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645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西游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游记.docx

《西游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游记.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游记.docx

西游记

《西游记》读书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2、过程方法:

 

(1)、思路:

远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凝思《西游记》。

(2)、过程:

整体感知—讲故事论人物赏美景明主题析写法—作练习

(3)、活动:

西游故事会—人物辩论会—西游旅行社。

(4)、方法:

读写听说结合,思记同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熏陶情感、鼓舞精神。

二、教学重点:

走进《西游记》,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凝思《西游记》,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课前准备:

(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学生分组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语:

(1)、人们常说“四大名著”指哪些?

作者是?

你最喜欢哪一部?

(生答)。

(2)、你了解它的什么知识?

(生答)。

谁了解这部小说最多呢?

(生抢答)。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一)、远望《西游》

1.整体感知:

过渡语:

(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人?

时?

事?

)有多少回?

可分为哪几部分?

(生答)。

师结:

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1一百回。

可分为三部分:

一至七回:

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

唐僧出世;十三至一百回:

西天取经。

2、总体概括:

过渡语:

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

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

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生答)

师结:

奇、妙、好等。

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

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

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一个字:

“美”。

过渡语:

读后你认为它在哪方面写得美?

(生答)

师结:

(情节人物环境)

(二)走进《西游》

1.西游故事会

过渡语:

我知道,同学们现在读小说,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好!

咱们来开个西游故事会吧。

过渡语:

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

我认为……情节好。

因为……比如:

…….

师引导:

比如:

(1)、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

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

因为它很曲折,比如:

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

我也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

(2)、我认为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也很好。

因为它很曲折、生动。

比如:

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3)、我认为第59、60、61回很好,它很吸引人。

它可以概括为:

“三借芭蕉扇”。

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

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

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

其中定有原因!

因为孙悟空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

他们之间有仇。

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

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教师总结:

所以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西游记》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情节生动曲折。

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

2.《西游》人物辩论会

过渡语:

除了情节之外,还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认为美的地方?

(人物)

师引导:

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

(师板书“人物”)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

(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师演示剧照)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了。

还有吗?

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小神小仙。

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

同学们说说看?

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其它略)

师引导:

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

可以评一评论一论。

(显示四人剧照。

)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他赞成的你也可以反对。

不过你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

请用下列格式整合自己想说的话:

“-------本来是--------,后来-------------我认为他(她)是个------------------又------------------的人,能从-------------------中看出。

孙悟空

师引导:

(1)、我最喜欢孙悟空。

因为他武艺高强,有神通。

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

师点拨:

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

(2)、他还聪明机智。

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

比如:

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

“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

比如:

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

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

教师补充:

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

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

有时还管不住自己。

教师总结:

说得很好,常言说:

人无完人。

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

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猪八戒师引导:

(1)我喜欢猪八戒。

因为他能吃苦。

比如:

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2)他强硬。

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3)勇敢、单纯。

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4)我反对!

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

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

让他寻山他却睡了。

(5)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师总结:

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幽默感和作品的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

师引导:

(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

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

”一心向佛。

(2)、我不喜欢他。

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

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师点拨:

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

哪位同学举个例子?

(3)、在第三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

悟空笑他:

“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等个恶模样来也?

教师点拨:

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

过渡语:

沙僧呢?

有没有喜欢的?

(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师结:

《西游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诙谐幽默。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即是成功地创造了小说的主人公-------和另一个人物----------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个性美。

人物完人金无足赤,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

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

(生答)

师结:

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

 

名著导读《西游记》

(二)

第二课时

3.《西游》美景旅行社

过渡语:

有心周游世界的同学想过把瘾?

《西游记》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

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

(环境)

过渡语:

那么你认为最美的段落是什么?

可以读,可以背,可以赏,可以改。

请仿造这个句式开头:

“我认为--------地----------景写得很美,作者用了----------------等手法写出了此景的独特之处-----------。

师引导:

例如:

第一回作者在写寻访菩提祖师时,写到了他的住处,我认为这段很美。

师点拨:

这哪里是小说中的句子,这简直就是一首诗。

你认为它美在哪里?

它是先总写,再分写的,句式也很整齐,对偶排比用得好。

小说中还有很多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如说第五回中,对蟠桃园内景色描写。

他把把熟的桃子说成是“簇胭脂”“酒醉”非常形象。

师结:

揣摩句子,不仅要看它用了什么修辞,什么句式等表面特征,还要发现其内在的技巧。

比如:

(师出示“大闹五庄观”中孙悟空寻找人参树一段,标出以下三句:

“推开两扇门,呀!

却是一座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

)参照标出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有一种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

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师结:

因此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三)凝思《西游》

(1)明主题

过渡语:

(1)好了,我们刚才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情节和景物描写,大家说得非常好。

可常说文学是表达作者对某种生活的认识,吴承恩写《西游记》跟他所处的明朝社会有什么联系呢?

为何不直接写现实生活呢?

师引导:

《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即是明朝社会的投影。

塑造孙悟空的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反映人民的愿望;妖魔代表了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过渡语:

(2)那么我们通过刚才的探讨,结合我们现在的实践来谈一下,读《西游记》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师结:

作品意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目标。

(2)析手法

师引导:

作者为了巧妙地表达这一主题意义,才描写了一个虚幻的神魔世界,你从《西游记》里学到了哪些写作技巧?

阅读名著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把握?

师结:

(丰富奇特的想象)(诙谐幽默的语言)(曲折生动的情节)(鲜活典型的形象)(优美独特的环境)(冰糖葫芦式的结构)(鲜明深刻的主题)等。

(3)质解疑

过渡语:

(1)大家现在可以说说读《西游记》时的问题了,互相切磋,讨论。

师引导:

如,有学生问:

“如果没有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就好了!

师: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一个困惑吧,谁能帮他解释?

生:

不行,孙悟空他有时管不住自己,一会儿不知跑哪儿去了!

生:

不行,这么写又表现了什么呢?

表现不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人物的性格也得不到展示。

师:

同学们说得不错。

孙悟空可是三性统一的形象,他的“猴性”需要一点约束。

没有唐僧不太好吧?

同时,就像西方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一样,《西游记》是一部人类战胜困难的战斗史,也是一曲战胜自然的凯歌,这么写也在于为这一主旨服务吧?

(4)练兵场

过渡语: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问题,大家有没有兴趣来试一试读书效果?

请看大屏幕选题!

请记分员作好记载。

总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

它给予心灵的滋养,。

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

这堂课快结束了,但是,名著——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

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

请先把这种感受用歌声传达出来吧!

 

《水浒传》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好汉歌》,激趣。

2、教师提问,引出课题《水浒传》

二、导读:

1、教师提问:

同学们都了解到与《水浒传》有关的哪些知识呢?

生1:

我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他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生2:

我知道《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教师稍作总结:

一要了解作者,二要了解作品。

生3:

《水浒传》塑造了梁山泊好汉共108将,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2、了解人物:

教师提问:

你知道哪些人物?

生答。

教师出示杨志的外貌描写句子。

问:

能猜出他是谁吗?

(杨志)

教师提问:

哪位同学能简要介绍杨志?

生答。

教师提问: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杨志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答。

教师:

以《智取生辰纲》为例,来认识杨志。

学生阅读课文,谈感受。

3、提供方法:

摘记法

三、总结。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

一、整体构思

名著导读课似乎很容易,让学生读小说而已;名著导读课似乎又很难,学生对这名著不感兴趣,或者只单纯读小说而读小说,只注重其中情节。

所以,名著导读课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导读教案拟以《三国演义》为蓝本,通过对英雄的分析点评,引导学生去感知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并适当进行对比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3、把握作者的“拥刘反曹”的局限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多媒体资料,以影视作品先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直接引入正题

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央电视台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有条件的情况可以将以下片断进行剪接:

桃园三结义、三顾草庐、舌战群儒、赤壁之战)

紧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就刚刚看到的片断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

可以是对整部作品的感知,也可以引导学生就所看到的片断进行阐述。

(开头设计,多媒体影音视觉冲击效果比较强烈,加上《三国演义》拍摄场面较为宏伟,因此能够快速引入正题,无需二次引导)

二、通过老师介绍,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构思

1、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

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O)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

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

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

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

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3、艺术思想

这部书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的复杂矛盾及其转化,概括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发展轨迹,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

其基本思想倾向是尊刘(备)抑曹(操),把刘备集团作为善的代表,渗透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把曹操集团作为恶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对丑恶的批判。

爱憎分明是整部小说给予读者最深的印象;而政治上的权谋倾轧、战争的频繁发生、社会的动荡不安,则是作者描写的重点。

他善于把历史上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作品中人物彼此之间的拉拢和排斥、合作和斗争等等活动,一定程度地再现出历史的真实来。

设计说明:

学生对于名著应该说属于部分了解或者表层感知(不排除有学生深入了解),因此,导读课必须让学生在整体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从面到点,再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再以点到面,最后把握中心意图。

三、引导学生有目的自读,并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

制定部分篇目、回合让学生阅读,然后小组合作,对以下问题进行谈讨:

1、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

你印象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两者是否相同?

2、俗话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三国演义》中刘备却处处流泪,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眼泪”

3、诸葛亮运筹帷幄,谋略过人,但你相信他真懂得七星台祭风、五丈原禳星吗?

你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得才能。

设计说明:

导读,导只是一种手段,读才是根本途径。

因此,导读课上读是比不可少的环节。

在有目的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学生进行思考。

而后的研究性学习,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观点的碰撞,适度的碰撞也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结并适当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点评(不作具体分析),布置作业

作业:

以下诗句对联分别描写了《三国演义》哪些人物和哪些事件,请同学们课后找出来,并思考一下,你对这些人有什么样的评价.

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赤面粟赤心,骑赤兔迫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3、收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驳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请同学起来发言,分别阐述上节课课后作业所留下来的三副诗句和对联所描写的《三国演义》人物,以及发生在这些人物上面的相关历史事件。

对联诗句人物(曹操、关羽、诸葛亮)

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发挥,第一检查学生课后是否有去阅读;其二把握学生对著作的了解程度。

二、重点篇章人物分析、掌握阅读方法

1、曹操人物形象阅读分析——“奸雄”

第一回合(宴桃园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曹操便出现,更以整段篇幅给予描写。

其中作者便把曹操的奸诈形象尽显无遗,并为曹操人物形象作了定位。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

①“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褒贬参半

②假装中风欺骗叔父,赢取父亲信任——小时即如此,长大后可想而知。

③“‘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言大喜。

”——为曹操人物形象定下基调

第四回合(废汉帝陈留贱位谋董贼孟德献刀)曹操杀吕伯奢一家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

之间杀其八口人,若称其误杀;之后又杀吕伯奢,其原因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充分展现出其奸诈凶狠的一面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曹操的马惊起践坏了麦田,违反军规,曹操“割发权代首”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

曹操践踏麦田后,“拟议自己践麦之罪”,而后“擎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割发权代首”

说明:

曹操人物形象中奸诈狡猾的描写还有很多,时间限制不可能一一点明,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品味。

2、关羽形象阅读分析——“忠义”、“勇猛”

重点回合:

第一回合、第五回合、第二十五至二十七回、第四十五回、第五十回、第六十六回、第七十五回、第七十七回

重点引导:

关羽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到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释曹操再到单刀赴会以及最后败走麦城。

每一个故事和情节都把关羽的“忠义“、勇猛”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说明:

关羽形象不同于曹操,他在民间有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基奠,学生对于关羽这个形象也不陌生,或者是相当熟悉,因此,可以将重点回合点出,让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可以从旁引导。

3、诸葛亮形象阅读分析——“智慧超群”、“鞠躬尽瘁”

重点回合:

从第三十七回“三顾草庐”到一百四回“丞相归天”,诸葛亮的形象就贯穿在这将近七十回的演义中,特别从八十七回开始,诸葛亮的形象回回出现,回回鲜明。

重点引导:

诸葛亮形象要一分为二看待,首先从智谋上看,诸葛亮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但小说毕竟是小说,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被“神化”了,这一点老师在分析时候必须向学生点明;其次,诸葛亮对于刘备和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是否是封建的愚忠,不再这里作探讨!

三、全面概括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

(1)首先要理清故事脉络、把握作者整体思想。

(2)小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人物形象。

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3)品味精彩的语言,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人物特?

、社会风貌等。

四、运用所学的方法、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学的目的是要懂的运用,之所以选择曹、关、诸葛进行点评原因在于三者是三国演义中“奸”、“忠”、“智”三者的最典型代表,但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众多,人物形象也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在概括总结完方法之后,有必要进行拓展和延伸,一方面可以检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扩大阅读面。

例如:

1、蜀国有“五虎上将”,他们是哪五个,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样是君主(首领),刘备、孙权两位又是怎么样的形象呢?

四、进行课堂总结,进行有意识的激发

首先对《三国演义》进行再一次的简单回顾,其次,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点评,最后,把如何阅读如何把握人物形象进行回顾和总结。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有许多的成语、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比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探囊取物、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等等

2、《三国演义》中人物并不是人人都有姓名的,有的有名无姓、有的有姓无名、还有的无名又无姓,你能找出几个来吗?

3、古典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你还读过哪些?

设计意图:

总结是对两节课来的一个结束,其中的主要内容在前面已经讲过,所以切不可拖沓冗长,反复罗嗦。

在这里关键还要有意识的去激发学生课后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不要为了上课而读书,为了考试而阅读。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三国演义》以及相关资料,并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形象,并就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和探讨,可以立足《三国演义》本身,也可以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基调,写一篇读书笔记。

总结: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此书人物众多,形象丰满,内容博大精深,其中的经营谋略、用兵为人之道,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工作人生态度都会有很大帮助。

 

走进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

2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3、在写作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抛砖引玉,以学生读为主,并付诸实践。

与写作结合,形成文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树立伟大的革命理想,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钢铁般的意志,具有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读完整本书,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

选看几集电视连续剧。

(二)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分析人物性格。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看几集电视连续剧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从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品位精彩片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