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5320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3 大小:31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3页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3页
亲,该文档总共1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docx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资料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促进乐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方针,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4.《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5.《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6.《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家、四川省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律文件。

第四条规划重点

1.确定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

2.全面实现与成都、重庆的对接,打造区域综合中心。

3.优化城市布局,构筑百万人口城市的发展格局。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5.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

第五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30年,其中: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第六条规划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七条规划地域层次和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分市域、城市规划区两个层次。

市域规划范围:

乐山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2826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

为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全部行政管辖区的范围。

合计总面积1907.9平方公里。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八条发展总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乐山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城乡协调的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

第九条发展分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预测2010-2015年间,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3%,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4300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

56:

33。

2015以后,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到2030年,乐山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49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12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6:

50:

44。

2.社会发展目标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2015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365万人以内,202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375万人以内,203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400万人以内。

城镇恩格尔系数2015年降到35%以下,2020年降到30%以下,2030年降到25%以下;农村恩格尔系数2015年降到40%以下,2020年降到35%以下,2030年降到30%以下。

每千人拥有医生人数2015年达到5.5人以上,2030年达到6人以上;适龄人口大学入学率2015年达到40%以上,2030年达到60%以上。

3.城市建设目标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2015年达到80万人,2020年达到100万人,2030年达到140万人。

城市燃气普及率2015年达到90%,2020年达到95%,2030年达到95%。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2015年达到95%,2020年达到98%,2030年达到100%。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15年达到90%,2020年达到95%,2030年达到100%。

4.环境建设目标

203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建设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5平方米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于340天。

5.节能减排目标

201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1.8吨标准煤以下;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1.5吨标准煤以下;203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1.1吨标准煤以下。

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3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第十条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

内聚外联,区域中心;

产业发展战略:

战略新兴、服务旅游;

空间发展战略:

新城引领、沿江组团;

生态发展战略:

保护环境、生态宜居;

社会发展战略:

和谐发展、城乡统筹。

第三章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第一节城乡统筹规划目标和战略

第十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强化乐山作为成渝经济区西南部中心城市的区域地位,形成强中心,带动区域发展。

2.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至2030年,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70%。

3.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功能结构互补、空间布局融合、生态环境协调、基础设施共享、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第十二条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强化乐山市区的中心职能,以城镇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纽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2.强化中心城区和县城在市、县的中心地位,大力发展重点镇,提升小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形成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3.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

4.建立城乡统一制度,构筑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第十三条新村建设规划要点

1.对市域现状农村居民点采取整治、改造、迁并、整合等方式,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

鼓励建设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居民点,妥善安置和引导需搬迁整合的村庄村民,向集中居民点集中。

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

2.对现有人口在50人以下的规模过小、发展条件过差的村庄,原则上予以适当撤并,逐步引导人口向其它人口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其它村庄转移,引导人口合理集聚。

3.对位于严格保护区或控制开发区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行洪区、滞洪区内的村庄,逐步进行搬迁撤并,向其它位于禁止建设区外的村庄转移;对存在地质灾害威胁、受地形限制交通条件难以改善的村庄,逐步缩减用地规模,逐步向其它交通条件较好的村庄、镇、城市转移,或在用地和交通条件较好、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地方集中建设农村居民点。

4.对于城镇建设发展各类建设项目或大型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廊道内所涉及到的村庄,应与城镇的发展布局和建设项目的安排密切衔接,相互协调,结合规划布局的要求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置或改造。

5.属于近郊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应与城市居住区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置,逐步搬迁对大型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廊道存在影响的村庄,向居住社区集中。

6.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改善居住环境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7.规划新农村每户90-150平方米宅基地。

第二节人口与城镇化

第十四条市域人口发展战略

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向城镇、村庄集聚区转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吸引高素质人才;完善康体养老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应对老龄化社会。

第十五条市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预测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365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375万人;2030年市域总人口为400万人,

规划预测2015年市域城镇化率为50%,城镇人口为183万人;2020年,市域城镇化率为56%,城镇人口为210万人;2030年,市域城镇化率为70%,城镇人口为280万人。

第三节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六条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及目标

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的总体战略,拓展乐山发展的新空间、强化新动力,实施项目、城镇、开放、科技四大带动,突出“统筹、创新、绿色、开放”的发展要求,发展以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冶金建材、化工等三大产业为核心,以临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增长动力,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打造优质生态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基地、西部不锈钢和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盐磷化工产业基地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十七条产业体系

构建核心产业、临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型传统产业以及基础产业、旅游服务业六大类别组成的产业体系。

核心产业:

以硅材料与光伏产业、冶金建材产业、化工产业三大产业为支柱;

临港产业:

以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临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

提升型传统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纺织业;

基础产业:

现代都市农业;

旅游服务业:

休闲旅游产业及相关服务业。

第十八条核心产业发展策略

硅材料与光伏产业:

在重点保持上游硅材料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中下游的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形成“工业硅—太阳能级多晶硅—单晶硅及切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太阳能发电设备-太阳能民用产品”产业链。

冶金建材产业:

重点发展不锈钢材、优质板材、装备制造用材及优质建筑用棒、线、型材和铝材、铜材、镁合金等冶金产品;散装水泥、水泥预制件、商混泥土、工业陶瓷、卫生洁具陶瓷、陶瓷工艺品、PVC板材、管材为主导的建材产品。

化工产业:

以盐卤、磷矿和硅为核心原料,利用成都经济区发展80万吨乙烯项目的契机,与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对接。

重点发展纯碱、PVC及PVC型材,以及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氯酸钠、氯化铵、甲醇及二甲醚、有机硅、白碳黑、MDI、TDI等产品。

形成包括黄磷、磷酸、磷酸盐和有机磷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磷化工产品体系。

第十九条产业布局

北部片区:

包括市中区、夹江县、峨眉山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伏产业、冶金建材、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以茶叶、蔬菜、中药材为主的现代农业,重点建设茶叶生产基地;

东部片区:

包括井研、五通桥、犍为、沙湾、沐川等区县,重点发展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以及中药材、林竹、畜牧业等。

南部片区:

包括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重点发展水电、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现代农业以发展茶叶、蔬菜为主。

表1:

乐山市域产业布局规划

片区

县市(区)

产业发展方向

北部片区

市中区、夹江县、峨眉山

电子信息、光伏产业、冶金建材、旅游、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以茶叶、蔬菜、中药材为主的现代农业

东部片区

五通桥区、沙湾区、井研、犍为、沐川

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工业,中药材、林竹、畜牧业等

南部片区

峨边、马边、金口河

水电、精细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现代农业以发展茶叶、蔬菜为主

第四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二十条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群、四轴”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群:

即乐北城镇群,由乐山中心城区、峨眉山市区、夹江县城,以及主要交通轴沿线的重要城镇联合,组成以乐山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组团城镇群。

四轴:

乐自高速沿线城镇发展轴;国道213沿线城镇发展轴;省道103沿线城镇发展轴;成昆铁路沿线城镇发展轴。

第二十一条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规划建立“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市域中心城市指乐山市中心城区,是乐山市域发展极核。

县(市)域中心城市指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8个县城(市)区,是各自县(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动县(市)域经济的发展。

重点镇是市域中发展基础较优的中心城镇,规划市域共25个重点镇。

一般镇是镇级区域的管理中心与商品集散地。

表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等级结构表

城镇等级

城市(镇)数量

城市(镇)

市域中心城市

1

乐山市中心城区(市中、沙湾、五通桥)

县(市)域

中心城市

8

峨眉山市区、金口河区、犍为县城、井研县城、夹江县城、沐川县城、峨边自治县城、马边彝族自治县城

重点镇

25

中心城区(5):

桥沟镇、土主镇、金粟镇、金山镇、西坝镇

峨眉山(6):

桂花桥镇,九里镇、符溪镇、峨山镇、罗目镇、双福镇

犍为县

(2):

罗城镇、新民镇

井研县(3):

马踏镇、周坡镇、竹园镇

夹江县(4):

甘江镇、三洞镇、吴场镇、木城镇

沐川县

(2):

黄丹镇、永福镇

峨边彝族自治县

(1):

新林镇

马边彝族自治县

(1):

荣丁镇

金口河区

(1):

金河镇

一般镇乡

53

福禄镇、西坝镇、金山镇、符溪镇,双福镇,龙池镇,乐都镇、芭沟镇、泉水镇、新民镇、定文镇、龙孔镇、敖家镇、竹园镇、木城镇、三洞镇、永福镇、利店镇、黑竹沟、大堡镇等

注:

牟子镇、苏稽镇、太平镇、牛华镇、水口镇、安谷镇、车子镇、冠英镇、棉竹镇、罗汉镇、嘉农镇并入乐山中心城区;胜利镇、峨山镇并入峨眉山市区;界牌镇、黄土镇、甘霖镇并入夹江县城。

第二十二条市域城镇规模结构

城镇的规模结构分为“一级(100万人以上)、二级(20-25万人)、三级(5-20万人)、四级(2-5万人)、五级(<2万人)”五个层次。

详见下表。

表3: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模结构表(2030年)

等级

规模(万人)

数量

城镇(万人)

人口数

(万人)

1

100以上

1

乐山市中心城区

140

2

20-25

2

峨眉山市区(25)、犍为县城(20)

45

3

5-20

6

井研县城(12)、夹江县城(16)、沐川县城(7)、峨边自治县城(4)、马边彝族自治县城(4.5)、金口河区(2.5)

46

4

2-5

13

桥沟镇、金粟镇、桂花桥镇、九里镇、罗城镇、石溪镇、孝姑镇、马踏镇、甘江镇、黄丹镇、新林镇、荣丁镇、金河镇

29

5

<2

65

福禄镇、西坝镇、金山镇、符溪镇、双福镇、龙池镇、高桥镇、罗目镇、乐都镇、芭沟镇、泉水镇、新民镇、定文镇、龙孔镇、敖家镇、竹园镇、木城镇、三洞镇、永福镇、利店镇、黑竹沟镇、大堡镇、茅桥镇、青平镇、临江镇、牟子镇、九峰镇、全福镇、土主镇、白马镇、童家镇、辉山镇、石磷镇、踏水镇、龚嘴镇、牛石镇、葫芦镇、大为镇、峨山镇、金石井镇、研经镇、千佛镇、东林镇、三江镇、磨池镇、王村镇、周坡镇、华头镇、吴场镇、中兴镇、土门镇、悟凤镇、马村镇、建设镇、民主镇、苏坝镇、高卓营镇、荞坝镇、下溪镇、三口河镇、大楠镇、舟坝镇、箭板镇、毛坪镇、五渡镇

20

第二十三条市域城镇职能结构

规划将市域城镇职能类型分为综合型、工矿型、交通型、旅游型、商贸型及农贸型六种类型。

表4: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职能结构表

职能类型

数量

城镇

综合型

9

乐山市中心城区、金口河区、峨眉山市区、犍为县城、井研县城、夹江县城、沐川县城、峨边自治县城、马边彝族自治县城

工矿型

3

芭沟镇、乐都镇、罗目镇

旅游型

8

福禄镇、金石井镇、新民镇、三江镇、黄丹镇、永福镇、高卓营镇、黑竹沟镇、

工贸型

26

西坝镇、金粟镇、金山镇、全福镇、葫芦镇、牛石镇、高桥镇、九里镇、符溪镇、龙池镇、大为镇、罗城镇、定文镇、甘江镇、三洞镇、竹园镇、马踏镇、利店镇、角坝镇、荣丁镇、建设镇、三口河镇、新林镇、大堡镇、金河镇

交通型

3

桂花桥镇、石溪镇、木城镇

农贸型

38

其余城镇

第五节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二十四条各级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各级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见下表:

表5:

各级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等级

设施配置

中心城市

近期对乐山市区按大城市标准进行设施配置,远期按特大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布局上考虑区域协调与分工。

县(县级市)城区

按中小城市标准进行设施配置

重点镇

党政、团体机构、各专项管理机构、居委会、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文化站(室)、体育场、科技站、图书馆、农技服务站、中心卫生院、计生服务站、防疫、保健站、老年活动室、超市、日杂店、浴室、粮油店、专卖店、连锁店、综合修理店、宾馆、通讯、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百货店、生产资料、旅店、饭店、建材、饮食店、药店、副食市场、建材、生产资料市场、燃料店(站)等

一般镇

居委会(村委会)、初级中学(可选)、小学、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活动室、文化站、体育场、科技站、兽医站、农技服务站、卫生所、防疫保健站、计生服务站、百货店、生产资料、建材、日杂店、粮食购销店、药店、通讯、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饭店、饮食店、旅馆、招待所(可选)、浴室、综合修理店、专业市场(可选)、建材、生产资料市场(可选)等

第二十五条市域教育设施规划

1.规划标准

表6:

中小学布点规划标准

 

备注

服务半径

小学镇区1000米左右,山地区步行单程半小时为宜。

中学镇区1000米—2000米,山地区以步行半小时为宜

乡镇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公里时,服务半径适当调大。

学生数占总人口比例

小学8%,中学8.5%

 

学校规模

镇区小学教学班不少于12班,中学教学班不少于18班

山地区适当保留小学教学点

其他地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用地规模

根据现状占地面积和改扩建的可能性,对于新建和改扩建的学校选取不同的指标值

 

2.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调整

规划要求对于处在一些稳定性较差,治理成本较高的灾害威胁下的学校,进行搬迁,结合山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较为不便的特点,在适当的地方,兴建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第二十六条市域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1.医疗卫生体系规划

市域按“中心城市--县级、乡镇级、中心村级、基层村级“进行配置,形成与城乡居民点相配套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市级医疗中心--中心卫生院(重点镇区)--卫生院(一般乡镇及大型中心村)--卫生所(室)的四级医疗保健网。

城区加强基层卫生工作,做实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服务模式。

2.医疗卫生建设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和完善城市医疗急救网络。

建立市急救中心和各级分中心,且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建设为旅游服务的旅游突发事件急救中心。

第二十七条市域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

把乐山市建成全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良好、文化产业布局合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文化事业兴旺发达、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国家级文化工作示范市。

加强民间文化传统的保护和继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弘扬。

2.文化设施规划

市区、县城建设一批标志性、现代化、综合性的文化基础设施;

各个乡镇建设具有一定规模且有站址的文化站,重点城镇应按照高标准进行建设。

3.文化市场

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把地方特色浓、格调高雅、健康而丰富的文化艺术产品打入省内外以及国际文化市场,提高文化艺术活动的层次水平。

同时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文化经营活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二十八条市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加强各乡镇及中心村文化活动站、老年活动中心、体育场所及健身设施的建设。

将绿地与运动场所有机地融合,建设体育休闲公园。

加强各村党建活动室的建设。

加强各乡镇农贸市场及中心村商业设施的建设。

第六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九条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高速公路

国家级高速公路:

乐(山)宜(宾)高速、乐(山)雅(安)高速。

省级市际高速公路:

成(都)乐(山)高速、乐(山)峨(眉)高速、乐(山)自(贡)高速、乐(山)汉(源)高速、仁(寿)沐(川)高速、井(研)丹(棱)高速。

市域高速公路连接线:

绕城高速、马(边)沐(川)连接线、成(都)乐(山)高速复线。

2.公路

乐山市域公路网的基本结构由一级和二级公路组成,形成“三横三纵一环线”的网络结构。

横向:

洪雅界-井研竹园;峨眉山干沟边-犍为大兴;汉源界-沐川箭牌宜宾界。

纵向:

夹江三洞-峨边美姑界;乐山青神界-马边美姑界;井研集益-沐川永福。

一环线:

环城公路外环线

结合现状道路与地形,规划三级、四级公路,对一级、二级公路网络进行补充和完善。

3.公路场站

全市规划客运站场19个、货运站场14个。

其中规划设置一级客运站6个、二级客运站10个、三级客运站3个。

设置一级货运站8个、二级货运站4个、三级货运站1个、四级货运站1个。

4.铁路

铁路网规划总体布局为“五纵、两横、两中心”。

“五纵”为成昆铁路及其新线、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贵铁路乐山段、马边支线;“两横”为雅乐铁路、乐自泸铁路。

“两中心”为乐山站铁路客运中心和燕岗站铁路货运中心。

5.铁路场站

设置主要铁路场站20处。

形成以乐山站、乐山港站、燕岗站、新峨眉站为主的铁路客货运场站布局。

6.航空

规划夹江军用机场和乐山机场。

其中夹江军用机场规划恢复使用,规划乐山机场为4D级军民共用机场,旅游干线机场。

7.航道

乐山市境内航道包括:

大渡河段、岷江成都至乐山段和岷江乐山至宜宾段,航道等级分别为Ⅴ级、Ⅴ级和Ⅲ级。

8.港口

乐山港港区布局:

包括嘉州港区(包括肖坝客运作业区、乐山大件作业区、老江坝作业区)、沙湾港区(沫东作业区)、五通港区(桥沟作业区)和犍为港区(下渡作业区、河口作业区)共4个港区。

表7:

市域航道规划一览表

项目

大渡河段

岷江成都至乐山段

岷江乐山至宜宾段

起讫点

沙湾至乐山市中区

成都至乐山市中区

乐山市中区至宜宾

航道长度

35Km

约186Km

162Km

航道等级

航道尺寸及船闸

1.3×30×300m(航道尺度)

280×34×4.5m(船闸)

备注

乐山大件码头至岷江河口的2.7km提高为Ⅳ级航道

航道开发后,开放旅游客运运输

建设一线船闸,预留二线船闸

第七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第三十条市域给水工程

规划乐山市域水源取自地表水,对自备地下水水源进行关停,作为紧急备用水源。

规划乐山中心城区水源为青衣江、余溪河、安谷水库及远期水源岷江;规划峨眉山市中心城区水源为峨眉河上游,犍为县中心城区水源为马边河,夹江县中心城区水源为青衣江,井研县中心城区水源为芒溪河上游,沐川县中心城区水源为岷江支流地表水,马边县中心城区水源为马边河、水碾坝水库,峨边县中心城区水源为官庙河、金口河区水源为大渡河。

乐山城区现状人均综合用水量近0.6万吨/万人·日,规划远期人均综合用水量为0.7万吨/万人·日,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则总用水量为98万吨/日。

县域市县远期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取0.45-0.6万吨/万人·日。

规划中心城区保留6座已建和在建给水厂,新建3座给水厂,新建4座中水厂,总供水规模达到114万吨/日;规划各县市区中心城区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水厂进行调整、关停、扩建或者新建水厂。

规划在乐山中心城区、峨眉山中心城区和犍为中心城区设置中水厂。

位于城镇周边的农村可与镇区共享基础设施,加强城镇供水管网向周边村庄蔓延;对于较为偏远的农村,可以采取局部集中供水的方案,在中心村集中打井向周边基层村供应。

表8:

乐山市域给水厂规划

等级

城区

水厂名称

规划规模

(万m3/d)

水源

占地

(hm²)

备注

乐山中心城区

青衣江水厂

15

青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