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问答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445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3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知识问答集.doc(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育儿知识问答集.doc

育儿专题知识库

一、各阶段宝宝的生理特征和护理事项

93

1:

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数据

2:

1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3:

2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4:

3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5:

4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6:

5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7:

6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注意事项

8:

7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9:

8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10:

9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11:

10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12:

11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13:

12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14:

1-3岁宝宝身体特征;注意事项

15:

3-6岁宝宝生理特征;注意事项

二、新生儿相关的知识

16:

新生儿易发哪些疾病

17:

新生儿期应做的特殊护理

18:

如何鉴别新生儿呕吐

19:

新生儿的睡眠姿势忌固定不变

20:

新生儿神经精神发育 

21:

新生儿正确的睡姿是什么

22:

新生儿身体,生理发育特点

23:

新生儿如何保暖;如何穿着和包裹新生儿

24:

新生儿的居室条件

25:

新生儿如何清洁皮肤;脐带的护理

 26: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27:

新生儿眼屎多的4种原因

28:

新生儿惊跳的原因

29:

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生理现象溢乳

三、宝宝打嗝吐奶的处理

29:

宝宝的改善措施

30:

宝宝溢奶、吐奶的原因和改善措施  

31:

吐奶处理方式

四、宝宝腹泻

32:

轮状病毒的症状、感染和预防途径

33: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

34:

肠炎的病因及防治

35:

婴儿腹泻时的饮食安排

36:

乳糖不耐受:

37:

乳糖不耐症和牛奶过敏的区别牛奶过敏

五、宝宝的大便

38:

大便奶油状(奶瓣)

39:

宝宝的大便有时黄,时绿的原因

40: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大便颜色

41:

小儿不正常的大便

42:

宝宝断奶转喝奶粉,最近发现宝宝的大便干硬,是否与奶粉有关,应该如何处理

43:

宝宝大便干硬怎么办

44:

便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

六、宝宝湿疹及奶癣问题

45:

宝宝对牛奶过敏的原因

46:

宝宝湿疹的护理

47:

婴儿患奶癣还能吃奶吗

48:

湿疹与痱子的区别

49:

宝宝尿布疹的表现和护理

七、关于宝宝钙的问题

50:

母乳可以喂到什么时候如何正确的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51:

宝宝如何补钙

52:

儿童补钙过量危害大

53:

含钙量较多的辅食有哪些

54:

佝偻病的防治

55:

骨头汤能补钙吗?

56:

鱼肝油中毒

八、关于宝宝牙的问题

57:

婴儿出牙表现及护理

58:

宝宝几时开始出牙,出牙的注意事项

59:

乳牙(牙齿)的保健

60:

出牙晚不一定是钙“出错

61:

宝宝夜间磨牙的原因

九、宝宝的口腔问题

62:

宝宝患口腔溃疡的护理和预防

63:

地图舌(舌头脱皮)

64:

宝宝的舌胎很厚,而且是白色

65:

宝宝的各种口气要注意

66:

鹅口疮的病因及治疗

67:

宝宝常常流口水,是否属正常现象

68:

宝宝嘴唇干裂的办法与预防的方法

十、宝宝饮食问题

69:

乳糖不耐症的宝宝怎样喝奶

70:

转奶的方法及原则

71:

人工喂养要注意喂水

72:

如何改善宝宝不吸奶嘴

73:

婴幼儿只吃奶不吃饭,如何处理

74:

宝宝的营养米粉喂养

75:

吃奶粉时是否需要再加葡萄糖

76:

奶粉的正确冲调要用温水

77:

冲调好的奶粉能否放在保暖壶里存放或重复加热

78:

能用米汤冲婴儿配方奶粉

79:

这些食物别和牛奶一起吃

80:

幼儿不宜多吃的几种食物

81:

孩子自己吃饭的好处

82:

如何矫正偏肉食宝宝

83:

甜食不可食用过多 

84:

吃鱼使宝宝更聪明

85:

婴幼儿的正常体温和发热的体温

86:

宝宝突然不吃奶粉原因

87:

厌食的原因

88:

宝宝6大营养需求

89:

宝宝喜欢吃2段的,能否一直吃2段奶粉

90:

婴儿能否喝纯鲜牛奶

91:

一岁内的婴儿能否吃蜂蜜

92:

引起宝宝消化不良主要有3个原因

93:

贪吃影响智力

94:

宝宝喝奶上火要不要喝下火药

95:

宝宝爱吃手的原因

96:

6个月内光吃母乳就足够了吗?

97:

何时给宝宝添加辅助食品

98: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99:

如何给宝宝添加蛋黄

100:

为什么尽早开奶好?

101:

宝宝生病时饮食应注意什么  

102:

小儿体重不增的原因是什么

103:

宝宝营养过剩

104:

小儿偏瘦的原因和改善方式

105:

如何科学断奶

106:

经常更换奶粉品牌对宝宝的影响

十一、宝宝的睡眠

107: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

108:

0-1岁宝宝的正常睡眠时间

109:

婴幼儿睡觉易醒有几种原因

110:

宝宝盗汗(汗多)

111:

宝宝夜间啼哭的原因和治疗

112:

宝宝吃奶时睡着

十二、宝宝的头发

113:

小儿头发稀少要紧吗

114:

宝宝为何后脑勺头发稀少

十三、宝宝疾病护理:

115:

常见疾病与护理:

116:

小儿感冒

117:

小儿哮喘的防治

118:

肺炎的防治

119:

咳嗽的病因、症状、护理、饮食

120:

疝气的护理

121:

手足口病的防治

122:

小儿黄疸

123:

扁桃体炎

124:

宝宝性早熟的常见诱因 

125:

儿童谨防“麦粒肿”

126:

小儿支气管炎的防治

127:

贫血的防治病因:

 

128:

遗尿的原因及防治

十四、宝宝的益智开发

129:

0-1岁婴儿期智力对照表

130:

影响宝宝大脑发育的营养素

131:

爬行的益处

132:

婴儿智力发育判定标准。

133: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134:

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135:

如何开发宝宝的音乐潜能

136:

如何开启幼儿的创造能力

137:

宝宝说话晚

十五、宝宝其他问题

138:

婴幼儿总摇头的原因

139:

儿童身高及体重的计算方式

140:

儿童计划免疫表

141:

家庭意外事故的处理

142:

宝宝铅过高,如何预防

143: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应如何护理 

144:

怎样正确给孩子擤鼻涕

145:

6种人不宜亲吻新生小宝宝

146:

如何给宝宝做婴儿体操

147:

宝宝脸上长了一些白色的小颗粒

148:

应该怎样给新生儿洗澡

149:

宝宝臀部的护理

150:

宝宝长痱子的原因和护理措施

151:

预防宝宝上火的办法

152:

误服药物后的应急处理

153:

宝宝指甲的变化

154:

宝宝的皮肤发黑,是何原因

155:

宝宝眼睛的眼白上有黑点

一、各阶段宝宝的生理特征和护理事项

1:

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数据

1、体重:

足月的新生宝宝出生时体重在2500~4000克之间,一般在3000克左右。

体重是反映新生儿发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千万别忽略哟!

2、身长:

身长是反映新生宝宝骨骼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身长应该为47~52厘米之间,平均为50厘米,同时头长大约占身长的1/4。

3、头围: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头围为31~35厘米左右,如果头围过大或过小就要作进一步检查了。

4、胸围: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一般为31~33厘米。

5、体温:

宝宝刚出生时,体温一般会略为下降,但在12——24小时内会逐渐回升。

稳定在36——37摄氏度之间。

6、心跳:

新生儿的心率较快,一般为120~140次/分,熟睡时可减至70次/分,哭闹时可达180次/分,均属正常范围。

7、呼吸:

由于新生儿胸廓几乎呈圆桶形,肋间肌较薄弱,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所以呈腹膈式呼吸。

加以呼吸中枢。

调节机能不够完善,新生儿的呼吸较表浅,节律不匀,频率较快,可达到40~45次/分。

2:

1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身体特征:

1、男婴体重2.9-5.6千克,身长49.7-59.5厘米;女婴体重2.8-5.1千克,身长49.0-58.1厘米;头围:

男婴38.2厘米,女婴37.5厘米;胸围:

男婴38厘米,女婴37.3厘米;2、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三秒钟;能注视眼前活动的物体:

啼哭时听到声音会安静;除哭以外能发出叫声;双手能紧握笔杆;会张嘴模仿说话。

 护理注意事项:

1、宝宝不要睡太软的床和大而软的枕头,最好单睡一张床,防止窒息;喂牛奶、洗澡时,防止烫伤;把宠物转移到别处,防止宝宝被动物咬伤。

2、给宝宝拍照时,不用闪光灯 

3:

2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生理特征:

1、满两个月时,体重:

男婴约3.5-6.8千克,女婴约3.3-6.1千克。

身长:

男婴约52.9-63.2厘米,女婴约52.0-63.2厘米。

头围:

男婴约40厘米,女婴约39厘米。

胸围:

男婴约40.4厘米,女婴约39.2厘米。

坐高:

男婴约40.00厘米,女婴约39.05厘米。

2、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护理注意事项:

1、在阳光下晒宝宝屁股,可治疗“红臀”;2、母亲发烧38度以上时应停止哺乳,发低烧(37.5℃~38℃)时是可以继续哺乳的。

别让宝宝过胖。

除了夏天外,每天都可以添加三四滴浓缩鱼肝油。

 疾病防御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出现拉稀、有奶瓣的粪便等消化不良症状,只要粪便中没有黏液、婴儿也没有频繁拉水质稀屎的菌痢症状,母亲可先从婴儿生活和喂养方面的调理入手,具体可采取以下方。

1、分清原因,合理用药首先要分清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还应分清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非感染性腹泻可以饮食调理为:

2、禁食腹泻次数较多,呈水样者,为使婴儿的肠胃道得到休息,最好禁食8~12小时(即停喂1~2次奶),禁食期间可喂糖盐水(即在糖水中加少许食盐)。

禁食后开始喂奶时的量也应比平时减少些。

3、减少奶量腹泻不严重的,可以不用禁食,但喂奶量要减少:

喂养的,喂奶间隔时间要相应缩短一些;喂养的,可以减少奶量、加水冲稀。

原已加的,最好停止喂辅食。

4、逐渐恢复奶量腹泻减轻,已进入恢复期的,喂奶量可逐渐增加,但不能加得太快,以免再次引起腹泻。

一般完全恢复原有喂奶量最好要经过5~7天。

如婴儿已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月龄(一般四个月后或六个月后),可在大便正常一周后,开始添加辅食。

5、便后洗臀每次排便后,母亲最好能用温水清洗婴儿的臀部,以防臀红发生。

如已出现臀部发红、糜烂,应将糜烂发红部位暴露在空气中使之干燥,然后涂以20%鞣酸软膏或凡士林油。

母亲要注意观察婴儿大便的次数及性质,看含水分多还是少;小便的次数及尿量;呼吸的快慢、前囟门及眼窝有无凹陷(这是脱水的主要症状);皮肤是否干燥、弹性高还是低;四肢末端是否发凉。

这些症状都可帮助判断婴儿有无脱水、脱水是轻还是重。

如果脱水明显,特别是伴有、经口进食进水有困难的,应立即去医院。

4:

3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生理特征:

1、体重:

男婴约4.1-7.7千克,女婴约3.9-7.0千克。

身长:

男婴约55.8-66.4厘米,女婴约54.6-64.5厘米。

头围:

男婴约41.3厘米,女婴约40.3厘米。

胸围:

男婴约42.1厘米,女婴约40.7厘米。

坐高:

男婴约41.69厘米,女婴约40.44厘米。

2、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护理注意事项:

1、宝宝不会爬,但可能从大床上掉下来,大人离开时,别忘了把宝宝放在有栏杆的小床上。

2、宝宝的玩具不能比嘴小。

3、宝宝还小,母亲躺着哺乳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5:

4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生理特征:

1、体重:

男婴约4.7-8.5千克,女婴约4.5-7.7千克。

身长:

男婴约58.3-69.1厘米,女婴约56.9-67.1厘米。

头围:

男婴约42.14厘米,女婴约41.39厘米。

胸围:

男婴约42.51厘米,女婴约41.58厘米。

坐高:

男婴约42.72厘米,女婴约41.56厘米。

2、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护理注意事项:

1、该去复查卡介苗是否接种上了。

2、不必纠正宝宝吸吮手指的动作,因为吸吮手指能促使宝宝手眼协调行动。

一岁以后,随着宝宝的成熟,自然会停止吃手。

孩子发育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指标不能达到不要紧。

6:

5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生理特征:

1、体重:

男婴约5.3-9.2千克,女婴约5.0-8.4千克。

身长:

男婴约60.5-71.3厘米,女婴约58.9-69.3厘米。

头围:

男婴约43.24厘米,女婴约42.18厘米。

胸围:

男婴约43.52厘米,女婴约42.59厘米。

坐高:

男婴约43.57厘米,女婴约42.30厘米。

2、发育特征5个月的孩子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区别亲人的声音,能识别熟人和陌生人。

5个月的孩子睡眠明显减少,玩的时候多了。

如果大人用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宝宝就能站直了。

5个月的宝宝可以用手去抓悬吊的玩具。

如果你叫他的名字,他会看看你笑。

在他仰卧的时候,双脚会不停地踢蹬。

这时的孩子喜欢跟人玩藏猫咪、摇铃铛,还喜欢看电视、照镜子、对着镜子里的人笑。

还会用东西对敲。

宝宝的生活丰富了许多。

护理注意事项:

1、冬天除外,每天应有至少两小时的室外活动。

2、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防止宝宝缺钙。

3、宝宝的床栏上,别放毛巾、衣服等,万一搭着的东西掉下来,蒙住宝宝的脸,会出危险。

7:

6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注意事项

生理特征:

1、体重:

男婴约5.9-9.8千克,女婴约5.5-9.0千克。

身长:

男婴约62.4-73.2厘米,女婴约60.6-71.2厘米。

头围:

男婴约44.32厘米,女婴约43.2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2.86厘米,女婴约40.16厘米。

坐高:

男婴约44.16厘米,女婴约43.17厘米。

牙齿:

部分婴儿开始萌出下门齿,出牙两颗。

2、手可玩脚,能吃脚趾;头、躯干、下肢完全伸平;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能听声音看目的物两种;会发两三个辅音;在大人背儿歌时会做出一种熟知的动作;照镜子时会笑,用手摸镜中人;会自己拿饼干吃,会咀嚼。

注意事项:

1、此时宝宝体温高于摄氏37度,,在运动、学习中遇到障碍。

2、锻炼手的精细动作。

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智慧的增长,家长可以让宝宝玩各种玩具,促进手的动作从被动到主动,由不准确到准确,由把着手教到听语言指挥而动。

8:

7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生理特征:

1、体重:

男婴约6.4-10.3千克,女婴约5.9-9.6千克。

身长:

男婴约64.1-74.8厘米,女婴约62.2-72.9厘米。

头围:

男婴约44.9厘米,女婴约43.8厘米。

胸围:

男婴约44.9厘米,女婴约44.1厘米。

坐高:

男婴约44.7厘米,女婴约43.8厘米。

牙齿2-4颗。

2、会坐,在大人的帮助下会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会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懂得大人用语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扬和批评;记住离别一星期的熟人3~4人;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

护理注意事项:

1、宝宝长牙时,会咬手指、玩具、衣被,适当吃磨牙食物非常必要,超市里有磨牙饼干。

2、少坐多爬好处多。

3、不要亲宝宝的嘴,不要口对口喂宝宝食物,因为大人的唾液常带有细菌和病毒

9:

8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身体特征:

1、体重:

男婴约6.9~10.8千克,女婴约6.3~10.1千克。

身长:

男婴约65.7~76.3厘米,女婴约63.7~74.5厘米。

头围:

男婴约45.4厘米,女婴约44.4厘米。

胸围:

男婴约45.5厘米,女婴约44.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5.74厘米,女婴约44.65厘米。

牙齿:

大部分孩子已经开始出牙,有些孩子已经出了2-4颗牙齿,即上门齿和下门齿。

2、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来;可以坐得很好;会两手对敲玩具;会捏响玩具;会把玩具给指定的人;展开双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东西吃;会用1~2种动作表示语言。

护理注意事项:

1、这个月,宝宝的发病率会上升,不能因为怕感冒就减少户外活动。

2、提供安全的运动场,清除一切宝宝够得着的小垃圾。

电源插座要加保护罩,热水瓶放到宝宝够不到的。

3、母乳充足的母亲,不必急于断奶。

只要宝宝愿意吃辅食就不要担心。

10:

9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身体特征:

1、体重:

男婴约7.2~11.3千克,女婴约6.6~10.5千克。

身长:

男婴约67.0-77.6厘米,女婴约65.0~75.9厘米。

头围:

男婴约45.9厘米,女婴约44.8厘米。

胸围:

男婴约45.7厘米,女婴约44.8厘米。

坐高:

男婴约46厘米,女婴约45.2厘米。

牙齿2~4颗。

2、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细小的东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认识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知道大人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

护理注意事项:

1、体重过重的婴儿不要站立太久。

2、坠落、烫伤、吞食异物是这个月婴儿需要防止的主要事故。

11:

10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生理特征:

1、体重:

男婴约7.6~11.7千克,女婴约6.9~10.9千克。

身长:

男婴约68.3~78.9厘米,女婴约66.2~77.3厘米。

头围:

男婴约46.3厘米,女婴约45.2厘米。

胸围:

男婴约46厘米,女婴约45.2厘米。

坐高:

男婴约46.92厘米,女婴约46.03厘米。

牙齿:

10个月的婴儿一般出了4-5个牙齿,上边4颗切牙和下边2颗切牙,但也有些正常婴儿从10个月才开始出牙。

2、会叫妈妈、爸爸;认识常见的人和物;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喜欢被表扬;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主动亲近小朋友

护理注意事项:

1、不要给超重婴儿过多的点心,也不适宜给营养丰富的香蕉。

2、把宝宝放在学步车里时,也要有大人在旁边。

12:

11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身体特征:

1、体重:

男婴约7.9~12.0千克,女婴约7.2~11.3千克。

身长:

男婴约69.6~80.2厘米,女婴约67.5~78.7厘米。

头围:

男婴约46.6厘米,女婴约45.4厘米。

胸围:

男婴约46.4厘米,女婴约45.3厘米。

坐高:

男婴约47.8厘米,女婴约46.7厘米。

牙齿:

照公式计算,应出5-7颗牙齿,当然也有些孩子刚刚开始出牙,但乳牙萌出最晚不应超过1周岁。

2、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会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不愿意母亲抱别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护理注意事项:

1、宝宝吃完点心后喂些水,可预防龋齿。

2、宝宝的骨头还软,走路时间不要太久。

3、家庭保持文明的语言环境,宝宝已经能很好地模仿大人说话了。

13:

12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

身体特征:

1、男婴体重达8.1-12.4千克,,身长70.7-81.5厘米,女婴体重达7.4-11.6千克,,身长68.6-80.0厘米头围:

男婴:

46.9厘米,女婴:

45.6厘米胸围:

男婴:

46.8厘米,女婴:

45.4厘米出牙6-8颗.2、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认识身体部位三到四处;认识动物三种;会随儿歌做表演动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

护理注意事项:

1、不要迁就宝宝的不合理要求;2、不要故意学宝宝错误的发音,否则错误的发音就固定下来,以后很难纠正。

 

14:

1-3岁宝宝身体特征;注意事项

身体特征:

1、体格生长速度稍减慢,但随着行走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增大,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增强。

2、对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3、自身免疫功能虽然较婴儿期有所增强,但仍尚不健全。

4、小儿乳牙逐渐出齐,消化能力逐渐增强。

注意事项:

1、注意加强早期教育,开发小儿智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

2、易发生意外事故,应注意预防。

3、与外界接触增多,故仍应注意防止各种感染。

4、面临断乳和向普通饮食过渡,应注意合理喂养,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功能紊乱。

 15:

3-6岁宝宝生理特征;注意事项

生理特征:

1、体格发育速度较慢,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喜欢模仿,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2、咀嚼消化功能仍然有限,免疫力低于成人3、防病能力有所增强4、尚未形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注意事项:

1、注意加强学前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和学习习惯。

2、接触面广,仍应注意防止感染及意外事故。

3、注意预防免疫性疾病。

二、新生儿相关的知识

16:

新生儿易发哪些疾病:

新生儿是指刚出生0--28天的出生婴儿,这个时候宝宝时很脆弱的,很容易就感染疾病。

而且新生儿的很多常见疾病是只有宝宝在新生儿时期才会有的。

年轻的父母要特别对待。

(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表浅的微弱呼吸,是分娩过程中产程过长,引起严重缺氧之故,若胎儿心率每分钟超过160次或低于100次均为缺氧征象。

轻者一般经清除呼吸道异物、拍打屁股、弹脚心,呼吸可很快恢复。

严重者可致脑细胞坏死或于24小时内死亡。

(2)头颅血肿和产瘤新生儿出生数天内见头部出现一圆形肿物,若触之见边缘清楚,不超过骨缝,称为头颅血肿;若触之边缘不清楚,肿块超过骨缝,有波动感,称为头皮水肿,即产瘤。

一般血肿可在1至4个月吸收,而水肿可在出生2至3天后消失,不需治疗,切勿按摩,穿刺抽吸。

(3)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引起。

有颅内出血者表现为烦躁不安,高声尖叫,呕吐、抽搐、前囟膨隆,头向后仰,两眼凝视,呼吸困难,不吃不喝,嗜睡,肌肉松弛,反射消失。

这是一种危重症,抢救不及时易至死亡。

(4)新生儿肺炎这也是一种严重病症。

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少咳嗽,仅表现一般状况差,反应低下,口吐白沫,烦躁,哭声无力,不吃奶,体温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青等。

本病应送医院抢救。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