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582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 大体积 温控 裂缝 计算.docx

北京某科研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底板大体积温控裂缝计算

附件: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的配合比通知单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总平面图

总施-1

2005年9月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

结施-2

2005年7月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附图

结施-3

2005年5月

基础模板平面图

结施-8

2005年7月

基础配筋平面图

结施-9

2005年7月

基础梁配筋平面图

(一)

结施-10

2005年7月

基础梁配筋平面图

(二)

结施-11

2005年7月

基础回填平面图

结施-12

2005年7月

墙身剖面

结施-13

2005年7月

地下四层~地下二层柱平面图

结施-14

2005年7月

地下剪力墙暗柱详图

(一)

结施-15

2005年7月

人防MK详图

(一)

结施-16

2005年7月

人防MK详图

(二)

结施-17

2005年7月

人防MK详图(三)

结施-18

2005年7月

集水坑详图

结施-19

2005年7月

电气接地平面图

电施-33

2005年7月

核心筒详图

(一)

建施-59

2005年9月

核心筒详图

(二)

建施-60

2005年9月

核心筒详图(三)

建施-61

2005年9月

地下五层平面图

建施-05

2005年9月

地下四层平面图

建施-06

2005年9月

地下三层平面图

建施-07

2005年9月

地下二层平面图

建施-08

2005年9月

地下一层平面图

建施-09

2005年9月

1.2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名称

编制部门

编制日期

***科研和办公用房项目底板阶段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经理部技术部

2005.09

1.3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版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5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7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146-90

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11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300-2001

1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

15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16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

17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18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GJ56-84

1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2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2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01-82-2004

2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

DBJ01-83-2003

23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DBJ01-6-90

24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01-26-2003

25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26

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试行)

京TY5—99

27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CECS53:

93

28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

29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30

预拌混凝土

GB14902-1994

31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JGJ28-86

32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

3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

DBJ01-10-93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DBJ/T01-64-2002

1.4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

2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建建[2000]211号

1.5体系文件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GB/T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

2.工程概况

2.1总体工程概况

编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顾问

5

设计单位

6

监理单位

7

监督单位

8

施工单位

10

质量要求

结构长城杯,争创鲁班奖标准

2.2工程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m2)

约17万平方米

2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

CFG桩及筏板基础

主体结构

混凝土框架

3

层数

主楼

配楼

地下

地上

地下

地上

4层

26层

5层

11层

4

基础设计等级

甲级

5

基底标高(m)

13轴以西-20.310m,13轴以东-23.310m。

6

±0.000标高(m)

43.000m

7

土质、水位

基底土质

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1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2重粉质粘土—粘土

地下水质

无腐蚀性

承压水头

18.96~20.13

上层滞水 

37.44~40.85

层间潜水

24.84~25.75

8

地下防水

防水等级

一级

混凝土自防水

P12抗渗混凝土

柔性防水

SBS4+4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9

混凝土强度等级

及防水等级

垫层

C15

防水保护层

C20豆石

后浇带枕梁

C30P12

基础梁、底板、地下室外墙

C40P12

人防顶板

C40P8

水池

C30P8

地下五~十四层

框架柱、剪力墙

C60

十五层以上框架柱、剪力墙

C50

框架梁、板

C40

楼梯

C30

3.施工部署及安排

3.1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部位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备注

III-1、2段

垫层

05.09.03

05.09.03

由于结构施工图纸未全部到位,因此工程量及施工进度安排将在施工图纸到位后进行完善。

底板及反梁

05.10.11

05.10.16

III-3、4段

垫层

05.07.29

05.07.29

底板及反梁

05.10.14

05.10.19

II-1、2段

垫层

05.09.09

05.09.17

底板及外墙部位反梁

05.10.15

05.10.20

II-3、4段

垫层

05.09.09

05.09.17

底板及反梁

05.10.20

05.10.25

I-1、2段

垫层

05.09.09

05.09.17

底板及外墙部位反梁

05.10.21

05.10.28

I-3、4段

垫层

05.09.09

05.09.17

底板及反梁

05.10.27

05.11.03

3.2混凝土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

由于图纸现在尚未全部到位,目前只对地下施工进行流水段的划分,划分依据是按照后浇带进行的,底板混凝土施工按照划分的四个大段施工,在四个大段中再划分细化施工流水段。

地上主体的施工流水段待图纸到位后进行补全。

施工流水段划分图

3.3混凝土浇筑方式

3.3.1垫层

基础垫层一次浇筑,机械压光。

3.3.2底板

底板整体分层浇筑,采用赶浆法每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

内部基础地梁梁宽1500mm,若分为两次浇筑,施工缝处较难清理,故考虑一次浇筑;外墙处反梁出于防水考虑,也应一次施工。

3.3.3主体结构

主体结构部分墙、柱与楼板分开浇筑,施工缝留在梁底;框架梁与顶板一次浇筑成型;楼梯与本层楼板同时浇筑。

3.4施工难点分析

3.4.1大体积混凝土

本工程底板厚度:

深基处为1.000米,浅基处为1.500米,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底板浇筑预计在10月份进行,此期间气温较高,对厚底板混凝土浇筑较为不利。

混凝土按照计算理论,混凝土浇筑后在养护过程中,其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的最大值大于25℃的为大体积混凝土。

按照常规做法,将最小截面尺寸不小于1m的构件作为大体积混凝土。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在本工程中底板厚度均不小于1米,故底板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本工程的反梁,要求进行一次整体浇筑,由于反梁厚度比底板厚度大,浇筑后混凝土温度梯度不同,造成其体积收缩过程不同,构件厚度大的部位收缩至稳定的过程相对长一些,会对已稳定的部分造成不利影响,出现裂缝。

3.4.2梁柱节点钢筋密度大

梁、柱节点钢筋很密,振捣难度很大,混凝土粗骨料通过较为困难,因此要考虑特殊措施。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的确定

由于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数量较大,工程地处二环路繁华地段,交通压力大,存在限行时段,且要保证连续浇筑,因此要选择离施工现场近、交通便利、质量稳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服务信誉好的大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北京建工商品混凝土中心建均站(原一构搅拌站),考虑交通压力问题,另选住宅集团商品混凝土中心站作为备用站。

4.1.2混凝土性能要求

根据工程结构设计对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对预拌混凝土供应商提出试配的要求,预拌混凝土供应商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试配,得出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项目工程师审核,报监理审查认可。

1)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c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基础垫层

C15

后浇带枕梁

C30P12

基础地梁、底板,地下室外墙

C40P12

水池

C30P8

框架柱,剪力墙:

地下五层~十四层

C60

十五层以上

C50

框架梁、板

C40

楼梯

C30

防水保护层

C20豆石

2)混凝土抗渗等级要求

部位

混凝土抗渗等级要求

基础地梁、底板,地下室外墙

P12

人防顶板

P8

水池

P8

3)混凝土坍落度及初凝、终凝时间要求

部位

坍落度要求

初凝时间要求

终凝时间要求

基础垫层

180mm±20mm

4~6h

8h

基础地梁、底板,地下室外墙

180mm±20mm

6~8h

12~14h

水池

180mm±20mm

4~6h

8~10h

框架柱,剪力墙

180mm±20mm

6~8h

8~10h

框架梁、板

180mm±20mm

6~8h

8~10h

楼梯

180mm±20mm

6~8h

8~10h

防水保护层

180mm±20mm

4~6h

8h

4)混凝土最大碱含量、最大氯离子含量要求

部位

环境类别

最大碱含量

最大氯离子含量

地上

一类

3kg/m3

0.06%

地下室外墙内侧

一类

3kg/m3

0.06%

地下室外墙外侧

二类(a)

3kg/m3

0.06%

地下室底板下侧及外侧

二类(a)

3kg/m3

0.06%

5)混凝土放射性指标要求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商品混凝土其放射性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在商品混凝土技术合同中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提供该商品混凝土满足规范要求的检测报告等。

测定项目

限量

内照射指数(IRa)

≤1

外照射指数(Iγ)

≤1

6)冬期施工混凝土要求

本工程在冬期施工期间,混凝土均掺加防冻剂,应按照防冻剂类别分为-10℃、-15℃两种分别设计配合比。

冬期施工期间应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

4.1.3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1)水泥:

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P.O42.5,均为北京琉璃河水泥厂生产的产品,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最终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应以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报验并经总包、监理审批的混凝土配合比为准。

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保留水泥厂家备案书、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及快测3d试验报告、28d试验报告。

2)砂:

选用中砂,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的要求,含泥量应满足下表规定;细度模数为2.3~2.9。

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保留砂试验报告。

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C30

小于C30

抗渗混凝土

C60混凝土

含泥量(按重量%)

≤3.0

≤5.0

不大于3.0

不大于2.0

3)石子:

粒径5mm-25mm的级配机碎石,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的要求,含泥量应满足下表规定;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保留碎石试验报告。

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C30

小于C30

抗渗混凝土

C60混凝土

含泥量(按重量%)

≤1.0

≤2.0

不大于1.0

不大于0.5

4)混凝土外加剂:

使用的混凝土内掺入的微膨胀剂、减水剂和防冻剂时,要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保留准用证、使用说明、性能指标、试验报告和复试报告。

5)矿物掺合料: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规定,防水混凝土掺入的粉煤灰级别选用一级,掺量不宜大于20%,磨细矿渣粉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确定后,应经监理审批。

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保留矿物掺合料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

4.1.4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误差要求

按照《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及合同的要求,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要准确。

4.2技术交底

4.2.1技术组应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中不明确点进行汇总后及时与设计进行确定。

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科学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保证灌注均衡连续、有效。

4.2.2浇筑混凝土前,技术组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部位,对工长、施工队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进行方案交底,专业工长在方案交底的基础上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操作技术交底。

4.2.3工长对混凝土输送泵操作人员进行上岗操作知识培训。

对混凝土工人提前进行泵送知识的培训学习,特别是接管人员及后台混凝土人员加强培训,勤于检查混凝土输送泵及泵管连接,确保泵管连接安全可靠,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工艺标准要求组织所有的混凝土施工员和操作者进行培训,并做好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

4.2.4建立责任制,分工周密,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施工。

混凝土罐车进场后,由现场专职人员收取、填写混凝土运输单,其余技术资料由现场试验人员收取转交技术部门。

4.2.5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升温峰值、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制定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

4.2.6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用红三角标识,标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内侧护坡表面,以便于引测。

4.2.7底板施工的轴线在底板筋绑扎前,投测在防水保护层上,主要轴线及墙柱定位边线弹出黑墨线,并用红油漆涂标。

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少于2条,经角度、距离校核无误放出其他轴线和墙柱外包边线、电梯井线、集水坑。

墙柱筋插入前将其边线用红油漆标于底板上层筋上,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4.2.8提前将测温传感器布置到位,并进行保护,确保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

4.3施工作业条件准备

4.3.1施工现场准备

1)加强内部协调,各部门提前做好工作部署,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先提出解决的办法。

施工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有足够工作责任心,团结协作,搞好各项工作。

2)提前做好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的外部协调,确保施工保质保量连续施工完毕。

3)提前与交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做好浇筑时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协调管理工作。

4)现场内要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能通行无阻、道路平坦,减少震荡,避免造成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5)施工高峰时要派专人管理交通,负责指挥进场罐车的走向、错车、停车。

场内运输要避免车辆拥挤堵塞。

浇筑现场设置调度人员,负责调度进场的罐车停靠在适宜的拖式泵边,以防出现窝泵、抢泵的情况。

6)现场配备完善的对讲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有问题及时传达、沟通、解决。

7)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8)加强气象预测预报联系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4.3.2施工作业条件

1)轴线尺寸、标高等均经过检查,验收完毕。

标高控制线已按要求设置完毕。

2)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的堵挡工作、钢板网分块已作好,止水钢板、止水带、止水条等安放就位。

3)钢筋的隐检工作已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各方已经签认完毕。

4)模板的预检工作已完成,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可靠,模板拼缝严密。

模板内的杂物等要清理干净;预检记录各方已签认完毕。

5)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方案,对重点部位进行技术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重点部位的振捣要求(如:

下棒位置、振捣时间、振捣棒数、提棒速度等)均已交代清楚;技术交底各方已签认完毕。

6)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7)搭设好防止采踏钢筋的马道;墙、柱插筋已按有关要求采取完善的防污染遮挡措施。

8)计量器具、试验器、振捣棒等检验合格。

操作者具有完好的绝缘手段。

9)混凝土泵车、泵管、布料杆、料斗、塔吊等已经就位,并经过验收。

10)混凝土拖式泵和水平及竖向泵管安装到位、牢固可靠,泵管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泵车周围围好隔音布,且所有机具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11)混凝土泵设置处,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供料方便,尽量靠近浇筑地点,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

在混凝土泵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等障碍物。

12)浇灌申请:

混凝土正式施工前,浇灌申请书已经得到监理的签字批准。

4.4人员准备

4.4.1施工管理人员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总部署,各区配备两套人员分白班和夜班进行管理、监督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和施工质量。

序号

管理职责

值班时间(白班)

值班时间(夜班)

1

现场协调

20人

20人

2

混凝土工长

3人

3人

3

质检员

3人

1人

4

试验员

2人

2人

5

测温记录

6人

6人

6

测量员

6人

6人

7

现场临电

3人

3人

8

维修技工

2人

2人

4.4.2施工操作人员

选择具有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配足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序号

工种

班组数

每班人数

1

混凝土振捣工

3组

根据施工组织情况和现场实际需要进场人数而定,并上报监理和业主。

2

木工

3组

3

钢筋工

3组

4

地泵司机

1组

5

架子工

1组

6

养护工

3组

7

抹灰工

3组

8

试验工

2组

9

壮工

3组

10

电工

2组

11

机械修理工

2组

12

哨工

3组

13

交通指挥

2组

4.4.3人员要求

1)管理人员:

施工经验丰富、管理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实行生产主管负责制。

2)施工人员:

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管理完善,听从指挥。

3)试验工:

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备相应的试验工作资格。

4.5机械准备

名称

单位

数量

泵车

5台

底板施工

3台

主体施工

布料杆

3台

50型振捣器

50条

70型振捣器

30条

平板振捣器

电抹子

2台

刮杠(2m、3m、4m、6m)

30把

铁锹

铁抹子

60把

木抹子

60把

4.6物资准备

混凝土浇筑前,要准备好用于混凝土养护和保温的塑料布、冬施期间需准备防火草帘,用于架设混凝土布料杆的的架子管,用于搭设浇筑马道的的脚手板等物资。

名称

单位

数量

塑料布

m2

10000

阻燃型防火草帘

m2

20000

5.混凝土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5.1混凝土的运输

5.1.1混凝土场外运输

对于预拌混凝土,场外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运至现场。

应在各自施工方案中,考虑施工现场所处地区的情况,经计算确定所配备的运输车辆台数,确保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连续正常,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间隔时间过长,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施工缝。

5.1.2混凝土场内运输

混凝土场内运输以混凝土输送地泵为主,局部辅以混凝土汽车泵。

3个1m3料斗,以备混凝土泵堵管时,使用塔吊接力浇注,防止施工冷缝的出现。

底板、竖向墙体、柱子施工时,可考虑用布料杆在操作面上接力进行浇筑。

布料杆、混凝土泵管立在结构面上或者穿结构时,要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5.2混凝土施工一般要求

5.2.1工艺流程

混凝土配合比已经总包、监理审批完毕→钢筋(包括预留预埋)已经完成隐检验收→模板搭设完毕并已完成预检验收→钢筋防污染措施已到位→布料杆、操作平台已就位→混凝土浇灌申请已经或监理批准→混凝土到场坍落度检验合格→混凝土出罐温度检验合格→运输(泵送)→混凝土浇灌(振捣)→养护→拆模→成品保护。

5.2.2混凝土振捣方法及混凝土浇筑厚度的控制

项次

部位

捣实方法

一次浇筑厚度(mm)

1

楼板

插入式振捣

一次成活

2

墙、梁、柱

插入式振捣

500

3

底板

插入式振捣

300~400

5.2.3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控制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可能缩短,但不得超过下表数值,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混凝土强度等级

间歇时间(min)

≤25℃

>25℃

不高于C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