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5212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Word下载.docx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59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7.3%。

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同比增长7.6%;

进口4293.5亿美元,同比增长6.9%;

贸易顺差为6.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逆差22.2亿美元)。

(一)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回升,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略降。

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526.7亿美元,同比增长8.1%。

其中,出口2005亿美元,增长7.9%,比1-2月增速高2.3个百分点;

进口2521.7亿美元,增长8.2%。

加工贸易进出口3047.3亿美元,增长4.4%。

其中,出口1960.7亿美元,增长6.3%;

进口1086.6亿美元,增长1.2%,比1-2月增速低1.1个百分点。

(二)与新兴市场贸易增速较快,与欧美日贸易小幅增长。

一季度,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分别增长33%和11.5%,中欧增长2.6%,中美增长9.3%,与东盟增长9.2%,中日下降1.6%。

一季度,我国对美日出口相对稳定,分别增长12.8%和10.3%;

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其中对俄罗斯、巴西分别增长14.6%和19.2%;

受欧债危机久拖不决、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下降1.8%。

(三)中西部地区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东部省份出口稳定增长。

中西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23.7%和30.1%,比东部地区5.6%的增速分别高出18.1和24.5个百分点。

河南的出口增速为1.4倍,广西、四川和湖南的出口增速分别为41.2%、31.9%和18.7%。

广东省出口增长0.7%;

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出口分别增长2.8%、9.4%和2.5%。

(四)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提速,部分传统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降。

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529.9亿美元,增长9.1%,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高1.5个百分点。

在进口商品中,铁矿砂进口1.9亿吨,增加6%,进口均价为每吨137.1美元,下跌13.4%;

大豆1333万吨,增加21.6%,进口均价为每吨525.7美元,下跌8.2%。

(五)民营企业对出口增量贡献过半,外资企业增幅低于整体。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2.6%,对出口增量贡献50.8%;

进口998.5亿美元,增长13.8%。

外资企业出口增长6.9%,低于整体出口增幅0.7个百分点;

进口增长2.4%,低于整体进口增幅4.5个百分点。

17:

02.0)

三、关于利用外资情况

一季度,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5379家,同比下降9.4%;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4.8亿美元,同比下降2.8%。

3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374家,同比下降6.5%;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7亿美元,同比下降6.1%。

(一)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较快,服务业使用外资继续超过制造业。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26.02%,占同期全国总量的1.83%。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30.9亿美元,同比下降4.69%,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4.4%。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40.32亿美元,同比下降2.5%,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7.6%。

(二)欧盟对华投资下降,美国对华投资连续下降后开始增长。

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资金额14.14亿美元,同比下降31.2%。

美国对华实际投资金额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日本增长13.2%。

(三)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

一季度,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50.04亿美元,同比下降3.66%,占全国总额的84.82%。

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0.72%,占全国总额的8.41%。

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9.96亿美元,同比下降14.38%,占全国总额的6.77%。

56.0)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一)对外直接投资

一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的109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94.5%。

其中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6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投资总额的37.5%。

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385亿美元。

(二)对外承包工程

一季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208.8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3月份当月完成营业额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43.9%;

新签合同额297.6亿美元,同比下降3.8%,其中3月份当月新签合同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6.7%,扭转了前两个月当月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的势头。

(三)对外劳务合作

一季度,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9.1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0.2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劳务4.7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4.4万人。

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0.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万人。

20:

11.0)

五、关于《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2)》

为帮助我国企业、机构等了解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制度及具体做法,客观认识和掌握国际市场环境,提示我出口企业防范国外贸易投资壁垒措施所产生的风险,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法》和《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2)》。

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复苏乏力,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出台的贸易管理及限制措施不断增多。

2011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59亿美元;

17起美国337调查,涉案总金额约7亿美元;

此外,不少国家还制定和实施产品环保标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国内税费等措施,我国出口产品面临的贸易壁垒形势严峻。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2)》涵盖了我16个主要贸易伙伴新出台或拟发布的820多项贸易投资政策和壁垒信息以及69起新立贸易救济措施的有关情况。

2011年,我国与上述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出口总额约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2%。

此外,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还发布《国外贸易投资壁垒信息月报》,以便相关企业更好地开展国外贸易投资风险防范工作。

上述内容,均可在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网站()查询。

22:

34.0)

以上是我给各位记者朋友报告的情况,下面欢迎大家提出问题。

24:

13.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关于外贸情况的问题。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3%,这个数据并没有达到全年预计的10%的增速,请问原因在哪儿?

另外对于整个全年外贸增长的目标商务部是否有信心?

41:

14.0)

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长了7.3%,这个速度比起前几年来讲,是相对低的增长速度。

这样一个相对低速的增长是在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作用下出现的。

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方面看。

从出口情况来看,由于外需持续低迷,国内成本不断上升,国际贸易摩擦急剧增加,一季度出口能够实现7.6%的增长,已经超过预期,来之不易。

说来之不易,首先是因为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不足。

大家知道,现在的美国经济增长还是乏力,欧债危机还没有走出困境,而欧盟和美国分别是我们的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市场,这两大经济体的经济低迷对我们出口所产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是国内各种要素成本上升,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和其他一些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等因素仍然普遍存在。

当然要素成本上升有我们主动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因素在内,是一种积极的效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去年以来,要素成本的过快上升使我们一部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有一部分产品的订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到欧美等我国传统优势市场的产品转移到了东南亚、南亚等地区。

第三是贸易摩擦案件大幅度增长,贸易环境趋紧,给出口增长带来了新的障碍。

一季度国外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6起,是去年同期的1.8倍,涉案金额将近3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4倍。

从进口的情况来看,一季度的进口增长应该讲还是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但是比起市场的预期还是略低了一点。

我们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国内需求有所放缓。

第二,加工贸易明显减速。

第三,一些大宗商品比如石油、铁矿砂、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总之,一季度进出口的情况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比市场预期和我们去年四季度的预判还是要略好一些。

我记得去年我说过多次,有记者朋友问,明年你怎么看?

我们当时说明年的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一季度会比较糟糕。

但是现在出来的数据,有这样一个增长,我们认为还是比预期要好一些。

59.0)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的增长速度是在外贸结构调整继续取得明显进展、进出口更趋于平衡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更加来之不易。

也可以这样说,去年8月份以来,外贸增长持续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出现了低速平稳增长的态势,这说明,在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下,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的稳定出口措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全球贸易环境仍然趋紧,非经济因素的不利影响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

就国内看,随着各类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收窄,我们传统出口产品的优势继续减弱,而中高端产品的出口又面临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

因此,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商务部将继续抓紧工作不放松。

上周商务部专门召开了全国“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外贸专题会议,传达王岐山副总理4月1日在华东七省市外贸形势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并就完成全年外贸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商务部和地方各级商务部门将继续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方针做好工作,要多措并举,稳中求进,千方百计实现全年预定的外贸工作目标。

目前商务部和各级商务部门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相信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二季度外贸形势还会进一步好转,全年我们既定的外贸目标应该可以实现。

谢谢您的问题。

42:

20.0)

【国际商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最近央行调整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变成了百分之一,这个幅度很大。

业内讲,虽然这一调整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也会对外贸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请问发言人,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您认为人民币汇率这种调整会对外贸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二,关于中博会的,2006年第一届中博会在湖南举办,现在6年时间过去了,第七届中博会作为第二轮的开始又回到了湖南,请问发言人,与第一届相比,这次的中博会有什么样的创新,有什么样的亮点?

请您介绍一下。

谢谢。

46:

人民银行前几天宣布将人民币对美元交易的价格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到百分之一。

我们认为,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的浮动幅度,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作出的重要政策安排,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

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浮动幅度有利于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打击异常外汇资金流动,为外贸发展创造更为稳定的经营环境。

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个调整会对外贸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现在企业主要是反映人民币走势可能更难判断,这对习惯于在稳定的汇率或单边市场环境下经营的进出口企业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广交会前两天已经开幕了,一些企业就有担心,他们下单的时候不太敢下长单,只下一些短单,主要是担心对汇率的波动把握不好。

第二个问题,关于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5月18日将举办第七届中博会,中博会和商务部与其他省市主办的展览会不同,它是一个巡回举办的展会,在中部六省已经每个省都办了一届了,这次第七届又轮到了湖南省来办。

湖南省对这一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非常重视,有很多创新的举措,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主办城市创新。

这次中博会首次采取了长沙、株洲、湘潭、张家界“1+3”的办会会址的方案;

第二,对高峰论坛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首次采用中部六省省长聚焦中部各省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重点互动对话的形式;

第三,结合首次举办网上中部博览会,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数字开放平台;

第四,突破传统的文艺晚会表现形式,以湘江之韵为主题,以橘子洲湘江和岳麓山等自然人文景观为背景,举办一场富有地方特色的激光焰火晚会;

第五,对中部六省和跨国公司恳谈会进行创新,将往届由各省政府领导推介为主改为由跨国公司高管来介绍在华发展战略特别是中部投资策略为主,实行政企互动。

有关中博会的更多情况,组委会还会有介绍和发布,希望大家留意,也欢迎大家去看一看第七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48:

25.0)

【经济参考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关于吸收外资的。

我们注意到,3月吸收外资又同比下降,这是连续五个月下降。

虽然您之前已经多次分析过类似的原因,但是还想请您今天再分析一下,吸收外资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下降的趋势未来还会不会延续?

第二个问题,去年四季度以来,您曾经几次都在发布会上介绍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周末车载蔬菜市场的试点情况,现在已经过去半年了,请问您,现在各地城市蔬菜直销渠道建设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2012-04-1711:

04:

30.0)

从刚才给大家发布的一季度外资的最新数据,大家可以发现,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94.8亿美元,下降了2.8%。

我们初步分析有三个原因:

第一,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放缓。

比如说欧盟对华投资下降就很大,降幅达31.3%,这跟欧债危机有关联。

欧盟里面英国和德国对华投资分别下降了52.9%和17.7%。

第二,受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

近两年房地产领域实际利用外资大概占我们利用外资规模的将近四分之一,大概是这样的概念。

这两年受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利用外资增速有所下降。

去年一季度,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倒是比较快,增长了38.6%,而今年一季度下降了6.3%,这样一增一降,就对整个一季度的利用外资规模有了比较大的影响。

当然这种下降,我们认为是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

第三,去年一季度的基数比较高,去年利用外资是前高后低,今年有可能反过来。

尽管如此,一季度全国利用外资仍然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亮点,比如外资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特别是国家鼓励的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有比较大的增长,比如通用设备领域增长了47.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1%,专用设备领域增长10.1%。

还有一个亮点,随着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中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中博会,中博会还是以投资为主,今年如果按地区来分,沿海、中部和西部只有中部一季度是增长的,中部六省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20.7%,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利用外资还有一个亮点是日本对华投资保持良好的势头,而美国对华投资恢复增长。

一季度日本对华投资增长13.2%,美国对华投资增长10.1%。

关于全年的利用外资的形势,我们认为总体上还是比较严峻。

从国际来看,欧洲债务危机还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欧洲企业对外投资的能力下降了。

美国政府倡导“制造业振兴”、推出“选择美国”等计划,鼓励资金回流,而发展中国家加大了引资的力度。

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趁欧洲欧债危机,加大了对欧洲的投资。

而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的新热点。

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全球直接投资流向发生变化。

从国内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供应趋紧,融资困难等多重压力仍然并存,外国企业扩大在华投资的意愿受到了一些影响。

这些反映了现在利用外资形势的严峻性。

针对这些新情况,现在商务部的思路是既要妥善应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解决好现阶段外资工作存在的问题,更要抓住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更高层次的“引进来”来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抓紧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引导外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力度;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升外资管理水平;

深化外资审批改革,提高投资便利化,加快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转型升级,推动沿边开放。

相信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年初制定的利用外资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的目标将会逐步得到落实。

关于您提到的周末车载市场的情况,去年9月份我们开始在北京市进行试点,去年发布会上几次我介绍了这个情况。

去年10月1日温总理专门考察北京周末蔬菜直销市场,并且充分肯定了直供直销蔬菜的形式,要求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来做好这项很受老百姓欢迎的工作。

在那之后,商务部做了部署,上海、天津、乌鲁木齐、青岛、西安、张家口等四十多个大中城市陆续开展类似的蔬菜直销,形式多样,包括开设周末蔬菜直销市场、在社区开设连锁菜店、组织流动售菜车进城来销售、在菜场设立直销摊位和直销专区等多种方式,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

这种方式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价格便宜,二是它促进了市场竞争。

表面上看,这个蔬菜市场只有一两个,能够到那儿买的老百姓也不多,但是由于这个蔬菜市场的价格比较低,促进了市场的竞争,也引起周边蔬菜价格的下降。

主要是这两方面的作用,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因此,商务部决定选择部分城市正式在全国推开“城市便民菜场”建设试点,上礼拜,4月9日到10日,我们在武汉召开了城市便民菜场建设试点的启动会议,马上要下发通知,明确大中城市推进城市鲜活农产品零售网络建设的具体要求,包括直销菜市场的建设怎么规范、怎么试点的具体要求。

05:

19.0)

【中国网记者】:

第一个问题,3月下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驻华大使骆家辉均表示美国准备放宽46项对华高科技出口产品的出口限制,之前您好象也有过回应,还想请您再次做一个回应和评价,美国此次再度提出这个事情,您是如何看待它提出的这个时机和诚意?

第二个问题,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了多起反补贴的调查,我是想问一下,是不是有这样一个趋势,就是反补贴会成为今后中美贸易关系中的主要摩擦点?

08:

35.0)

我们确实注意到,最近一些美国的官员已经谈到或者暗示说正在考虑检讨他们禁止中国购买某些美国高技术产品的政策。

我们也已经注意到,美方正在进行出口管制体系的改革,并且表示将会有更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到中国。

就像三月份陈德铭部长曾经说过的,这些表示或者暗示,美方已经说过多次。

中国愿意从美国进口更多的高技术产品,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美方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的具体措施。

关于您提到的美国对华反补贴的这些做法,我们在之前很多次发布会上都做了很详细的表态。

我们希望美方能够继续和中方保持互动,不要以所谓的“公平贸易”、看似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带有很强政治性背景的措施来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国际购并联盟在华成员公司英特华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七成。

更有相关并购专家说国内企业跨国并购存在“伪并购”,也就是说并购后仍专注于中国市场,并没有把业务延伸至海外。

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看法?

09:

58.0)

这些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迅速,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跨国并购的投资额累计将近94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35%。

据我们了解,国际上通行的跨国并购的成功率的计算口径一般包括从锁定并购目标到谈判、竞购、交割、整合到运营获利为止的全过程。

按这样的口径计算,目前全球跨国并购成功率大概是25%,也就是说,从锁定目标到交易成功,大概能够成一半;

从交割到整合顺利,并且运营获利,这大概也是一半。

所以一件并购案从一开始到最后能够成功,全球的比例大概是2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成功的案例,也有挫折的案例,都是很正常的。

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的研究,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总成功率大概是40%,高于全球25%的平均水平,据他们的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总成功率高于全球的水平,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中国企业整体比较谨慎,锁定的目标比较少,不轻易发起收购,所以第一阶段的成功率可以达到锁定目标项目的70%左右;

二是多数并购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并购的成本比较低,交割后的整合总体也比较顺利。

当然还有一部分并购项目还在整合期内,还不能确定成败。

关于您提到的一些并购存在所谓的“伪并购”,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目的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自身全球经营战略的决策结果,企业业务重心放在境内还是境外,与是否实施跨国并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取决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市场情况、经营成本等因素,取决于如何能够实现盈利。

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企业的商业行为,政府应该做的就是继续加强政策促进和服务保障,指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并购,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

10:

23.0)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的问题还是跟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关,看到数据,第一季度我们对外直接非金融类投资同比增长差不多九成五,这么高的数字原因是什么?

您认为这种趋势会继续吗?

预判今年全年包括今后一段时期,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