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486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doc

六、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1)

  发表日期:

2008年3月16日 共浏览3345次    【编辑录入:

admin】

    字体颜色: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怎样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正如前面提到的出生缺陷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大多数目前还不知道或者是知之甚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对出生缺陷的预防会束手无策,或者是采取消极态度,相反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出生缺陷认识的逐渐深入,预防措施会越来越多,并行之有效。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出生缺陷预防提出了三级预防概念,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防止出生缺陷发生的三级干预

(一)一级干预措施

目的:

减少危险因素,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

时间:

怀孕前以及怀孕期。

对象:

主要针对育龄妇女、怀孕妇女、整个社会。

(二)二级干预措施

目的:

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时间:

怀孕期间。

对象:

怀孕妇女。

(三)三级干预措施

目的:

新生儿筛查,减轻疾病病情,康复治疗。

时间:

出生后。

对象:

新生儿。

二、禁止近亲婚配

我国的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近亲婚配。

那什么叫近亲呢?

近亲分为直系血亲、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旁系血亲是指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如姨表亲、姑表亲等。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上至祖父母、外祖父母一代,下至孙子女、外孙子女一代的旁系血亲。

如果父母中一方有遗传病基因,另一方基因正常时,则不容易表现为遗传病。

而近亲婚配所生子女,父母双方给予子女的可能都是缺陷基因,遗传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据统计,近亲婚配下一代遗传病的发生率比非近亲婚配的约高出150倍,所生子女的死亡率也高出3倍。

大量的科学论据说明,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世界上一切生物远亲繁殖、杂交繁殖,都更有利于物种的优化和进化。

从优生角度认为,“门不当户不对”,血缘关系越远,孩子越聪明、越健康。

早在100年前,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研究发现,遗传性状差异较大的个体杂交,其后代在适应性和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性状相近的个体杂交后代。

这说明任何个体的遗传性状,总是有的优良,有的低劣。

如果婚配双方的遗传差异越大,就越利干互补,后代的优势也越明显。

这就是扩大通婚范围有利优生的道理。

三、婚前需做体检

婚前检查就是在结婚登记前在指定的医疗单位进行的健康检查,包括询问家族史和个人患病史、全面体检、生殖系统检查及有关化验等。

通过检查可以获得一些男女双方遗传学方面的资料,从而避免“同病相婚”或近亲结婚,阻断遗传病的延续,减少体质与智力低下儿的出生。

对于某些有生出遗传病后代风险的夫妇,医师还可提出预防的建议。

国际上一些重视优生的国家,将婚前遗传咨询订为制度。

如日本在1960年公布了现行的优生保护法,并规定在结婚前男女双方需交换健康证书,除一般健康检查及确诊有无遗传性疾患外,还要鉴定血型,以防母子血型不合所造成的危害;美国某些州和北欧某些国家禁止癫痫病人结婚:

加拿大、朝鲜等国也都有优生法律。

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优生问题,婚姻法中有“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规定。

各地医疗卫生部门正陆续开设了各种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门诊及产前诊断门诊,为提高个体素质及优生做了不少工作。

但是婚前检查及遗传咨询工作尚未引起普遍的重视,如能把住这一关,无疑将对优生工作更为有益。

及早发现男女双方不适于结婚或生育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如青年男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甲亢、性病等疾病,如不治愈就结婚,婚后怀孕将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如果女方患有心脏病,一旦妊娠,不仅胎儿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不良影响,还会加重母体的心脏负担,分娩时引起心力衰竭,严重者造成母子生命危险。

此外,某些生理缺陷不经检查是很难发现的。

例如男性隐睾症、小睾丸症,女性的卵巢发育不良、先天性阴道闭锁等。

如果带着这些缺陷结婚,势必影响婚后性生活或生育,久而久之则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幸福。

如果在婚前检查时及时发现了这些疾病,便可得到及早治疗。

婚前检查及遗传咨询是避免出生劣质儿童的重要措施。

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双方的健康状况,生殖系统是否有疾病或缺陷;是否患有重要脏器的疾患或某种传染病,以及不宜立即结婚或生育等方面的问题。

凡患有对婚后性生活和后代健康有影响的疾病,都应忠实坦白地告诉医务人员,并认真地听取医师的指导和劝告,发现的疾病和缺陷要及时治疗,不宜结婚或生育的不要勉强,否则会对婚后夫妻生活和精神上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

进行婚前检查还可接受医务人员的有关婚前指导。

如有的男青年外生殖器不卫生,包皮垢堆积,不仅易引起包皮炎、包头炎,婚后还可引起女方尿路感染及生殖器炎症等。

并可对新婚夫妇进行性生活和性生理的卫生知识,以及婚后有关避孕、生育等方面的指导,这对男女双方婚后的幸福生活是十分有利的。

对有遗传病或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待婚青年,要详细询问遗传病史,进行家系调查,至少三代。

通过家谱分析,结合体检和特殊检查,确定是否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畸形,并给予婚配和生育等方面的指导。

进行婚前遗传咨询是阻断遗传病在人群中延续的有效办法。

四、做好孕前准备

提前做好怀孕的准备,对于优生受孕,打好遗传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

夫妇双方在孕前需要调整好生理、心理状态,以迎接“种子”,为怀上优良的胎儿而努力。

(1)慎饮食,调起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孕前3个月,首先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加强合理营养,养精蓄锐,为男女双方生成良好的精子和卵子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其次,尽量不熬夜,早睡早起。

根据自己的喜好,因地制宜地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如晨起慢跑,夫妻两人打打羽毛球,晚间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以增强体质,保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继续深化夫妻感情。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是双方感情的新的里程碑”,不能有老婆娶到手,爱情就可以“刀枪人库,马放南山”;相反,小家庭的祥和快乐的氛围,夫妻间经常加强感情交流,使爱情不断深化,都使妻子有一种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宿感。

这对稳定妻子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境是十分有益的:

再加上和谐美满的性生活,使得妻子的精神、情绪等都处于放松愉悦、乐观舒畅的状态,有利于妻子排出高质量的卵子。

(3)预先测定排卵期。

是马上就一定要怀孕,掌握排卵的规律,对以后安排夫妻性生活,获得性快感都会带来相当的益处。

(4)重视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排卵期前,应有计划地减少性交次数,以保证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并且,在排卵期前后尽量争取性生活时双方有个好心情,并全身心地投人,使女方能更顺利地达到性高潮,以促使子宫收缩上提,阴道后穹隆形成较大的精液池,使宫颈口与精液池有更多的接触,有更多的、优质的精子游向子宫、游向输卵管。

(5)避免不良干扰因素的伤害。

在卵子从初级卵细胞到成熟卵子的14天内最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女方在怀孕前20天内不宜服用一般药物,不宜大量饮酒,也不宜接受X线检查及有毒化学品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由于内服避孕药物的排泄速度较为缓慢,采用避孕药避孕,或夫妇一方因病长期服药的女性应在孕前6个月时开始停药。

特别是那些在化学等重度污染环境下工作的男女应提前离开这样的环境,以免对精子、卵子造成伤害。

(6)如果刚经历过流产或早产,则应停一年后再怀孕,以便使子宫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如果原来使用节育环避孕,则应于怀孕前3个月取环,使子宫内膜得到恢复,以便更好地担负起孕育胚胎的责任。

(7)提前学习孕育等性知识。

夫妻双方共同学习相关的孕育等性知识和胎教知识,不要轻信社会流传的种种旧观念和孕育谬论,要相信科学,向有经验者求教。

五、选择最佳受孕年龄

生育年龄对胎儿有影响吗?

回答是肯定的。

从生理上看,女性的生殖器官一般在20岁以后才能逐渐发育成熟,而全身骨骼如牙齿钙化,出齐智齿等都要到23岁以后才能完成。

男性生殖功能的发育和成熟比起女性来则还要晚一些。

因此,如果过早地结婚生育,正在急速发育中的母体就不能及时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以至影响胎儿体质和智力发育。

同时,早婚早育的男性所产生的精子数量少,质量低,并容易发生精子残缺、染色体异常等情况,显然也不利于胚胎发育,影响优生。

最佳的妊娠年龄为23-29周岁.配偶年龄为25~30周岁。

20岁前后一旦妊娠问题较多,一来年幼,不具备做母亲的能力,既不会自我保护,又不会带孩子;二来经济还未独立,要依靠父母。

如果未婚先孕就更加困难,往往不敢暴露实情争取帮助,常导致营养不足,致使新生儿出生体重下降而影响身体及智能发育,或者由于保养不善而出现各种意外问题。

初孕年龄最好不要超过30岁。

因为女子在出生前,卵细胞就已储存于卵巢内,怀孕时间过晚,则卵子的年龄过大,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多,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的老化,导致畸胎率增高。

同时,由于高龄产妇的产道弹性降低,容易发生延长产程和手术助娩等情况,势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胎儿的健康,据统计,先天愚型胎儿的发病率25~29岁的产妇中为1/5000;在30-40岁的产妇中为1/1800;在35~39岁的产妇中为1/900;而在45岁以上的产妇中竟高达1/120,足以说明妇女的生育年龄与胎儿的健康是有一定关系的。

同样,男性年龄过大婚育时,精子的基因突变率也相应增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对胎儿的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有人认为父亲的生育年龄与先天愚型的发生有关系,甚至认为先天愚型患者25%是由父亲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因此,从优生的角度来看,过早或过晚生育都是不适宜的。

从有利于未来父母的工作、学习、健康、经济实力、体力、精力等多种因素考虑,女子在23岁以后结婚、育儿最为有利,是最佳婚育年龄。

六、选择最佳受孕季节

人类与动物不同,动物繁殖常利用春、秋两个最佳季节来繁衍后代。

人类则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365天,除了有特殊情况外,都可进行性活动,都有可能怀孕。

把生孩子的时间选在所需的各种条件都处于最佳状态的时间是最理想的。

这不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好处。

对于孩子最佳出生时间的选择,应该从能促进体智发育这两方面来考虑。

到底孩子何时出世较好呢?

有人查对了《大英百科全书》上列名的10832位著名人士和《美国科学人物》上列有姓名科学家,发现他们大都是3、4、5月出生的。

这种“巧合”说明了出生也是有最佳时期的。

按照出生时间推算,这些人的生命是在上一年的6、7、8月开始的,其中以8月份最为理想。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选择合适的出生季节,把温度变化、疾病流行等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利因素,却是十分可能的。

从我省大部分地区的生活、地理条件来考虑,8、9月份之间怀孕比较理想。

从医学角度看,胚胎发育有三个关键时期:

一是大脑形成期,即受孕第3个月;二是脑细胞分裂期,受孕第6个月以后;三是神经细胞发育协调期,受孕第7-9个月。

如果选择8、9月份之间受孕,妊娠的第3、第6个月以及分娩期都处在气候适宜、营养便于调配的晚秋、仲春季节,胎儿的神经系统可以得到良好的发育。

有资料显示,每年7~12月为分娩高峰季节,4~6月则为淡季,这与人们婚期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安排在元旦、春节、国庆节结婚,婚后又马上怀孕。

此时正值乍暖还寒或秋末冬初之时,气温变化大,是病毒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在孕期,特别是孕早期,病毒感染容易导致胎儿畸形。

比如母亲在孕早、中期患了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并繁殖,引起眼、耳、脑、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医学上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流行性感冒病毒可导致胎儿无脑、脑积水等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病变,以及唇、腭就裂和先天性心脏病等;若孕妇伴有发烧,还易早产或流产。

医学专家认为怀孕的最佳季节是8月前后,约7月下旬到9月上旬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是有道理的。

让我们具体看一下在这个季节怀孕的好处有哪些?

在妊娠初期40~60天发生妊娠反应时,正好处在9月或10月,孕妇大多胃口差,爱挑食,但此时蔬菜、瓜果品种繁多,可以调节增进食欲,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

2~3个月后正值晚秋,气候凉爽,孕妇食欲渐增,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此时日照充足,孕妇经常晒晒太阳,体内能产生大量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有助于胎儿的骨骼生长。

且8~9月份之间正值夏去秋来,孕妇夜间睡眠受暑热的影响小,孕妇的休息、营养和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都比较充分,均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

待多雪的冬天和乍暖还寒的初春携带着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脑等病毒姗姗而来时,胎儿胎龄已超过了3个月,平安地度过了致畸敏感期。

而且,相应的预产期为次年的5月前后。

分娩之时正是春末夏初,气温适宜,母亲哺乳、婴儿沐浴均不易着凉,蔬菜、鱼、蛋等副食品供应也十分丰富,产妇食欲好,乳汁营养也丰富,应是“坐月子”的最佳季节。

保证母乳质量的同时,初生婴儿轻装上阵,衣着甚少,便于四肢自由活动,有益于大脑及全身的发育。

孩子满月后,时令已人夏,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便于进行室外日光浴和空气浴。

孩子半岁前后正好处在金秋10月,该增加辅食时又已顺利地避过夏季小儿肠炎等肠道疾病的流行季节。

到了孩子学习走路,开始断奶的周岁,则又是春夏之交,气候温和,新鲜食品充足,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而且,春夏之交,肠胃易于适应,断奶也易于成功。

要注意避开5-6月份怀孕,因为7月份天气湿热,食欲本来不旺盛,再加上妊娠反应,使得营养摄入不足,容易影响胎儿的发育。

同时也要避开10月怀孕,7月盛夏分娩。

产妇的褥汗本来就多,如果在盛夏酷暑分娩,气候闷热、潮湿就容易发生中暑,轻者头晕、胸闷、体温升高;重者高烧、昏迷,甚至死亡。

此时,也是皮肤感染、腹泻等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最好避免在盛夏分娩。

冬季则不宜受孕,因冬季新鲜蔬菜和水果都较缺乏,使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相对摄人较少,容易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而且,冬季北方气候十分寒冷,另外,发生病毒感染的机会比较多。

大家知道怀孕早期的8周内为胚胎期,此期孕妇如被病毒感染,将直接影响胎儿,导致胎儿智力低下或致畸形。

此外,冬季外出活动机会相对较少,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新鲜,如在室内生炉子取暖,则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使初孕的胎儿的致畸率上升,因而增加缺陷儿出生。

因此,婚后夫妇应该避免在寒冬受孕。

1月份正是三九或四九天,适值寒冬,此时也不适宜分娩。

产妇在哺乳、给婴儿沐浴或更衣时,如没有很好的条件防寒保暖,容易着凉感冒。

新生儿对寒冷的适应性也较差,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也可能随之而来。

所以不宜在4月份怀孕。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只要注意了选择最佳生育时机,不一定非按上述建议办不可。

出生缺陷发生的敏感期

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对环境致先天异常因素的作用有不同的敏感期(或称临界期),即是引起胎儿发生某种缺陷的胎龄范围。

受精开始到受精后2周内,胚胎主要是进行分裂增殖时期,致畸因素作用后,一般出现两种状况。

一种情况是:

致畸因素只是杀伤少量细胞,而其他细胞照常分裂增生,由于此时期的细胞具有多功能,代偿能力强,使整个胚胎继续发育,不发生异常。

另一种情况是整个胚胎受到影响,导致胚胎死亡,从而发生流产。

据统计,有50%的胚胎在这个时期被致死,因此又称为最大毒性期。

妊娠3—8周为胚胎细胞高度分化时期,是胚胎主要器官、系统基本形成期,对环境致畸因素的作用最为敏感,最容易受致畸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畸形。

因该时期器官细胞分裂繁殖旺盛,且在分化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作用阈值较低,对致畸物的敏感性高,因此称为敏感期。

敏感期也可扩展到妊娠3—4个月,1964年美国风疹大流行时的观察资料为:

妊娠第一个月感染风疹时的致畸率为93.3%,第二个月致畸率为95.2%,第三个月为78%,第四个月为51.1%,四个月后感染的致畸率大大下降,为6.3%,表明胚胎对风疹病毒的敏感期是妊娠的前四个月。

妊娠第3个月至分娩为胎儿期,各器官系统进入生长发育期,受到外因作用时,一般虽不形成大的畸形,但这个时期小脑、大脑皮质及泌尿生殖系统仍继续分化,因而这部分结构仍保持对致畸因子的敏感性,可以出现中枢神经组织损伤,发育障碍(如母亲接受链霉素可致胎儿听力障碍)。

许多资料证明,在整个妊娠期间致畸因素均可使正常胚胎发展成畸形。

分娩后的哺乳期,有些物质可通过母乳输送给胎儿如(甲基汞),使婴儿在后天仍在继续积累某种毒物损害生长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