆、XXX遗址公园(XXX文化博物馆)、XX区图书馆、XX·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

 

县级重点文化设施

XX博物馆、XX县图书馆、XX县大剧院、XX书画院、XX市博物馆(新馆)、XX文化展示中心、XXXX纪念馆、XXXX图书馆、XX县广电演播中心、XX市图书馆新馆、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XX市文化中心、XX市图书馆

 

专栏4: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文化强镇创建工程

开展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街道)创建活动,争创国家、XX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XX市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XX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2个、示范项目4个以上,创建XX省文化强镇15个以上,创建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街道)30个以上

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程

全市所有公益性文化场馆实现免费开放

村(社区)文化建设工程

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建成市级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室),其中80%为文化活动中心。

新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30个,市级村文化示范中心100个;力争实现市级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新创建省级文化示范社区10个,市级社区文化示范中心50个

图书馆乡镇分馆建设工程

各县(市、区)按照新颁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建好一个区域性总馆,农村新社区图书流通点实现全覆盖。

每4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人均藏书达到2册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镇(街道)全覆盖

数字化电影

放映工程

推进数字化电影放映,形成覆盖全市的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网络。

各县级城市拥有1家以上达到国家五星级标准的多厅数字影院,具备一定条件的中心镇(新市镇)建成1家数字多厅电影院,落实1个以上固定的室内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点

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

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行政村基本建有广播室,有线广播农户收听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

市、县广播、电视每周各办好3档以上对农涉农节目并有线电视网中开办一套有线对农广播(应急)节目,镇广电站办好对农广播节目

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工程

全市城乡完成整体转换任务,并停止模拟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基本完成双向化改造任务

农家书屋工程和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工程

全市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工程全覆盖;新市镇实现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全覆盖

“广播电视低保”工程

继续推进“广播电视低保”工程,确保全市城乡“低保户”实现免费收看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的目标

2、建成持续创新、灵活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XX行机制。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建设“数字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非遗展示馆”、“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等覆盖全市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多渠道向基层配送文化资源。

健全完善灵活机动、快捷便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流动网络。

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建好XX数字图书馆,完善“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搭建满足不同需求的全媒体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

创新公共文化XX行机制,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方式,提高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服务效益。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

研究制定综合测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框架,逐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专栏5:

重点建设的数字资源、文化数字网络平台

专栏5:

重点建设的数字资源、文化数字网络平台

重点建设的

数字资源

XX数字图书馆

重点建设的文化数字网络

平台

XX文化网、网上博物馆、网上美术馆、网上非遗展示中心、XX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平台

3、建成城乡联动互补、城乡居民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机制。

继续做精做强XX端午民俗文化节等标志性大型品牌活动以及其它区域性民间艺术活动、经贸文化活动、旅游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富有XX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品牌活动,发挥文化品牌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引领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深入开展面向基层、城乡互动的群众文化活动。

通过文艺培训、政策扶持、种文化等形式,大力支持城乡居民自办文化和自主文化活动;通过城乡联动、村企联动,推动集镇文化、村落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等社会文化事业发展。

继续举办“双百双千双万”基层文化系列活动等传统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形成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式、城乡联动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局面,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专栏6:

重点公共文化活动和平台、重点扶持的文艺单位

专栏6:

重点公共文化活动和平台、重点扶持的文艺单位

重点公共文化活动

“双百、双千、双万”基层文化活动、“XX奖”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区之声”文艺汇演、乡村文化艺术周、新居民文艺汇演

重点扶持的

文化艺术单位

XX市歌舞团、XX文艺研究中心(待建)、XX文学院(待建)

专栏7:

重点文化品牌活动

市本级品牌文化活动

中国·XX端午民俗文化节、XX颂·全国美术名家创作展览、中国·XX国际漫画节、XX市XX节、中国·XXXX合唱节、XX·中国农民画艺术节、XX区XX会

县(市)品牌文化活动

中国·XX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XXXX文化节、中国·XXXX湖旅游文化节、中国国际XX(XX)节、元宵XX灯会、中国·XX菊花节

专栏8:

重点文化创建目标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漫画之乡

4、建成多种所有制并举、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博物展览体系。

加大博物馆建设力度,实现县(市)均有国有综合博物馆的目标。

扶持建设以民办博物馆为重点的专题博物馆。

到2020年,初步形成以XX博物馆为龙头、县(市)国有综合博物馆为骨干、民办博物馆为重要组成部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博物馆网络体系。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完善以政府保护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从以点上保护为主向强调整体保护的转变,建成完备的富有XX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面提升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水平,推动“精品型”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1、完善科学规划、有序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

修编并实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扩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成果。

积极抢救和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古镇古村、工业遗产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认真实施《XX河(XX段)遗产保护规划》、《XXX遗址保护规划》。

加大对风貌协调区的整治力度,打造主城区“9+1”历史文化生态系统。

加强对传统文化生态保存较完整并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的保护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县(市)、镇、村申报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2、构筑管理科学、安全有效的文物保护体系。

制定并实施《XX市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高文物保护的执行力度。

进一步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争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逐年增加。

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模式。

加强对历史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实施国家“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建立文物安全预警机制和责任制度,实现安全督查和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

创新文物保护科技工作机制,推动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与应用取得新突破。

3、形成活态传承、立体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深入实施《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0—2020年)》、《XX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2010—2020年)》,完善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传承(教学)基地、传统节日保护地、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及经典旅游景区。

到2020年,基本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保护体系、平台展示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和产业XX作体系。

专栏9: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

专栏9: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1、XX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XX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3、XXXX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大遗址保护

1、建设XXX遗址公园(含XXX文化博物馆)

2、力争XX有多处XX河遗产点(段)入围中国XX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1、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保持全省中等偏上,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新增15处,省级文保单位新增4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增170处

2、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全面修缮和保养

博物馆建设

1、XX革命纪念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

2、县(市)国有综合博物馆馆舍全覆盖

3、民办博物馆力争达到30个左右

专栏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

1、规划20个至30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建成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展示中心

3、拍摄非物质文化电视专题系列12部以上

4、编纂出版《X韵X风—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10卷本)、《中国端午节》(6卷本)

(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

切实加强对文艺创作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扶持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的长效机制。

引领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断拓展创作领域,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地方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1、构建自由宽松、关注个性的创作氛围。

强化激励措施,对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化部文华奖、群星奖、“五个一”工程奖及国际艺术大奖等重大艺术赛事中取得佳绩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提高文艺创作扶持专项资金总量,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

进一步创新艺术生产管理机制,探索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和活动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开拓艺术传播渠道,加强文艺精品的宣传推介。

2、培育阵容强大、重点突出的创作群体。

建成以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市美术馆、市文化馆为中心,各县(市、区)文化馆、各艺术社团为基础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体系,扶持和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培育更多德艺双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大师。

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以重大基础理论及其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在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艺术家。

加大XX市歌舞团的扶持力度。

3、创作生产一批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精品。

研究制定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规划,精心策划“重大题材作品”和“重点创作作品”的创作生产。

启动XX文艺“四个一百”工程。

加大投入,拓展思路,优化资源,不断增强艺研所、美术馆、文化馆和专业艺术协会的创作演出(展览)能力,推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曲艺、杂技等各艺术门类创作全面繁荣,争取每年能生产出展示时代风貌、体现XX特色、具有市场潜力的艺术精品。

大力扶持大众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力争每年创作一批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产品,特别是适合农村群众观看的音乐、歌舞、戏剧小品、民俗表演及民间视觉艺术作品。

专栏11:

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

专栏11:

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

实施XX文艺“四个一百”工程。

其中创作、出版各类文学作品和文艺著作100部,电视剧100集,举办市级以上摄影、美术、书法各类展览100个,举办市级以上各类文艺演出活动100场

1、视觉艺术创作——组织创作一批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作品的优秀作品,力争在全国重要美术展览中获大奖,全省书法创作进入前3名;扶持1—2位在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书法家;力争在全国和国际重要摄影展览中再获大奖

2、文学艺术创作——每年度抓好2至3部(篇)重点文学作品创作和出版,力争在全国“五个一”工程、“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取得突破;创作5部(50集),重点打造1部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影视精品

3、舞台艺术创作——打造3至5台(部)在全省有影响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争有2至3台(部)剧节目在“五个一”工程、“群星奖”或“文华奖”等国家、省级重要奖项中取得好成绩

(五)加快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

全力推进广播影视舆论引导能力、媒体传播能力、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和技术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广播电视应急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促进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有线电视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

1、提高优质化、品牌化的广播影视制作意识和能力。

重视广播影视机构的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坚持“精品立台、新闻立台、特色立台”的理念,整合优化地方资源,培育和发展一批着眼民生、服务大众,广受老百姓喜欢的名栏目、名主持、名编辑、名制片,增强我市广播影视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